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厢记》这部作品自问世以来就具有永恒的文学魅力,文章将运从接受美学的视角,以读者为中心,从读者接受欲望、期待视野等方面,审视西厢记具有永恒文学魅力的原因。
关键词:接受美学;期待视野;审美心理
王实甫的《西厢记》取材于元稹的《莺莺传》,这两部作品情节大致相似,结局不同,但这两部作品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较之《莺莺传》,《西厢记》可谓家喻户晓,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影响也颇深,究其原因《莺莺传》乃文人创作,为文人欣赏的文字作品,而《西厢记》则是以市民为主要接受者群的戏曲创作,是文学与艺术的综合体,它更契合到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同时又能超越读者,拓展读者的期待视野。
一、“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迎合受众的审美心理
《西厢记》很简单,演绎的是才子佳人爱情受到阻碍,不懈追求终致团圆的故事,看似套路化,但是正符合了中国人独特的民族的审美心理。李泽厚先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一书中提出中国传统思想的根基是原始氏族的血缘亲属纽带,强调人际之间的和谐亲睦,互爱互助,并由此衍生出中国人传统的“家和万事兴”、“和为贵” 等一系列以“尚和” 与“尚圆” 为中心的审美文化传统。王国维也曾在《红楼梦评论》中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終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
元代社会是市民艺术繁荣的时代,戏剧作为一种在“勾栏瓦肆”演出的舞台艺术,想要获得大众认可,必定要抓住传统中国人“尚和” “尚圆”的民族心理。因此王实甫在《西厢记》创作中有意设计了“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样的主题。这是一种进步的爱情婚恋观,代表了当时及后世人民群众尤其是市民阶层对自由平等的爱情婚姻追求和向往的理想。作品以舞台艺术胜利的形式给礼教压抑下的人们一种心灵的满足。郭沫若把它说成是元代反抗母体里产出来的“最完美,最绝世的女孩,是有生命的人性战胜了无生命的礼教的凯歌,纪念塔。”这种理直气壮的歌咏爱情也影响了后世的一些作品,《红楼梦》引用化用《西厢记》原文或典故之多就不胜枚举。
元代社会中甚至后世时代很多知识分子仕进无望、佳偶难求,于是形成一种心理压抑和忧虑情结,只能通过文学为人设定的世界来弥补现实的缺撼,所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张生的圆满结局则实现了古代士子平生最大的愿望。《西厢记》主题正是迎合了受众的期盼团圆审美心理。
二、错落跌宕、波澜横生的戏剧情节——实现读者的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是包括作者、读者在内的两个系统,两种视野互相作用构成审美经验的完全意义地接受。对于读者系统而言的期待视野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西厢记》正是在错落跌宕、波澜横生的故事情节中实现读者的期待视野。
《西厢记》情节生动曲折,扣人心弦,作品围绕张崔之恋从两条线索来展开剧情:以张生、莺莺和红娘与老夫人间的矛盾冲突为主线,以崔、张和红娘三人之间的性格冲突为副线,二者相互交错、制约,极富戏剧性。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是佛寺展开的,佛寺本是是六根清净、修心养性的场所,而王实甫竟安排崔张在这里相识、相恋。孙飞虎事件的出现成为戏剧冲突的催化剂,使气氛陡然变化成为崔张爱情的助燃剂。张生计退贼兵,老夫人赖婚剧本便出现了第一个戏剧高潮。这之后崔张婚姻阻碍重重,崔莺莺和郑恒的婚约,老夫人“三辈不招白衣女婿”的阻碍,暂时别离的压力,王实甫让戏剧矛盾继续延伸,让读者迫切而期待崔张爱情的最终结局,而就在张生金榜题名时,郑恒却横插一笔,作品可谓一波三折,有起有伏,有开有阖,扣人心弦,而喜剧的结局更让观众得到了完美的艺术享受。
三、花间美人的诗性审美意境——超越读者的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在具体的阅读中,读者对那些自己期待视野之内的作品往往不感兴趣,相反却对超出自己期待视野的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一种审美的新鲜感和对审美标准的拓展。《西厢记》正是以的诗性审美意境超越读者的期待视野,让读者回味无穷。
金圣叹言:“《西厢记》必须扫地读之,扫地读之者,不得存一点尘于胸中也;
《西厢记》必须焚香读之,焚香读之者,致其恭敬,以期鬼神之通之也;
《西厢记》必须对雪读之,对雪读之者,资其洁清也;
《西厢记》必须对花读之,对花读之者,助其娟丽也;
《西厢记》必须与美人并坐读之,与美人并坐读之者,验其缠绵多情也。
《西厢记》必须与道人对坐读之,与道人对坐读之,叹其解脱无方也。”
《西厢记》诗意化的美学特征吸引着一大批阅读者。明人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郭沫若说:“不但是‘杂剧中的杰作’,也是一部‘好诗’。” 《西厢记》这种诗意化美学特征具体体现为诗性的语言运用及诗意的氛围营造等。
北宋范仲淹的[苏幕遮]词“碧云天,黄叶地”是咏秋名句。王实甫化用为“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西厢记》处处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气氛,每一折戏都是一幅风景画,每一段唱词都是一首抒情诗。它语言绮丽,既融合了高雅的唐诗宋词,又有融合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通俗化口语。如,[耍孩儿]:我从来驳驳劣劣,也不曾忑忑忐忐,打煞成不厌天生数。我从来斩钉截铁常居一,不似惹草拈花没掂三。“驳驳劣劣”,“忑忑忐忐”等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不仅通俗易懂,而且与剧中人物身份境地相符合。 创作中对文化修养高的人物如张生、莺莺多用文雅的语言,而对于文化修养较低,性格粗豪或爽朗泼辣的人物,惠明和尚、红娘则多用口语俗语。《西厢记》的语言既融汇了诗词凝炼的风,又既保持了元曲的本色。在雅与俗中使读者徜徉于诗意和现实的国度中,正是在这种浪漫与现实的距离感中和读者达到共鸣,吸引一代又一代读者。
四、形式各异的传播模式——体现了了受众的广泛性
王国维评价《西厢记》: “戏曲之存于今者,以西厢为最古,亦以西厢为最富。” 《西厢记》自问世以来,吸引了不同时代、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读者,受众广泛。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爱情主题的影响了一大批文学家纷纷改作、效颦,如袭其情节的《东墙记》、《梅香》,袭其场景的《倩女离魂》,受其爱情主题感染《牡丹亭》《红楼梦》。《西厢记》独特的审美境界也吸引了一大批学者为他评点校注,如王伯良、李卓吾、王世贞、汤显祖、徐渭等。明代以来坊间出现了大量《西厢记》刊本,《西厢记》明刊本有110种左右,清刊本有70种左右。经典是不会埋没的,有人将《西厢记》与《红楼梦》合称“中国古典文化的双壁”。当今《西厢记》则以文本、唱段、电影等各种形式,展现给受众,甚至走入教科书。在这个艺术宝库中,文人看到了唯美诗意的篇章,戏人唱出了悠扬华美的唱段,电影人再现了典雅生动的才子佳人故事。《西厢记》是超越时空的艺术作品,让无数的中国人情牵梦绕。
《西厢记》不愧为一部天下夺魁的作品。在“尚和”“尚圆”的中国以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来吸引受众,受众也在作品花间美人诗意的审美境界和跌宕曲折情节中获得了心灵的满足。可以说,王实甫也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接受美学理论的实践者。
参考文献:
[1]贺新辉,朱捷,编著.西厢记鉴赏词典[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0.
[2]金圣叹,批评.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M].哮晓航.校点.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
[3]徐扶明.红楼梦与戏曲比较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4] H·R·姚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5]张燕燕.殊途同归——读者“期待视野”下的归化与异化[J].南京社会科学,2006.
(作者单位: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接受美学;期待视野;审美心理
王实甫的《西厢记》取材于元稹的《莺莺传》,这两部作品情节大致相似,结局不同,但这两部作品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较之《莺莺传》,《西厢记》可谓家喻户晓,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影响也颇深,究其原因《莺莺传》乃文人创作,为文人欣赏的文字作品,而《西厢记》则是以市民为主要接受者群的戏曲创作,是文学与艺术的综合体,它更契合到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同时又能超越读者,拓展读者的期待视野。
一、“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迎合受众的审美心理
《西厢记》很简单,演绎的是才子佳人爱情受到阻碍,不懈追求终致团圆的故事,看似套路化,但是正符合了中国人独特的民族的审美心理。李泽厚先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一书中提出中国传统思想的根基是原始氏族的血缘亲属纽带,强调人际之间的和谐亲睦,互爱互助,并由此衍生出中国人传统的“家和万事兴”、“和为贵” 等一系列以“尚和” 与“尚圆” 为中心的审美文化传统。王国维也曾在《红楼梦评论》中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終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
元代社会是市民艺术繁荣的时代,戏剧作为一种在“勾栏瓦肆”演出的舞台艺术,想要获得大众认可,必定要抓住传统中国人“尚和” “尚圆”的民族心理。因此王实甫在《西厢记》创作中有意设计了“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样的主题。这是一种进步的爱情婚恋观,代表了当时及后世人民群众尤其是市民阶层对自由平等的爱情婚姻追求和向往的理想。作品以舞台艺术胜利的形式给礼教压抑下的人们一种心灵的满足。郭沫若把它说成是元代反抗母体里产出来的“最完美,最绝世的女孩,是有生命的人性战胜了无生命的礼教的凯歌,纪念塔。”这种理直气壮的歌咏爱情也影响了后世的一些作品,《红楼梦》引用化用《西厢记》原文或典故之多就不胜枚举。
元代社会中甚至后世时代很多知识分子仕进无望、佳偶难求,于是形成一种心理压抑和忧虑情结,只能通过文学为人设定的世界来弥补现实的缺撼,所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张生的圆满结局则实现了古代士子平生最大的愿望。《西厢记》主题正是迎合了受众的期盼团圆审美心理。
二、错落跌宕、波澜横生的戏剧情节——实现读者的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是包括作者、读者在内的两个系统,两种视野互相作用构成审美经验的完全意义地接受。对于读者系统而言的期待视野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西厢记》正是在错落跌宕、波澜横生的故事情节中实现读者的期待视野。
《西厢记》情节生动曲折,扣人心弦,作品围绕张崔之恋从两条线索来展开剧情:以张生、莺莺和红娘与老夫人间的矛盾冲突为主线,以崔、张和红娘三人之间的性格冲突为副线,二者相互交错、制约,极富戏剧性。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是佛寺展开的,佛寺本是是六根清净、修心养性的场所,而王实甫竟安排崔张在这里相识、相恋。孙飞虎事件的出现成为戏剧冲突的催化剂,使气氛陡然变化成为崔张爱情的助燃剂。张生计退贼兵,老夫人赖婚剧本便出现了第一个戏剧高潮。这之后崔张婚姻阻碍重重,崔莺莺和郑恒的婚约,老夫人“三辈不招白衣女婿”的阻碍,暂时别离的压力,王实甫让戏剧矛盾继续延伸,让读者迫切而期待崔张爱情的最终结局,而就在张生金榜题名时,郑恒却横插一笔,作品可谓一波三折,有起有伏,有开有阖,扣人心弦,而喜剧的结局更让观众得到了完美的艺术享受。
三、花间美人的诗性审美意境——超越读者的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在具体的阅读中,读者对那些自己期待视野之内的作品往往不感兴趣,相反却对超出自己期待视野的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一种审美的新鲜感和对审美标准的拓展。《西厢记》正是以的诗性审美意境超越读者的期待视野,让读者回味无穷。
金圣叹言:“《西厢记》必须扫地读之,扫地读之者,不得存一点尘于胸中也;
《西厢记》必须焚香读之,焚香读之者,致其恭敬,以期鬼神之通之也;
《西厢记》必须对雪读之,对雪读之者,资其洁清也;
《西厢记》必须对花读之,对花读之者,助其娟丽也;
《西厢记》必须与美人并坐读之,与美人并坐读之者,验其缠绵多情也。
《西厢记》必须与道人对坐读之,与道人对坐读之,叹其解脱无方也。”
《西厢记》诗意化的美学特征吸引着一大批阅读者。明人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郭沫若说:“不但是‘杂剧中的杰作’,也是一部‘好诗’。” 《西厢记》这种诗意化美学特征具体体现为诗性的语言运用及诗意的氛围营造等。
北宋范仲淹的[苏幕遮]词“碧云天,黄叶地”是咏秋名句。王实甫化用为“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西厢记》处处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气氛,每一折戏都是一幅风景画,每一段唱词都是一首抒情诗。它语言绮丽,既融合了高雅的唐诗宋词,又有融合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通俗化口语。如,[耍孩儿]:我从来驳驳劣劣,也不曾忑忑忐忐,打煞成不厌天生数。我从来斩钉截铁常居一,不似惹草拈花没掂三。“驳驳劣劣”,“忑忑忐忐”等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不仅通俗易懂,而且与剧中人物身份境地相符合。 创作中对文化修养高的人物如张生、莺莺多用文雅的语言,而对于文化修养较低,性格粗豪或爽朗泼辣的人物,惠明和尚、红娘则多用口语俗语。《西厢记》的语言既融汇了诗词凝炼的风,又既保持了元曲的本色。在雅与俗中使读者徜徉于诗意和现实的国度中,正是在这种浪漫与现实的距离感中和读者达到共鸣,吸引一代又一代读者。
四、形式各异的传播模式——体现了了受众的广泛性
王国维评价《西厢记》: “戏曲之存于今者,以西厢为最古,亦以西厢为最富。” 《西厢记》自问世以来,吸引了不同时代、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读者,受众广泛。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爱情主题的影响了一大批文学家纷纷改作、效颦,如袭其情节的《东墙记》、《梅香》,袭其场景的《倩女离魂》,受其爱情主题感染《牡丹亭》《红楼梦》。《西厢记》独特的审美境界也吸引了一大批学者为他评点校注,如王伯良、李卓吾、王世贞、汤显祖、徐渭等。明代以来坊间出现了大量《西厢记》刊本,《西厢记》明刊本有110种左右,清刊本有70种左右。经典是不会埋没的,有人将《西厢记》与《红楼梦》合称“中国古典文化的双壁”。当今《西厢记》则以文本、唱段、电影等各种形式,展现给受众,甚至走入教科书。在这个艺术宝库中,文人看到了唯美诗意的篇章,戏人唱出了悠扬华美的唱段,电影人再现了典雅生动的才子佳人故事。《西厢记》是超越时空的艺术作品,让无数的中国人情牵梦绕。
《西厢记》不愧为一部天下夺魁的作品。在“尚和”“尚圆”的中国以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来吸引受众,受众也在作品花间美人诗意的审美境界和跌宕曲折情节中获得了心灵的满足。可以说,王实甫也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接受美学理论的实践者。
参考文献:
[1]贺新辉,朱捷,编著.西厢记鉴赏词典[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0.
[2]金圣叹,批评.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M].哮晓航.校点.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
[3]徐扶明.红楼梦与戏曲比较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4] H·R·姚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5]张燕燕.殊途同归——读者“期待视野”下的归化与异化[J].南京社会科学,2006.
(作者单位:鹤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