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族音乐之花在学生心中盛开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il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族音乐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从小接触民族音乐,学会欣赏民族音乐,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需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民族音乐理论知识,加强知识积累,提高自身素养,让民族音乐“授之有物”;创设良好条件,激发学生兴趣,学唱动听的民歌,培养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让民族音乐“授之有法”;播种爱国情愫,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让民族音乐“授之有道”。
  【关键词】民族音乐 授之有物 授之有法 授之有道
  
  
  民族音乐是每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鲜明的民族代表性,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审美文化,具有强烈的心理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舒曼说过:“要留神听所有的民歌,因为它们是最优美旋律的宝库,它们会打开你的眼睛,让你注意到各种不同的民族风格。”因此,只有让学生接触并学习民族音乐,才能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拥有完美的人格,让民族音乐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扎根。
  一、提高自身素养,让民族音乐“授之有物”
  在小学阶段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占了“音乐欣赏”的绝大部分,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了解祖国和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强化爱国主义情怀,又能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更好地提高综合素质。
  上面的目标,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高自身民族音乐教学的施教能力。教师除了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民族音乐理论知识、不同民族音乐的特点,熟悉各种民族乐器以及代表作品,此外,还必须加强自己全面的知识积累,因为民族音乐都是在漫长岁月的生活、生产实践中产生并积累形成的,在音乐中可以找到一个民族的风俗文化、人文风貌,这些对于民族音乐的教学都非常重要,了解和掌握得越多,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民族音乐的内涵,也是进行民族音乐教学必须的准备。
  二、创设良好条件,让民族音乐“授之有法”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之想学
  相对于通俗音乐的浅显易懂,无数岁月的积累沉淀赋予民族音乐丰富的内涵,要让正处于认知初级阶段的小学生认识民族音乐、了解民族音乐,这就需要教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基本动力。对学生学习音乐来说,兴趣就是打开音乐圣殿的钥匙,也是孩子们遨游音乐世界的翅膀。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学生亲身体验或实际模仿的过程中,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激发孩子们探究的兴趣,使之想学。对小孩子来说,学习音乐最大的难处就是声音是抽象的,无法给他们直观具体的形象;在这一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多媒体技术中影、音的充分结合可以很好的弥补声音的这个缺陷,提供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体验,更加直观、生动。例如在教学《金孔雀轻轻跳》一课时,我用一块多彩的布围成一条漂亮的裙子装扮在身上,跟孩子们说:“今天老师要跳一段舞蹈,是学一种小动物的动作,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猜一猜是什么动物?”音乐伴奏开始,我还没跳到一半,已经有很多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是孔雀,甚至有一些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站起来,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兴致勃勃地舞动着……曲子放完,我提问:“大家都说老师学的是孔雀的动作,那么有哪些动作让你们觉得像孔雀呢?”学生们立即做出他们自己认为最像孔雀的动作,我适时加入优美的音乐,大部分同学都模仿我刚才跳舞的动作跳起来,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多媒体设备上出现了漂亮的孔雀图片、美丽的傣族风光,以及杨丽萍的《孔雀舞》,这些生动直观的感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傣族音乐、傣族舞蹈浓厚的兴趣,也打开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接下来的新歌教学,我的教和学生的学也变得特别融洽。优美的旋律,配上形象的舞蹈,学生们一下子就掌握了,这节民族音乐课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唱上口动听的民歌旋律,使之易学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浩如烟海的民族音乐作品即使是对于专门的研究学者来说都是一个非常繁复的课题。小学阶段的民族音乐将要求只停留在欣赏上,就是让学生多接触、多积累,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唱上口好听的民歌旋律是一个好方法。
  每一册音乐课本都有一课《环球音乐之旅》, “音乐之旅”每到一个新的国家,我都会让学生先听这个国家最有代表性、最为人熟悉的旋律。例如英国的《友谊地久天长》、澳大利亚的《剪羊毛》、日本的《樱花》、韩国的《桔梗谣》等等,当这些脍炙人口的旋律响起时,就会有学生非常兴奋地说“这首歌我听过”、“这首歌我会唱”。对于小孩子来说,老师上课的内容如果是他们会的或者接触过的,都会令他们特别兴奋,这种兴奋的状态也会让其他同学不甘示弱;加上这些歌曲朗朗上口,旋律非常地吸引人,只需听几次同学们就基本会唱了,“又学会一首新歌”的这种成就感让他们学习情绪分外高涨,接下来再学习教材中其它的相关内容,也就变得事半功倍了。
  3. 自制简易乐器,使之乐学
  自制简易乐器,就是让学生自己动脑筋,用善于观察的双眼,结合生活实际,自己制作成可以发出声响的乐器(如在用过的塑料瓶子里装上米或沙子,就是一个简易的沙锤),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民族音乐教学中,自制乐器伴奏对于非歌唱性旋律的学习非常有帮助。如欣赏民族管弦乐曲《金蛇狂舞》时,这一课的一个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敲击各种打击乐器,在课前准备时,我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寻找合适的材料制作打击乐器,上课的时候带到课堂上来。等到上课了,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超乎我的想象,带来了各式各样的自制乐器,除了简易沙锤之外,还有用嘴吹可以发出声音的折纸,玻璃杯里装水可以敲出悦耳的声音……在欣赏《金蛇狂舞》时,我让学生分组设计节奏型,为旋律进行打击乐伴奏,这一环节课堂的气氛空前地热烈,同学们用着自己创造的“乐器”,敲打着自己设计的节奏,那种成功的喜悦让他们“玩”得不愿意停下来。这样一来,很难掌握的旋律,孩子们在自己的动手创造中记住了。
  三、播种爱国情愫,让民族音乐“授之有道”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且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我们的祖先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其独有的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深远文化中璀璨夺目的明珠。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例如在教学江浙一带民歌时,我首先播放《茉莉花》的音像资料: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中我们中国女孩演唱的《茉莉花》。学生看完之后,我告诉他们:“每一次的奥运会闭幕式中都有一个环节:让下一届奥运会的主办国在二十分钟的时间里,将自己国家展示给全世界;也就是说在这个环节中表演的节目都是最有代表性的。”《茉莉花》这首民歌旋律优美、委婉,是中国音乐的经典之作,乃至全世界都广为流传。只要外国朋友提到中国民族音乐,就会想到《茉莉花》,它已经成为中国音乐的代名词。
  好的民族音乐作品会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去学习积累相关的知识,同时相关知识的积累,也对学生音乐感受力和鉴赏力的提高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民族音乐的欣赏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和热爱世界和祖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我们应让民族音乐这朵世界音乐奇葩在学生心中盛开,让它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其他文献
历史活动课有利于创设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大家在互相尊重、信任和合作的氛围中研讨课题内容,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此,活动课深受学生喜爱。  一、活动课有利于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特征  1、能动性——即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自觉、积极、主动的学习特征: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展开思维,理解、整理、分析知识,运用史料,选择观点,综合对比,合理评判,教学活动
期刊
摘 要:听力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言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其意义和价值日显突出。为了加强对听力教学的理解和提高听力教学的质量,本文将从理论上探讨英语听力的基本要素,分析英语听力理解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并提出常见的听力教学策略。  关键词:听力理解 构成要素 制约因素 教学策略     一、前言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不是语音、词汇、语法的简单合成。听是理解
期刊
一、对现行英语学习评价的反思  现行的评价中重视终结性评价(如期末考试、联考、会考、高考等),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优劣的唯一依据,过分强化考试分数的作用,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目的就是为了考试或升学。它重结果,轻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它只重视评价和测试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而忽视了评价是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服务的重要功能,这种评价观念的出发点是以学
期刊
长期以来,有部分教育期刊,比较排斥“近乎文言”的表述,以为雕章琢句,不够平实;或者过于强调版面,以为篇幅不够,谈不出什么问题,必欲达到多少字符。于是呕心沥血写出的、以为凝练的东西,反令人侧目;而本来寥寥数语可说明的,却连篇累牍。在开始大力倡导国学的今天,我们尤为大惑不解。  我们理解有些期刊的风格方面的要求;理解部分高端期刊的版面要求,却不大赞同所谓面向一线中小学教师征稿,却有严格字符限制的版面规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如何抛弃死记硬背,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说”中学习英语单词、英语语法规则及英语长篇课文,摆脱“茸子英语”,“哑巴英语”的现状并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创设语境 语言实践 说句子 说话题    回顾前些年的英语教学历史,学生学习英语就是教师领着学生在语法知识里钻研。课堂上只要教材中涉及到一点语法知识和语言现象,教师就讲得细致入微,学生也就跟着死记硬背语法条条。这样做的结果是把学
期刊
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中年段的作文教学,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怎样做好中低年段的衔接,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培养习作的兴趣。  学生如果有了写作兴趣,就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学生有了兴趣,就能使注意力集中,积极思维。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儿童学习任何事情
期刊
在小学作文教学上,尤其是在学生自改作文能力上进行了一些探索。我在读写结合试验中作过几轮的试验和研究,效果较好,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自改的兴趣  第一、学生在自改作文中发挥了很大的主动性,提高了写作的责任感,克服了只完成任务,马虎了事的不良现象。  一开始的时候,我们老师经常自己批改作文,但作文发下来时,学生只看评分、评语。光是修改错别字,也要老师再三强调。看到这种情况,我就进行了学
期刊
摘 要:朗读教学在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于提高学生语感、培养阅读和表达能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实施朗读教学的具体过程中,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注重教师的范读和领读;二是要给学生传授朗读方法;三是加强学生自身的朗读。  关键词:朗读教学、重要的意义、范读领读、朗读方法、学生朗读     朗读是我国传统的文言文教法。时至今日,我仍然认为,朗读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方法,它撑起了当
期刊
北大一位教授曾做过这样精彩的论述:千万不要用你的食指指向你的学生,因为当你用食指指向学生的时候会从学生方向向你返回四根手指头。多么形象的说服啊,是啊,老师尊重学生就会得到学生的尊重,老师爱学生也会得到学生更多的爱,当尊重与爱交融到一起的时候,这师生关系不就和谐了吗?  尊重学生就是尊重自己。身为教师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因为世人对教师的评价很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学
期刊
摘 要:长期以来,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使社会各界对语文教学颇多微词,多数语文教育工作者无所适从,反映在语文教学上,或者因为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把语文课上成类似“说文解字”的工具课;或者简单地配合思想政治教育,把语文课上成紧跟形势的政治课;或者脱离大部分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向,把语文课上成曲高和寡的文学课。  关键词:语文教学 认识 体会     近年来,随着语文界对语文学科性质问题的深入讨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