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乡村美育建设及其当代启示

来源 :美术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29431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是现代美育观念在中国的萌芽时期,艺术家、教育家在自身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中不断完善美育理论,推行美育教育实践,以期培养符合时代发展、振兴民族的国人.美育成为近现代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乡村教育亦不例外.基于乡村经济文化现状,乡村教育家们积极探索符合乡村社会现状的美育实施方式,例如邹县实施的文卫教育、无锡开办的民众茶园,以及定县实施的艺术教育等,开拓了美育在乡村实施的道路.当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乡村美育亦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希望通过对民国时期乡村美育理论和实践的分析,为当代乡村美育建设提供启示.
其他文献
传统文化的活化一直是被热烈讨论的问题,尤其是传统文化如何走进年轻人的世界,是否能够以及如何能够被年轻人发自内心地喜爱.在知识与娱乐、传统与创新、严肃与轻松之间寻求平衡并非易事:高高在上则难免让人无法亲近;流于表面、太过迎合,又会显得过于轻浮,在短暂的喧嚣后便消失不见.如果是从前,也许稍微利用新媒介形式包裹的传统内容、根据经典文本所改编的现代故事、简单带有一些中国元素的产品,都能引发中国民众失落已久的骄傲.但在文化和物质生活都日渐丰富的今天,以流行文化的形式呈现传统、历史、爱国、主旋律等内容,早已不是能够保
期刊
2019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与图书馆在学校特藏文献中发现两套民国时期版画原作.一套是现代版画会成员的作品,是该领域官方少见的完整系统收藏.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于当年策划了“白咬着黑——新兴木刻运动中的\'现代版画会\'馆藏作品展”,第一时间向学界公开了这套藏品和相关文献,并作为“现代版画研究展第一回”,开启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在该学术领域的各项活动.发现的另一套则是1946年至1949年中华全国木刻协会(简称“全木协”)巡展原作.2021年9月10日至11月5日举行的“移动的时代之眼——广州美术学
期刊
虚拟艺术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至今不过几十年的历史,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虚拟艺术作为当代艺术形式的一种重要类型引起大众关注并迅速成长.本文通过梳理虚拟艺术的产生、特征,并对个案进行分析,尝试阐述和探究虚拟艺术的本体内涵与其意义.
2021年,加密艺术主导了艺术界的辩题.本文系统梳理了加密艺术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探讨了加密艺术与数字艺术的区别与联系,并基于NFT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对加密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
本文通过分析从海外挖掘到的日文资料《禹域今画录》(禹域今畫錄)和英文资料《中国:大地与人民》(China:the Land and the People)等相关文献,来厘清20世纪20年代伊始“现代中国画”这一概念的出现、含义和应用.笔者认为,这两个案例体现了从日文和英文语境中的“现代中国画”到中文观念和认识的转换,将中文世界关于“现代中国画”的理解与西方世界交叉、关联起来;而北京画派的作品在20年代初期率先被推介到海外并成为“现代中国画”最早的代表,其影响一是对京派绘画的认可也表现出日本、美国和欧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