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文化的成熟表现是远航能力,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远海航行的呢?据可靠文献记载,最早远航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从长江口越海航行至山东半岛,在琅琊一带建立与中原诸国交往的据点。
“中国人不像欧洲人,他们缺乏海上探险的胆量。”就像这句话所说,不少人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大陆民族,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从秦始皇遣徐福东渡,求长生不老之药,到汉代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古罗马,西行至波斯湾,再到郑和七下西洋,西至非洲,东到墨西哥西海岸……面对波涛汹涌的海洋,古代中国人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
海洋航行起源
据考古发现,中国的海洋文化至少可以上溯到7000年以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从其食用海洋生物的文化遗存可以看出:讨海已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之一。当然,这只是海洋文化的萌芽。海洋文化的成熟表现是远航能力,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远海航行的呢?据可靠文献记载,最早远航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从长江口越海航行至山东半岛,在琅琊一带建立与中原诸国交往的据点。
至于境外航线,亦是始于春秋时期。相关记载称,春秋战国时期,齐人与越人分别开通了今山东半岛到日本、今合浦到中南半岛的航线。进入前汉中期,汉武帝相继开辟了北起今韩国汉江口南至越南巴江口、以及从南海到北印度洋的航线。到了隋唐时期,唐人开辟了横渡黄海及东海直达日本、直航印度洋到西亚及东非的航路。唐代所辖东部沿海区域甚至形成环中国海文化圈,沿海地域的人们与邻国日本、新罗的士人通过书写汉字进行笔谈,借助汉传佛教沟通心灵。
唐、宋、元三代,还在一些港口辟专地供外国商人居住,允许外商自治,并对归化中原王朝的外商给予衣食、居住及赋税的优惠。以至于公元9世纪时仅侨居广州的外国商人及家属就达到了12万人之多。
而到了明代,海上航线几乎扩展到全球。郑和七下西洋,曾到达亚洲、非洲39个国家和地区。这对后来达·伽马开辟欧洲到印度的地方航线,以及对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都具有先导作用。
曾经的“海上丝绸之路”
最能证明中国灿烂的海上文明的,海上丝绸之路当属其一。它的雏形在秦汉时期便已存在,已知有关中外海路交流的最早史载来自《汉书-地理志》,当时中国就与南海诸国接触,不过有遗迹实物出土表明中外交流可能早于汉代。
但在唐朝中期以前,中国对外主通道主要是陆上丝绸之路,之后由于战乱及经济重心转移等原因,海上丝绸之路才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交流的主通道。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代,中国东南沿海有一条通往东南亚、印度洋北部诸国、红海沿岸、东北非和波斯湾诸国的海上航路,叫作“广州通海夷道”,这便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当时,通过这条通道往外输出的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叶和铜铁器四大宗,往回输入的主要是香料、花草等一些供宫廷赏玩的奇珍异宝。
到了宋元时期,支撑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大宗商品,由原来的丝绸变为瓷器。宋代记述海上交通贸易等内容的《萍洲可谈》载,船中瓷器多得堆满船舱的所有空间,晚上人只能挤在货物上睡觉。尽管宋瓷出口量大得惊人,却还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导致中国瓷器一运到国外,立即身价倍增,价比黄金,成为外国人珍藏和身份的象征。
以海上贸易占各朝总收入份额为例,唐朝设在广州与安南的市舶收入得失,直接影响到朝廷国库的盈亏。在南宋,仅市舶司税收一项就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0%左右,还不算民间贩海及其他渔盐海运等事业所得。到了元朝延;占六年甚至占到近一半。后来,欧洲殖民者虽然在世界各地相继建立了海上霸权,但惟一的例外就是环中国海的海上贸易优势,直到18世纪末始终掌握在华商手中。
灿烂的航海技术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当然,航海技术也不例外。宋、元时代,中国传统的航海事业进入长期活跃的全盛时期,中国航海技术也得到长足的发展。
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使用牵引了航海技术的发展。指南针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已经有了用磁石制造的磁针,但因使用的是天然磁石,指针的灵敏度不高。
历史前行到了北宋时期,人们开始用磁铁片做成指南鱼,可以浮在水中自由转动,鱼头会灵敏地指向南方,这就为航海提供了便利。后来沈括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指南针的制作加以改进,制造出较为完善的指南针。值得一提的是,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他在多次试验中发现的地磁偏角现象:“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沈括的发现比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时发现的地磁偏角要早400多年,这是中国人对世界科技史的重大贡献,是地磁学研究的最早记载。
到了南宋时期,中国海船远航西洋,阿拉伯商人经常搭乘中国商船,在便通贸易的同时也学会了使用指南针,并将这种技术传到了欧洲。
不仅如此,宋元时期,由于掌握了磁罗经导航技术、测深技术、用锚技术、使舵技术,并熟悉了对海洋气象、水文的变化规律和对信风的运用,中国航海事业进入“定量航海”时代。而中國人发明的造船技术——水密分舱法,直到19世纪中叶才被西方引入。说到造船术,汉代时期中国就有3层“楼船”,公元1405年郑和率领中国宝船队扬帆远航时,最大的船长138米,宽56米,甲板面积堪比足球场。这时,其他海洋国家都还在使用小武装商船。
“中国人不像欧洲人,他们缺乏海上探险的胆量。”就像这句话所说,不少人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大陆民族,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从秦始皇遣徐福东渡,求长生不老之药,到汉代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古罗马,西行至波斯湾,再到郑和七下西洋,西至非洲,东到墨西哥西海岸……面对波涛汹涌的海洋,古代中国人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
海洋航行起源
据考古发现,中国的海洋文化至少可以上溯到7000年以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从其食用海洋生物的文化遗存可以看出:讨海已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之一。当然,这只是海洋文化的萌芽。海洋文化的成熟表现是远航能力,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远海航行的呢?据可靠文献记载,最早远航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从长江口越海航行至山东半岛,在琅琊一带建立与中原诸国交往的据点。
至于境外航线,亦是始于春秋时期。相关记载称,春秋战国时期,齐人与越人分别开通了今山东半岛到日本、今合浦到中南半岛的航线。进入前汉中期,汉武帝相继开辟了北起今韩国汉江口南至越南巴江口、以及从南海到北印度洋的航线。到了隋唐时期,唐人开辟了横渡黄海及东海直达日本、直航印度洋到西亚及东非的航路。唐代所辖东部沿海区域甚至形成环中国海文化圈,沿海地域的人们与邻国日本、新罗的士人通过书写汉字进行笔谈,借助汉传佛教沟通心灵。
唐、宋、元三代,还在一些港口辟专地供外国商人居住,允许外商自治,并对归化中原王朝的外商给予衣食、居住及赋税的优惠。以至于公元9世纪时仅侨居广州的外国商人及家属就达到了12万人之多。
而到了明代,海上航线几乎扩展到全球。郑和七下西洋,曾到达亚洲、非洲39个国家和地区。这对后来达·伽马开辟欧洲到印度的地方航线,以及对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都具有先导作用。
曾经的“海上丝绸之路”
最能证明中国灿烂的海上文明的,海上丝绸之路当属其一。它的雏形在秦汉时期便已存在,已知有关中外海路交流的最早史载来自《汉书-地理志》,当时中国就与南海诸国接触,不过有遗迹实物出土表明中外交流可能早于汉代。
但在唐朝中期以前,中国对外主通道主要是陆上丝绸之路,之后由于战乱及经济重心转移等原因,海上丝绸之路才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交流的主通道。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代,中国东南沿海有一条通往东南亚、印度洋北部诸国、红海沿岸、东北非和波斯湾诸国的海上航路,叫作“广州通海夷道”,这便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当时,通过这条通道往外输出的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叶和铜铁器四大宗,往回输入的主要是香料、花草等一些供宫廷赏玩的奇珍异宝。
到了宋元时期,支撑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大宗商品,由原来的丝绸变为瓷器。宋代记述海上交通贸易等内容的《萍洲可谈》载,船中瓷器多得堆满船舱的所有空间,晚上人只能挤在货物上睡觉。尽管宋瓷出口量大得惊人,却还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导致中国瓷器一运到国外,立即身价倍增,价比黄金,成为外国人珍藏和身份的象征。
以海上贸易占各朝总收入份额为例,唐朝设在广州与安南的市舶收入得失,直接影响到朝廷国库的盈亏。在南宋,仅市舶司税收一项就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0%左右,还不算民间贩海及其他渔盐海运等事业所得。到了元朝延;占六年甚至占到近一半。后来,欧洲殖民者虽然在世界各地相继建立了海上霸权,但惟一的例外就是环中国海的海上贸易优势,直到18世纪末始终掌握在华商手中。
灿烂的航海技术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当然,航海技术也不例外。宋、元时代,中国传统的航海事业进入长期活跃的全盛时期,中国航海技术也得到长足的发展。
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使用牵引了航海技术的发展。指南针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已经有了用磁石制造的磁针,但因使用的是天然磁石,指针的灵敏度不高。
历史前行到了北宋时期,人们开始用磁铁片做成指南鱼,可以浮在水中自由转动,鱼头会灵敏地指向南方,这就为航海提供了便利。后来沈括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指南针的制作加以改进,制造出较为完善的指南针。值得一提的是,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他在多次试验中发现的地磁偏角现象:“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沈括的发现比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时发现的地磁偏角要早400多年,这是中国人对世界科技史的重大贡献,是地磁学研究的最早记载。
到了南宋时期,中国海船远航西洋,阿拉伯商人经常搭乘中国商船,在便通贸易的同时也学会了使用指南针,并将这种技术传到了欧洲。
不仅如此,宋元时期,由于掌握了磁罗经导航技术、测深技术、用锚技术、使舵技术,并熟悉了对海洋气象、水文的变化规律和对信风的运用,中国航海事业进入“定量航海”时代。而中國人发明的造船技术——水密分舱法,直到19世纪中叶才被西方引入。说到造船术,汉代时期中国就有3层“楼船”,公元1405年郑和率领中国宝船队扬帆远航时,最大的船长138米,宽56米,甲板面积堪比足球场。这时,其他海洋国家都还在使用小武装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