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存在的误区
1.认为“学案导学”就是教学内容习题化,“导”形同虚设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些教师编写的学案就是一份练习题,教师就按这样的“学案”进行教学。学案发下去,学生按照教材顺序做下去,结果成了学生去抄课本,死记硬背教学内容,简单机械地寻找答案。就相当于把课文内容照抄了一遍,整堂课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这样的“学案”是起不到构建高效课堂的作用的,更不用说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了。
2.把“教学目标”当“学习目标”,“导”向不明
作为学案的首条内容“学习目标”,是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的指南针,它设计的意图是告诉学生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及知识的把握层次,从而明确自主学习的最终结果。由于教材版本、教师专业能力、学科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有些老师的“学习目标”就是照抄教参上的“教学目标”,从而使得学生一接触学案便成了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3.教学观念和教学理念僵化,“导”不到应有的高度
由于传统教育理念作祟,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的不到真正的解放,在教学中往往会走向极端。我们可能经常看到以下课堂:(场面一)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提问题,学生齐声回答“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问题,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场面二)课堂相当精彩,整节课虽有学生参与,但主要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场面三)课堂沉闷,教师的提问学生无人应答,教师只能“自问自答”。以上种种,与新课改理念相违背,都将扼杀学生的思维,阻碍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4。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顾此失彼
学生的差异性,是我们在教学中始终存在。学生的基础不同、个性也不同,学习的方法上也存在着差异。有了导学案,有些教师认为学案讲完了教学任务就完成了,完全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层次差异性,这样不但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整体教学成绩欠佳,而且会妨碍大部分学生健康发展。
二、正确面对“学案导学”中的“导”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主导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有正确掌控好“导”这面“双刃剑”,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培养。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导兴趣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和源泉,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当学生对知识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学习知识,教学目标自然也就达到了。
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途径和方法还是较多。如在课堂导引采用故事开引、巧设悬念、设疑质疑等方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大脑中产生追根问底的想法;在课堂中穿插一些游戏、风趣的笑话、音乐,或开展小知识竞赛等有趣的活动,促使学生思维动起来,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自觉主动的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去体会过程中的乐趣,逐步培养兴趣,真正实现变“苦学”为“乐学”的目的。
2.“望梅止渴”——导目标
学生拿到导学案,第一眼接触到的就是学习目标,就像指南针,能准确地引导学生“我们要去哪里?”。“学习目标”不等同于“教学目标”,教师应有深刻的认识,它设计的意图是告诉学生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及知识的把握层次,从而明确自主学习的最终结果。“望梅止渴”这个历史故事距离我们久远,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了解故事的过程,更应该从中汲取精华,认识到“学习目标”的制订至关重要,好的目标可以产生动力。在新课堂中设置一种目标明确又能被广大学生容易接受并为之努力的“学习目标”,做到科学、准确,才能较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导思维
学习中的思考是至关重要,但必须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才能实现不断成熟。就学生而言,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忆、想像、对比归纳,这样可以加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面向全体设置问题,目的明确,创设条件启发学生作答,及时温习做到“温故而知新”,同时善于点拨疏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特别是在重点、难点的教学时,学生处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智力开发情景,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问题的焦点上,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因势利导进行点拨或精讲,深化教学内容,着力指导学生拓宽思路,丰富学生想像力,调动学生潜在的能力,产生新思路,达到求新的目的,从而锻炼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可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在对导学案的使用上,需要教师在认真钻研,对课标、教材充分理解,融入自己个性化的解读与设计,在导学案使用过程中,注重方法上的引领和思想上的点拨,要通过点拨、精讲,启迪学生的潜在认知,引领学生打开创造性的思维。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导创新
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素养要求,牛顿从苹果落地得出了“万有引力学说”,李白望庐山瀑布吟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唱,因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素质”才是新课改最终任务。要想通过导学实现这一目的:一是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造就条件。二是积极引导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据理力争,敢于质疑。三是给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参与,并提出某些不同意见,是提高学生创新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只有质疑才能调动思维,只有思维活跃才能产生创新的意识。多开展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发明创造,通过活动中的具体操作,比赛中的竞争去激发学生思考,去求新立异,去创新。教师给于必要指点的同时,尽量把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个性才能显现,才能取得发展。
以“导”为宗旨,使教学过程由“教”变为“导”,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师生精心合作,能高效完成教学任务,不仅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而且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和快乐成长,进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万兴《让学生在愉快中享受教育》[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2] 杨祥明,甘庆军《新课程理念下重构有效数学课堂的探索与尝试》2006
[3] 蒋宗尧.《教法运用与学法指导基本功》[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教育局培训中心418000 )
1.认为“学案导学”就是教学内容习题化,“导”形同虚设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些教师编写的学案就是一份练习题,教师就按这样的“学案”进行教学。学案发下去,学生按照教材顺序做下去,结果成了学生去抄课本,死记硬背教学内容,简单机械地寻找答案。就相当于把课文内容照抄了一遍,整堂课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这样的“学案”是起不到构建高效课堂的作用的,更不用说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了。
2.把“教学目标”当“学习目标”,“导”向不明
作为学案的首条内容“学习目标”,是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的指南针,它设计的意图是告诉学生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及知识的把握层次,从而明确自主学习的最终结果。由于教材版本、教师专业能力、学科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有些老师的“学习目标”就是照抄教参上的“教学目标”,从而使得学生一接触学案便成了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3.教学观念和教学理念僵化,“导”不到应有的高度
由于传统教育理念作祟,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的不到真正的解放,在教学中往往会走向极端。我们可能经常看到以下课堂:(场面一)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提问题,学生齐声回答“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问题,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场面二)课堂相当精彩,整节课虽有学生参与,但主要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场面三)课堂沉闷,教师的提问学生无人应答,教师只能“自问自答”。以上种种,与新课改理念相违背,都将扼杀学生的思维,阻碍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4。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顾此失彼
学生的差异性,是我们在教学中始终存在。学生的基础不同、个性也不同,学习的方法上也存在着差异。有了导学案,有些教师认为学案讲完了教学任务就完成了,完全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层次差异性,这样不但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整体教学成绩欠佳,而且会妨碍大部分学生健康发展。
二、正确面对“学案导学”中的“导”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主导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有正确掌控好“导”这面“双刃剑”,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培养。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导兴趣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和源泉,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当学生对知识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学习知识,教学目标自然也就达到了。
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途径和方法还是较多。如在课堂导引采用故事开引、巧设悬念、设疑质疑等方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大脑中产生追根问底的想法;在课堂中穿插一些游戏、风趣的笑话、音乐,或开展小知识竞赛等有趣的活动,促使学生思维动起来,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自觉主动的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去体会过程中的乐趣,逐步培养兴趣,真正实现变“苦学”为“乐学”的目的。
2.“望梅止渴”——导目标
学生拿到导学案,第一眼接触到的就是学习目标,就像指南针,能准确地引导学生“我们要去哪里?”。“学习目标”不等同于“教学目标”,教师应有深刻的认识,它设计的意图是告诉学生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及知识的把握层次,从而明确自主学习的最终结果。“望梅止渴”这个历史故事距离我们久远,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了解故事的过程,更应该从中汲取精华,认识到“学习目标”的制订至关重要,好的目标可以产生动力。在新课堂中设置一种目标明确又能被广大学生容易接受并为之努力的“学习目标”,做到科学、准确,才能较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导思维
学习中的思考是至关重要,但必须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才能实现不断成熟。就学生而言,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忆、想像、对比归纳,这样可以加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面向全体设置问题,目的明确,创设条件启发学生作答,及时温习做到“温故而知新”,同时善于点拨疏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特别是在重点、难点的教学时,学生处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智力开发情景,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问题的焦点上,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因势利导进行点拨或精讲,深化教学内容,着力指导学生拓宽思路,丰富学生想像力,调动学生潜在的能力,产生新思路,达到求新的目的,从而锻炼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可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在对导学案的使用上,需要教师在认真钻研,对课标、教材充分理解,融入自己个性化的解读与设计,在导学案使用过程中,注重方法上的引领和思想上的点拨,要通过点拨、精讲,启迪学生的潜在认知,引领学生打开创造性的思维。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导创新
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素养要求,牛顿从苹果落地得出了“万有引力学说”,李白望庐山瀑布吟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唱,因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素质”才是新课改最终任务。要想通过导学实现这一目的:一是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造就条件。二是积极引导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据理力争,敢于质疑。三是给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参与,并提出某些不同意见,是提高学生创新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只有质疑才能调动思维,只有思维活跃才能产生创新的意识。多开展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发明创造,通过活动中的具体操作,比赛中的竞争去激发学生思考,去求新立异,去创新。教师给于必要指点的同时,尽量把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个性才能显现,才能取得发展。
以“导”为宗旨,使教学过程由“教”变为“导”,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师生精心合作,能高效完成教学任务,不仅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而且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和快乐成长,进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万兴《让学生在愉快中享受教育》[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2] 杨祥明,甘庆军《新课程理念下重构有效数学课堂的探索与尝试》2006
[3] 蒋宗尧.《教法运用与学法指导基本功》[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教育局培训中心418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