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医院的温度

来源 :职业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s2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那天我到手术室有些早,整个手术室只有我和躺在手术台上的病人。心电监护的声音,是唯一的伴奏。
  我低头处理自己的事,无意间注意到,病人开始发抖。手术室的温度通常都在18度~21度,于是我问病人:“你冷吗?”病人有些尴尬,说:“不冷,只是控制不住。”
  突然觉得,我们是否一直忽视了病人的感受:在陌生的环境,把自己的身体交给一群陌生人,面临不可预知的结果,而这些人多数时候都在自顾自地谈笑风生……如果我是病人,会不会也会控制不住地害怕和恐惧?
  冷的,也许不是环境的温度,而是心理的温度。
  -2-
  换位思考是一件很难的事。
  医生无法知道,他面前的那个患者,曾经经历过多少长途跋涉,跟号贩子们做了多少斗争,在门外等待了多久才得到这个看医生的机会。而最后得到的只是匆忙的几句话,甚至简单的一句“排队等住院,现在没床”。
  同样,对于患者,他愤怒于在迷宫一样复杂的医院里,向医生问个路都没有好脸色,回复是冷冰冰的一句“我也不知道”。但他不会知道,这个医生也许正急匆匆地赶去病房查看一个病情突然变化的病人,而且他确实不知道医院每个科室的位置。
  他愤怒于下班匆匆出来还遭遇堵车,好不容易才赶到病房,想找医生问问生病的家人的病情,只被冷冰冰地训斥说“明天自己找管床医生问去”。但他不会知道,这个医生也许刚完成一台持续六七个小时的大手术,此刻口干舌燥、饥肠辘辘,还得晚上加班,忙着完成因手术而耽误的各种事情,更何况他本来今晚既不是值班医生也不是管床医生,要说病情自己也得从头看一遍,还得说话小心翼翼,以免在治疗方案这样的关键问题上发表一些不恰当的评论。


  他愤怒于自己的亲人连夜转运到医院想要住院,请求“哪怕睡地上都行”,医生还是冷血到见死不救,因为没床就打发到急诊留观。但他不会知道,这个医生一晚上已经连续收进病房几个重病人,夜班就这么几个护士值班,已经忙得不可开交、怨声载道,连心电监护仪、输液泵这些设备都是打电话从全院各个病房借的,再要用连上哪儿借都不知道。而且经过询问和查体,判断这个家属眼中“不住院不行”的病人,确实可以安全地先在急诊留观。
  没有一个患者或家属到医院纯粹是为了挑衅找茬吵架斗殴的,他们只想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而医护人员是他们首先,似乎也是唯一能想到的求助对象,更何况那一身白衣总被赋予那么多神圣的意义。
  但是白衣之下的医护人员也还是普通人,并不因为一身白衣就可以化身超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他们也会倦怠,也会无奈,也会有情绪。我也曾不止一次地向患者和家属发火,尽管每次发火之后心里都有些歉疚,因为那不是我的本意。
  只是控制不住。
  医护人员的心,同样需要温度。
  -3-
  多年前,lancet师兄曾在我的一篇日志里留言说:目前在这个医患紧张的关系,这个畸形的医疗环境,这个充满敌意的舆论论调的背景下,还会穿着白大褂、站在医院里的人,多少都应该还是有爱的。
  人都是有感情的。医生对患者是不是好,是不是真心在关怀,病人是感觉得到的。
  同样,病人和家属是不是信任医生,是不是真的感谢医生,医生也是感觉得到的。


  见习的时候曾经听领导跟一个有卵巢癌既往史,现发现肝和结肠有疑似转移灶的病人家属谈话,在说完“我们考虑转移可能性大,认为病人现在手术治疗意义不大,建议转肿瘤科化疗”之后,却被家属反问一句:“如果不是转移,而是原发病灶,耽误了治疗谁负责?”我觉得作为医生真的挺伤心的,你觉得一个医生在跟你谈话之前,会不考虑这种可能性吗?会不权衡利弊就盲目地让病人转肿瘤科吗?这样一句质问包含的敌意,医生会感觉不到吗?医生在感觉到这种敌意之后,本能产生自我防卫的心理不是自然而然的吗?貌似在为病人争取手术机会的行为,反而让医生马上转换思路变成“怎样把这些可能制造麻烦的家属赶快送走”,真的对病人有利了吗?既然你也承认自己的医学知识有限,但是你自以为是的精明,是在爱病人还是害病人呢?
  医院是个小社会,这里的温度,不过是社会温度的延续。
  你感受到的温度,不过是你付出温度的传递。
  -4-
  医院如果是个小社会,那么只有两个角色的社会,是个不正常的社会。
  如果医院有足够多的导医和志愿者,足够醒目清晰的引导标志,那么患者不用再抓住医生问路,因为在形形色色、来去匆匆的人当中,白大褂是唯一可以确定的区分标志。
  如果每个家属都知道通过什么途径预约,能够和医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或者像美国医院一样有专职的社工来干这样的事,那么患者不用再到办公室拽着医生问病情,因为那是他唯一能找到至少看上去靠谱点的人。
  如果病人在转运前就能通过良好的途径联系,沟通好床位的问题;如果医院的运作流程能在急诊前进行有效的分流,而不是让值班医生独自处理他不可能处理好的床位问题;如果护士排班制度有应对紧急情况人手严重不足的预案,如果医院能提供紧急解决设备不足的措施,而不是值班医生和护士可怜兮兮地自己打电话一个个病房去求……
  如果……
  如果医院能知道,是它该从各个细节上让医院有温度,而不是一味地要求自己的员工奉献,用耗竭员工热情和健康的方式,来换取医院的温度。
  -5-
  后来有一天,我们成了整个手术室的“值日生”——也就是最晚结束手术的一组人。离开手术室的时候,我突然心血来潮地到一间空手术室,打开无影灯,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台真的很窄,想到有人将要给自己开膛破肚,那种恐惧,真的控制不住。
  只希望能有一句话的鼓励,能有一双手的安慰。虽然这些都不能消除恐惧,但是会让我感受到温度。
  是从一颗心,传递到另一颗心的温度。
其他文献
据美国《纽约每日新闻》6月10日报道,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日前在纽约联合广场巴诺书店(Barnes& Noble)举行首次签名售书活动,上千人排队等候。有的人不惜打电话请假前来,甚至有人在广场上夜宿以期获得希拉里签名新书。  希拉里当天穿着吸人眼球的粉红色上衣,参加了长达数小时的签名会。在支持者的欢呼声中,她仅以一句简单的“我们开始吧”开场。希拉里此行本为自
期刊
知名医学药学生命科学专业网站丁香园曾经发布过一份针对医生转行意愿所做的调查——《转行浪潮中的医生》,调查显示:有超过80%的医生曾经动过转行的念头,而“工作负担过重,缺少休息时间”、“对收入情况不满意”、“工作压力大”是主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加,医生们转行后越来越希望彻底抛弃医药行业。从转行后的职业选择来看,多于1/3的医生不再愿意从事和医药相关的工作。最令人担忧的是,仅7%的医生支持子女或家人从
期刊
我们有个梦想  医院不是市场,  患者的队伍没有那么长。  人们没有那么烦燥,  更没有那么多喧嚣和推搡。  优美而舒缓的轻音乐,  在宽敞的大厅里轻轻地回荡。  我们有个梦想  医院不是战场,  病人和家属没有那么躁狂,  医生不再流血,护士不再受伤!  梦想着有那么一天,  医生和护士迈着轻盈的步伐,  在洁净的病房里穿梭和奔忙。  我们有个梦想  医院是个圣洁的殿堂,  医生护士和蔼,  病
期刊
如果你的衣橱只能留下10件当季的服装,你会倾向于留下什么?如果你能迅速作答,那么精简行李箱这件事,对你来说也会易如反掌。出差工作匆匆忙忙在路上,用最短时间装扮自己的同时,还要给同事以及商务伙伴留下良好的职业形象。为你的行李箱“减重”,为你的职场生活“加分”。  不需要浮夸的配饰,款式小而精;包包要实用且低调,既能将工作文件装入,也要能塞入一款轻薄的商务笔记本;一件修身且凸显女性魅力的白衬衫必不可少
期刊
鲁迅:弃医从文  “学医救助的只是国人的肉体,而拯救国人的灵魂更为迫切。”  1904年,24岁的鲁迅是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里唯一的中国人,他选择学医的初衷是救活像父亲那样的病人,并在战争时救助伤员。但是,一次课间播放的幻灯片里,鲁迅目睹了国人麻木围观日俄战争期间对中国人的屠杀,突然意识到学医救助的只是国人的肉体,而拯救国人的灵魂更为迫切。于是他改变想法,最终决定用笔杆子唤醒国人麻木、沉睡的心。 
期刊
某一天,和一个二逼朋友聊天。聊得正嗨,她脑袋一热,说:“我要是个LES,意淫对象肯定就是张曼玉,或者像张曼玉一样的女人。”  我盯着她的猪腰子脸看了好一会儿,恨恨地说:“你说你这人……喜欢别人不行啊,为什么非要和我做情敌?!”  是的,我也爱她,爱这个干瘪得像粒秕谷的老女人,爱她辨识度极高的脸,爱她出神入化的演技,爱她一马平川的屁股和乳房,爱她花红柳绿的情史,爱她“老娘就这样,你们爱谁谁”的酷劲儿
期刊
用时下的话来说,韩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  她是中国音乐学院自建院以来培养的第一位女中音声乐硕士,从附中到研究生连续11年的三好学生,从小到大的“获奖专业户”。如今是中国铁路文工团青年女中音歌唱家,中国新生代女中音的代表,最年轻的青联委员和区政协委员。  韩婷常用“蹬梯”来形容自己这一路走来,“看起来很顺,但都是一阶一个脚印蹬上来的,从没有过跨越式的经历。”她最欣赏的女性是朴槿惠,这位相继承
期刊
本来出现在这的应该是总编辑,作为出版人的我越俎代庖是因为我确实有几句话想对您说。  一直以来,我都想做一本“女人做给女人看”的刊物。纵观纸媒界,大部分女性刊物是男人做给女人看的,或者说是站在男人的立场和角度做给女人看到。美容、化妆、奢侈品的图片就占了2/3的内容,好不容易有几个字能读读也是告诉女人们如何满足男人们的趣味。千百年来,男人们觉得世界是他们的因为他们以世界为家,而以家为世界的女人不需要有
期刊
常看北京电视台节目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聂一菁的,作为《北京新闻》的主播,她的身影每天都会出现在电视观众面前。她成熟、稳重的新闻风格已深入人心,但聂一菁自己却说她的风格也并非一成不变,从2004年加入《北京您早》栏目,2006年起参与《晚间新闻报道》,直到2010年加盟《北京新闻》到现在,她的新闻风格和她的人生一样,也在不断成长、进步,而每一个阶段的特点都刚好吻合她当时的人生状况。在她看来,只要有成长
期刊
初为人母的方针路线千差万别。朝九晚五又遇夜哭郎,是劳累的“累”:奶粉尿布、早教亲子,这一秒抓狂,下一秒安详,讲究的是积累的“累”:当然,事无常态,创新不休,“雷”也不失为一种态度。其实,职场腥风血雨撞见粉嫩摇篮baby,事业还是下一代,新晋妈妈的五味杂陈只有自己才能诠释。今年母亲节我们聚焦职场“新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