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延庆永宁镇南关村的竹马在北京地区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代表性,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据村中几位八九十岁的老人讲,在他们太爷小的时候,村里就玩跑竹马,可见永宁南关竹马的历史已经很久远了。逢年过节,乡亲们总是精心装扮,跨马而舞,伴着节奏明快的乐曲,脚步时而急切,时而柔缓,行进起来场面十分壮观。
千载琵琶作胡语 永宁竹马示渊源
永宁镇南关村,因位于永宁镇城南门外而得名,从永宁城建成一直沿用至今。跑竹马,又称竹马舞、竹马灯,是春节期间民间的一种花会形式,多在元宵节前后表演。跑竹马的历史源远流长,据专家考证,跑竹马,来源于唐代“马阵”,此后在宋代、明代史料中均有记载。据明嘉靖《隆庆志》载:每逢元宵节延庆要“张灯置会……放焰火,三日始罢。”又说,元末明初,由于战乱,延庆本地居民都逃进关内昌平一带,延庆地区已荒无人烟。据考证,永宁南关的先辈是明朝初年从山西洪桐县移民搬迁至此,并且把家乡的“跑竹马”随之带来,经过世代传承演化,发展为现在的南关竹马。可以说,有了永宁城就有了南关村,有了南关村就有了南关竹马。
永宁镇南关村的跑竹马演绎的是汉朝昭君出塞的故事。公元前33年,匈奴的呼韓邪单于来到长安朝贡,以尽藩臣之礼。汉元帝为了增强两国的友谊,对呼韩邪单于礼赐有加。呼韩邪单于提出了“愿为天朝之婿”的请求。呼韩邪单于临辞时,汉元帝召王昭君上殿。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帝见之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于是王昭君携着琵琶,随着垂老的呼韩邪单于,走向黄沙漫天的塞外。王昭君到匈奴之后,封为宁胡阏氏,开始了异域的生活。
王昭君在匈奴期间,对于汉匈沟通与和睦起到了调和作用,她多次劝说单于修明法度,多行善政,举贤授能,奖励功臣,以得民心,取汉室之优,补匈奴之短。同时,在春日之际,管理草原,植树栽花,育桑种麻,繁殖六畜,并向匈奴女子传授挑花绣朵的技巧,讲解纺纱织布的工艺。王昭君毫不保留细心施教,受到匈奴人民的爱戴。
南关竹马献大爱 豪情卷中谱华章
这个传统花会表演曲目道具逼真,场面恢弘,演员的技艺高超娴熟,表演生动活泼,吸收京剧中生、旦、净、末、丑各行角色特点,独具特色。跑竹马的套路丰富多彩,变化无穷,音乐雄浑嘹亮,充分表现出了浓厚的北方民间艺术的独特之处,且表演内容历时性强,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
永宁镇南关竹马的表演角色众多,表演竹马的演员有18人,从面部化妆到服饰道具都吸取了传统京剧中的元素。其中,头戴雉鸡翎凤冠的王昭君是忠君爱国思想的代表;还有领队2名;丫鬟4名;给昭君当义兄作为娘家人同去匈奴的送亲候1名,头戴官帽,身穿蟒袍,身背圣旨,由皇帝赐名为王龙;骑着骆驼手持蝇帅的迎亲侯2名,是迎接王昭君前往匈奴的官员,是少数民族人民愿意与中原汉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代表;以及身穿汉室宫服的护卫8名。每名演员骑着马或骆驼,左手持缰,右手拿马鞭,随着唢呐声、锣鼓声驰骋表演。唢呐的曲子有《打马》《将军令》《得胜令》《太平年》《留新年》等十多个曲调。为竹马伴奏的乐器有大鼓、钹、铙、锣、云锣和胡板。
永宁南关竹马的整个表演风格粗犷豪放,音乐伴奏明快紧凑,具有浓郁的北方民间舞蹈特征。通过简单统一的动作跑出丰富多彩的阵图队形来,以表现昭君远嫁匈奴途中的场景。在夜间,永宁南关竹马在表演时,每个人都托着一盏各式造型的花灯,载歌载舞,热闹非凡。永宁南关竹马的场记、套路无固定连接顺序,每个套路可反复进行,各套路之间用跑“过场”或“之”字形作为过渡,乐队奏过场鼓点,直至下一阵图开始。其场记套路主要有长蛇阵又称勾担环,用于道路行进或开场时打圆场;青龙阵又称四喜阵或剪子股,俗称四葫芦;五行阴阳阵又称五雷阵,俗称五葫芦;六合阵又称枣山,俗称六葫芦;七星阵又称里外罗城阵;八卦迷魂阵又称八门金锁阵,俗称八葫芦;九阳连环阵又称九曲黄河阵或八卦蹿顶,俗称九葫芦;还有卷蜡、蛇蜕皮、二龙出水阵等,最后蹿场以二龙出水阵结束。永宁南关竹马的部分场记套路,老艺人虽然能够说出名字,但是已经不能够演出了,可以说已经失传。比如场记当中的除双蜕皮、倒蜕皮外,单蜕皮、九葫芦、双篱笆等舞步都还在跑,如不及时挖掘、保护、整理,将是无可挽回的文化损失。
在进行表演的时候,要求演员脚步又快又稳,双膝微颤,犹如马在田野上颠跑,而上身始终保持直立。头马的扮演者要能在行进中随机应变,根据不同的表演场地,来指挥阵图和曲牌的衔接变化,使整场演出缓急交错,有条不紊。在头马的带领下,全体按序排列,挎竹马跑平步;挎竹骆驼的“送亲侯”动作与他人不同,要即兴做幽默滑稽的表演,在整场严谨庄重的气氛中增添几分趣味性。女角跑马步态轻盈平稳,男角跑马刚劲有力,而骑骆驼的演员则是一摇一晃、一瘸一拐,幽默滑稽。要跑出戏曲中圆场的感觉,加之马鞭的挥舞,给人的感觉是充满激情,很具观赏性。竹马队形的变化与舞蹈和谐统一,给人以美的震撼。
永宁南关竹马的道具制作精细,道具分为马和骆驼两类,骆驼为棕色,马为红、黄、白三色,造型逼真,色彩明艳。由竹篾、彩布制作而成,完全由村中的老艺人亲手制作,一件道具的完成需要二十余道工序。以竹篾扎架,白布围裙,上面彩绘马和骆驼,鞍子两侧挂有单独制作的“靠腿子”。在鞍部留有空当,人在当中,进行骑跨式表演。传统竹马演员着戏服,分别扮演王昭君、送亲侯、迎亲侯、兵丁、宫女等各种角色,白天手持马鞭,夜晚表演时,要手持花灯。
竹马跑向未来
在历史上,竹马曾经在延庆多个地区流传,尤其是在东部地区,在永宁镇南关、和平街、马蹄湾、四海镇南湾村都有跑竹马的传统。后因战乱等因素,在很多地方已失传,目前有永宁镇南关村把跑竹马的传统和技艺流传至今,以及和平街也还有跑竹马的传统。永宁南关传承人在其跑竹马动作、套路和竹马的制作方面给予指导。
据村中老人们追忆,永宁镇南关村中近百年来代表性的传承人主要有沈继曾、陈富、沈贵儒、沈迎、刘玉川、李树发,其中沈迎、刘玉川,现为北京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沈迎,自幼参与村中组织的跑竹马活动,学会了跑竹马的完整技艺和阵图,除掌握精湛的跑竹马技艺外,还熟练地掌握着竹马道具制作技艺,他制作的竹马和竹骆驼曾被国家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收藏。而刘玉川,17岁开始系统学习竹马技艺,从道具的准备到竹马的制作、套路的表演,每项技巧都虚心求教,对竹马艺术有了全面的掌握。近些年来,他除不断带领村里的竹马表演队去各地进行竹马表演外,还进行各种讲座,言传身教,挖掘培养竹马传承人,成为竹马艺术发展的灵魂人物。
一些已故老艺人留存的口述资料表明,竹马在南关村传承悠久,奥秘就在于它的传承方式。村民在长时间耳濡目染的熏陶下,对竹马的套路、动作、音乐曲牌耳熟能详,因此在传承过程中并不需要师傅带徒弟或者父子传承,男女老少在实践中就学会了竹马的玩法。
村民之间的相互影响,最易形成共同的爱好和志趣,而且也便于组织和发展。在农村,有很多手艺、技术、绝活都依靠祖祖辈辈的师徒传承或者父子传承这两种方式,而永宁南关竹马传承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南关村的基础性、扎实性、广泛性、群众性。
的确,永宁南关竹马流传了数百年,凝结了广大民众的智慧,从村中年逾古稀的老人口述中也感觉到其深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它精湛的舞蹈技艺和丰富的阵图设计尤为突出。演绎《昭君出塞》的永宁南关竹马表达了历代人民对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一致向往,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希望它可以永久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