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生物这一学科不同于一些基础理论类学科,这一学科不仅需要学习生物知识,还需要展开后期的实验操作,可以说前期的生物学习是为后期的实验做铺垫,可见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所以本文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意义,展开创设实验情境;问题导入设计;划分合作小组的策略进行浅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实验;策略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之所以说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有迹可循的,对比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过程,就会发现大多数教师过于注重教学效率,与其他学科相比,生物这一学科的零碎知识很多,因此教师不再盲目的展开教学,而是加强常设实验情景的运用,而后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又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包括专业能力以及学科素养,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入设计的方式,加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以及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关注对学科的认识和学习的态度。生物学科素养只是科学素养中的一部分,学生需要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提高生物学科素养做起,逐渐的发散科学思维,最终形成完整的科学素养。
二、核心素养环境下初中生物实验的具体教学开展
(一)创设实验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创设实验情境,顾名思义就是营造出与实验相关的情境和氛围,通常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再讲《人体的营养》中的消化与吸收时,这是我们在进食时所要做出的生理反应,所以教师可以针对我们平时在生活中消化和吸收的问题展开情境的讨论。如教师提出“我们身体有什么器官可以消化和吸收?”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们大胆发言,并说出自己所知道的器官的位置,学生小轩说:“肝脏、小肠可以消化”,学生小王说:“还有胃也是消化器官,”,但是在学生的发言中也会有一些遗漏,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引导,如大家是通过什么器官进行食物吞咽的呢?学生自然而言会想到被遗忘的咽喉这一器官,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后,学生们方可进入到后面的实验开展中,学习和了解不同事物在不同器官中的消化和分解,例如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化学变化这一实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猜想,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和舌头有关又或者与唾液有关?情境提出后,就可以展开实验了,教师先在学校食堂中准备好两份馒头,然后请两名学生代表慢慢的咀嚼馒头,并提出在咀嚼的过程中有什么感觉?随后学生小红说“馒头越来越甜”,学生小韩说“这种甜像是麦芽糖”,随后学生们进行讨论,从而得出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初步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具有甜味,因此细嚼馒头,口腔内感觉有甜味。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生物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有利于后面的创设情境展开教学。如《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饮食健康与食品安全问题就是我们实际生活中的的确确会遇到的问题。可见生物实验情境的创设,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和设计。
(二)问题导入设计,发散学生思维
上文提到了实验情境的创设,一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二是重在学生思维的形成和发散,既然情境创设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逐步的接触到要学习的内容,并且简单点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例如,教师可以针对前面消化所学到的知识和内容进行提问,进而引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这一章内容,教师可以先提出人体呼吸系统是如何组成的?呼吸道又有什么作用呢?再让学生查阅一些相关资料来了解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处理作用,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进而认识到呼吸道可以处理的,以及呼吸道无法处理的。如教师可以已经开封的油漆桶,提出通过呼吸我们闻到了什么?同学小春“说闻到像油漆的味道,”同学小华说“味道很刺鼻”最终得出对呼吸道不能处理空气中的甲醛的结论,让学生认识和学习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是有限的,增加学生对生活常识的积累,形成保护自然和维护新鲜空气的良好意识,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运用劣质油漆的问题及时的进行制止和处理,当自身能力不足时及时上报。当然,教学中还需要让学生懂得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因此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对呼吸道的作用进行牢固的学习和掌握,进而才能很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和导入既可以很好的引出将要学习的内容,还可以明确学习内容中的重点,问题导入式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进而发展核心素养。
(三)划分合作小组,提高互助意识
众所周知,生物实验很多都是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划分小组,让学生合作设计实验、展开实验并且完善实验,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并且达到完成度。为什么划分小组被归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呢?这是因为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知识的相互联系和统一。此外,小组合作学习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在组内各司其职,提高学生参与感和积极性,形成团结、互助的意识。具体到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例如,在学习七年级课本时,需要展开《证实细胞中含有哪些物质》这一实验,实验中教师可以先倒两杯牛奶,然后准备实验材料:细胞膜样液、蒸馏水、洁净试管、双缩脲试剂等。然后让组员小丽让在一杯牛奶中添加蒸馏水,组员小黎在另一杯中添加双缩脲试剂,通过观察牛奶颜色组长记录实验结论。这一实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步骤也较为简单,但是后续会有相关的几个实验,如证实细胞中含有水、糖、脂类以及无机盐、无机物等四个实验,操作步骤基本相同、难度较小,没必要小组一同进行重复的四次实验,小组成員每人负责一个,既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能力,还有利于实验效率的提高,可见划分小组的重要性。
总结:
总而言之,生物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学科学习的重点部分,实验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操作的能力,还要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生物学科的涵养和整体的科学素养,所以教师要对实验教学的展开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黄春娟[1].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优化研究[J]. 中华辞赋, 2019, 000(005):P.145-145.
[2]殷秀芳. 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策略[J]. 科普童话, 2019, 000(011):P.16-16.
[3]陈巧莲.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J]. 明日, 2018(17):0235-0235.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实验;策略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之所以说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有迹可循的,对比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过程,就会发现大多数教师过于注重教学效率,与其他学科相比,生物这一学科的零碎知识很多,因此教师不再盲目的展开教学,而是加强常设实验情景的运用,而后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又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包括专业能力以及学科素养,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入设计的方式,加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以及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关注对学科的认识和学习的态度。生物学科素养只是科学素养中的一部分,学生需要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提高生物学科素养做起,逐渐的发散科学思维,最终形成完整的科学素养。
二、核心素养环境下初中生物实验的具体教学开展
(一)创设实验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创设实验情境,顾名思义就是营造出与实验相关的情境和氛围,通常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再讲《人体的营养》中的消化与吸收时,这是我们在进食时所要做出的生理反应,所以教师可以针对我们平时在生活中消化和吸收的问题展开情境的讨论。如教师提出“我们身体有什么器官可以消化和吸收?”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们大胆发言,并说出自己所知道的器官的位置,学生小轩说:“肝脏、小肠可以消化”,学生小王说:“还有胃也是消化器官,”,但是在学生的发言中也会有一些遗漏,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引导,如大家是通过什么器官进行食物吞咽的呢?学生自然而言会想到被遗忘的咽喉这一器官,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后,学生们方可进入到后面的实验开展中,学习和了解不同事物在不同器官中的消化和分解,例如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化学变化这一实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猜想,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和舌头有关又或者与唾液有关?情境提出后,就可以展开实验了,教师先在学校食堂中准备好两份馒头,然后请两名学生代表慢慢的咀嚼馒头,并提出在咀嚼的过程中有什么感觉?随后学生小红说“馒头越来越甜”,学生小韩说“这种甜像是麦芽糖”,随后学生们进行讨论,从而得出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初步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具有甜味,因此细嚼馒头,口腔内感觉有甜味。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生物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有利于后面的创设情境展开教学。如《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饮食健康与食品安全问题就是我们实际生活中的的确确会遇到的问题。可见生物实验情境的创设,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和设计。
(二)问题导入设计,发散学生思维
上文提到了实验情境的创设,一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二是重在学生思维的形成和发散,既然情境创设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逐步的接触到要学习的内容,并且简单点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例如,教师可以针对前面消化所学到的知识和内容进行提问,进而引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这一章内容,教师可以先提出人体呼吸系统是如何组成的?呼吸道又有什么作用呢?再让学生查阅一些相关资料来了解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处理作用,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进而认识到呼吸道可以处理的,以及呼吸道无法处理的。如教师可以已经开封的油漆桶,提出通过呼吸我们闻到了什么?同学小春“说闻到像油漆的味道,”同学小华说“味道很刺鼻”最终得出对呼吸道不能处理空气中的甲醛的结论,让学生认识和学习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是有限的,增加学生对生活常识的积累,形成保护自然和维护新鲜空气的良好意识,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运用劣质油漆的问题及时的进行制止和处理,当自身能力不足时及时上报。当然,教学中还需要让学生懂得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因此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对呼吸道的作用进行牢固的学习和掌握,进而才能很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和导入既可以很好的引出将要学习的内容,还可以明确学习内容中的重点,问题导入式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进而发展核心素养。
(三)划分合作小组,提高互助意识
众所周知,生物实验很多都是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划分小组,让学生合作设计实验、展开实验并且完善实验,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并且达到完成度。为什么划分小组被归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呢?这是因为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知识的相互联系和统一。此外,小组合作学习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在组内各司其职,提高学生参与感和积极性,形成团结、互助的意识。具体到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例如,在学习七年级课本时,需要展开《证实细胞中含有哪些物质》这一实验,实验中教师可以先倒两杯牛奶,然后准备实验材料:细胞膜样液、蒸馏水、洁净试管、双缩脲试剂等。然后让组员小丽让在一杯牛奶中添加蒸馏水,组员小黎在另一杯中添加双缩脲试剂,通过观察牛奶颜色组长记录实验结论。这一实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步骤也较为简单,但是后续会有相关的几个实验,如证实细胞中含有水、糖、脂类以及无机盐、无机物等四个实验,操作步骤基本相同、难度较小,没必要小组一同进行重复的四次实验,小组成員每人负责一个,既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能力,还有利于实验效率的提高,可见划分小组的重要性。
总结:
总而言之,生物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学科学习的重点部分,实验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操作的能力,还要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生物学科的涵养和整体的科学素养,所以教师要对实验教学的展开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黄春娟[1].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优化研究[J]. 中华辞赋, 2019, 000(005):P.145-145.
[2]殷秀芳. 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策略[J]. 科普童话, 2019, 000(011):P.16-16.
[3]陈巧莲.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J]. 明日, 2018(17):023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