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74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性”教学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引导是“探究性”教学模式是否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探究性 创设情景 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6-062-01
  
  《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提倡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理论依据
  
  “探究性”教学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思维信息多边交流的新型关系。
  1、“探究性”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主要表现在:(1)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创设情景,合理设计问题。(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实验来提高阅读和操作能力。(3)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4)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形式对一些复杂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获得对知识更深刻的理解。(5)通过练习、当堂检测等形式及时反馈学习情况,发现问题,进行指导,以完成教学目标。
  2、学生的“探究”主要包括:(1)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2)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阅读、讨论、实验等学习活动,获得感性知识。(3)对获得感性知识进行分析,学会发现问题,通过对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探索和发现新知识、新规律,并运用探究出的结论来解决问题。(4)完成课堂练习,通过检测,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性”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实践
  
  1、课前引导学生自主地对新课进行探究
  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学习技能预习新课。如:学习《二氧化硫》这一节:SO2的污染是个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既有直接污染大气的问题,又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课前我发给每组学生15张精密PH试纸让学生收集雨水并测量雨水的PH,具体做法如下:
  (1)用洗净的大可乐瓶,剪去上部后倒立下来,收集雨水;(2)每隔6小时测定一次雨水的PH,每次用3张精密PH试纸测定,并将所测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记下PH;(3)取三次PH平均值。
  2、引导实验探究,训练学生科学方法
  为了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教师必须摒弃“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取而代之的是“引导——探究”式的教学。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硫和氯气漂白性的对比实验,可通过下列步骤引导学生实施实验探究:
  (1)引出问题:先引导学生回忆氯气的漂白性,再提出问题:工业上常用SO2漂白纸浆、毛、丝、草编制品等。(2)创设环境,设计方案:教师把下列预先准备好的仪器和药品放到讲台上。用品:试管、Cl2、SO2、1%的品红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蓝色石蕊试纸、酒精灯。原理:Cl2的漂白性主要是因为Cl2溶于水生成了次氯酸,HClO的氧化性能使某些染料和有机色素褪色。(3)实验探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边做实验边记录实验现象,从而使学生掌握感性材料。
  实验一:把SO2和Cl2分别通入品红溶液。
  现象:溶液的红色都会立即褪去。结论:SO2和Cl2都具有漂白性。
  实验二:把实验一所得的两种无色溶液分别加热。
  现象:通入SO2的无色溶液又变红色,而通入Cl2的无色溶液无颜色变化。结论:SO2的漂白作用不持久,易恢复原来有色物质的颜色,Cl2的漂白作用比较稳定。
  (4)探讨规律,做出结论:引导学生根据实验事实进行讨论,揭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5)巩固开拓,使知识得到迁移应用。
  在上述整个探究、实验过程中,笔者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欲望、积极的探究、敏捷的思维。经过学习,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知道了结论,还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将学会主动探索知识、总结规律、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3、“引导探究”式教学法案例:——《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设计
  利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课堂教学设计是这样的:创设一个问题情景:“木炭燃烧后剩余灰尽质量等不等于木炭质量?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质量是否比红磷的质量增加?”→学生讨论、猜想→设计实验→探索实验→(将演示实验改变为学生自己做探索性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质量守恒定律→课堂讲练→课堂练习。教学中主要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引导他们自己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学生活动约占课时的1/2,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三、对“探究性”教学模式的体会
  
  “探究性”教学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进行导学。教师在制定导学计划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1、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承受能力,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设计问题。2、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进行创造性活动的素材,在学生现有知识的背景下,设计一些探究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经过对“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初步实践,笔者认为:教师的引导是“探究性”教学模式是否成功的关键,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多思考、多探究,根据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恰当情境,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探究精神。
  
  参考文献:
  [1]李伟臣,邹秋菊.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2]谢柄杰.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
  [3]应俊峰,王发水.研究性学习方法
  [4]宋闯军.化学“探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6-044-01     通过多年的数学教学,我认为数学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生过程的程度和水平。讨论交流、合作学习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是在学生独立学习,并对所学知识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以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的一种课堂
摘 要:目的了解贫困山区水族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华东师大心理系周步诚教授等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对山区305名水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贫困山区水族小学生8.6%有心理问题,女生心理问题高于男生,男女自责和冲动有差异,总体及其它方面没有性别差异。结论水族小学生心理健康一般。  关键词:水族 小学生 心理健康 调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摘 要:近年来,安徽财经大学一直坚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学校传统专业改造的基本目标;以“依托优势、彰显特色”为学校传统专业改造的基本原则;以“立足专业实际、分类改造”为学校传统专业改造的基本思路,传统专业改造取得长足进展。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传统专业 改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6-051-01     安徽财经大学建校50来年,本科专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6-043-01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不能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拘泥于大量静态重复的练习。高耗低能带来的后果是学生的苦不堪言!老师则陷于作业堆中疲惫不堪!因此,改革作业,寻找“有效作业”的突破口,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有效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教师可尝试根据教学内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展示评价语言的魅力,在课堂评价中师生共同演绎诗意般的生命.
本文通过研究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更好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一、存在的问题  1.相关从业人员道德缺失。一些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者由于专业知识不足,没有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生产或经营一些不合格的农药或化肥,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也严重污染了环境。  2.盲目追求量产,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我国农产品生产者数量众多,但农民的专业素养没有达到现代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2.课外阅读中引导学生感受情感的力量;3.作文教学中让学生观察生活,体会真情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6-054-01     一、当前农村薄弱学校的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章 《草房子》的悲哀  “这个学期来,老师从来都不让我们到多媒体教室上课。”是的,今学期以来,我确实没有让同学们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因为在这之前去上的,他们总是趴的趴,睡的睡,反正没有几个同学是认真听课的,去那上了也白上,况且学校的这种教育资源很有
教师在教授知识时,不仅要把知识的精髓教给学生,而且还要教会学生看书,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只有学生看通弄懂了教材,熟悉有关数学语言,懂得了定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