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王阳明哲学中知行本体及知行的具体含义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chouzhu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阳明以良知为道德判断的标准,在道德践履时候遵循知行合一的方法,从内心立法的层面依道德认知对人的道德践履提出了更高的自觉要求。因此,解读“知行合一”的伦理意蕴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的了解阳明的伦理思想,而且对现代人们的道德修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知行合一伦理意蕴
  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理论立足于一个基点即知行本体,探究知行本体的具体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准确的理解阳明关于知行合一的理论特点。
  《传习录》载,“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与宗贤、惟贤往复辩论,未能决,以问于先生。先生曰:试举看。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和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著你只恁的便罢。[1]
  第一,徐爱认为知行是两件事的第一个依据是人们没有做到应当做到的道德行为,道德实践和道德原则的要求不符合、不一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知和行是不一致的,并不是一件事,因为如果是一件事的话,知行应当合一,道德原则的具体要求应该完整的得到实际的践履和贯彻,而不是人们明知这个道理却并不能够实行。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之中具备各种各样不同的具体情况,应然之理和实然之事的不一致性,是徐爱质疑的根本立足点所在。
  阳明首先指出,之所以不一致或者知行被分为两件事而不能够统一的原因在于这已经不是原来真正的知行本体本身。据此而论,真正的知行本体应该是彻上彻下的,是应然之理和实然之事完全统一一致的,它的具体表现就是人们不仅懂得和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并且能够将之完整的贯彻和执行,它的本体是贯穿于认知和实践、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本身的,它之所以不能够被完整一贯的实行,是知行本体不能够得以完全完整的展现,阳明所强调的是“一”,是知行的本体,即知和行在本体是一个,是完整的一,它的“二”或者不一致是因为在应然之理和实然之事的具体呈现中被分离的,知和行只是同一事物在同一运动过程之中不同的呈现状态而已,而我们只是为了对不同的人施以不同的教养之法所以才迫不得已将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用知和行来命名,这并不意味着知和行就被分离开了,世人都将此视为两件事,都是因为知行本体的被遮蔽了,将原有的一件事分作了两件事,认为要么先知,要么先行,无有知就不能行,无有行就不能知,这就产生出两种弊病,一种是空学理论而不知道反躬实践;另一种是徒知做事却不知道明理。这两种路径都失却了知行本体和阳明立此心的真正含义,阳明正是在此意义上对症下药,明确提出知行合一,知行本来就是一!
  第二个阐述是从知行具体的概念层面来说的,这个范围较小。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这里要论证的就是常知和真知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我们将知分为两种,一种是德性之知,一种是闻见之知,如张载在其著作《正蒙》中所言,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张载在这里说明的德性之知,其实就是《中庸》所说的尊德性,“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即尊德性与道问学两件事。[2]为了论述方便,我们将此细分为德性的知识和科学的知识。可以清楚的看到,阳明在此指的更多的倾向于德性的知识,即道德认知。二程对此有一段精妙的说法,“真知与常知异。常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3]真知与常知的差别在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际体会,阳明在此要强调的有相同的意蕴,它要说明的真知,是实知,这一实知必须是自己身心体会而来,不是从书本上看到别人的说法自己直接说出口,这种学问本身必须是经由实践和自己亲身检验体会的。
  在另一方面,真知与常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两个极端对立的理解,它也只是人类认识事物过程之中相互呈现的深浅的阶段而已。常知在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之中不断的得以实践和躬行,就会越来越接近真知。
  这一事例是人的身体感受和主观意识的反应,他将身体感受称之为“行”,将主观意识的反应称之为“知”。当你闻到某种臭味之时,就是知行合一的具体展现,因为在你闻的同时和分辨出气味的同时,这两个动作是同时进行的。感官的主动感受和意志的理性分辨都做出了同样的判断,同时行动了,从这一层面来说,知指的是感官的主动感受,而行指的是气味的理性分辨,在身体的感受和意识的判断之时,知代表了意识的判断,行代表了身体的感受,从这一层面来说,知行同时发生,这是一件事的两个层面的不同反应,而并不是真正分隔相互对立的两个行动。阳明言,“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了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4]
  人们闻到美味和看到美色这种主观感受是不能够被屏蔽的,也不能被扭曲,这是属于人的天性,这是阳明所承认的,这种天性是无有好恶的,但是对于感受事物的意态做出分辨就涉及到了行的部分,而这一行的部分被阳明称为私欲隔断,即见色是属于人的固有感知,这是能力无分公私与善恶。这一个心,是原原本本的一,并不曾别立了一个名目出来,只是在见色时是一种状态,而在好色时发展到另一种状态而已,这是阳明强调知行合一的“一”字的精义所在。“一”在此指的是知行本体的一,即本心之一。也是指知行这一事物本身就是一件事,所谓知行不过是一件事不同运动之下的两个不同显现的过程状态。
  主观感感受的能力一旦丧失,那么理性分辨的能力同时也将丧失,只是见到物体本身,没有感知也就无法做出合理的判断。阳明又举痛和饥的事例借以说明知行本体的“一”。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知饥了。人们在说出自己痛苦的时候,一定是自己首先已经在痛了,否则是无法说出口的;人们在自己饥饿的时候一定是已经饿了,否则也无法分辨出是不是饿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甚么意?某要说做一个,是甚么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说一个两个,亦有甚用!”[5]
  知行本体是一,它的主要发出者和承载者是人,知行只是人在面对外界事物之时意识感知和肉体感知的不同呈现,分属于不同的层面,并不是隔离和对立的两件事。这是阳明所说的知行本体的一和执知行不能合一的知行。其二是阳明所要说明的知行合一,是本体之一,同感之一,是同一事物同一运动过程之中不同的显著的两个方面,知行是一事,是在此意义上的解释。
  注释:
  [1]邓艾民:《传习录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10页。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2015年,第36页。
  [3]程颢、程颐:《二程遗书》,潘富恩导读,[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66页。
  [4]邓艾民:《传习录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10页。
  [5]邓艾民:《传习录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11页。
  参考文献
  [1]邓艾民:《传习录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10页。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2015年,第36页。
  [3]程颢、程颐:《二程遗书》,潘富恩导读,[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66页。
  [4]邓艾民:《传习录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10页。
  [5]邓艾民:《传习录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11页。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一直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介绍国外的登录制度,结合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对今后建立中国化的登录制度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登录制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指定制度   1.前言  近年来,我国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越来越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并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建立经历了形成、发展与完善三个历史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素质文化的需求愈加高标准。国家政府对基层人民的生活需求也投入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新时期下,基层群众文化的美术教育工作也在各地区开展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中也存在一系列诸如资源缺乏,教育工作薄弱的问题。因此,基层群众文化的美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应该着重解决当前存在问题,整合美术教学资源,提高基层教育工作效率。本文将就基层群众文化中美术教育工作当前存在的
期刊
【摘要】:金富轼是韩国高丽时代的重要政治家、学者,也是仁宗时期仰仗的重臣,对中、韩二国的外交、文化事宜也有重要影响,本文介绍了金富轼思想中的两个重要理念:尊崇儒家思想;为民族、百姓不遗余力地抗争。之后,以其主编的史书和创作的赋作为例说明其重要思想。  【关键词】:金富轼;思想;儒家;抗争  金富轼出生在高丽政局稳定、社会繁荣的时期,后通过科举步入仕途,曾任御史大夫、户部尚书、平章事、检校太师等职务
期刊
与哲学时代相似,管理学的时代也都是客观存在的时代,必须存在于管理思想史之中。对于理论化的管理思想史而言,思维在再现各管理学派具体整体的时,可通过各种思维形式的联系,反映出某一具体管理学派根本管理观对于各分支理论的统摄关系,各分支理论在总的体系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形成一定的逻辑结构。我们运用逻辑与历史的概念来考察管理史的发展,可实现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一、客体至上的效率哲学——泰罗科学管理思想  
期刊
【摘要】:苏轼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是由其富有原创性的《黄州寒食帖》确立的,他的这件作品是在无心于书的创作状态下,任情恣性地挥洒,天风海雨地情感书写,达到了不期而然地感人效果。不仅超越了传统书法的美学范畴,更在广阔的文艺审美空间树起了一座中国书法的崇高感的丰碑。  【关键词】:苏轼;黄州寒食帖;崇高感  谈到中国的书法就不得不谈到宋代书法,谈到宋代书法就不得不谈到苏轼,谈到苏轼就不得不提有天下第三行书
期刊
【摘要】: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帝王之一, 开创了彪炳史册的汉武盛世。然而其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因此从其死后至今,人们对其评价一直争议不断。尤其是在西汉时期,人们对其评价又有着独特的时代色彩,主要表现在争议大、政治色彩浓、不客观等方面。这些都要求我们应该客观的评价汉武帝和他所属的那个时代。  【关键词】:西汉;汉武帝;评价  汉武帝于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十六岁即帝位,至武帝后元二年(
期刊
真正的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的活动。  ——尼采  当代我们国家对于音乐美学问题的研究在不断的发展与探索中,翻开相关的学刊,登载着一篇又一篇的关于音乐美学理论的文章。可在读过之后,我们很少感到欣悦,刊物越来越多,而我们从中领悟到的却是越来越少了。  一提到音乐美学,便不能不涉及到哲学。音乐美学与哲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这一点上,很多学者都达成了共识。2006年音乐美学专题笔会上学
期刊
【摘要】:大学生作为当代中国最活跃的社会群体,是构筑中国梦的核心力量,是完成民族复兴的希望,大学生能否拥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关系到个人的未来和国家的命运。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当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向。高校应该积极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进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实践,突出榜样的力量来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过程视角出自管理学范畴,是围绕事物的成长阶段和流程角度研究事物动态演变规律和发展逻辑的研究方法。过程哲学的基本思想是将世界看成一个过程,没有生成过程,就没有真实而具体的实在。在各种思想的综合考虑基础上,恩格斯提出了自己的过程观:“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及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
期刊
【摘要】:欧洲二战前后与中华民国时期年代近似,且都处于社会动荡不安,百废待兴之时,具有可比性,且因为社会背景的原因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服装使用规定。欧洲因为二战的原因,服装开始走向男性化军事化设计,更加注重实用性。而民国时期,则是由于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走向自由、明主的社会主义社会,服装也因此更加开放,西学东渐,取长补短,使这一时期服装走向更加辉煌。  【关键词】:战争;男性化;军服式;西风东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