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作为当代中国最活跃的社会群体,是构筑中国梦的核心力量,是完成民族复兴的希望,大学生能否拥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关系到个人的未来和国家的命运。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当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向。高校应该积极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进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实践,突出榜样的力量来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世界范围思想文化相互交流交锋,我国又处在经济文化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各种价值观和思潮复杂纷繁。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支柱,是我们行动的向导,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
当代大学生是我们民族的希望,与此同时,由于世界文化思潮的相互冲击与渗透,一些大学生缺乏理想信念、缺失诚信道德、人际关系冷漠、生命意识与法律意识淡薄,同时对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缺乏认识,这些种种问题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而驰。积极有效的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途径,以高校思政课为主要阵地,老师与学校共同努力,构建良好的文化校园,使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1.发挥高校思政课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主要方式,受到了各所大学的重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校思政“两课”,一直以来备受高校思想教育的青睐,但是我们也该看到高校思政课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突出的就是“两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两课”教学的时效性,让学生真正爱上这门课程,是使思政课能够成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一环,这就需要对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就行改变,创新与发展。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的思政课老师经过长期探索总结出来了思政课的“五化教学法”,得到了省内外思政课教师的肯定,所谓的五化教学法即是教学目标德育化、内容专题化、过程社会化、考核全程化,情景式教学,慕课与微课,翻转课堂等等都用在了思政课的教学上。在教学内容上,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通过具体实时的案例,联系同学们日常学习生活和学习来谈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领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诚信友善,知法守法等等。
2.发挥辅导员的“心灵导师”作用
辅导员与班主任是大学生在学校依赖的主要对象,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部分,当前大多数辅导员比较年轻,富有活力,他们大多数与学生年龄相仿,且与学生打交道最多,是最容易影响学生思想与行为的人,辅导员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为此,注重提高辅导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提高高校辅导员入职的门槛,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和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需要做到:在选拔辅导员的时候注重辅导员专业的选择,选拔思政专业,教育学,心理学的优秀人才成为辅导员,同时要经常强化辅导员政治理论学习,保证他们掌握前沿的政治知识。组织辅导员的培训工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理论知识给辅导员充电,建设一支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队伍。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没有踏入社会,每天在学校里学习各种知识,却往往缺乏实践知识,因此对社会的认识更多的是表面的了解,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因此看待问题具有片面性,往往带着个人色彩,出现错误的价值观认知。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联通”理论与现实,还可以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坚定信念,养成行为习惯,最终促进大学生观念和信念的形成[1]。
大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免费的实践活动,比如说社会公益活动,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对社会生活更进一步的了解,能够真正理解个人与集体,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的真正意义,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融入到社会中,跳出自我的束缚。其次,基于高校活动经费不足的情况,大学生可以自费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比如红色旅游。红色旅游是高校思想教育的有效桥梁,能够在拓展视野的同时将教育内容融入其中,红色旅游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包括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教育等[2]。高校可以就近与红色旅游景点达成共识,把旅游景点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给学生最大的优惠,使学生能够在自费的情况下旅游。红色教育实践基地的建立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是全面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使学生成为勤学善思的“红色精神”学习者,躬身实践的“红色精神”践行者,素质过硬的“红色精神”传承者。
4.突出榜样的示范作用
每个大学生都熟悉《学习雷锋好榜样》,榜样是时代的先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社会需要充满正能量的榜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榜样。
中国人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节目每年都让我们的心灵震撼,这正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好的素材,比如,一身正气的任长霞,鞠躬尽瘁的化缘校长莫振高,为救出学生失去双腿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默默奉献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等等。他们虽然身份经历迥异,但他们都是新时期雷锋精神的代表,他们都以普通人的行动诠释着充满正能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应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这样的讨论会,以这些优秀人物为榜样、汲取楷模的精神,做新时期楷模的接棒人。
参考文献:
[1]石海兵.论大学生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13(2)
[2]李冠红,王方方 [J] .中文信息, 2013(11)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世界范围思想文化相互交流交锋,我国又处在经济文化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各种价值观和思潮复杂纷繁。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支柱,是我们行动的向导,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
当代大学生是我们民族的希望,与此同时,由于世界文化思潮的相互冲击与渗透,一些大学生缺乏理想信念、缺失诚信道德、人际关系冷漠、生命意识与法律意识淡薄,同时对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缺乏认识,这些种种问题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而驰。积极有效的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途径,以高校思政课为主要阵地,老师与学校共同努力,构建良好的文化校园,使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1.发挥高校思政课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主要方式,受到了各所大学的重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校思政“两课”,一直以来备受高校思想教育的青睐,但是我们也该看到高校思政课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突出的就是“两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两课”教学的时效性,让学生真正爱上这门课程,是使思政课能够成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一环,这就需要对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就行改变,创新与发展。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的思政课老师经过长期探索总结出来了思政课的“五化教学法”,得到了省内外思政课教师的肯定,所谓的五化教学法即是教学目标德育化、内容专题化、过程社会化、考核全程化,情景式教学,慕课与微课,翻转课堂等等都用在了思政课的教学上。在教学内容上,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通过具体实时的案例,联系同学们日常学习生活和学习来谈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领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诚信友善,知法守法等等。
2.发挥辅导员的“心灵导师”作用
辅导员与班主任是大学生在学校依赖的主要对象,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部分,当前大多数辅导员比较年轻,富有活力,他们大多数与学生年龄相仿,且与学生打交道最多,是最容易影响学生思想与行为的人,辅导员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为此,注重提高辅导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提高高校辅导员入职的门槛,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和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需要做到:在选拔辅导员的时候注重辅导员专业的选择,选拔思政专业,教育学,心理学的优秀人才成为辅导员,同时要经常强化辅导员政治理论学习,保证他们掌握前沿的政治知识。组织辅导员的培训工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理论知识给辅导员充电,建设一支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队伍。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没有踏入社会,每天在学校里学习各种知识,却往往缺乏实践知识,因此对社会的认识更多的是表面的了解,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因此看待问题具有片面性,往往带着个人色彩,出现错误的价值观认知。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联通”理论与现实,还可以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坚定信念,养成行为习惯,最终促进大学生观念和信念的形成[1]。
大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免费的实践活动,比如说社会公益活动,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对社会生活更进一步的了解,能够真正理解个人与集体,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的真正意义,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融入到社会中,跳出自我的束缚。其次,基于高校活动经费不足的情况,大学生可以自费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比如红色旅游。红色旅游是高校思想教育的有效桥梁,能够在拓展视野的同时将教育内容融入其中,红色旅游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包括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教育等[2]。高校可以就近与红色旅游景点达成共识,把旅游景点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给学生最大的优惠,使学生能够在自费的情况下旅游。红色教育实践基地的建立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是全面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使学生成为勤学善思的“红色精神”学习者,躬身实践的“红色精神”践行者,素质过硬的“红色精神”传承者。
4.突出榜样的示范作用
每个大学生都熟悉《学习雷锋好榜样》,榜样是时代的先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社会需要充满正能量的榜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榜样。
中国人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节目每年都让我们的心灵震撼,这正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好的素材,比如,一身正气的任长霞,鞠躬尽瘁的化缘校长莫振高,为救出学生失去双腿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默默奉献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等等。他们虽然身份经历迥异,但他们都是新时期雷锋精神的代表,他们都以普通人的行动诠释着充满正能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应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这样的讨论会,以这些优秀人物为榜样、汲取楷模的精神,做新时期楷模的接棒人。
参考文献:
[1]石海兵.论大学生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13(2)
[2]李冠红,王方方 [J] .中文信息,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