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距今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断的演变发展,已经形成了算术、几何、三角等多个方面,而数学作为如此古老的一门学科,也为学生的心智发育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数学本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导致小学很多学生学起来都感到头疼,但在如今素质教育改革的基础上,数学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元化,而生活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让数学更贴近生活,学生学起来更轻松,从而推动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文章以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法为研究主题,首先对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法所产生的意义做出简要阐述,其次对这一教学法的应用现状进行大致分析,并进一步提出相关的实践策略,旨在对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师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将生活化内容作为教学切入点,帮助学生树立起浓厚的数学兴趣,为其今后进行长远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生活情境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一、 引言
学习数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抽象能力,而丰富的生活场景为数学的应用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认识数学,提高运用数学的实际能力。生活是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活化的情境能大大降低课堂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开端。模拟真实的生活情境能夠促进小学生对抽象性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使其在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科所特有的魅力。在和谐有趣的数学氛围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勇于尝试,轻松掌握和运用数学。
二、 生活情境教学的意义
生活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中的环境、场景相联系,在设置的情境中包括两个元素,即情感与景物,两者缺一不可。在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时,不仅需要外界设施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更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引导学生沉浸在情景之中在兴趣的驱动下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多事情都充满了未知性,很多事情都想去尝试。基于学生对每件事情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把生活情境教学融入课堂中。按照以往的惯例,老师在讲授小学数学时,对书中的专业用语会做出一定的解释,而教师的解释有时候过于复杂,对于小学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讲并不能完全理解老师的意思。而所谓的生活情境教学,就是把有难度的问题,词语简单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使学习达到更好的效果。将生活情景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所能带来的积极影响大致细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采用生活情境教学能够将教学内容进行细化,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这一教学方式相较于传统灌输式教学而言,更加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通过适度应用、合理规划,明确教学内容的主次方面,使学生能够抓住学习关键,实现有效学习。
第二,顺应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规律。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法时首先考虑到的是学生的年龄问题,从而根据学生的认知范围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小学低年级教学侧重于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如在认识图形时可以找到生活中相同形状的物品加以对比,从而使其加深对图形的理解和记忆。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教师根据其年龄和心理特征将教学的侧重点偏向于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抽象思维能力。
第三,联系生活实际,使数学知识加以升华。学生在进入小学阶段学习之前已经有一定的实际生活经验积累,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将其已有生活经验和教学内容相融合,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从而能够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可度和熟悉度,有利于降低教学难度。
第四,有利于营造和谐生动的教学氛围。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是每位教师所应承担的责任,数学教师在运用生活情景教学法的同时能够实现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展开。教学情境中所包含的健康性和合理性的内容,不仅能够使学生高效率高质量地把握数学知识,还能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健全人格,正确辨别生活中的是与非,有助于学生在正常的轨道上顺利成长,并实现数学学习与综合素养的双重发展。
三、 生活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现状分析
生活情境教学法是目前教师十分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即教师通过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将数学教学内容与日常实际生活中的经验相结合,从而使学生树立起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并进一步在兴趣的驱动下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生活情境教学法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使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依据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看来,教师采用习惯性的教学方法虽然缺乏创新性,但并不会使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所下滑,但采用情景教学法时,由于实际应用与理想状态存在偏差,因此会出现学生数学成绩无法进步或有所下滑的不良情况。经过诸多教育研究者的探讨发现,生活情景教学法无疑是一种有助于帮助学生进步的教学方法,导致出现不良情况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两点。
其一,部分教师对生活情境教学法的认知理解存在偏差。存在部分教师认为运用情景教学法就是利用实际生活中的物体将数学课本中的抽象概念表现出来,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相关内容时,教师只是单纯将生活中与图形相像的物体拿出来让学生看一下,在这之后所开展的教学仍然是传统方式,并未将生活情境教学法继续加以深入应用。如此一来,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其本质仍然为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无法体现出情景教学法的实际效果。生活情境教学法的真正含义为在教学过程中包含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环节,并且应注重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其情感体验和参与程度,实现学生作为课堂主人的要求。而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其主要任务在于为学生创设情境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并适时给予其指导意见,从而借助数学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合作交流能力。因此,教师对这一教学方式认知观念的错误使得学生难以发挥主体作用,会使得学生逐渐失去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进而无法实现长足进步。 其二,部分教师无法做到对生活情境教学法的灵活运用。教师在初步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很难做到全面考虑,在设计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时没有考虑到小学生这一年龄段自身所具有的局限性,即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且未获得丰富的知识积累。教师往往会站在成年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而其中所涉及的内容是学生陌生而非他们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例如教师在介绍图形时以金字塔为例,对于认识金字塔的学生而言理解与掌握教师讲授的知识点,而对于另一部分学生而言,这一举例脱离他们真实的生活情境,从而使他们对这一知识点更加困惑,无形中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用生活直观常见的物体作为实例,对高年级学生而言采用学生常见但并不会深入观察的物品用于辅助教学,从而能够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思考,并有利于增强教师运用情景教学法的灵活性。
四、 生活情境教学在实践中的运用
(一)建设生活化情境教学课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数学知识,可以采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生活情境,从而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熟悉感和代入感,为其深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应创造生活化教学,让学生能在教学中听懂知识,明白数学。教师应该把生活中的案例与课堂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式中思考、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提升数学在学生心中的重要性,更能体现老师的讲课特色。但教师在运用生活教学情境时不应凭空想象随意设定,而应该以生活中实际发生的场景作为依据,将其引入到数学教学课堂之中。
(二)善于运用生活化情境教学
生活中的数学比比皆是,把生活化情境教学熟练地运用到课堂上是老师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开展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学生能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加以应用,即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教师要想灵活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并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抓住生活情境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匹配度,站在学生角度将其日常生活经验进行发掘和整理,从而有利于学生激发参与教学活动的活跃度,并实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例如,在学生学习统计的时候,老师可以先从概念出发,简单介绍统计的含义,让学生对统计有个初步的认识,接着可以提出简单的问题,说说班上的男生和女生有多少个。接着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学生统计的数据采集在黑板上,用图表示出来。然后老师告诉学生,体育课需要购买一批新的设备,像羽毛球、篮球、足球,但学校经费有限,只能购买两种。这时候学生就会讨论起来,老师就可以通过让学生举手的方式统计出结果,分别把希望购买羽毛球、篮球、足球的人统计出来写在黑板上,决定最后购买哪两种设备。老师最后总结告诉学生统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在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会用到统计,希望同学都可以理解和应用到生活中。因此,在教学情境之中增强师生对话,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更好地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并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三)使生活化教学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由于部分教师对生活情境教学法的错误认知,使其在运用过程中,缺少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教学环节。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一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无形之中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而在课后数学知识训练过程中运用这一方法能够对学生所学知识起到巩固作用。这种认知观念十分片面,因此教师在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法时应注重其全面性,将其应用范围扩大。小学阶段是最好学、最喜欢问问题的阶段,也更喜欢新奇的事物,所以作为老师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就需要让学生把数学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好数学可以做好很多事情。新课程改革中提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这一理论,当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时能够体现出知识的力量。教师采用生活情景教学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应该使其具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增强教学实践环节,着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例如,学习整数的加减法则后,为了使学生的应用更加熟练,老师可以让家长一起配合,给学生布置一个家庭作业。在回家后家长告诉学生今晚的晚饭吃什么,要准备什么食材,每样东西应该买多少或者告诉学生家里缺什么,并交给学生充足的现金,让学生去购买。第二天到学校后老师可以随机选取几名学生起来回答,并让其他同学计算一共花了多少钱。这样不仅能考验学生的独立能力,也能考验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掌握能力。既学好了数学知识,也让数学真实地融入了生活中。
(四)运用多种呈现形式
数学学科要求学生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教师在运用生活情景教学法时如果单纯只是运用数字和模型进行授课,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使得注意力无法集中。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课堂的呈现形式不仅仅局限于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推广丰富了课堂呈现的形式。教师能够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或图片,从而创设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情境。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方式称为虚拟情境,即运用各种各样的网络技术收集丰富的资源,从而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虚拟化的学习情境。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弥补创设课堂情境的局限性,还能通过计算机中的各种功能增强生活情境教学的实际效果。
例如,在教授加减乘除相关运算时,以菜市场采购为主题创设情境,而在课上营造实际情境的难度较大,这时运用多媒体营造情境能够凸显其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买菜过程,并在过程中积极进行师生互动,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有利于为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教师引导下吸收数学知识。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利用VR技术和虚拟现实等技术能够为学生带来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不仅有助于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起研究和探索能力。
(五)加强生活情境教学法运用的保障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对未知事物往往充满好奇心和新鲜感,这也是激发他们保持学习热情的有利因素。但这一年龄段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小学生往往活泼好动,在课上难以遵守课堂秩序,混乱的课堂氛围为教师创设情景教学设置较大的难度。因此,为确保生活情境教学法的实效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将侧重点放在学生自主探讨学习,转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一转变不仅没有放松对教师的要求,相反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极大考验,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自主学习的“度”,适当给予其自由发挥的空间。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这时学生可能会分散注意力,把讨论时间用于闲聊,将课堂有限的学习时间白白浪费。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如在小组中确定几名优秀的学生为小组长,将监督组员学习、维持课堂纪律的任务分配给小组长,并将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疑点及时反馈给教师,从而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此看来,运用生活情景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一定范围内给予学生自由,而非让学生在课堂上肆意妄为,教师只有确保课堂秩序的稳定,才能高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使情景教学法得以发挥其真实效果。
五、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活情境教学虽然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但老师应该好好把握,把传统教学和新型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而在这一过程中,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设置高效的情境教学,也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最终让学生把数学实践做到生活中,方能有一个好的教學效果。
参考文献:
[1]许丽红.生活情境教学法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分析[J].考试与评价,2020(5):47.
[2]孙苏亚.生活情境教学法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J].数学大世界,2019(8):92-93.
作者简介:
王颜芳,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北关小学。
关键词:生活情境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一、 引言
学习数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抽象能力,而丰富的生活场景为数学的应用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认识数学,提高运用数学的实际能力。生活是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活化的情境能大大降低课堂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开端。模拟真实的生活情境能夠促进小学生对抽象性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使其在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科所特有的魅力。在和谐有趣的数学氛围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勇于尝试,轻松掌握和运用数学。
二、 生活情境教学的意义
生活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中的环境、场景相联系,在设置的情境中包括两个元素,即情感与景物,两者缺一不可。在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时,不仅需要外界设施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更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引导学生沉浸在情景之中在兴趣的驱动下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多事情都充满了未知性,很多事情都想去尝试。基于学生对每件事情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把生活情境教学融入课堂中。按照以往的惯例,老师在讲授小学数学时,对书中的专业用语会做出一定的解释,而教师的解释有时候过于复杂,对于小学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讲并不能完全理解老师的意思。而所谓的生活情境教学,就是把有难度的问题,词语简单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使学习达到更好的效果。将生活情景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所能带来的积极影响大致细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采用生活情境教学能够将教学内容进行细化,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这一教学方式相较于传统灌输式教学而言,更加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通过适度应用、合理规划,明确教学内容的主次方面,使学生能够抓住学习关键,实现有效学习。
第二,顺应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规律。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法时首先考虑到的是学生的年龄问题,从而根据学生的认知范围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小学低年级教学侧重于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如在认识图形时可以找到生活中相同形状的物品加以对比,从而使其加深对图形的理解和记忆。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教师根据其年龄和心理特征将教学的侧重点偏向于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抽象思维能力。
第三,联系生活实际,使数学知识加以升华。学生在进入小学阶段学习之前已经有一定的实际生活经验积累,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将其已有生活经验和教学内容相融合,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从而能够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可度和熟悉度,有利于降低教学难度。
第四,有利于营造和谐生动的教学氛围。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是每位教师所应承担的责任,数学教师在运用生活情景教学法的同时能够实现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展开。教学情境中所包含的健康性和合理性的内容,不仅能够使学生高效率高质量地把握数学知识,还能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健全人格,正确辨别生活中的是与非,有助于学生在正常的轨道上顺利成长,并实现数学学习与综合素养的双重发展。
三、 生活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现状分析
生活情境教学法是目前教师十分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即教师通过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将数学教学内容与日常实际生活中的经验相结合,从而使学生树立起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并进一步在兴趣的驱动下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生活情境教学法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使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依据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看来,教师采用习惯性的教学方法虽然缺乏创新性,但并不会使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所下滑,但采用情景教学法时,由于实际应用与理想状态存在偏差,因此会出现学生数学成绩无法进步或有所下滑的不良情况。经过诸多教育研究者的探讨发现,生活情景教学法无疑是一种有助于帮助学生进步的教学方法,导致出现不良情况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两点。
其一,部分教师对生活情境教学法的认知理解存在偏差。存在部分教师认为运用情景教学法就是利用实际生活中的物体将数学课本中的抽象概念表现出来,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相关内容时,教师只是单纯将生活中与图形相像的物体拿出来让学生看一下,在这之后所开展的教学仍然是传统方式,并未将生活情境教学法继续加以深入应用。如此一来,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其本质仍然为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无法体现出情景教学法的实际效果。生活情境教学法的真正含义为在教学过程中包含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环节,并且应注重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其情感体验和参与程度,实现学生作为课堂主人的要求。而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其主要任务在于为学生创设情境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并适时给予其指导意见,从而借助数学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合作交流能力。因此,教师对这一教学方式认知观念的错误使得学生难以发挥主体作用,会使得学生逐渐失去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进而无法实现长足进步。 其二,部分教师无法做到对生活情境教学法的灵活运用。教师在初步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很难做到全面考虑,在设计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时没有考虑到小学生这一年龄段自身所具有的局限性,即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且未获得丰富的知识积累。教师往往会站在成年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而其中所涉及的内容是学生陌生而非他们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例如教师在介绍图形时以金字塔为例,对于认识金字塔的学生而言理解与掌握教师讲授的知识点,而对于另一部分学生而言,这一举例脱离他们真实的生活情境,从而使他们对这一知识点更加困惑,无形中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用生活直观常见的物体作为实例,对高年级学生而言采用学生常见但并不会深入观察的物品用于辅助教学,从而能够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思考,并有利于增强教师运用情景教学法的灵活性。
四、 生活情境教学在实践中的运用
(一)建设生活化情境教学课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数学知识,可以采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生活情境,从而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熟悉感和代入感,为其深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应创造生活化教学,让学生能在教学中听懂知识,明白数学。教师应该把生活中的案例与课堂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式中思考、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提升数学在学生心中的重要性,更能体现老师的讲课特色。但教师在运用生活教学情境时不应凭空想象随意设定,而应该以生活中实际发生的场景作为依据,将其引入到数学教学课堂之中。
(二)善于运用生活化情境教学
生活中的数学比比皆是,把生活化情境教学熟练地运用到课堂上是老师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开展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学生能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加以应用,即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教师要想灵活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并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抓住生活情境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匹配度,站在学生角度将其日常生活经验进行发掘和整理,从而有利于学生激发参与教学活动的活跃度,并实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例如,在学生学习统计的时候,老师可以先从概念出发,简单介绍统计的含义,让学生对统计有个初步的认识,接着可以提出简单的问题,说说班上的男生和女生有多少个。接着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学生统计的数据采集在黑板上,用图表示出来。然后老师告诉学生,体育课需要购买一批新的设备,像羽毛球、篮球、足球,但学校经费有限,只能购买两种。这时候学生就会讨论起来,老师就可以通过让学生举手的方式统计出结果,分别把希望购买羽毛球、篮球、足球的人统计出来写在黑板上,决定最后购买哪两种设备。老师最后总结告诉学生统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在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会用到统计,希望同学都可以理解和应用到生活中。因此,在教学情境之中增强师生对话,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更好地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并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三)使生活化教学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由于部分教师对生活情境教学法的错误认知,使其在运用过程中,缺少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教学环节。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一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无形之中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而在课后数学知识训练过程中运用这一方法能够对学生所学知识起到巩固作用。这种认知观念十分片面,因此教师在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法时应注重其全面性,将其应用范围扩大。小学阶段是最好学、最喜欢问问题的阶段,也更喜欢新奇的事物,所以作为老师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就需要让学生把数学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好数学可以做好很多事情。新课程改革中提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这一理论,当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时能够体现出知识的力量。教师采用生活情景教学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应该使其具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增强教学实践环节,着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例如,学习整数的加减法则后,为了使学生的应用更加熟练,老师可以让家长一起配合,给学生布置一个家庭作业。在回家后家长告诉学生今晚的晚饭吃什么,要准备什么食材,每样东西应该买多少或者告诉学生家里缺什么,并交给学生充足的现金,让学生去购买。第二天到学校后老师可以随机选取几名学生起来回答,并让其他同学计算一共花了多少钱。这样不仅能考验学生的独立能力,也能考验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掌握能力。既学好了数学知识,也让数学真实地融入了生活中。
(四)运用多种呈现形式
数学学科要求学生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教师在运用生活情景教学法时如果单纯只是运用数字和模型进行授课,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使得注意力无法集中。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课堂的呈现形式不仅仅局限于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推广丰富了课堂呈现的形式。教师能够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或图片,从而创设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情境。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方式称为虚拟情境,即运用各种各样的网络技术收集丰富的资源,从而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虚拟化的学习情境。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弥补创设课堂情境的局限性,还能通过计算机中的各种功能增强生活情境教学的实际效果。
例如,在教授加减乘除相关运算时,以菜市场采购为主题创设情境,而在课上营造实际情境的难度较大,这时运用多媒体营造情境能够凸显其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买菜过程,并在过程中积极进行师生互动,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有利于为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教师引导下吸收数学知识。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利用VR技术和虚拟现实等技术能够为学生带来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不仅有助于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起研究和探索能力。
(五)加强生活情境教学法运用的保障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对未知事物往往充满好奇心和新鲜感,这也是激发他们保持学习热情的有利因素。但这一年龄段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小学生往往活泼好动,在课上难以遵守课堂秩序,混乱的课堂氛围为教师创设情景教学设置较大的难度。因此,为确保生活情境教学法的实效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将侧重点放在学生自主探讨学习,转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一转变不仅没有放松对教师的要求,相反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极大考验,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自主学习的“度”,适当给予其自由发挥的空间。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这时学生可能会分散注意力,把讨论时间用于闲聊,将课堂有限的学习时间白白浪费。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如在小组中确定几名优秀的学生为小组长,将监督组员学习、维持课堂纪律的任务分配给小组长,并将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疑点及时反馈给教师,从而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此看来,运用生活情景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一定范围内给予学生自由,而非让学生在课堂上肆意妄为,教师只有确保课堂秩序的稳定,才能高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使情景教学法得以发挥其真实效果。
五、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活情境教学虽然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但老师应该好好把握,把传统教学和新型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而在这一过程中,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设置高效的情境教学,也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最终让学生把数学实践做到生活中,方能有一个好的教學效果。
参考文献:
[1]许丽红.生活情境教学法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分析[J].考试与评价,2020(5):47.
[2]孙苏亚.生活情境教学法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J].数学大世界,2019(8):92-93.
作者简介:
王颜芳,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北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