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情论的历史范式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shuhui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裴斐同志的文学论文常有独到的见解,最近出版的《诗缘情辨》更是如此。
  全书分为上篇:“诗缘情辨”;下篇:“诗缘情举偶”;附篇:“诗律明辨”。上篇是主体。作者在“前言”里说,此篇“意在根据一己之见,将历代诗论勾勒出一个简明的轮廓。”统观全书,确实可以看到作者重构中国古代以缘情论为纲要的诗学体系的意图。
  全书立论的基础或出发点,是把我国诗论分为两大派:言志论与缘情论。中国最古老的诗训可以说是“诗言志”。本书作者的看法是:诗言志重视诗的社会功能,是政治家与经史家的诗论,是儒家正统的诗论。“它的黄金时代仅在先秦两汉,其基本观点也都在这时期形成。一经形成便不再发展,对后世的影响不是逐渐扩大而是日益缩小”。“从汉儒到宋儒再到清儒,正统言志论的影响始终没有超出经学的范围”。因而,作者得出结论:“中国诗论的主流不是属于正统的言志论而是属于非正统的缘情论。”
  作者说:“缘情论的基本观点又可用一句话概括:强调主观感情(个性)的表达和意境的创造。”并且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勾勒出缘情论的轮廓:“从创作论角度看,六朝是想象论,唐宋至明清是意境论……,意境论是想象论的深入和具体化;从本源论角度看,唐宋是社会决定论,明清是个性论,个性论是社会决定论的深入和具体化。”这个轮廓,我以为是把历史上诸多的缘情议论具体化、系统化了,对于理解中国诗艺特征提供了一把钥匙。
  这也是作者提出的古典诗学即缘情论的历史范式。可以看到,这个范式在整体上能够从某一个或某几个层面概括出古典诗学的立体结构,但是在细部上有一些还不能认为是十分清晰、具体的。例如认为唐宋诗学是社会决定论,即便把范围缩小到白居易,也显勉强。如果真要说社会决定论,至少也要追溯到《诗大序》(汉)、《诗品序》(南朝·梁),而这两篇是属于“诗言志”体系的。因而作者提出的历史范式,还有待于根据实际情况作进一步修正。不过,这一有待于修正的范式,实际上是作者自己的理论主张的映射。西方学人认为,文学艺术史既是历史的,从某种意义上看来也是现在的。(韦勒克、沃沦:《文学理论》)这样说有一定道理。近四十年来,中国文艺思潮发生了重大变迁。单就诗歌领域来说,七十年代末期以前,在古典文学研究中,对于历史上的言志派是肯定多于批判,进入八十年代,许多诗人强调情感表现,推崇个性,追求直觉、意象、韵味、意境、格式等,而在古典文学研究中也开始注重了对于缘情论的研究和肯定。借用刘勰的话来说,这就是“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本书作者企图通过历史的分析,为现代的文艺运动提供某种借鉴,所以字里行间经常出现针砭时弊的言论。在我看来,理论要求全面,创作只须个性。因为理论要求全面,因而把三千多年的诗学史归结为一种范式,把多方位的文学理论归结为一种结构,总是不利于真实地、系统地概括客观存在的;因为创作只须个性,每个诗人只能依仗自己的时代、际遇、教养、心态,偏好,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一个方面的审美方式去吟咏情性,去把握客体。在这个意义上,“言志”是一朵花,“缘情”是一朵花,还有别的什么朵朵花,都可以在正常的社会环境里,百花齐放,群芳斗艳。
  值得注意的是,《诗缘情辨》一书对于历史上重要的诗论家及其著作都作了评价,有些议论相当大胆。例如,作者认为,清人叶燮的”理论体系——包括他的发展观和创作论——不过是诸多矛盾观念的综合体,并存在机械论的根本弱点。”“叶燮诗论的哲学基础不是什么唯物论,而是程朱理学,再加上作者自己的奇特解念”。又如论王国维“于意境本身的阐明毫未超过前人,而且有错误,有误解”,“除了谬误之外,王国维没有给意境论增添任何新的东西”相反对于时下评价还不算太高的严羽及其《沧浪诗话》却作了极其充分的肯定。作者认为严羽的历史功绩有四点。一是第一次提出尊唐抑宋论,二是第一次对唐诗加以分期,三是第一次对李杜加以比较研究,四是在以上三点的基础上提出以禅喻诗的意境论。作者说:“严羽诗论所以深入人心,就在于它在适当的历史时机说出了人人都能理解的朴素真理。”这些以及书中其它一些议论,无不显示出作者勇于思考的特点。至于是耶非耶,自然还有待于深入讨论,但至少迫使当代学人面向现实,对历史作新的反思。
  纸尾不妨补充两句。我相信,书中的观点,都是作者独立研究的成果。但是,应该指出,某中一些观点,别人已经作出或部分作出。作为一部学术性著作,没有明确标记出学界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进展,即便是出于作者疏忽,也不能不说是一个有待克服的缺陷。
  
  (《诗缘情辨》,裴斐著,四川文艺出版社一九八六年二月第一版,2.04元)
其他文献
提要:古埃及历史上第一次重大危机出现在古王国崩溃之后。主要由于中央政权的崩溃导致大饥馑的发生。地方统治者尝试使用发明新的人工灌溉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古代埃及国家的形成与人工灌溉工程的发明之间并不存在任何联系,并不符合“治水专制主义”学说。  关键词:古代埃及国家;离心化危机;管理在古代,埃及被称为罗马的谷仓。埃及所处的自然环境使得它的生存看似十分成功,但实际上并非总是如此,因为法老时期也
相声,亦呼“段子”,其源可溯于优语、参军。王国维集唐宋优语五十条,成《优语录》,以为可以考戏剧之源,寻变迁之迹。任二北先生扩而充之,自周迄于近代,共得三百余条,成《优语集》,可称大备。  我对优语,最感兴趣的是其“谏语”,每每奇怪何以对时政得失的指斥,不出于公卿士大夫之口,而多见之于优伶。  譬如,一伶扮官到任,见百姓告状则大喜曰:“好事来了!”下厅向告状者深揖。隶人不解,说:如何这等敬他?官曰:
有些作品名望很大,读时满怀热情,但读后感到不过尔尔,未免失望。有些作品事前一无所知,往往带着探险的精神去读,开始时还担心能否读完。可是大出意料之外,越读越有兴趣,要放也放不下,读完后尚有意犹未足之感,我读王莹同志的自传小说《宝姑》时就是怀着后一种心情的。  王莹同志是著名的话剧、电影演员,她的演技高明,这是人所共知的,但对她有如此出色的文学才华,在读《宝姑》之前,说实话,我是很不了解的。  世界上
读郭毅生著《太平天国经济制度》    一    读完郭毅生同志的近著《太平天国经济制度》,油然想起二十多年前的一些事来。我于五十年代中,得读郭毅生同志《论新兴市民等级在太平天国革命中的作用》一文。以往我曾探索过天地会创立问题。认为天地会的思想源自明洪武年间罗贯中《水浒传》,但为什么天地会的创立不见于十四世纪后期,而见于十七世纪的七十年代呢?在政治上说是由于反清复明,但在经济上看其原因何在呢?毅生同
八十高龄的老作家贾祖璋把他解放前所写的《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物学素描》、《碧血丹心》、《生命的韧性》等几本散文集子精选,编成《贾祖璋科普创作选集》,已由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处出版了。虽然贾老把这些散文称之为“科普创作”,但在捧读之余,却常常想,它们不正是描述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诗篇吗?  我这样想,丝毫没有贬低科普读物、抬高文学作品之意。近年来有人掀起科学文艺姓“科”姓“文”之争,我认为这
网上的虚拟农场游戏玩家众多,玩家在种植农作物之余可以互相“偷菜”,在“防”与“偷”中乐此不疲,忙得不亦乐乎。  其实,“偷菜”游戏是有民俗渊源的。古人称其为“偷青”,许多南方地区有此风俗。如在广东广宁(今属肇庆),清代道光时《广宁县志》称:“十五散灯,是夜幼小男女,或三或五,向各圃偷菜,谓之‘偷青’。”在广东德庆,光绪年间《德庆州志》谓:十五夜“摘邻园蔬煮食,曰‘偷青’,亦曰‘拗青’”。同时期《四
《棋王》这部小说,是台湾作家张系国的代表作。张系国先生是美国的大学教授、电脑科学家。他除了在科学事业上的成功以外,还写下了四部长篇小说,以及许多的短篇、散杂文、文学评论、科幻小说和翻译作品集。《棋王》通过小说里虚构的那个下棋猜拳无往不胜,甚至能预测股票行情的小神童的奇幻遭遇,剖析了七十年代台湾的社会病态,展示了那些在“新的价值规律”里“失落”的知识分子的心态。  小说里学哲学的大学生程溧,恐怕是小
〔关键词〕班主任;突破;研究;创新  班主任是一个多面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重要内涵,但却不是班主任的惟一工作,如何使班主任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这是诸多班主任希望解决的问题。经过实践探索,笔者发现可以从研究、活动、创新三个维度寻求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  一、研究维度  研究维度是指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以研究的心态对待,以心理健康教育的规
【编者按】重庆市沙坪坝区长期以来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作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实施。在二十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走在了重庆市甚至全国的前列。近年来,沙坪坝区多次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样本区承接全国、市级调研任务,承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心理健康教育国培班活动,多次接待外省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考察学习,并有多名教师赴高校、外地讲学和上示范课,充分发挥了先进地区的辐射带动
科博是目前唯一将代森锰锌和波尔多液进行混配的产品,打破了铜制剂不能与代森锰锌混合使用的传统用药习惯,实现了保护药剂与铜制剂的科学配伍,做到了“强强联合,双双增效”,科博对作物的真菌和细菌病害具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生产企业】美国仙农有限公司  【有效成分】波尔多液含量:48%代森锰锌含量:30%  【剂型】可湿性粉剂  【规格】100克/袋*100袋=10公斤;500克/袋*20袋=10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