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立校、社会竞争力之本。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中心小学以“暖心”文化为载体,以扬善、求真、尚美、愉悦的“暖心”文化为方向,确立以“做温暖人心的教育”为学校的办学理念,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出发,突出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不同的个性。学校教师在用自己的言行温暖孩子们心灵的同时,也从孩子的成长中收获温暖。学校希望通过教育引导、培养训练,让每个人都成为最好的自己,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暖心教育;德育教育;德育平台;教育策略
“孝善”“知礼”古已有之,可是现阶段我们的教育过于注重考试分数,过分偏执于单纯的知识传授,忽视了对学生道德修养的教育与管理,导致学生甚至连基本的礼仪和行为规范都不懂。针对存在的问题,我校开始重视“暖心教育”。“暖心教育”就是从保护儿童好玩、好动、好奇等天性出发,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和谐愉悦、以人为本”,为学生的成长创建一个和谐、健康、快樂、阳光的绿色空间。我校把广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阳光评价试点和学校“暖心”办学特色相结合,在本地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成为农村小学的一面旗帜。
一、优化校园环境,创设暖心教育的氛围
学校多年来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体育活动等,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搭建了广阔的“暖心”德育教育平台。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逐渐提炼出“做温暖人心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忠孝正心,友善求真”的校训,形成“齐心协力,笃行日新”的校风、“敬业修身,树本归真”的教风、“明德远志,勤思敏行”的学风的“三风”体系。校园的每个角落处处洋溢出暖心教育的氛围,打造了一个暖心校园。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自觉地接受教育,陶冶性情。并为实施暖心教育提供了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和教育气场,进一步发挥了“暖心”文化育人的强大功能。
学校认真贯彻国家课程计划,根据“暖心”校本文化建设的需要,构建“暖心”特色教育(如图1和图2)。
在“暖心”德育教育文化的引领下,校园环境得到了改善,“暖心”主题文化浓厚,书香飘逸,师生精神面貌焕发。特别是“暖心”系列性主题活动,生动又活泼,深受学生的喜爱。“暖心”文化成为学校文化的灵魂,成为太平镇中心小学的一种思想与理念、一种价值与取向,也成为个人与学校的追求。“暖心”文化将成为一种巨大的无声力量,成为优秀的隐性教育课程,成为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法宝。
二、丰富教学模式,拓展暖心教育的平台
根据我校暖心教育文化,各学科课题组成员上好示范课,在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学校每个月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等开展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每月举行一次级会,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大队部每学期举行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选出“优秀少先队员”“礼仪之星”“体育之星”“阅读之星”“文明之星”等,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课堂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阵地。“暖心”的课堂要求追求知识的宽松,要求探究未知的执着,要求师生互动的尊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科教师从备课、上课、作业、排队、礼貌等方面深化学生的学习行为规范,培养学生“学而不厌”“乐学善思”的学习风貌和“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雅气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口头语言”“教师体态语言”“暖心课堂气氛营造”等创设课堂教学的“暖心”之风,提升教师“诲人不倦”的教育教学意识和能力,促进师生养成规范的教学行为习惯,从而打造高效和谐的“暖心”课堂。目前学校正在探索的“暖心课堂学讲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课堂逐渐显现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生态。老师们用自己的言行温暖着孩子们的心灵,用活动陶冶着孩子的性情,使孩子在成长中收获温暖,使“暖心”文化成为师生教育文化中的灵魂。
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师暖心教育的水平
我校一直以来就以暖心教育为指导方向,全面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并以此促进各学科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我校多次聘请广东华南教育科技研究院研究员、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黎建平教授到校进行专题讲座;邀请珠海市名班主任作“如何做好一名班主任”的讲座;邀请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陈涵平教授作“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专题讲座等。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当前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从专业意识的形成、专业素养的提升等方面作了深入的剖析,并就如何做到暖心教育暖人心作了详细的阐述。他们不但向老师们传授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架构,还道出了很多深刻的人生哲理,激发了老师对暖心教育发展方向的思考。学校坚持每学年开展“青年教师比评课”和“同课异构”评优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使骨干教师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自主、集中、外出取经等方式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以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学校还组织教师参与市内外交流,引他山之石以攻玉;加大骨干教师支教、挂职锻炼、外出进修的力度,且教师参加完学习回到学校后都要以谈心得或开讲座的形式把学习收获分享给他人;每周举行一次教研活动和教师论坛,围绕学校暖心教育教学问题进行研讨;鼓励教师广泛读书,先后为每位教师购买了10余种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提倡教师把暖心教育实践与读书相结合,积极参加教科研,尤其是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科学研究。我校每周都挤出一些时间在教研组进行暖心教育教学研究,语、数、英、艺术科组在每周四下午学生放学后进行分科业务学习。经过近几年的培训,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暖心教育成果显著。
我校通过“做温暖人心的教育”实践,以实施“暖心”文化引领学校发展,以创建广州市特色学校为切入点,在校园文化建设、课程开发与实施、师生队伍建设等方面逐步形成鲜明、稳定的办学特色和学校文化,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成为师生快乐成长的精神家园,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宋维维.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3]田宏.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07).
关键词:暖心教育;德育教育;德育平台;教育策略
“孝善”“知礼”古已有之,可是现阶段我们的教育过于注重考试分数,过分偏执于单纯的知识传授,忽视了对学生道德修养的教育与管理,导致学生甚至连基本的礼仪和行为规范都不懂。针对存在的问题,我校开始重视“暖心教育”。“暖心教育”就是从保护儿童好玩、好动、好奇等天性出发,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和谐愉悦、以人为本”,为学生的成长创建一个和谐、健康、快樂、阳光的绿色空间。我校把广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阳光评价试点和学校“暖心”办学特色相结合,在本地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成为农村小学的一面旗帜。
一、优化校园环境,创设暖心教育的氛围
学校多年来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体育活动等,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搭建了广阔的“暖心”德育教育平台。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逐渐提炼出“做温暖人心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忠孝正心,友善求真”的校训,形成“齐心协力,笃行日新”的校风、“敬业修身,树本归真”的教风、“明德远志,勤思敏行”的学风的“三风”体系。校园的每个角落处处洋溢出暖心教育的氛围,打造了一个暖心校园。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自觉地接受教育,陶冶性情。并为实施暖心教育提供了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和教育气场,进一步发挥了“暖心”文化育人的强大功能。
学校认真贯彻国家课程计划,根据“暖心”校本文化建设的需要,构建“暖心”特色教育(如图1和图2)。
在“暖心”德育教育文化的引领下,校园环境得到了改善,“暖心”主题文化浓厚,书香飘逸,师生精神面貌焕发。特别是“暖心”系列性主题活动,生动又活泼,深受学生的喜爱。“暖心”文化成为学校文化的灵魂,成为太平镇中心小学的一种思想与理念、一种价值与取向,也成为个人与学校的追求。“暖心”文化将成为一种巨大的无声力量,成为优秀的隐性教育课程,成为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法宝。
二、丰富教学模式,拓展暖心教育的平台
根据我校暖心教育文化,各学科课题组成员上好示范课,在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学校每个月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等开展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每月举行一次级会,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大队部每学期举行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选出“优秀少先队员”“礼仪之星”“体育之星”“阅读之星”“文明之星”等,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课堂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阵地。“暖心”的课堂要求追求知识的宽松,要求探究未知的执着,要求师生互动的尊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科教师从备课、上课、作业、排队、礼貌等方面深化学生的学习行为规范,培养学生“学而不厌”“乐学善思”的学习风貌和“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雅气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口头语言”“教师体态语言”“暖心课堂气氛营造”等创设课堂教学的“暖心”之风,提升教师“诲人不倦”的教育教学意识和能力,促进师生养成规范的教学行为习惯,从而打造高效和谐的“暖心”课堂。目前学校正在探索的“暖心课堂学讲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课堂逐渐显现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生态。老师们用自己的言行温暖着孩子们的心灵,用活动陶冶着孩子的性情,使孩子在成长中收获温暖,使“暖心”文化成为师生教育文化中的灵魂。
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师暖心教育的水平
我校一直以来就以暖心教育为指导方向,全面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并以此促进各学科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我校多次聘请广东华南教育科技研究院研究员、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黎建平教授到校进行专题讲座;邀请珠海市名班主任作“如何做好一名班主任”的讲座;邀请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陈涵平教授作“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专题讲座等。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当前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从专业意识的形成、专业素养的提升等方面作了深入的剖析,并就如何做到暖心教育暖人心作了详细的阐述。他们不但向老师们传授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架构,还道出了很多深刻的人生哲理,激发了老师对暖心教育发展方向的思考。学校坚持每学年开展“青年教师比评课”和“同课异构”评优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使骨干教师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自主、集中、外出取经等方式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以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学校还组织教师参与市内外交流,引他山之石以攻玉;加大骨干教师支教、挂职锻炼、外出进修的力度,且教师参加完学习回到学校后都要以谈心得或开讲座的形式把学习收获分享给他人;每周举行一次教研活动和教师论坛,围绕学校暖心教育教学问题进行研讨;鼓励教师广泛读书,先后为每位教师购买了10余种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提倡教师把暖心教育实践与读书相结合,积极参加教科研,尤其是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科学研究。我校每周都挤出一些时间在教研组进行暖心教育教学研究,语、数、英、艺术科组在每周四下午学生放学后进行分科业务学习。经过近几年的培训,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暖心教育成果显著。
我校通过“做温暖人心的教育”实践,以实施“暖心”文化引领学校发展,以创建广州市特色学校为切入点,在校园文化建设、课程开发与实施、师生队伍建设等方面逐步形成鲜明、稳定的办学特色和学校文化,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成为师生快乐成长的精神家园,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宋维维.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3]田宏.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