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苦难”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自古便是文学作品中的内容之一。而今日的“苦难意识”多集中于“西部文学”中,笔者通过对马丽华散文中“苦难意识”的形成原因、特点以及未来发展的探讨,结合其他“西部散文”作家的创作特点,来窥探西部散文中“苦难意识”的起因、特点和发展。
[关键词]马丽华 苦难意识 西部散文
[中图分类号]I1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076-02
苦难是人类生活中无法规避的属性之一,而文学成为了人类倾诉苦难的诗学方式。古往今来,“苦难意识”已成为作家创作作品中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当代文学作品中,除了一些像余华一样的先锋性“冷血”作家创作的作品以外,就集中体现在了西部作家的作品中。特别是西部散文,不管是周涛对于边塞苦难的描述,还是史小溪陕北史诗般悲壮生命的感叹,还是马丽华西藏恶劣气候下生命高昂的赞美,都将“苦难”作为一种写作背景,或者一种氛围,亦或者一种生命的状态来描写和抒发,从“苦难”中张扬“生”的意义和价值,来挥洒悲怆后的生命激情。
马丽华,作为一名女性作家,隶属于“西部散文”这个庞大的群体,其作品经常有对“苦难”的描述,“苦难意识”已经成为她创作的出发点。本文将从马丽华的散文作品入手,浅析西部散文中“苦难意识”的成因、特点和未来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探究西部散文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一、“苦难意识”的成因
西部散文作品中自然流露出对困难的怨恨或者赞美,拥有着对生命宽度和高度的赞扬。马丽华在其作品《渴望苦难》中揭示此行的目的是:“去到曾遭严重雪灾的多玛区,追记那里的人们半年来的遭际和抗争。”①在那积雪封山、道路封堵、严重缺氧和酷寒的恶劣条件下,令人顿感一种面对大自然的无力感和悲怆感,而“苦难”之感由心而发。她在作品中写道:“深心里,我早已的的确确成为藏北人了”,②“打动我、诱惑我、感动我的魅力是苦难”。③这类似周涛笔下的“边塞生活”,感动他的正是大西北粗犷的原始之美。类似张承志笔下草原上的爱情悲剧,感动他的正是草原物质匮乏条件下的精神之美。因此在西部散文中“苦难”的存在,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西部较差的生存环境
众所周知,西部地区相对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生存环境较为艰苦。
首先,气候条件较差。西部地区多为内陆,空气干旱且多风沙,沙漠分布较多,许多地区气候极为恶劣。这里有酷寒天和酷暑天,是沙尘暴的发源地等等。正是这种艰苦的生存环境,历练了西部人民坚强的意志,也为西部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背景。正是环境的恶劣,使得许多西部作家生来就拥有“苦难”情结,“历经苦难”已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正如马丽华笔下的藏北“寸草不生的荒滩戈壁”,“狂风搅着黄土铺天盖地”将“牧人的日子给风干了”。
其次,经济条件较差。西部地区由于地理条件、政策倾向等问题,在经济发展上相对落后。马丽华笔下的藏民生活仍有原始气息,生产力较为落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落后意味着西部地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不够丰富,而作为一批生活在西部的作家对于相对贫乏的精神生活更是深有感触,自然会有许多复杂的情感:怀才不遇、自我爱怜、自傲自大等等,所有情愫归结到一点就是“苦难”。精神的苦难紧紧缠绕着这些西部散文作家,自然形成一种对“苦难”的亲近,进而在作品中得到表现。
(二)作家经历的现实环境
我们在许多作品中更多地反映了作家的生活经历,特别是一些有着特殊生活背景的作家,其作品中将会有集中的表现。西部散文作家,多年生活在西部地区,部分作家个人经历较为坎坷,阅历丰富。尤其是像马丽华这样的从山东到西藏的作家,两种迥异的生活造就其观看视角的不同,前期的作品多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是一名“慕藏人”,“眩晕”在西藏的独特美景中。而在“眩晕”后是生活现实的回归,是恶劣生存环境的适应,这种从“梦幻”走向“现实”的心理落差便会产生一种面对生活的“苦难”感,加之女性独特的“悲剧情节”,使得“苦难意识”在她的散文中有一席之地。
(三)宗教信仰的精神环境
西部地区多有宗教信仰,有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等。不同的地域宗教信仰不同,导致文化的巨大差异。在马丽华的纪实散文中,有很多是关于藏传佛教下藏民生活的描写,在教义的要求下,藏民心中的理想生活是同中、东部人民的生活追求有很大差异的。
承担“苦难”一般是宗教的内容之一,由于现实条件的恶劣才会有人在宗教中找寻生活的最终目的,找寻悲剧生活的避难所。西部散文中的“苦难意识”同各种宗教教义有着根本性的联系,愈是“苦难”宗教愈是强盛,宗教愈是强大其“苦难”愈是被强调,两者相辅相成。
二、“苦难意识”的特点
马丽华说“渴望苦难”是为了“收获五彩斑斓的精神之果”,但是也可能“一败涂地,一落千丈,被误解,被冷落,被中伤。最后,是渴望轰轰烈烈或是默默无闻的献身”。这段论述,清晰地反映出作者对“苦难”的思索轨迹,从中可以分析“苦难”的特点:
(一)“苦难”的“个人无意识”状态
“苦难情结”又可引申为“悲剧”情结,这种情感的产生在很多情况下是无意识状态的。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即潜意识)三个层面,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著名的“个人无意识”理论。马丽华,父母双方全被“打倒”,父亲申述30年,母亲20年,这样的家庭出身注定她较早体会到人间的冷暖,“苦难情结”过早地进入了她的“个人无意识”,成为其今天文学创作的一个原动力,也是其“苦难意识”的发源地。
(二)“苦难”的“集体无意识”状态
中华民族是一个提倡“苦难美”的民族,孟子早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先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名言,讴歌、赞美“苦难”的更是比比皆是,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方为人上人”。这就将“苦难”上升到“集体无意识”,“苦难”成为了中国人追求成功人生的原动力,再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苦难”成为了国人崇尚的情感,成为国人的“集体无意识”。
马丽华,作为一名西部作家群体中的女性作家,此特点更加突出。女性对英雄的崇拜就是对“苦难”的高扬。23岁来到藏区,她认为“寂寞也是美,悲怆也是美”。正是女性的细腻观察,生理上的努力适应,青春浪漫的感情冲动,将“苦难”的内涵做了延伸:“苦难”不仅仅自身充满了魅力,其还产生美。
三、未来前景
“西部散文”在“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的影响下,经济腾飞时文化交流加大,作家风格也出现多种变化。其“苦难”意识的发展,也出现了两个阵地的两种方向。
(一)部分作家结束“苦难”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加之国家对环境的治理,气候条件也有所改变,部分作家内心深处的“苦难”开始被现实生活的“欢快”所替代。例如马丽华现今的创作,回到北京生活的她已经将创作的重点“向内转”,从田野调差回到了历史文献的研读,“苦难”已在她“知天命”之年结束,结束了27年的流浪,回归到母体文化之中。
(二)部分作家坚守“苦难”
就如上章所言,“苦难”从“个人无意识”发展到“集体无意识”,所以这种“苦难意识”在许多西部作家心里是“根深蒂固”的。他们面对西部的发展引发了新的思考,并将原来的“精神苦难”转变成“新精神苦难”,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荒漠”现象以及“精神苦闷”都成为了对“苦难”的新理解。
例如张承志的散文,他的散文中呈现出的独立意志、批判精神、忧患意识和宗教信仰,都指向了西部人内心深处的“精神苦难”。“西部散文”正是在“苦难”中成长,也是在“苦难”中寻求“生”的动力和力量,在“苦难”中挺拔自己的身姿,尽显西部作家的坚韧精神。“苦难”的发展我们有待观察,但西部作家在悲怆中演绎生命激情的精神,值得发扬,值得学习。西部将面对更加复杂的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其“苦难”的发展也会复杂化,需要静待新的作品和新的作家的新理解。
注释:
①②③见马丽华.渴望苦难.
【参考文献】
[1]马丽华.我的太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2]马丽华.追你到高原[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
[3]马丽华.藏北游历[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0.
[4]马丽华.西行阿里[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
[关键词]马丽华 苦难意识 西部散文
[中图分类号]I1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076-02
苦难是人类生活中无法规避的属性之一,而文学成为了人类倾诉苦难的诗学方式。古往今来,“苦难意识”已成为作家创作作品中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当代文学作品中,除了一些像余华一样的先锋性“冷血”作家创作的作品以外,就集中体现在了西部作家的作品中。特别是西部散文,不管是周涛对于边塞苦难的描述,还是史小溪陕北史诗般悲壮生命的感叹,还是马丽华西藏恶劣气候下生命高昂的赞美,都将“苦难”作为一种写作背景,或者一种氛围,亦或者一种生命的状态来描写和抒发,从“苦难”中张扬“生”的意义和价值,来挥洒悲怆后的生命激情。
马丽华,作为一名女性作家,隶属于“西部散文”这个庞大的群体,其作品经常有对“苦难”的描述,“苦难意识”已经成为她创作的出发点。本文将从马丽华的散文作品入手,浅析西部散文中“苦难意识”的成因、特点和未来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探究西部散文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一、“苦难意识”的成因
西部散文作品中自然流露出对困难的怨恨或者赞美,拥有着对生命宽度和高度的赞扬。马丽华在其作品《渴望苦难》中揭示此行的目的是:“去到曾遭严重雪灾的多玛区,追记那里的人们半年来的遭际和抗争。”①在那积雪封山、道路封堵、严重缺氧和酷寒的恶劣条件下,令人顿感一种面对大自然的无力感和悲怆感,而“苦难”之感由心而发。她在作品中写道:“深心里,我早已的的确确成为藏北人了”,②“打动我、诱惑我、感动我的魅力是苦难”。③这类似周涛笔下的“边塞生活”,感动他的正是大西北粗犷的原始之美。类似张承志笔下草原上的爱情悲剧,感动他的正是草原物质匮乏条件下的精神之美。因此在西部散文中“苦难”的存在,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西部较差的生存环境
众所周知,西部地区相对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生存环境较为艰苦。
首先,气候条件较差。西部地区多为内陆,空气干旱且多风沙,沙漠分布较多,许多地区气候极为恶劣。这里有酷寒天和酷暑天,是沙尘暴的发源地等等。正是这种艰苦的生存环境,历练了西部人民坚强的意志,也为西部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背景。正是环境的恶劣,使得许多西部作家生来就拥有“苦难”情结,“历经苦难”已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正如马丽华笔下的藏北“寸草不生的荒滩戈壁”,“狂风搅着黄土铺天盖地”将“牧人的日子给风干了”。
其次,经济条件较差。西部地区由于地理条件、政策倾向等问题,在经济发展上相对落后。马丽华笔下的藏民生活仍有原始气息,生产力较为落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落后意味着西部地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不够丰富,而作为一批生活在西部的作家对于相对贫乏的精神生活更是深有感触,自然会有许多复杂的情感:怀才不遇、自我爱怜、自傲自大等等,所有情愫归结到一点就是“苦难”。精神的苦难紧紧缠绕着这些西部散文作家,自然形成一种对“苦难”的亲近,进而在作品中得到表现。
(二)作家经历的现实环境
我们在许多作品中更多地反映了作家的生活经历,特别是一些有着特殊生活背景的作家,其作品中将会有集中的表现。西部散文作家,多年生活在西部地区,部分作家个人经历较为坎坷,阅历丰富。尤其是像马丽华这样的从山东到西藏的作家,两种迥异的生活造就其观看视角的不同,前期的作品多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是一名“慕藏人”,“眩晕”在西藏的独特美景中。而在“眩晕”后是生活现实的回归,是恶劣生存环境的适应,这种从“梦幻”走向“现实”的心理落差便会产生一种面对生活的“苦难”感,加之女性独特的“悲剧情节”,使得“苦难意识”在她的散文中有一席之地。
(三)宗教信仰的精神环境
西部地区多有宗教信仰,有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等。不同的地域宗教信仰不同,导致文化的巨大差异。在马丽华的纪实散文中,有很多是关于藏传佛教下藏民生活的描写,在教义的要求下,藏民心中的理想生活是同中、东部人民的生活追求有很大差异的。
承担“苦难”一般是宗教的内容之一,由于现实条件的恶劣才会有人在宗教中找寻生活的最终目的,找寻悲剧生活的避难所。西部散文中的“苦难意识”同各种宗教教义有着根本性的联系,愈是“苦难”宗教愈是强盛,宗教愈是强大其“苦难”愈是被强调,两者相辅相成。
二、“苦难意识”的特点
马丽华说“渴望苦难”是为了“收获五彩斑斓的精神之果”,但是也可能“一败涂地,一落千丈,被误解,被冷落,被中伤。最后,是渴望轰轰烈烈或是默默无闻的献身”。这段论述,清晰地反映出作者对“苦难”的思索轨迹,从中可以分析“苦难”的特点:
(一)“苦难”的“个人无意识”状态
“苦难情结”又可引申为“悲剧”情结,这种情感的产生在很多情况下是无意识状态的。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即潜意识)三个层面,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著名的“个人无意识”理论。马丽华,父母双方全被“打倒”,父亲申述30年,母亲20年,这样的家庭出身注定她较早体会到人间的冷暖,“苦难情结”过早地进入了她的“个人无意识”,成为其今天文学创作的一个原动力,也是其“苦难意识”的发源地。
(二)“苦难”的“集体无意识”状态
中华民族是一个提倡“苦难美”的民族,孟子早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先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名言,讴歌、赞美“苦难”的更是比比皆是,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方为人上人”。这就将“苦难”上升到“集体无意识”,“苦难”成为了中国人追求成功人生的原动力,再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苦难”成为了国人崇尚的情感,成为国人的“集体无意识”。
马丽华,作为一名西部作家群体中的女性作家,此特点更加突出。女性对英雄的崇拜就是对“苦难”的高扬。23岁来到藏区,她认为“寂寞也是美,悲怆也是美”。正是女性的细腻观察,生理上的努力适应,青春浪漫的感情冲动,将“苦难”的内涵做了延伸:“苦难”不仅仅自身充满了魅力,其还产生美。
三、未来前景
“西部散文”在“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的影响下,经济腾飞时文化交流加大,作家风格也出现多种变化。其“苦难”意识的发展,也出现了两个阵地的两种方向。
(一)部分作家结束“苦难”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加之国家对环境的治理,气候条件也有所改变,部分作家内心深处的“苦难”开始被现实生活的“欢快”所替代。例如马丽华现今的创作,回到北京生活的她已经将创作的重点“向内转”,从田野调差回到了历史文献的研读,“苦难”已在她“知天命”之年结束,结束了27年的流浪,回归到母体文化之中。
(二)部分作家坚守“苦难”
就如上章所言,“苦难”从“个人无意识”发展到“集体无意识”,所以这种“苦难意识”在许多西部作家心里是“根深蒂固”的。他们面对西部的发展引发了新的思考,并将原来的“精神苦难”转变成“新精神苦难”,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荒漠”现象以及“精神苦闷”都成为了对“苦难”的新理解。
例如张承志的散文,他的散文中呈现出的独立意志、批判精神、忧患意识和宗教信仰,都指向了西部人内心深处的“精神苦难”。“西部散文”正是在“苦难”中成长,也是在“苦难”中寻求“生”的动力和力量,在“苦难”中挺拔自己的身姿,尽显西部作家的坚韧精神。“苦难”的发展我们有待观察,但西部作家在悲怆中演绎生命激情的精神,值得发扬,值得学习。西部将面对更加复杂的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其“苦难”的发展也会复杂化,需要静待新的作品和新的作家的新理解。
注释:
①②③见马丽华.渴望苦难.
【参考文献】
[1]马丽华.我的太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2]马丽华.追你到高原[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
[3]马丽华.藏北游历[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0.
[4]马丽华.西行阿里[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