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只有在课堂上“落地”才能迸发出蓬勃生机。本文以“力的分解”为例进行教学实践,展示以培养物理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特点。
关键词:教学设计;力的分解;物理核心素养;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8)2-0075-4
1 设计意图
“力的分解”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新课标要求通过学生亲身实验体验和感受,掌握力按作用效果进行分解的方法,并能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力的分解是继力的合成之后,求解合力与分力关系的另一类型,为学习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等力学知识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从而获得直接经验和直观感受,对作图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部分,则采用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的方法。
知识目标:知道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理解力的分解,明确力的分解也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能力目标:学会分析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并能依据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已知力,会用作图法求分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计算分力。
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体验用已知知识去探索未知规律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在具体问题中如何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和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分解。
2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如表1所示。
3 凸显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该教学设计共设置了五个实验探究活动:第一个实验,让学生理解一个力,如果没有任何条件限制的话,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分力,将多个学生画出的一对分力叠在一起就得到了很多对分力,探究效果非常好;第二个实验,在台秤上用斜向上的力拉小车,台秤的示数变小,小车会向前运动,体会斜向上拉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第三个实验,用自制教具探究斜面上物体重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且可以通过改变斜面的倾角,达到探究这两个分力大小变化规律的目的;第四个实验,一位学生将胳膊摆成三角支架的造型,另一位学生向下压其胳膊肘,被压学生体会竖直向下的压力产生了哪些作用效果,切身的体验,学生的感受非常深刻;第五个实验,用一根细绳和一根轻质杆组成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当挂上重物时,绳与杆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尝试通过小实验体验重物对绳的拉力产生的作用效果。
在这五个实验探究活动中,重视学生的体验,所有结论都让学生自己得出,这就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本教案中的所有问题都源自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在设计价值取向上,确立人本意识和生命意识,强调学生的感悟、体验和实践。整堂课以“力的分解”和“按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两条线同时并进,通过对力的分解实际应用的分析与讨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分组实验体验分工合作在实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合作意识。
倡导核心素养导向的物理教学设计,是体现物理课程价值的要求。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为目标,改革教学的方法和过程,创设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情境。因为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提升,更具有态度与责任的浸染。知识与能力后天能够习得,但素养的养成却要靠经历、反思、等待、领悟和升华,从而形成科学的态度与责任,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邢红军. 物理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14.
[2]阎金铎,郭玉英. 物理教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1.
[3]彭前程. 积极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物理教学[J]. 中学物理,2016(02):1-2.
[4]李曉东. 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关键[J]. 今日教育,2016(3):15-17.
(栏目编辑 李富强)
关键词:教学设计;力的分解;物理核心素养;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8)2-0075-4
1 设计意图
“力的分解”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新课标要求通过学生亲身实验体验和感受,掌握力按作用效果进行分解的方法,并能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力的分解是继力的合成之后,求解合力与分力关系的另一类型,为学习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等力学知识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从而获得直接经验和直观感受,对作图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部分,则采用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的方法。
知识目标:知道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理解力的分解,明确力的分解也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能力目标:学会分析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并能依据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已知力,会用作图法求分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计算分力。
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体验用已知知识去探索未知规律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在具体问题中如何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和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分解。
2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如表1所示。
3 凸显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该教学设计共设置了五个实验探究活动:第一个实验,让学生理解一个力,如果没有任何条件限制的话,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分力,将多个学生画出的一对分力叠在一起就得到了很多对分力,探究效果非常好;第二个实验,在台秤上用斜向上的力拉小车,台秤的示数变小,小车会向前运动,体会斜向上拉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第三个实验,用自制教具探究斜面上物体重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且可以通过改变斜面的倾角,达到探究这两个分力大小变化规律的目的;第四个实验,一位学生将胳膊摆成三角支架的造型,另一位学生向下压其胳膊肘,被压学生体会竖直向下的压力产生了哪些作用效果,切身的体验,学生的感受非常深刻;第五个实验,用一根细绳和一根轻质杆组成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当挂上重物时,绳与杆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尝试通过小实验体验重物对绳的拉力产生的作用效果。
在这五个实验探究活动中,重视学生的体验,所有结论都让学生自己得出,这就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本教案中的所有问题都源自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在设计价值取向上,确立人本意识和生命意识,强调学生的感悟、体验和实践。整堂课以“力的分解”和“按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两条线同时并进,通过对力的分解实际应用的分析与讨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分组实验体验分工合作在实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合作意识。
倡导核心素养导向的物理教学设计,是体现物理课程价值的要求。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为目标,改革教学的方法和过程,创设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情境。因为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提升,更具有态度与责任的浸染。知识与能力后天能够习得,但素养的养成却要靠经历、反思、等待、领悟和升华,从而形成科学的态度与责任,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邢红军. 物理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14.
[2]阎金铎,郭玉英. 物理教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1.
[3]彭前程. 积极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物理教学[J]. 中学物理,2016(02):1-2.
[4]李曉东. 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关键[J]. 今日教育,2016(3):15-17.
(栏目编辑 李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