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想象日益凸显,本文试图通过對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成因的研究,探析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正确理解当前大学生的政治冷漠,为进一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正确思路。
关键词:政治冷漠、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
政治冷漠(Political Apathy)在西方政治学研究领域中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大学生政治冷漠是指作为政治参与主体的大学生由于外界或个人的原因,不参与或消极参与政治活动的政治行为以及对政治活动与政治问题采取冷淡、漠视的政治态度。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冷漠主要表现在:政治情感淡漠、政治认知比较模糊、政治行为投入较少。
一、社会层面——转型期社会的弱化效果
中国人民大学进行了“北京市居民社会政治文化”的抽样调查。调查发现,在被访者当中表示关心政治的人只有百分之六十五点一。较十年前大幅下降了二十一点四个百分点。分析特别指出,北京高校学生一向以政治热情和政治敏感而著称,但这次的调查却显示,现在的北京高校学生被归入了政治冷漠的一群。
正如《论民主》[1]一书中所说,对政府统治来说,政治冷漠不但会带来政治道德滑坡,还暗示着人们一种潜在的离心倾向、不信任感的加剧,对政府的权威、政策执行,甚至政府的合法性本身,都提出了挑战。对保持政治冷漠的社会群体自身而言,政治冷漠预示着一种毁灭性的危险。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政治冷漠蕴涵着某种历史性的进步,民主成熟国家的政治冷漠所表达的是人民对现存政治体制、政治模式的认可。如美国在经济连续八年大幅增长、政治稳定的情况下,总统大选的投票率一度不足50%,这并不能证明民众撤消了对政府的支持,恰如某些西方人士所说,一个成熟稳定的社会不需要更多的政治激情。[2]
但是,当前我国的大学生政治冷漠却发生在社会急剧转型的关键时期,一切,包括已取得的改革成果都还远在未定之天,亟需底层民众的推动力甚至压力才能达至目标。正如社会学家们所指出的,所有社会利益群体都是休戚相关的。如果当农民受苦时他们不说;工人下岗时他们不说;弱势群体求告无门时他们不说,当轮到他们自己时,又会有谁替他们说话?当一个社会所有重大问题的症结都指向政治领域,只有政治改革才能为其开辟出路时,人们对政治和政治改革的冷漠决非吉兆。对整个社会改革来说,维护现阶段改革的成果并不意味着这一成果能顺利保持,而是恰恰相反。只要看看现在印尼、菲律宾、及当年的伊朗,皆因改革长期停滞不前而引发的大规模社会动荡就会明白,深化改革实际上就是改革本身得以生存的唯一手段。
当然,当代大学生尤其是“80后”、“90后”大学生们特殊的价值取向、思维特点是导致其政治冷漠的内在因素。但更重要的是,随着市场经济对人们观念冲击的不断加深,大学生价值观取向由单一型向多元化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务实化倾向愈加严重。他们在关心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同时,更加关注个体价值的实现,希望“事业和利益兼得”。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目前,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成为多数大学生就业的唯一选择,这给他们增加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家开始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又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压力。这就使就业问题成为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一个巨大的压力。现实的生存机会的竞争压力使“功利主义”在大学生中普遍盛行,大学生更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诸如参加各种能增加自身就业砝码的证件考试——对是否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以及采取何种方式参与,都根据其自身利益来决定。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当代大学生更加知法明理,能够独立冷静地思考,对极端政治化反感,也深知极端政治化只能造成经济的倒退和社会的混乱,因而更懂得利用合理合法的方式提出解决政治问题的建议和方法,以疏解他们随着观念世俗化而本已不再高涨的政治激情。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整个社会未来的重要力量,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讲,不应该或者说不能够任由“政治冷漠病”在大学生中蔓延。大学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定型的重要阶段,大学期间的政治参与对其一生将产生重要影响。当前,在校大学生在政治参与中呈现出较高的政治认知水平,积极的政治参与态度等积极、健康的一面,也存在“政治冷漠”现象,政治认知“负面化”“两极分化”现象等问题。
二、高校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
近年来大学生在大使馆事件、钓鱼岛事件中不乏群情汹涌、激愤昂扬的场面,“如果一定要说今天的大学生是处于完全的政治冷漠之中,似乎又不尽然。”[3]如何理解这几年来大学生高涨的“反美”、“反日”激情和民族主义示威。高校德育工作者所深感无力的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似乎只是表面现象,造成这些的原因无疑是有着更深层、更复杂的背景——即大学生对极端的、过度的意识形态渲染的反感和疏离。脱离实际的“灌输式”思政活动被排斥,这并不是坏事。但另一方面,政治冷漠的背后则是对现实政治责任感的弱化,人们拒绝为国家的命运负责,甚至拒绝为自己负责,有些学者恐怕会认为这种现象也是好事,至少保持了社会稳定。如果一定要说政治冷漠合理,那也不应或者不能是这种冷漠法。
三、个人层面——缺乏足够的利益驱动
和参加经济活动一样,人们参加政治活动也是为了本人或其所代表阶层利益的最大化,大学生对政治和政治改革不“感冒”的内在原因可能也正在于此。[4]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固定的社会阶层能从政治的变化中获得直接明显的好处。当代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的职业是农民、私营企业主、个体经营者,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自身的学历层次相对较低,同时受“文化大革命”和“学潮”的影响“实用主义”和“尽量少参与政治”的观念较为突出。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好好学习,学到挣钱的本领,不要过多的参与政治活动。同时,一些低收入家庭的在校大学生,深知上大学的机会来之不易,一般而言,他们会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对参与政治活动的兴趣不高,也不太愿意在政治活动中花费过多的金钱和时间。
大学生是青年的杰出代表,大学是培养青年人才的摇篮,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都要求青年一代具有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有效的行为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使党的主张贯彻到广大青年中去,保证广大青年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青年人自身的健康成长与进步,向着“四有”新人的目标主动迈进。系统分析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基本状况,有利于正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倾向,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3、94-95页.
[2] 肖立辉.解析农村选举中选民的政治冷漠[DB/OL], (2002-11-1)[2011-06-20]
[3] 涂序堂.试析非理性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知的影响[J].党史文苑(学术版),2008(4).
[4] 李远夫. 民众政治热情:2038年悬念 [J]. 求是-小康,2004(10):65-66.
关键词:政治冷漠、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
政治冷漠(Political Apathy)在西方政治学研究领域中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大学生政治冷漠是指作为政治参与主体的大学生由于外界或个人的原因,不参与或消极参与政治活动的政治行为以及对政治活动与政治问题采取冷淡、漠视的政治态度。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冷漠主要表现在:政治情感淡漠、政治认知比较模糊、政治行为投入较少。
一、社会层面——转型期社会的弱化效果
中国人民大学进行了“北京市居民社会政治文化”的抽样调查。调查发现,在被访者当中表示关心政治的人只有百分之六十五点一。较十年前大幅下降了二十一点四个百分点。分析特别指出,北京高校学生一向以政治热情和政治敏感而著称,但这次的调查却显示,现在的北京高校学生被归入了政治冷漠的一群。
正如《论民主》[1]一书中所说,对政府统治来说,政治冷漠不但会带来政治道德滑坡,还暗示着人们一种潜在的离心倾向、不信任感的加剧,对政府的权威、政策执行,甚至政府的合法性本身,都提出了挑战。对保持政治冷漠的社会群体自身而言,政治冷漠预示着一种毁灭性的危险。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政治冷漠蕴涵着某种历史性的进步,民主成熟国家的政治冷漠所表达的是人民对现存政治体制、政治模式的认可。如美国在经济连续八年大幅增长、政治稳定的情况下,总统大选的投票率一度不足50%,这并不能证明民众撤消了对政府的支持,恰如某些西方人士所说,一个成熟稳定的社会不需要更多的政治激情。[2]
但是,当前我国的大学生政治冷漠却发生在社会急剧转型的关键时期,一切,包括已取得的改革成果都还远在未定之天,亟需底层民众的推动力甚至压力才能达至目标。正如社会学家们所指出的,所有社会利益群体都是休戚相关的。如果当农民受苦时他们不说;工人下岗时他们不说;弱势群体求告无门时他们不说,当轮到他们自己时,又会有谁替他们说话?当一个社会所有重大问题的症结都指向政治领域,只有政治改革才能为其开辟出路时,人们对政治和政治改革的冷漠决非吉兆。对整个社会改革来说,维护现阶段改革的成果并不意味着这一成果能顺利保持,而是恰恰相反。只要看看现在印尼、菲律宾、及当年的伊朗,皆因改革长期停滞不前而引发的大规模社会动荡就会明白,深化改革实际上就是改革本身得以生存的唯一手段。
当然,当代大学生尤其是“80后”、“90后”大学生们特殊的价值取向、思维特点是导致其政治冷漠的内在因素。但更重要的是,随着市场经济对人们观念冲击的不断加深,大学生价值观取向由单一型向多元化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务实化倾向愈加严重。他们在关心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同时,更加关注个体价值的实现,希望“事业和利益兼得”。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目前,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成为多数大学生就业的唯一选择,这给他们增加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家开始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又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压力。这就使就业问题成为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一个巨大的压力。现实的生存机会的竞争压力使“功利主义”在大学生中普遍盛行,大学生更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诸如参加各种能增加自身就业砝码的证件考试——对是否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以及采取何种方式参与,都根据其自身利益来决定。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当代大学生更加知法明理,能够独立冷静地思考,对极端政治化反感,也深知极端政治化只能造成经济的倒退和社会的混乱,因而更懂得利用合理合法的方式提出解决政治问题的建议和方法,以疏解他们随着观念世俗化而本已不再高涨的政治激情。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整个社会未来的重要力量,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讲,不应该或者说不能够任由“政治冷漠病”在大学生中蔓延。大学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定型的重要阶段,大学期间的政治参与对其一生将产生重要影响。当前,在校大学生在政治参与中呈现出较高的政治认知水平,积极的政治参与态度等积极、健康的一面,也存在“政治冷漠”现象,政治认知“负面化”“两极分化”现象等问题。
二、高校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
近年来大学生在大使馆事件、钓鱼岛事件中不乏群情汹涌、激愤昂扬的场面,“如果一定要说今天的大学生是处于完全的政治冷漠之中,似乎又不尽然。”[3]如何理解这几年来大学生高涨的“反美”、“反日”激情和民族主义示威。高校德育工作者所深感无力的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似乎只是表面现象,造成这些的原因无疑是有着更深层、更复杂的背景——即大学生对极端的、过度的意识形态渲染的反感和疏离。脱离实际的“灌输式”思政活动被排斥,这并不是坏事。但另一方面,政治冷漠的背后则是对现实政治责任感的弱化,人们拒绝为国家的命运负责,甚至拒绝为自己负责,有些学者恐怕会认为这种现象也是好事,至少保持了社会稳定。如果一定要说政治冷漠合理,那也不应或者不能是这种冷漠法。
三、个人层面——缺乏足够的利益驱动
和参加经济活动一样,人们参加政治活动也是为了本人或其所代表阶层利益的最大化,大学生对政治和政治改革不“感冒”的内在原因可能也正在于此。[4]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固定的社会阶层能从政治的变化中获得直接明显的好处。当代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的职业是农民、私营企业主、个体经营者,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自身的学历层次相对较低,同时受“文化大革命”和“学潮”的影响“实用主义”和“尽量少参与政治”的观念较为突出。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好好学习,学到挣钱的本领,不要过多的参与政治活动。同时,一些低收入家庭的在校大学生,深知上大学的机会来之不易,一般而言,他们会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对参与政治活动的兴趣不高,也不太愿意在政治活动中花费过多的金钱和时间。
大学生是青年的杰出代表,大学是培养青年人才的摇篮,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都要求青年一代具有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有效的行为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使党的主张贯彻到广大青年中去,保证广大青年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青年人自身的健康成长与进步,向着“四有”新人的目标主动迈进。系统分析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基本状况,有利于正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倾向,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3、94-95页.
[2] 肖立辉.解析农村选举中选民的政治冷漠[DB/OL], (2002-11-1)[2011-06-20]
[3] 涂序堂.试析非理性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知的影响[J].党史文苑(学术版),2008(4).
[4] 李远夫. 民众政治热情:2038年悬念 [J]. 求是-小康,2004(10):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