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道德教育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社会背景下,体现出的主要特点不同。“互联网 ”环境下,高校道德教育体现出的平等性、交互性、多样性和隐蔽性都与传统教育不同,本文对此进行简要分析,并围绕大学生道德教育这个主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道德教育 互联网环境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6.258
互联网对人类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世界一体化趋势加剧,因为空间地域限制被打破,西方思想文化迅速涌入国内,与传统文化相碰撞,对高校教育形成猛烈冲击。在此背景下,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呈现出新特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也明显改变。当然,“互联网 ”有利有弊,为充分发挥其优势,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水平提升,应积极研究高校道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一、“互联网 ”条件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特点
(一)平等性
在传统教育中,师生的课堂地位缺乏平等性,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则是课堂权威,教学形式也以单向传授知识为主。此模式下,师生之间更倾向于上下级关系,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就好比企业高层召开会议,独自在讲解,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并做好笔记,以至于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学生容易感觉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而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国内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教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各高校纷纷加强改革,师生关系首先得以改善。比如高校强调生本主义,以学生为主,凸显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则几乎退居幕后,担任引导者。师生之间更倾向于朋友关系,双方交流增多,教师也不再独霸课堂,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课堂氛围愈发民主化。
(二)交互性
教学其实是师生双方沟通的过程,在地位不平等的传统教育阶段,一言堂、填鸭式现象颇为常见。教师经常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课上课下互动较少,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直接导致教学水平下降。互联网具有自由平等的基本特性,每个人都可以作为主体,在网络上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同时,人们交流更加方便,国内国外相距再远,也可以通过网络用多种方式交流,且这种交流并不局限于双方。
高校道德教育在这方面体现较为明显,不仅仅在现实课堂上,师生之间互动增加,还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现代化工具交流,甚至开展教学活动。比如教师开设有班级微博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发起话题,鼓励学生发表观点,或者发生重大新闻时,吸引学生在微博平台上讨论,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交流内容的多元化又有利于增长学生的见识,使其思想更有深度。
(三)多样性
以上两点主要体现在教育主体和客体上,而多样性则主要是针对道德教育内容而言。比如不少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道德观念扭曲,跟互联网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互联网拉近了世界各国距离,在文化传输中起着桥梁作用,致使西方思想文化涌入高校校园,而很多大学生都愿意去学习模仿;另一方面,网络具有开放性,目前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网络上鱼龙混杂,暴力、色情,以及其他反传统道德的信息充斥,很容易改变大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信仰,进而滋生出利己主义、享乐主义。
此外,中西方文化有着明显差异,在实际教育中,除了不良思想,西方很多优秀文化也逐渐被接受,比如个人自由、民主平等。这是世界一体化趋势的必然结果,也是道德教育改革所需,我国道德教育并不完善,如果能够借鉴学习国外,实现民族和国际的对接,不论是拓展大学生知识能力,还是完善其道德素养,都能起到推动作用。大学生在选择或评价时,开始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标准也从唯一过渡为多元。比如道德价值标准不再是简单的理想主义,或者唯一的实用主义,开始两者并存。
(四)隐蔽性
网络还具有虚拟性,有些大学生在现实中受挫后,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不敢面对现实。在网络上,自己可以匿名和世界范围的人交朋友,可以无所顾忌地谈论自己的想法,甚至在游戏中找成功感。当然,也有很多大学生判断能力较差,对网络存在有畏惧心理,不敢与网友交流,怕被对方欺骗。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需要教育工作者加强重视,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性格心理,关注其思想变化。教育形式也要多样化,除了正面教育,还应采取其他较为隐蔽的形式,优化校园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二、“互联网 ”条件下如何加强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建设
(一)更新指导理念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公平性、虚拟性和交互性,对现实世界和我国传统教育理念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可以确定,“互联网 ”模式将是今后的主流,所以道德教育指导理念也应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树立整体育人理念,把德育看成一个整体,从主体、客体、介体,到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将其视为整体。要正确处理互联网环境下的多元文化激荡、社会多样化发展、学生个性化发展之间的关系,需坚持德育一元主导与包容多样的理念。另外,还应树立道德教育与新媒体传播特征相一致的理念。
(二)转变教育模式
在网络这个虚拟环境中,有些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也趋向于虚拟化,但也有部分学生的道德标准开始从理想化朝实用主义转变。这表明,互联网的发展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既要注重现实,又要考虑互联网的虚拟优势,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互联网如何发展,也不可能取代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功能,而且大学生作为国家栋梁之才,必须立足现实,脚踏实地,而不是活在虚幻中。虚拟教育主要是与网络有关的教育活动,比如网络道德、翻转课堂教学法等。不少高校在网络德育中都很提倡“慎独意识”,因为大学生沉浸于网络,不愿与现实世界打交道,如果自控力和判断力较差,极易陷入网络无法自拔。而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树立慎独意识,提高自身自控力,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避免被网络不良信息影响。此外,道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其实在其他环境中也可以学习,比如家庭、社会,都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场所。所以,在新的模式下,应该重视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的联合。 (三)重整教学内容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性与德行的统一,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目标,加强道德教育,提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德性,增加大学生道德实践的机会,并注重大学生的道德自律,促进形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性与德行的统一。以提高道德选择能力为新媒体环境下道德选择教育的核心,以提高新媒体道德与现实道德的转化能力为道德教育的着力点,提升学生整体道德能力和水平。
(四)创新教育方法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兴起,例如手机行业、电脑行业。在道德教育中,传统的“板书 教材”教学模式也应有所转变,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引入其中。网络手段主要包括新闻网站、论坛社区、网络电视、博客、电子杂志等。校园内部的网络系统一定要完善,内容丰富有深度,既有互联网的特点,又要展现出学校特色,而且教育性、服务性应该同时兼顾。比如建设专门的德育网站,外链其他的主流网站,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博客和微博都是当前应用较多的网络工具,学校可以建立官微,各院系以及各班级也可以建立博客群,吸引学生多多发言,如此才能帮助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的心声,也可以推荐名人博客,指导学生的道德思想学习。手机媒体这几年发展迅猛,几乎所有大学生每天都在使用手机,与互联网相连,可以随时随地很方便地获取所需信息,其移动性是计算机难以比拟的。手机微信、手机微博在手机软件中占据着很大比重,教育工作者可以加以利用,同时还可增设手机报、手机短信等形式,通过现代数字化技术开展道德教育。
(五)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教育工作任务加重,需要有更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加入其中。首先,要培养一批骨干力量,拥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较高的道德素养,极强的管理组织能力,同时还要非常熟悉互联网的发展态势,以及各种技术运用。其次,教师和辅导员与大学生接触时间最多,应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专职师资队伍,尤其是辅导员,现在很多高校的优秀辅导员都能够担任德育教师的重担。另外,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培养学生管理队伍,比如树立模范榜样,培育学生干部,帮助辅导员共同管理。这就要求制定严格的选拔标准,确保每一个应聘者都能达到标准要求。为促进内部竞争,激发教育工作者的主动性,可实行激励制度,定期考核,将结果与岗位薪酬挂钩。
(六)完善评价体系
互联网使得道德教育环境更加开放,高校也应积极创新,不能再局限于传统教学。就评价机制而言,内容上要更全面,指标应更科学,且评价要具有指导性。今后的道德教育中,评价主体将会逐步多元化,除教师外,学生、学校、家庭、政府都可以参与到大学生道德教育评价中来。教育专家学者依旧起着主导作用,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同样不容忽视,各方主体应当加强联系,多多沟通,发挥自身力量,促进大学生顺利成长。评价内容应包括教育制度、领导体制、师资队伍、硬件设施等,与前面提到的主体相对应。比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极高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评价方法同样要多样化,比如自评和他评,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政府也应履行自身义务,比如咨询引导、监督管理,强化自律。
(七)优化宏观教育环境
显然,互联网环境对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形成挑战,所以道德教育在传承发展的同时,还要兼顾吸收创新。根据互联网发展趋势和特点,建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以政府为主导,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起到监督引导的作用。以社会为主体,新媒体行业内部应做到自律,发布新闻信息时,坚决杜绝不良信息,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媒体圈。大学生利用互联网时,同样要提高自控力,严格自律。各高校作为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责任更重,首先校园网络制度应该不断完善,强化执行力,确保各项制度都能落实。加强人员管理,提高其专业水平,树立危机意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除了运用计算机技术维护网络安全,还要学会使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管理阶层要加大监督力度,实心责任制,一旦发现问题,追究到个人。如果有违法行为,要运用法律对其予以惩处。此外,在网络安全管理人才培养,以及大学生文明上网习惯培养方面,高校也应加强重视。
三、结语
“互联网 ”是网络信息化发展的结果,也是今后社会的主流趋势,各领域各方面都深受影响,若想取得良好的发展,必须顺应这种趋势。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即是如此,教育理念、教育体制,以及方法、形式等,都要更新,根据互联网的特点加以调整,以保证最终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家斗、吴芳、尹德志.“互联网 ”时代下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研究.法制博览.2016,25(13).
[2]汪华、张远登、涂运祥、谈朝阳.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对策研究.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5).
[3]刘晓娟.网络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外企业家.2014,20(33).
[4]马宁、刘家豪.互联网环境下的“慎独”精神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6,22(1).
关键词 道德教育 互联网环境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6.258
互联网对人类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世界一体化趋势加剧,因为空间地域限制被打破,西方思想文化迅速涌入国内,与传统文化相碰撞,对高校教育形成猛烈冲击。在此背景下,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呈现出新特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也明显改变。当然,“互联网 ”有利有弊,为充分发挥其优势,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水平提升,应积极研究高校道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一、“互联网 ”条件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特点
(一)平等性
在传统教育中,师生的课堂地位缺乏平等性,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则是课堂权威,教学形式也以单向传授知识为主。此模式下,师生之间更倾向于上下级关系,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就好比企业高层召开会议,独自在讲解,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并做好笔记,以至于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学生容易感觉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而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国内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教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各高校纷纷加强改革,师生关系首先得以改善。比如高校强调生本主义,以学生为主,凸显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则几乎退居幕后,担任引导者。师生之间更倾向于朋友关系,双方交流增多,教师也不再独霸课堂,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课堂氛围愈发民主化。
(二)交互性
教学其实是师生双方沟通的过程,在地位不平等的传统教育阶段,一言堂、填鸭式现象颇为常见。教师经常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课上课下互动较少,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直接导致教学水平下降。互联网具有自由平等的基本特性,每个人都可以作为主体,在网络上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同时,人们交流更加方便,国内国外相距再远,也可以通过网络用多种方式交流,且这种交流并不局限于双方。
高校道德教育在这方面体现较为明显,不仅仅在现实课堂上,师生之间互动增加,还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现代化工具交流,甚至开展教学活动。比如教师开设有班级微博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发起话题,鼓励学生发表观点,或者发生重大新闻时,吸引学生在微博平台上讨论,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交流内容的多元化又有利于增长学生的见识,使其思想更有深度。
(三)多样性
以上两点主要体现在教育主体和客体上,而多样性则主要是针对道德教育内容而言。比如不少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道德观念扭曲,跟互联网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互联网拉近了世界各国距离,在文化传输中起着桥梁作用,致使西方思想文化涌入高校校园,而很多大学生都愿意去学习模仿;另一方面,网络具有开放性,目前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网络上鱼龙混杂,暴力、色情,以及其他反传统道德的信息充斥,很容易改变大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信仰,进而滋生出利己主义、享乐主义。
此外,中西方文化有着明显差异,在实际教育中,除了不良思想,西方很多优秀文化也逐渐被接受,比如个人自由、民主平等。这是世界一体化趋势的必然结果,也是道德教育改革所需,我国道德教育并不完善,如果能够借鉴学习国外,实现民族和国际的对接,不论是拓展大学生知识能力,还是完善其道德素养,都能起到推动作用。大学生在选择或评价时,开始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标准也从唯一过渡为多元。比如道德价值标准不再是简单的理想主义,或者唯一的实用主义,开始两者并存。
(四)隐蔽性
网络还具有虚拟性,有些大学生在现实中受挫后,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不敢面对现实。在网络上,自己可以匿名和世界范围的人交朋友,可以无所顾忌地谈论自己的想法,甚至在游戏中找成功感。当然,也有很多大学生判断能力较差,对网络存在有畏惧心理,不敢与网友交流,怕被对方欺骗。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需要教育工作者加强重视,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性格心理,关注其思想变化。教育形式也要多样化,除了正面教育,还应采取其他较为隐蔽的形式,优化校园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二、“互联网 ”条件下如何加强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建设
(一)更新指导理念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公平性、虚拟性和交互性,对现实世界和我国传统教育理念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可以确定,“互联网 ”模式将是今后的主流,所以道德教育指导理念也应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树立整体育人理念,把德育看成一个整体,从主体、客体、介体,到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将其视为整体。要正确处理互联网环境下的多元文化激荡、社会多样化发展、学生个性化发展之间的关系,需坚持德育一元主导与包容多样的理念。另外,还应树立道德教育与新媒体传播特征相一致的理念。
(二)转变教育模式
在网络这个虚拟环境中,有些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也趋向于虚拟化,但也有部分学生的道德标准开始从理想化朝实用主义转变。这表明,互联网的发展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既要注重现实,又要考虑互联网的虚拟优势,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互联网如何发展,也不可能取代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功能,而且大学生作为国家栋梁之才,必须立足现实,脚踏实地,而不是活在虚幻中。虚拟教育主要是与网络有关的教育活动,比如网络道德、翻转课堂教学法等。不少高校在网络德育中都很提倡“慎独意识”,因为大学生沉浸于网络,不愿与现实世界打交道,如果自控力和判断力较差,极易陷入网络无法自拔。而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树立慎独意识,提高自身自控力,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避免被网络不良信息影响。此外,道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其实在其他环境中也可以学习,比如家庭、社会,都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场所。所以,在新的模式下,应该重视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的联合。 (三)重整教学内容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性与德行的统一,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目标,加强道德教育,提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德性,增加大学生道德实践的机会,并注重大学生的道德自律,促进形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性与德行的统一。以提高道德选择能力为新媒体环境下道德选择教育的核心,以提高新媒体道德与现实道德的转化能力为道德教育的着力点,提升学生整体道德能力和水平。
(四)创新教育方法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兴起,例如手机行业、电脑行业。在道德教育中,传统的“板书 教材”教学模式也应有所转变,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引入其中。网络手段主要包括新闻网站、论坛社区、网络电视、博客、电子杂志等。校园内部的网络系统一定要完善,内容丰富有深度,既有互联网的特点,又要展现出学校特色,而且教育性、服务性应该同时兼顾。比如建设专门的德育网站,外链其他的主流网站,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博客和微博都是当前应用较多的网络工具,学校可以建立官微,各院系以及各班级也可以建立博客群,吸引学生多多发言,如此才能帮助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的心声,也可以推荐名人博客,指导学生的道德思想学习。手机媒体这几年发展迅猛,几乎所有大学生每天都在使用手机,与互联网相连,可以随时随地很方便地获取所需信息,其移动性是计算机难以比拟的。手机微信、手机微博在手机软件中占据着很大比重,教育工作者可以加以利用,同时还可增设手机报、手机短信等形式,通过现代数字化技术开展道德教育。
(五)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教育工作任务加重,需要有更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加入其中。首先,要培养一批骨干力量,拥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较高的道德素养,极强的管理组织能力,同时还要非常熟悉互联网的发展态势,以及各种技术运用。其次,教师和辅导员与大学生接触时间最多,应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专职师资队伍,尤其是辅导员,现在很多高校的优秀辅导员都能够担任德育教师的重担。另外,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培养学生管理队伍,比如树立模范榜样,培育学生干部,帮助辅导员共同管理。这就要求制定严格的选拔标准,确保每一个应聘者都能达到标准要求。为促进内部竞争,激发教育工作者的主动性,可实行激励制度,定期考核,将结果与岗位薪酬挂钩。
(六)完善评价体系
互联网使得道德教育环境更加开放,高校也应积极创新,不能再局限于传统教学。就评价机制而言,内容上要更全面,指标应更科学,且评价要具有指导性。今后的道德教育中,评价主体将会逐步多元化,除教师外,学生、学校、家庭、政府都可以参与到大学生道德教育评价中来。教育专家学者依旧起着主导作用,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同样不容忽视,各方主体应当加强联系,多多沟通,发挥自身力量,促进大学生顺利成长。评价内容应包括教育制度、领导体制、师资队伍、硬件设施等,与前面提到的主体相对应。比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极高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评价方法同样要多样化,比如自评和他评,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政府也应履行自身义务,比如咨询引导、监督管理,强化自律。
(七)优化宏观教育环境
显然,互联网环境对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形成挑战,所以道德教育在传承发展的同时,还要兼顾吸收创新。根据互联网发展趋势和特点,建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以政府为主导,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起到监督引导的作用。以社会为主体,新媒体行业内部应做到自律,发布新闻信息时,坚决杜绝不良信息,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媒体圈。大学生利用互联网时,同样要提高自控力,严格自律。各高校作为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责任更重,首先校园网络制度应该不断完善,强化执行力,确保各项制度都能落实。加强人员管理,提高其专业水平,树立危机意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除了运用计算机技术维护网络安全,还要学会使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管理阶层要加大监督力度,实心责任制,一旦发现问题,追究到个人。如果有违法行为,要运用法律对其予以惩处。此外,在网络安全管理人才培养,以及大学生文明上网习惯培养方面,高校也应加强重视。
三、结语
“互联网 ”是网络信息化发展的结果,也是今后社会的主流趋势,各领域各方面都深受影响,若想取得良好的发展,必须顺应这种趋势。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即是如此,教育理念、教育体制,以及方法、形式等,都要更新,根据互联网的特点加以调整,以保证最终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家斗、吴芳、尹德志.“互联网 ”时代下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研究.法制博览.2016,25(13).
[2]汪华、张远登、涂运祥、谈朝阳.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对策研究.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5).
[3]刘晓娟.网络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外企业家.2014,20(33).
[4]马宁、刘家豪.互联网环境下的“慎独”精神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