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言是向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工具,它在幼儿教育的全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教学影响着其它各科的教学。而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园必须重视语言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幼儿的语言。主要分析了幼儿园语言教学中质量提高策略。
【关键词】 幼儿教师;教学语言;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01
幼儿园语言教学是师幼双方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的而共同开展的双边活动。有效语言教学就要遵循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要求教师努力追求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充分发挥教师和幼儿双方的主体作用,以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1.转变传统教学观,构建“先学后教”理念
教学观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或对教学的主张,也就是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对象的认识。要真正转变以往“先教后学”的做法,就要加强教师对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在理论上、观念上与时俱进,构建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理念。在教学设计理念、课堂教学思想方面要注重动机观、个性观、生成观、反思观的综合体现。同时,在强调幼儿主体地位、主动学习的今天,幼儿教师要不断树立“教师是引路人”的观念。在教学中,要以“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的观念确立“把空间和时间给予孩子”的思想。每位教师不但要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更要有孩子,时刻想着孩子在该活动中得到了什么,把“以儿童发展为本”植根于每一位教师的心中。
2.找准语言学科特质,凸显教学核心主题
教学的核心主题是教师在活动教案中要表达的贯穿教育活动始终的中心意图,也是教师要努力通过各种教学环节引领幼儿理解并掌握的核心价值观、知识和技能。
要清晰地把握语言学科的性质特点,突出语言教学的核心主题。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着力点是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从具体实施来看,可将其分成谈话、讲述、文学作品学习、听说游戏、早期阅读等不同的活动类型。
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每一种活动类型的核心与重点,才有利于分析教材,了解其核心知识,并通过教师的裁剪取舍,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教学活动。
如讲述活动,它是以培养幼儿语言表述行为为主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构思和表述一定内容的语言能力,它要求有一定的凭借物,有相对正式的语言情境,所使用的是独白语言。
对讲述活动有了深入的认识和思考后,再开展此类型的活动时,就能准确地把握好其核心价值进行讲述教学。
3.以新颖有趣的语言教学材料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
实践证明,幼儿的兴趣主要取决于对材料的兴趣,也就是需要老师合理选择教材,有趣的教材内容才能激起幼儿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求知欲。首先,老师在选择教材时,一定要选择幼儿熟悉的,但不能呆板、枯燥,要让幼儿学会选择和思考,并讲出教材中具有创造性的故事情节。而幼儿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敢于自己去创造,才能让教学活动变得有声有色,幼儿在创造的过程中发挥着想象力,在满足自我求知欲的同时也提高了语言能力。讲述活动是提高幼儿语言水平能力的主要手段,能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见解和表达能力。在讲述和谈话教学实践中,幼儿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4.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在教学中,老师应坚持用普通话与学生进行交流,即使在小班教学,也应坚持使用普通话。除此之外,老师还要利用个别优势,积极鼓励班上一些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以少带多、以强带弱,通过让幼儿参加喜欢的课堂活动来学习语言。就算在课外,老师也要坚持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在晨间活动、饭前饭后、户外活动、甚至幼儿离园的时候都可以用普通话与幼儿交流,从幼儿刚入园到毕业,老师都应保证幼儿生活在一个充满规范语言的环境中,并不断得到语言交流的熏陶,使幼儿真正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5.注重提问细节,有机结合集体回答与个体回答
集体回答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减少幼儿的畏难情绪。但目前有一些教师在教学形式上过分追求集体回答,导致幼儿不能够更好的积极思考。因此,集体回答应与教学提问内容相结合,需要注意的是,进行个别提问前应熟记孩子的姓名。小孩子
尤其希望被老师注意,所以每次教师提出的问题都积极举手回答,
如果老师记不住孩子的名字,会让他们感觉很失落。可见,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不能忽视的,可能会造成处在发展阶段的幼儿心理极大的伤害,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应有所注意。
6.幼儿教师的语言应体现人性化
教师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必须考虑幼儿现有的语言接受能力,力求“因人用语”。比如,对性格不同的幼儿,语言的使用就应不同:比较内向,较为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应更多的采用亲切的语调,关怀的语气,鼓励的语言对他们说话,以消除幼儿紧张的心理;对反应较慢的幼儿,教师要有耐心,在语速上适当地放慢一些;对脾气较急的孩子。教师的语调要显得沉稳,语速适中,使幼儿的急燥情绪得以缓和。再如,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要多使用些儿童化、拟人化的语言,将一些无生命的东西赋予生命来吸引幼儿的注意;而对中、大班幼儿则要注意语言的坚定和亲切,使幼儿感到老师的话是经过思考的,不是随随便便说的,是值得听的。总之,对不同的幼儿,教师应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因人用语,因人施教,使每个幼儿在其原有水平的基础上都得到进步和发展。
7.总结
综上所述,在对幼儿进行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老师首先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选择合适的教材,在课堂提问中要合理的设计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学习语言,以及在日常活动中,都应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张其顺.幼儿活动中教师领导力提升初探[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01)
[2]黄利.幼儿园师生沟通的方法和技巧[J].广西教育.2005(Z4)
[3]马玲.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技能、策略与魅力[J].林区教学.2009(01)
[4]王凤美.在“三室”中解读“一切为了孩子”[J].山东教育.2008(18)
【关键词】 幼儿教师;教学语言;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01
幼儿园语言教学是师幼双方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的而共同开展的双边活动。有效语言教学就要遵循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要求教师努力追求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充分发挥教师和幼儿双方的主体作用,以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1.转变传统教学观,构建“先学后教”理念
教学观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或对教学的主张,也就是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对象的认识。要真正转变以往“先教后学”的做法,就要加强教师对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在理论上、观念上与时俱进,构建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理念。在教学设计理念、课堂教学思想方面要注重动机观、个性观、生成观、反思观的综合体现。同时,在强调幼儿主体地位、主动学习的今天,幼儿教师要不断树立“教师是引路人”的观念。在教学中,要以“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的观念确立“把空间和时间给予孩子”的思想。每位教师不但要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更要有孩子,时刻想着孩子在该活动中得到了什么,把“以儿童发展为本”植根于每一位教师的心中。
2.找准语言学科特质,凸显教学核心主题
教学的核心主题是教师在活动教案中要表达的贯穿教育活动始终的中心意图,也是教师要努力通过各种教学环节引领幼儿理解并掌握的核心价值观、知识和技能。
要清晰地把握语言学科的性质特点,突出语言教学的核心主题。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着力点是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从具体实施来看,可将其分成谈话、讲述、文学作品学习、听说游戏、早期阅读等不同的活动类型。
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每一种活动类型的核心与重点,才有利于分析教材,了解其核心知识,并通过教师的裁剪取舍,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教学活动。
如讲述活动,它是以培养幼儿语言表述行为为主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构思和表述一定内容的语言能力,它要求有一定的凭借物,有相对正式的语言情境,所使用的是独白语言。
对讲述活动有了深入的认识和思考后,再开展此类型的活动时,就能准确地把握好其核心价值进行讲述教学。
3.以新颖有趣的语言教学材料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
实践证明,幼儿的兴趣主要取决于对材料的兴趣,也就是需要老师合理选择教材,有趣的教材内容才能激起幼儿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求知欲。首先,老师在选择教材时,一定要选择幼儿熟悉的,但不能呆板、枯燥,要让幼儿学会选择和思考,并讲出教材中具有创造性的故事情节。而幼儿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敢于自己去创造,才能让教学活动变得有声有色,幼儿在创造的过程中发挥着想象力,在满足自我求知欲的同时也提高了语言能力。讲述活动是提高幼儿语言水平能力的主要手段,能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见解和表达能力。在讲述和谈话教学实践中,幼儿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4.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在教学中,老师应坚持用普通话与学生进行交流,即使在小班教学,也应坚持使用普通话。除此之外,老师还要利用个别优势,积极鼓励班上一些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以少带多、以强带弱,通过让幼儿参加喜欢的课堂活动来学习语言。就算在课外,老师也要坚持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在晨间活动、饭前饭后、户外活动、甚至幼儿离园的时候都可以用普通话与幼儿交流,从幼儿刚入园到毕业,老师都应保证幼儿生活在一个充满规范语言的环境中,并不断得到语言交流的熏陶,使幼儿真正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5.注重提问细节,有机结合集体回答与个体回答
集体回答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减少幼儿的畏难情绪。但目前有一些教师在教学形式上过分追求集体回答,导致幼儿不能够更好的积极思考。因此,集体回答应与教学提问内容相结合,需要注意的是,进行个别提问前应熟记孩子的姓名。小孩子
尤其希望被老师注意,所以每次教师提出的问题都积极举手回答,
如果老师记不住孩子的名字,会让他们感觉很失落。可见,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不能忽视的,可能会造成处在发展阶段的幼儿心理极大的伤害,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应有所注意。
6.幼儿教师的语言应体现人性化
教师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必须考虑幼儿现有的语言接受能力,力求“因人用语”。比如,对性格不同的幼儿,语言的使用就应不同:比较内向,较为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应更多的采用亲切的语调,关怀的语气,鼓励的语言对他们说话,以消除幼儿紧张的心理;对反应较慢的幼儿,教师要有耐心,在语速上适当地放慢一些;对脾气较急的孩子。教师的语调要显得沉稳,语速适中,使幼儿的急燥情绪得以缓和。再如,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要多使用些儿童化、拟人化的语言,将一些无生命的东西赋予生命来吸引幼儿的注意;而对中、大班幼儿则要注意语言的坚定和亲切,使幼儿感到老师的话是经过思考的,不是随随便便说的,是值得听的。总之,对不同的幼儿,教师应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因人用语,因人施教,使每个幼儿在其原有水平的基础上都得到进步和发展。
7.总结
综上所述,在对幼儿进行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老师首先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选择合适的教材,在课堂提问中要合理的设计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学习语言,以及在日常活动中,都应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张其顺.幼儿活动中教师领导力提升初探[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01)
[2]黄利.幼儿园师生沟通的方法和技巧[J].广西教育.2005(Z4)
[3]马玲.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技能、策略与魅力[J].林区教学.2009(01)
[4]王凤美.在“三室”中解读“一切为了孩子”[J].山东教育.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