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式学习因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理想选择。生活与哲学理应将探究式学习引入并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和能力。本文从教材内容让学生探究知识内在联系;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发展学生问题意识;采用发现式教学,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角度谈几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 问题意识
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历代教育家所重视,孔子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苏格拉底曾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指学生是“认识的主人”,而不是“认识的机器”,应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教材内容让学生探究知识内在联系
哲学教材是学生不说话的教师。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宏观体系。
1.要让学生明确哲学教材不仅要阅读每一小节的知识内容,而且要阅读楷体字、观察插图及漫画等辅助材料,并结合身边事例进行分析理解。
2.要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方法。首先是“读”,先通读再细读再精读教材;教师指导读的过程应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教读阶段,即教学生怎样把课本内容读懂读通读透。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阅读,养成自学习惯。二是引读阶段,即教师由教转为“引”。主要是设置阅读思考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引导学生在重点、难点、关键点多分析、多思考,帮助学生把握重点、解决难点,注重知识的“点”“线”“面”把知识作为一个整体。三是自读阶段,它标志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不仅能独立地阅读课本,而且学会了质疑问难,学会自己提问题。教师正是围绕学生所带的问题进行深化教学的。其次是“划”,边读边划出教材的重点;第三是“查”,查阅有关的参考资料,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第四是“思”,边读边思考教材的问题;第五是“做”,做一些练习;第六是“验”,通过课后题和单元题进行验证,教师做好重点讲评。
3.不同阶段指导学生阅读要有侧重。课前的粗读侧重学习内容的了解,课中的细读侧重明确重难点,课后的精读侧重学习要点的强化。
二、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发展学生问题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努力去探索,去攀登,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
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思考、探索、自行发现奥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特別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环境,为学生问题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地培养提供科学的方法支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问题”强加给学生,而应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的大厦,而是促使他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接受现成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能力。因此,教学对学生而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的过程。
三、采用发现式教学,强化学生问题意识
郑板桥曾经说过:“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学生自身要提高自觉提问意识,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勤于质疑,产生更高层次的问题。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讨论,在讨论中澄清模糊的认识,通过剖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把握。
让学生敢问,需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这是学生问题意识产生及能力培养的适宜气候与土壤,否则学生就不会多想,更不敢多问,难以挖掘和发挥出他们最大的潜能。第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说。“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情绪的触发器,是搞好政治课教学、提高思想教育效果的重要保障。第二,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反复宣传“言者无罪”的思想,明确告诉学生盲目相信书本不好,老师喜欢学生“善疑”,从而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第三,教师应尽量做到表情专注,态度和蔼,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认真对待,耐心解答,防止在言行上伤害他们的自尊,挫伤其积极性。第四,对大胆发问的同学,特别是创造性的问题要给予中肯评价,让他们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热情高涨,思维活跃,积极主动思考和提出更多学习中的问题。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 问题意识
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历代教育家所重视,孔子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苏格拉底曾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指学生是“认识的主人”,而不是“认识的机器”,应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教材内容让学生探究知识内在联系
哲学教材是学生不说话的教师。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宏观体系。
1.要让学生明确哲学教材不仅要阅读每一小节的知识内容,而且要阅读楷体字、观察插图及漫画等辅助材料,并结合身边事例进行分析理解。
2.要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方法。首先是“读”,先通读再细读再精读教材;教师指导读的过程应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教读阶段,即教学生怎样把课本内容读懂读通读透。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阅读,养成自学习惯。二是引读阶段,即教师由教转为“引”。主要是设置阅读思考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引导学生在重点、难点、关键点多分析、多思考,帮助学生把握重点、解决难点,注重知识的“点”“线”“面”把知识作为一个整体。三是自读阶段,它标志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不仅能独立地阅读课本,而且学会了质疑问难,学会自己提问题。教师正是围绕学生所带的问题进行深化教学的。其次是“划”,边读边划出教材的重点;第三是“查”,查阅有关的参考资料,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第四是“思”,边读边思考教材的问题;第五是“做”,做一些练习;第六是“验”,通过课后题和单元题进行验证,教师做好重点讲评。
3.不同阶段指导学生阅读要有侧重。课前的粗读侧重学习内容的了解,课中的细读侧重明确重难点,课后的精读侧重学习要点的强化。
二、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发展学生问题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努力去探索,去攀登,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
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思考、探索、自行发现奥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特別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环境,为学生问题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地培养提供科学的方法支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问题”强加给学生,而应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的大厦,而是促使他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接受现成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能力。因此,教学对学生而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的过程。
三、采用发现式教学,强化学生问题意识
郑板桥曾经说过:“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学生自身要提高自觉提问意识,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勤于质疑,产生更高层次的问题。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讨论,在讨论中澄清模糊的认识,通过剖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把握。
让学生敢问,需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这是学生问题意识产生及能力培养的适宜气候与土壤,否则学生就不会多想,更不敢多问,难以挖掘和发挥出他们最大的潜能。第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说。“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情绪的触发器,是搞好政治课教学、提高思想教育效果的重要保障。第二,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反复宣传“言者无罪”的思想,明确告诉学生盲目相信书本不好,老师喜欢学生“善疑”,从而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第三,教师应尽量做到表情专注,态度和蔼,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认真对待,耐心解答,防止在言行上伤害他们的自尊,挫伤其积极性。第四,对大胆发问的同学,特别是创造性的问题要给予中肯评价,让他们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热情高涨,思维活跃,积极主动思考和提出更多学习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