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助推器。如何通过评价让学生提高认识,提高礼仪习惯养成的趣味性,增加礼仪习惯养成的持久性呢?广州市天河区冼村小学借助礼仪银行这一载体,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力,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
礼仪银行:评价机制的新探索
用礼仪银行作为礼仪教育的评价载体,这一灵感源于中央电视台对湖南某个社区道德银行的报道。它直接触发了我们的思考:为什么我们的礼仪行为不可以存储?为什么不让学生的好习惯的养成形成良性循环?
在不断的追问中,礼仪银行萌芽了!学校大队部制定方案,礼仪银行的储蓄细则的制定、礼仪存折的设计、礼仪银行行长的申报和竞选、礼仪行为的存储等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三年过去了,礼仪银行对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首先,它规范了评价内容。学校在内容上将礼仪行为规范进行了细化,囊括了社会礼仪、家庭礼仪、学校礼仪、个人礼仪四大块共65项;在认知上让学生了解了在不同的场合,应有怎样的行为表现。
其次,它是一个很好的评价载体。每周、每月、每学期对学生的礼仪行为进行的评价,都会促使学生对自己前一段时间的生活进行一次回顾与反思。从评价的主体上看,既有学生自己,又有老师、同学、家长。这样既能体现对行为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又能促使学生认识到:身处集体中,要考虑别人的看法、感受,要做到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再次,它带来了示范和榜样的效应。谁的礼仪行为积攒得多,谁的储蓄(积分)、利息就多,谁就是银行的VIP客户。当然,对贡献大的客户,学校会进行表扬和宣传,礼仪之星也就从中产生了。光荣的礼仪之星会在全校的集会上受到表扬,并获得由校长亲自颁发的礼仪之星的标志——“笑脸”胸章,他们会接受学校“金穗报”小记者的采访,他们的照片会张贴在课室外面醒目的位置上。他们的脸上写满自豪,同学们的脸上则充满羡慕。据观察和访谈,曾被评为礼仪之星的孩子都能持之以恒,养成礼仪习惯,礼仪已经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
最后,它还是一个展示和锻炼的平台。礼仪银行分为总行和分行,学校是总行,每一个班级为一个分行。总行和分行分别由行长和副行长进行管理。他们的产生并不是由老师指定的,而是先经同学推荐成为候选人,然后进行竞选演讲,最后由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投票产生。脱颖而出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礼仪习惯,还要有较好的言语能力、落落大方的气质、一定的胆略和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在此过程中,不管孩子有没有竞选成功,其文明礼仪素质都得到了展示和锻炼。
一名学生在作文中表达了对参加礼仪银行储蓄活动后的体会——
记得刚拿到礼仪存折的时候,我爱不释手,一次又一次地轻轻抚摸着礼仪存折的页面,然后轻轻地放进书包。我渴望每周一次的积分登记和每月一次的礼仪之星评比。
那本礼仪存折在别人眼里可能是一文不值的,可是在我的眼中却是无价之宝。自从有了它,我学会了不少东西。记得不久之前我还是一个不懂礼仪的女孩子,可是自从有了这本存折,我做得比以前好多了,也因此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这本存折给我带来了快乐和成功的感觉,让我更加自信。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本存折,让我们学校更添了一份光辉,让我更加自豪!
“利息”新制:为孩子的文明行为注入新的动力
毋庸质疑,礼仪银行的确对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不免会产生审美疲劳,对礼仪之星的评比和礼仪存折的使用热情也没有过去高了。
这让我们不由得思考:如何持续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如何提高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如何巩固和提升前期的研究成果?
在专家的点拨、兄弟学校的启发下,老师们的智慧被再一次点燃,于是就有了礼仪币、礼仪卡和礼仪心愿的诞生:将原来的礼仪银行的积分分若干个等次,一周内拥有一定的积分就可获得储蓄利息——一张礼仪卡;积累了若干张礼仪卡可以换得一个礼仪币;若干个礼仪币可以换得一个礼仪心愿。
在行为主义理论中,礼仪卡、礼仪币、礼仪心愿就是我们的可能强化物。三种强化物体现了三个目标层次,具有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特点。这样的评价系统表明我们后期的研究过程具有与以前不同的特点,即行为的强化已经由定时强化转向间歇性强化。
那么,作为最高层次的强化物——礼仪心愿,它应该是最具有吸引力,但又必须切合实际、易于操作,既要有共性又要有个性。
怎样才能知道学生最喜欢什么?课题组老师对二至六年级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一年级学生采取访谈和实际观察的方法(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刚入学,第一学期不参与书面的问卷调查)收集了大家的礼仪心愿。
我们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假如你将被评为礼仪之星,你希望达成怎样的礼仪心愿呢?
填写问卷和参与访谈的学生共596人,回收答卷596份。统计结果如下:
得到一本喜欢的书240人,占40.3%;参观一个活动场所 102人,占17.1%;看一次电影118人,占19.8%;其它136,占22.8%。
有了专家的指导,有了对学生真实心声的调查,学校对原来的礼仪银行进行了新的改革。课题组教师设计了小巧精美的礼仪卡,印有笑脸的礼仪币,还有挂满礼仪心愿的礼仪树,这一切都让孩子无比惊奇,都产生了拥有它们、参与活动的冲动。
活动收获:让文明礼仪成为孩子终生的财富
改进后的礼仪银行以及礼仪存折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作为行为诱因,它更富有变化,新颖性和独特性也更强,为学生所喜爱、所期待。当学生在盘点自己的“储蓄利息”的时候,总是流露着自豪和喜悦,都在盘算着自己该如何坚持、该如何改进才能多一些“利息”!请看下面的一组镜头——
镜头一:每周的班会上,每个同学面前放着一本礼仪存折,四人围坐一组,同学们热烈而有序地对照存储积分项目逐项评分,一丝不苟。各种表情让人忍俊不禁,有的同学喜笑颜开,有的同学杏眼圆睁,有的同学小嘴撅起,有的作捶胸顿足状
礼仪银行:评价机制的新探索
用礼仪银行作为礼仪教育的评价载体,这一灵感源于中央电视台对湖南某个社区道德银行的报道。它直接触发了我们的思考:为什么我们的礼仪行为不可以存储?为什么不让学生的好习惯的养成形成良性循环?
在不断的追问中,礼仪银行萌芽了!学校大队部制定方案,礼仪银行的储蓄细则的制定、礼仪存折的设计、礼仪银行行长的申报和竞选、礼仪行为的存储等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三年过去了,礼仪银行对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首先,它规范了评价内容。学校在内容上将礼仪行为规范进行了细化,囊括了社会礼仪、家庭礼仪、学校礼仪、个人礼仪四大块共65项;在认知上让学生了解了在不同的场合,应有怎样的行为表现。
其次,它是一个很好的评价载体。每周、每月、每学期对学生的礼仪行为进行的评价,都会促使学生对自己前一段时间的生活进行一次回顾与反思。从评价的主体上看,既有学生自己,又有老师、同学、家长。这样既能体现对行为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又能促使学生认识到:身处集体中,要考虑别人的看法、感受,要做到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再次,它带来了示范和榜样的效应。谁的礼仪行为积攒得多,谁的储蓄(积分)、利息就多,谁就是银行的VIP客户。当然,对贡献大的客户,学校会进行表扬和宣传,礼仪之星也就从中产生了。光荣的礼仪之星会在全校的集会上受到表扬,并获得由校长亲自颁发的礼仪之星的标志——“笑脸”胸章,他们会接受学校“金穗报”小记者的采访,他们的照片会张贴在课室外面醒目的位置上。他们的脸上写满自豪,同学们的脸上则充满羡慕。据观察和访谈,曾被评为礼仪之星的孩子都能持之以恒,养成礼仪习惯,礼仪已经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
最后,它还是一个展示和锻炼的平台。礼仪银行分为总行和分行,学校是总行,每一个班级为一个分行。总行和分行分别由行长和副行长进行管理。他们的产生并不是由老师指定的,而是先经同学推荐成为候选人,然后进行竞选演讲,最后由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投票产生。脱颖而出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礼仪习惯,还要有较好的言语能力、落落大方的气质、一定的胆略和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在此过程中,不管孩子有没有竞选成功,其文明礼仪素质都得到了展示和锻炼。
一名学生在作文中表达了对参加礼仪银行储蓄活动后的体会——
记得刚拿到礼仪存折的时候,我爱不释手,一次又一次地轻轻抚摸着礼仪存折的页面,然后轻轻地放进书包。我渴望每周一次的积分登记和每月一次的礼仪之星评比。
那本礼仪存折在别人眼里可能是一文不值的,可是在我的眼中却是无价之宝。自从有了它,我学会了不少东西。记得不久之前我还是一个不懂礼仪的女孩子,可是自从有了这本存折,我做得比以前好多了,也因此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这本存折给我带来了快乐和成功的感觉,让我更加自信。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本存折,让我们学校更添了一份光辉,让我更加自豪!
“利息”新制:为孩子的文明行为注入新的动力
毋庸质疑,礼仪银行的确对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不免会产生审美疲劳,对礼仪之星的评比和礼仪存折的使用热情也没有过去高了。
这让我们不由得思考:如何持续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如何提高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如何巩固和提升前期的研究成果?
在专家的点拨、兄弟学校的启发下,老师们的智慧被再一次点燃,于是就有了礼仪币、礼仪卡和礼仪心愿的诞生:将原来的礼仪银行的积分分若干个等次,一周内拥有一定的积分就可获得储蓄利息——一张礼仪卡;积累了若干张礼仪卡可以换得一个礼仪币;若干个礼仪币可以换得一个礼仪心愿。
在行为主义理论中,礼仪卡、礼仪币、礼仪心愿就是我们的可能强化物。三种强化物体现了三个目标层次,具有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特点。这样的评价系统表明我们后期的研究过程具有与以前不同的特点,即行为的强化已经由定时强化转向间歇性强化。
那么,作为最高层次的强化物——礼仪心愿,它应该是最具有吸引力,但又必须切合实际、易于操作,既要有共性又要有个性。
怎样才能知道学生最喜欢什么?课题组老师对二至六年级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一年级学生采取访谈和实际观察的方法(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刚入学,第一学期不参与书面的问卷调查)收集了大家的礼仪心愿。
我们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假如你将被评为礼仪之星,你希望达成怎样的礼仪心愿呢?
填写问卷和参与访谈的学生共596人,回收答卷596份。统计结果如下:
得到一本喜欢的书240人,占40.3%;参观一个活动场所 102人,占17.1%;看一次电影118人,占19.8%;其它136,占22.8%。
有了专家的指导,有了对学生真实心声的调查,学校对原来的礼仪银行进行了新的改革。课题组教师设计了小巧精美的礼仪卡,印有笑脸的礼仪币,还有挂满礼仪心愿的礼仪树,这一切都让孩子无比惊奇,都产生了拥有它们、参与活动的冲动。
活动收获:让文明礼仪成为孩子终生的财富
改进后的礼仪银行以及礼仪存折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作为行为诱因,它更富有变化,新颖性和独特性也更强,为学生所喜爱、所期待。当学生在盘点自己的“储蓄利息”的时候,总是流露着自豪和喜悦,都在盘算着自己该如何坚持、该如何改进才能多一些“利息”!请看下面的一组镜头——
镜头一:每周的班会上,每个同学面前放着一本礼仪存折,四人围坐一组,同学们热烈而有序地对照存储积分项目逐项评分,一丝不苟。各种表情让人忍俊不禁,有的同学喜笑颜开,有的同学杏眼圆睁,有的同学小嘴撅起,有的作捶胸顿足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