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常态课堂的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实践研究

来源 :学子·教育新理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mi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和“学”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体现“教”的有效性,也体现“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行为有效性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例进行分析。
  一、灵活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增强常态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材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是教师用来“教”学生知识体系的媒介。教师不是教材的被动使用者,而应该是教材的积极开发者(程晓堂,2002)。通过对常态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和反思,我们要学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地处理教材内容,不应“唯教材至上”。
  1.杜绝“多余的课”,注重对教材进行“整合和补充”
  案例描述:PEP教材有很多Let’s do的活动。这些TPR活动能够很好地巩固练习新授内容并提升学生的兴趣。教师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可以把它巧妙地设计成:Listen and number.或者Listen and tick.同样,Let’s learn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巧妙地设计成相应的Listen and number,Listen and choose 或Listen and write 等活动让学生来感知、巩固或是复习单词。这些活动简单、有效,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案例描述:自编歌曲或chant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PEP Book 2Unit 2,让学生掌握this,that的发音及用法,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让学生熟练运用句型:Who’s this…? He’s /She’s…进行问答,教师引导学生学说这样一个chant:
  This,this,this,who’s this boy? He’s,he’s,he’s,he’s my brother.
  That,that,that,who’s that girl?She’s,she’s,she’s,she’s my sister.
  这样的chant创编使重点句型得以充分训练,自然地突破难点。
  2.杜绝“以本为本”的课,注重对教材进行“替换和扩展”
  案例描述:PEP Book1 Unit 1 Part B Let’s Learn学习的内容为人体部位,一位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就只关注到人体的部位,其实我们还可以扩展到动物,物品等。举个例子:不只是“人”有腿,“桌子”也有腿,“人”有身体,“树木”也有身体,为什么不可以拓展到其他方面呢?这就是缺少了对教材的拓展性和延伸。
  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改变教材观念,拥有一个大的教材观。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对教材的使用提出了如下建议:“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地取舍和调整”。所以建议每一位英语教师手头都多备几套教材,以便于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
  二、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增强常态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它不仅制约着教学系统设计的方向,也决定着教学的具体步骤、方法和组织形式。所以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有利于保证教师对教学活动全过程的自觉控制,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1.教学目标的灵活性
  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案例描述:以PEP教材中Story Time教学目标为例,可分以下三个层次:a.基本了解、听懂本单元的小故事。b.能基本背诵本单元的小故事,并进行简单表演。c.能熟练表演出本单元小故事,并能进行适当拓展。在这样分层教学目标要求下,教师也便于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体现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增强有效性。
  2.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教学目标的层次与学习者接受教育的层次相适应外,教学目标本身也有层次的关系。如,在认知目标中,从知识开始,经过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到评价,这六个目标就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关系。这是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注意的。
  案例描述:PEP Unit3 Part A Let’s learn,具体做法如下:
  3.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
  (1)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须是学习者,而不能是教师。在这个意义上,诸如:“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教学3组对话”“完成Part C部分的活动内容”等目标表述是不恰当的。我们在进行目标表述时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表述,运用诸如:学生具有……的能力,学生受到……的训练,学生在……得到提高等等。
  (2)教学目标必须用教学活动的结果而不能用教学活动的过程或手段来描述。在这个意义上,诸如:“学生应受到阅读能力的训练”也是一个不合格的目标表述。我们可以这样表述:“a.使学生具有能够将短文中重点词语标示出来的能力。b.能初读短文,用自己语言回答课后问题。c.能够简单叙述短文梗概。”这样就表达了具体阅读能力的教学结果。
  (3)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的而不能是抽象的。所谓具体,是指这一动词所对应的行为或动作是可观察的。像“知道”“理解”“掌握”“学唱”等抽象动词,可用来表述总括性的课程目标和单元目标,但在编写教学目标时应避免使用。所以我们在表述教学目标时,可参考下列语言:
  语言知识和技能目标:会听、说、读、写……复述,背诵,描述,分类,区别,叙述,改编,选择,书写,表演,运用,评定等。
  情感态度目标:愿意注意,接受,赞同,产生兴趣,有愉悦感,欢呼,表现,帮助,权衡,决定,建立等。
  在教学中要做到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课堂上能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实施分层递进教学,增强常态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教学实践中,如能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20世纪30年代初,维果茨基首先将“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引入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提出“良好的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著名论断。他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精选课堂游戏活动,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什么样的游戏活动更能增强有效性呢?这就要求我们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角度考虑。
  案例描述:PEP教材四年级下册Unit4 It’s warm today,为了学几件新衣服类的单词jeans、pants、shorts、socks、shoes,用一些衣物图片来教授,缺乏新意。另辟蹊径,设计一个情景:换衣间里一些卡通人物,将去参加特色活动,请给他们搭配合适的衣服。这样一来,对应了时下学生中风行的服饰搭配游戏,而且有了具体的故事情节,既有趣又可行,孩子们学习的劲头很快被调动起来,效果生动昂然。
  2.利用多媒体引入最近发展区
  多媒体的运用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若能充分利用英语教学音像资源——图画、图表、投影、录音、录像等多媒体软件进行教学,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规范的语音、语调示范,还可以提供真实自然的语用示范,伴随体态语(body language)的示范,是最能把学生引入最近发展区的。
  案例描述:利用最近发展区进行的热身活动。
  a.课前扭扭腰。小鸡操兔子舞曾风靡一时,每节课前,用动感的音乐、滑稽又逼真的动作让学生们一起来扭扭腰,能很快地激发学生的快乐神经,引入最近发展区。做操的同时还能用拼凑法产生很多新单词,如,“bend your knees” “raise your arms”“shake your body”等,都可为教学的新授做好铺垫,增强有效性。
  b.猜一猜游戏。平时我们若能用多彩的课件,通过声音,已处理的图片、闪烁、移动、代替等方法更可以提高“guessing game”的有效性。课件辅助教学可以拓展孩子的思维,提高引入和复习的教学质量。
  3.“带着任务”走进最近发展区
  根据儿童学习中喜欢挑战的特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交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去完成,也是一个刺激和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有效办法。新课标也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使教学活动化。
  案例描述:pep book4 unit 3 read and write,考虑到由于课文中牵涉到很多衣服和颜色单词,如果教师一上来就向学生提出问题“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这一问题,很容易限制一部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果营造一个阶梯式的任务,使问题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效果就会好一些。于是,我采用这样的步骤:
  a.请每位学生把文章中表示颜色和衣服的单词写下来。
  b.请学生把衣服与颜色连线。
  c.回答问题“What color is ××’s ××?”
  d.对学生进行How many animals/clothes…are there in the dialogue? 等更深层次的提问。
  e.编一个新的对话,并且针对所编对话互相提问题。
  这样,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提示中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任务,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阅读能力,提高了有效性。当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跳跃式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任务必须令学生真正感到“所学即可用,所见即所得”。
  4.善于打破“最近发展区”,向更高层次发展
  学生达到最近发展区以后,很快变为现有发展水平,因此,教学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向高层发展,建立新的最近发展区。如,独特的见解、新颖的方法等都是学生向高层发展的突出标志。
  案例描述:Pep book 1 unit 2,学生已经掌握身体各部位的英文单词后,他们产生了新的最近发展区,有更大的欲望想知道更多的知识。因此,我们可以出示动物的图片,让孩子通过对动物的身体部位探索,既增加了科学知识,也训练了语言,每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都向更高层次迈进了一步,把英语知识和能力延续到了课外。
  科学地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又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非常重要。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元培小学)
其他文献
居住小区内可收集雨水的下垫面根据其特征分为:建筑屋面、小区内道路和广场等硬化地面、绿地。屋面是小区中最适合和常用的雨水收集面,小区建筑雨水利用在我国有较大空间。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越来越开放,各种信息涌入人们的视野,人们的价值观也愈加多元,我们俗称为社会转型期。在这个时期,我们的学生也是亲身体验与参与者之一,所以学生的信息来源渠道与老师几乎是均等的,学生也不再像过去一样为师独尊了,并且社会本身没有完全统一的核心价值观,甚至社会上的所见所闻与传统的教育价值取向完全背离,以及社会上各种不良信息的渗透,导致学生的价值观非常不稳定甚至扭曲,进而使处在青春
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制作,使人们明显感到,传统的“教师”角色,实际上被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媒体所代替。如何胜任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工作?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小学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和课件的制作等教育的常规手段外,还要有更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境界,这对原来只需“动口”,不需“动手”的小学教师来说,是一场新的挑战。  一、现代多媒体信息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音乐艺术形式的不断繁荣使得流行音乐在初中生中开始普及,但是一部分粗俗、浅薄的流行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初中生的欣赏水平。因此,教师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需要在众多流行音乐中挑选出积极的,并能传递正能量的音乐。为了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的音乐审美水平,教师需要合理地利用流行音乐,引导初中生学习流行音乐。虽然近年来我国初中流行音乐教学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我国近些年对于保障性住房所出台的政策,基本上还是从政策与资金、社会与城市等宏观层面出发进行考虑的,而设计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关于保障性住房的选址、住宅的节能适应性等,
天瑞山庄地下室工程采取有效设计和施工措施,从设计上增强抗裂能力,减少约束,施工中采取措施,减少混凝土温差和收缩,克服了混凝土开裂的质量通病。
一、构建扁平化的团队研究组织网络,不断提高团队成员的核心学习力  学校建立了由领导班子和团队首席执行教师组成的团队学习核心组,实施学习共同体扁平管理。核心组负责督促、指导学习型团队开展学习研讨,这样领导不再是行政干预,而是作为学习者、引领者,与教师共同参与学习研讨,在活动中迅速发现问题,迅速应对,迅速形成解决策略。同时角色的转换,使教师群体更愿意接受和吸纳指导者的意见,使团队学习更具实效性。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