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汉语人文性”思想的提出,中国语言学家开始真正认识到汉语的独特性,这就使得汉语语言学受到了巨大冲击。同时,译员作为语言工作者,也要深入领会“汉语人文性”这一思想,并将其体现在翻译实践过程,为中外文化交流实现新突破。本文以文学语篇为例,具体阐释“汉语人文性”思想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汉语人文性;英汉翻译;文学语篇
一、引言
很久以来,从日常交際的角度来看,语言似乎只是一种交流工具;但是从学术角度来看,语言的意义远远超出“工具”的范围。关于语言的理论研究,我最认同魏斯格贝尔(Leo Weisgerber)的“语言中间世界(Zwischen Welt)”说法,他把语言视为主体和客体之间、人与宇宙之间一个特殊世界,一个拥有真实意义的中间环节。魏斯格贝尔还提出:人们需要把语言当做文化创造的坚实力量来研究。[1]这个理论进一步说明“语言是文化的外衣”,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英汉译员,首先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因此,本文从“汉语人文性”出发,以文学语篇为例,探索中国散文与其外译版本语言表现形式的区别,并总结出文学翻译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汉语人文性
(一)“汉语人文性”提出的背景
近代中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遭受严重打击,国际地位低下,这样的社会背景是造成中国文化不自信的主要原因。正因如此,在当时先进的西方思潮流入中国时,中国学者们一心渴望“科学救国”,于是他们慌乱中接受了“西方文化中心论”,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西方的“鞋子”其实并不好穿:学者们把汉字当作无生命的符号,把西方英文语法生硬地套在汉语上,用“形合”语言的规则去约束“意合”的汉语,认为汉语缺少语法规则。这种“科学主义意识”忽略了汉字这种象形文字的文化内涵,忽略了汉语背后的中华文化,忽略了汉语的人文性,让汉语语言学陷入困境。因此,“汉语人文性”思想的提出引起了国内外的重大反响。
(二)“汉语人文性”的内涵
在申小龙看来,语言的社会性决定了针对语言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语言文字层面,我们也不能试图用代数式的符号去精确地描写语言。[2]汉语的人文性,简单来说,是指相比于其它语言,汉语中存在着人类的立体意识,具体而言,汉语具有其他语言(如:英语、德语等西方语言)无可比拟的包括国家历史、人类社会、哲学、艺术创造的深厚的积淀。[3]
三、英汉语篇对比分析
只有类别相同的事物才有可比性。语篇的对比应该是在同种类型下进行的,他们在篇章上需要有对应性,如果没有,在题材上、文体风格上至少也要对应。否则,任意选取语篇对比往往只能显示不同题材、风格或语体的差别,而无助于说明英汉语言的异同。[6]基于此,黄振定指出,翻译对应篇章语料往往是最理想的语篇对比语料。
文学语篇分析
1.中译英
原文: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①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②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③。[10]
译文: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am entitled① to altogether,but my quota of them is undoubtedly wearing away. Counting up silently,I find that② more than 8,000 days have already slipped away through my fingers. Like a drop of water falling off a needle point into the ocean,my days are quietly dripping into the stream of time without leaving a trace. At the thought of this③,sweat oozes from my forehead and tears trickle down my cheeks.(张培基译)[7]
在这一语段中,我关注到三个语言点:
①见原文标注
在这一句中,汉语文本以陈述句的形式书写,在这种表达方式下,“他们”和“我”这两个主体是平等的。读原语文本时,中国读者都能理解“他们”指的是“鬼神”,可以理解为掌管生死簿的“阎王爷”,中国人敬畏鬼神,也会“尽人事,听天命”。汉语中这种表达形式侧面表现出中国传统思想中“天人合一”的概念。
然而在英语译文中,我们并没有感受到“人”与“自然(鬼神)”之间的关系,只围绕主语“I”来讲述,说“自己被赋予的寿命”,我从中体会到人的主观性很强,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西方人自古以来都在探索自然,甚至想要征服自然。
②见原文标注
这句话的原文描述了“我”与“八千多日子(时间)”的关系,即“物”与“我”关系,在这句话中我仍感觉到“物”与“我”是平等的,与①句相似,也表达出“天人合一”的概念。
英语译文中,以“I”为主语而非“8,000 days”,有一种“I”统治“days”的意味。
③见原文标注
从整体来看汉语文本,我能体会到作者在前面描写了时间流逝之快带给他的抽象感受,最后一句作为总结,描述自己的真实状态。这一过程一气呵成,从思维到行动,我们顺理成章地理解为作者因前面的思想铺垫而感到心慌,从而“头涔涔而泪潸潸”,无须作者用语言赘述,我们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转观英译本,相信外国读者也能体会文本的逻辑关系,但是由于英文文本要求“以形摄神”,译员不得不补出一个状语“At the thought of this”,让文本显得有逻辑、有层次。这也是前面提到的中英语言差异,即汉语与西方语言相比,其人文性更为突出。 以上三个小例子体现了中国散文中汉语的人文性,也提示我们,在进行汉英翻译时,要懂得在汉语人文性的基础上进行英语形式的转化。
2.英译中
原文:On one of those sober and rather melancholy days in the latter part of autumn,when the shadows of morning and evening almost mingle together,and throw a gloom over the decline of the year,I passed several hours in rambling about Westminster Abbey①. (Westminster Abbey,Washington Irving)
譯文:晚秋时节,岁暮将至,气象肃穆郁沉,曙光与夜色几乎浑然不分,终日灰朦朦的一片。就在这样的一天,我漫步于西敏寺①,消磨了几个钟头的时光。[9]
首先我想表达对中文译文的欣赏,译文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淡化了原文的陌生感。尤其是①中对于地名的处理,将“威斯敏斯特修道院”译为“西敏寺”,让人完全读不出陌生感。译文的环境描写凸显了汉语的人文性,将原文中的意象转化为文言诗歌常用的形式,用“晚秋”“岁暮”等词语来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值得学习。
这一例子给我个人的启发就是,我们不仅要立足于“汉语人文性”这一根本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同时也要在文化引进过程中采取“提升人文性等级”的处理方式来升华西方文学作品,这是对中国译员的一大挑战。
四、结论
本次研究发现,“汉语人文性”对英汉翻译过程中表现形式的影响分为两种,一是语言结构,二是对内容、表达形式的把握。
(一)语言结构
这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汉译英过程中。中文强调“整体性”,侧重语篇整体带给读者的感受,而不拘泥于语言的具体形式;而英文却强调“以形摄神”,在语法的框架下来进行写作。于是在汉译英过程中,我们就需要补充一些句子成分以满足英文“形合”的要求。
(二)内容表达
汉译英过程中,我们要从中文“天人合一”的思想中跳出来,转而采用西方文化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强调自我的重要性。
在英译汉过程中,在把握英语原文的文体风格的基础上,我们要多采用归化策略,采用国人熟悉的中国意象来进行翻译,达到文化作品升华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魏斯格贝尔.《论德语的宇宙观》.转引自申小龙《语言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2]程丽霞.《语言人文性研究之中西对比分析》. 外语教育. 2003年00期 第25-29页.
[3]申小龙.关于语言的共性问题——汉语人文性答辩之一. 语文建设. 1988年03期.
[4]帕默尔.《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1年.转引自申小龙《语言与中国文化》.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5]申小龙.《语言与中国文化》.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6][9]黄振定.《英汉文学语篇对比与翻译》.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年08期 第39-42页.
[7][8]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
[10] 朱自清.《踪迹》.上海亚东图书馆.1924年. 68.
关键词:汉语人文性;英汉翻译;文学语篇
一、引言
很久以来,从日常交際的角度来看,语言似乎只是一种交流工具;但是从学术角度来看,语言的意义远远超出“工具”的范围。关于语言的理论研究,我最认同魏斯格贝尔(Leo Weisgerber)的“语言中间世界(Zwischen Welt)”说法,他把语言视为主体和客体之间、人与宇宙之间一个特殊世界,一个拥有真实意义的中间环节。魏斯格贝尔还提出:人们需要把语言当做文化创造的坚实力量来研究。[1]这个理论进一步说明“语言是文化的外衣”,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英汉译员,首先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因此,本文从“汉语人文性”出发,以文学语篇为例,探索中国散文与其外译版本语言表现形式的区别,并总结出文学翻译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汉语人文性
(一)“汉语人文性”提出的背景
近代中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遭受严重打击,国际地位低下,这样的社会背景是造成中国文化不自信的主要原因。正因如此,在当时先进的西方思潮流入中国时,中国学者们一心渴望“科学救国”,于是他们慌乱中接受了“西方文化中心论”,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西方的“鞋子”其实并不好穿:学者们把汉字当作无生命的符号,把西方英文语法生硬地套在汉语上,用“形合”语言的规则去约束“意合”的汉语,认为汉语缺少语法规则。这种“科学主义意识”忽略了汉字这种象形文字的文化内涵,忽略了汉语背后的中华文化,忽略了汉语的人文性,让汉语语言学陷入困境。因此,“汉语人文性”思想的提出引起了国内外的重大反响。
(二)“汉语人文性”的内涵
在申小龙看来,语言的社会性决定了针对语言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语言文字层面,我们也不能试图用代数式的符号去精确地描写语言。[2]汉语的人文性,简单来说,是指相比于其它语言,汉语中存在着人类的立体意识,具体而言,汉语具有其他语言(如:英语、德语等西方语言)无可比拟的包括国家历史、人类社会、哲学、艺术创造的深厚的积淀。[3]
三、英汉语篇对比分析
只有类别相同的事物才有可比性。语篇的对比应该是在同种类型下进行的,他们在篇章上需要有对应性,如果没有,在题材上、文体风格上至少也要对应。否则,任意选取语篇对比往往只能显示不同题材、风格或语体的差别,而无助于说明英汉语言的异同。[6]基于此,黄振定指出,翻译对应篇章语料往往是最理想的语篇对比语料。
文学语篇分析
1.中译英
原文: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①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②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③。[10]
译文: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am entitled① to altogether,but my quota of them is undoubtedly wearing away. Counting up silently,I find that② more than 8,000 days have already slipped away through my fingers. Like a drop of water falling off a needle point into the ocean,my days are quietly dripping into the stream of time without leaving a trace. At the thought of this③,sweat oozes from my forehead and tears trickle down my cheeks.(张培基译)[7]
在这一语段中,我关注到三个语言点:
①见原文标注
在这一句中,汉语文本以陈述句的形式书写,在这种表达方式下,“他们”和“我”这两个主体是平等的。读原语文本时,中国读者都能理解“他们”指的是“鬼神”,可以理解为掌管生死簿的“阎王爷”,中国人敬畏鬼神,也会“尽人事,听天命”。汉语中这种表达形式侧面表现出中国传统思想中“天人合一”的概念。
然而在英语译文中,我们并没有感受到“人”与“自然(鬼神)”之间的关系,只围绕主语“I”来讲述,说“自己被赋予的寿命”,我从中体会到人的主观性很强,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西方人自古以来都在探索自然,甚至想要征服自然。
②见原文标注
这句话的原文描述了“我”与“八千多日子(时间)”的关系,即“物”与“我”关系,在这句话中我仍感觉到“物”与“我”是平等的,与①句相似,也表达出“天人合一”的概念。
英语译文中,以“I”为主语而非“8,000 days”,有一种“I”统治“days”的意味。
③见原文标注
从整体来看汉语文本,我能体会到作者在前面描写了时间流逝之快带给他的抽象感受,最后一句作为总结,描述自己的真实状态。这一过程一气呵成,从思维到行动,我们顺理成章地理解为作者因前面的思想铺垫而感到心慌,从而“头涔涔而泪潸潸”,无须作者用语言赘述,我们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转观英译本,相信外国读者也能体会文本的逻辑关系,但是由于英文文本要求“以形摄神”,译员不得不补出一个状语“At the thought of this”,让文本显得有逻辑、有层次。这也是前面提到的中英语言差异,即汉语与西方语言相比,其人文性更为突出。 以上三个小例子体现了中国散文中汉语的人文性,也提示我们,在进行汉英翻译时,要懂得在汉语人文性的基础上进行英语形式的转化。
2.英译中
原文:On one of those sober and rather melancholy days in the latter part of autumn,when the shadows of morning and evening almost mingle together,and throw a gloom over the decline of the year,I passed several hours in rambling about Westminster Abbey①. (Westminster Abbey,Washington Irving)
譯文:晚秋时节,岁暮将至,气象肃穆郁沉,曙光与夜色几乎浑然不分,终日灰朦朦的一片。就在这样的一天,我漫步于西敏寺①,消磨了几个钟头的时光。[9]
首先我想表达对中文译文的欣赏,译文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淡化了原文的陌生感。尤其是①中对于地名的处理,将“威斯敏斯特修道院”译为“西敏寺”,让人完全读不出陌生感。译文的环境描写凸显了汉语的人文性,将原文中的意象转化为文言诗歌常用的形式,用“晚秋”“岁暮”等词语来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值得学习。
这一例子给我个人的启发就是,我们不仅要立足于“汉语人文性”这一根本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同时也要在文化引进过程中采取“提升人文性等级”的处理方式来升华西方文学作品,这是对中国译员的一大挑战。
四、结论
本次研究发现,“汉语人文性”对英汉翻译过程中表现形式的影响分为两种,一是语言结构,二是对内容、表达形式的把握。
(一)语言结构
这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汉译英过程中。中文强调“整体性”,侧重语篇整体带给读者的感受,而不拘泥于语言的具体形式;而英文却强调“以形摄神”,在语法的框架下来进行写作。于是在汉译英过程中,我们就需要补充一些句子成分以满足英文“形合”的要求。
(二)内容表达
汉译英过程中,我们要从中文“天人合一”的思想中跳出来,转而采用西方文化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强调自我的重要性。
在英译汉过程中,在把握英语原文的文体风格的基础上,我们要多采用归化策略,采用国人熟悉的中国意象来进行翻译,达到文化作品升华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魏斯格贝尔.《论德语的宇宙观》.转引自申小龙《语言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2]程丽霞.《语言人文性研究之中西对比分析》. 外语教育. 2003年00期 第25-29页.
[3]申小龙.关于语言的共性问题——汉语人文性答辩之一. 语文建设. 1988年03期.
[4]帕默尔.《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1年.转引自申小龙《语言与中国文化》.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5]申小龙.《语言与中国文化》.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6][9]黄振定.《英汉文学语篇对比与翻译》.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年08期 第39-42页.
[7][8]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
[10] 朱自清.《踪迹》.上海亚东图书馆.1924年.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