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观当下的各种教学研讨,鲜见“口语交际”的踪影,原因何在?这次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中,我聆听到这样的声音:口语课上许多学生不想说,不敢说也不会说,偶尔有主动表达的,但语言不规范,言谈举止不够文明礼貌,教师难以引领。因此,“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让语文教师想说爱你不容易。针对以上弊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
为学生创设一种敢言、乐言的轻松、和谐的愉快氛围,能让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口语交际的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不知不觉敞开心扉,打开话匣。
苏教版二上的口语交际《看望生病的同学》,我们就可以通过“演一演”“说一说”,让一名同学扮演生病的李小燕,一名同学扮演丁大勇。当李小燕孤独地躺在病床上时,丁大勇带着礼物前来看望。瞧,她是多么激动啊!虽然身体虚弱,不能下床迎接,但还是竭力坐起,笑着说:“丁大勇,谢谢你来看我!你知道吗?生病的这些天,我是多么想念同学们,多么想回到学校,回到大家身边……”只见丁大勇快步走到李小燕的病床前,小心翼翼地把同学们的礼物放在床头柜上,然后,悄悄地坐在床边,一边抚摸着李小燕的手,一边安慰她说:“李小燕,赶紧躺下,别受凉!今天身体好些了吗?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想念你,希望你早日恢复健康,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听着这感人肺腑的话语,晶莹的泪花在学生们的眼中闪烁,真诚的友谊之花在同学们的心间绽放,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呢?
二、双边互动,提升应变能力
从交际过程来看,口语交际活动是一个双边或者多边的互动过程,它是生与生,师与生,生与场景等之间的交际与沟通。在教学中,我们要真正像特级教师于永正所说的那样,在实战中练兵,让学生把话说清楚说明白,注重语言表达的规范、合理,提升学生应对及处事的能力。
在苏教版三上《小小展销会》这个口语交际练习中,我根据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的特点,为他们建立了一个“为贫困孩子献爱心”的跳蚤市场。课上,先让同桌互相介绍带来的图书、玩具、学习用品,可以介绍外形、构造、用途,也可以介绍图书的内容。结果,有的同学这样说:“魔方是正方形的,上面写着1、2、3……”乍一听,语句通顺,但语言太贫乏了。于是,我建议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一次互动,群策群力,比比哪组介绍得更完美。通过补充、点评,不少小组不仅注意了文明礼貌,还加进了优美词语,甚至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表达方法,令人赞不绝口。一时间,口语交际成了课堂美丽的风景。
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多样的互动情境,变换交际对象,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练习,不断丰富语言,从而变得更机敏,更灵活。
三、扎实指导,掌握交际本领
小学六年的口语交际教学,我们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教材的编排意图,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机械模仿到自我创新,扎实引领,让孩子真正掌握口语交际的本领,成就学生未来的美好人生。
在教学《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时,我先让学生积累名言,从中筛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再去查阅资料,了解名言的出处,然后,当众作简短的发言。如果名言背后有耐人寻味的故事,我就鼓励学生去阅读,去思考,揣摩言外之音,畅谈自己的启迪与收获。通过这样的演绎,名言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蕴已深深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田。他们不再机械地背诵名言了,而是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讲解名言,复述故事,诠释名言。这其中不乏学生体态言语的发展,更有语言的组织与加工,内容的取舍与提炼,提高了他们思维的敏捷性,以及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形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和口语交际的态度,从而终生受益。
四、加强实践,回归生活本真
语文即生活,而生活又是多姿多彩的,怎样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交际方法和能力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是口语交际训练的难点。
在苏教版四上《小小讨论会——用好压岁钱》的口语交际教学之前,我先对学生的压岁钱做了一个调查,由于城乡的区别,条件的限制,每个学生拿到的压岁钱不一样。多的学生沾沾自喜,少的则垂头丧气。“压岁钱越多越好吗?”我先让学生进行辩论,一番唇枪舌剑后,学生懂得了压岁钱承载的是长辈的爱意与希望,没有多少贵贱之分,更不该互相攀比。那么,如何用好呢?我又让学生与家长商量。有些家长提出很好的建议,希望孩子买些有意义的书,或是学习用品。我顺势引导,给学生讲家长的艰辛与不易,讲边远山区孩子的窘境……引导学生把钱用在刀刃处。学生豁然开朗,争先恐后地说:“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眼睛模糊了,我要用这笔钱为他们买一副老花镜”“班上同学病了,我要买些水果去看望他”“汶川、玉树、舟曲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灾害,我要送去爱心”……多么美妙的想法!不过,怎样引领学生兑现诺言就更难了。因为言语表达与学生的生活有很大的断层,怎样在这个断层之间搭建一个平台呢?课后,我要求学生把倡议书张贴在学校的橱窗里,号召身边的伙伴合理使用好压岁钱,还在网上进行了“使用压岁钱”大讨论,让更多的人参与、关注,每天和学生一起阅读留言,汲取好的建议。历经了这样的实践之旅,学生不仅明白了用好压岁钱的深刻意义,还学会了与他人与社会沟通。
只有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这个实践的平台,坚持“动口就是练说时”,指导学生“学习——运用——再学习——再运用”,口语交际也就更有语文味儿了。
(作者单位:如皋市安定小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
为学生创设一种敢言、乐言的轻松、和谐的愉快氛围,能让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口语交际的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不知不觉敞开心扉,打开话匣。
苏教版二上的口语交际《看望生病的同学》,我们就可以通过“演一演”“说一说”,让一名同学扮演生病的李小燕,一名同学扮演丁大勇。当李小燕孤独地躺在病床上时,丁大勇带着礼物前来看望。瞧,她是多么激动啊!虽然身体虚弱,不能下床迎接,但还是竭力坐起,笑着说:“丁大勇,谢谢你来看我!你知道吗?生病的这些天,我是多么想念同学们,多么想回到学校,回到大家身边……”只见丁大勇快步走到李小燕的病床前,小心翼翼地把同学们的礼物放在床头柜上,然后,悄悄地坐在床边,一边抚摸着李小燕的手,一边安慰她说:“李小燕,赶紧躺下,别受凉!今天身体好些了吗?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想念你,希望你早日恢复健康,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听着这感人肺腑的话语,晶莹的泪花在学生们的眼中闪烁,真诚的友谊之花在同学们的心间绽放,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呢?
二、双边互动,提升应变能力
从交际过程来看,口语交际活动是一个双边或者多边的互动过程,它是生与生,师与生,生与场景等之间的交际与沟通。在教学中,我们要真正像特级教师于永正所说的那样,在实战中练兵,让学生把话说清楚说明白,注重语言表达的规范、合理,提升学生应对及处事的能力。
在苏教版三上《小小展销会》这个口语交际练习中,我根据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的特点,为他们建立了一个“为贫困孩子献爱心”的跳蚤市场。课上,先让同桌互相介绍带来的图书、玩具、学习用品,可以介绍外形、构造、用途,也可以介绍图书的内容。结果,有的同学这样说:“魔方是正方形的,上面写着1、2、3……”乍一听,语句通顺,但语言太贫乏了。于是,我建议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一次互动,群策群力,比比哪组介绍得更完美。通过补充、点评,不少小组不仅注意了文明礼貌,还加进了优美词语,甚至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表达方法,令人赞不绝口。一时间,口语交际成了课堂美丽的风景。
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多样的互动情境,变换交际对象,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练习,不断丰富语言,从而变得更机敏,更灵活。
三、扎实指导,掌握交际本领
小学六年的口语交际教学,我们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教材的编排意图,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机械模仿到自我创新,扎实引领,让孩子真正掌握口语交际的本领,成就学生未来的美好人生。
在教学《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时,我先让学生积累名言,从中筛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再去查阅资料,了解名言的出处,然后,当众作简短的发言。如果名言背后有耐人寻味的故事,我就鼓励学生去阅读,去思考,揣摩言外之音,畅谈自己的启迪与收获。通过这样的演绎,名言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蕴已深深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田。他们不再机械地背诵名言了,而是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讲解名言,复述故事,诠释名言。这其中不乏学生体态言语的发展,更有语言的组织与加工,内容的取舍与提炼,提高了他们思维的敏捷性,以及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形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和口语交际的态度,从而终生受益。
四、加强实践,回归生活本真
语文即生活,而生活又是多姿多彩的,怎样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交际方法和能力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是口语交际训练的难点。
在苏教版四上《小小讨论会——用好压岁钱》的口语交际教学之前,我先对学生的压岁钱做了一个调查,由于城乡的区别,条件的限制,每个学生拿到的压岁钱不一样。多的学生沾沾自喜,少的则垂头丧气。“压岁钱越多越好吗?”我先让学生进行辩论,一番唇枪舌剑后,学生懂得了压岁钱承载的是长辈的爱意与希望,没有多少贵贱之分,更不该互相攀比。那么,如何用好呢?我又让学生与家长商量。有些家长提出很好的建议,希望孩子买些有意义的书,或是学习用品。我顺势引导,给学生讲家长的艰辛与不易,讲边远山区孩子的窘境……引导学生把钱用在刀刃处。学生豁然开朗,争先恐后地说:“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眼睛模糊了,我要用这笔钱为他们买一副老花镜”“班上同学病了,我要买些水果去看望他”“汶川、玉树、舟曲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灾害,我要送去爱心”……多么美妙的想法!不过,怎样引领学生兑现诺言就更难了。因为言语表达与学生的生活有很大的断层,怎样在这个断层之间搭建一个平台呢?课后,我要求学生把倡议书张贴在学校的橱窗里,号召身边的伙伴合理使用好压岁钱,还在网上进行了“使用压岁钱”大讨论,让更多的人参与、关注,每天和学生一起阅读留言,汲取好的建议。历经了这样的实践之旅,学生不仅明白了用好压岁钱的深刻意义,还学会了与他人与社会沟通。
只有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这个实践的平台,坚持“动口就是练说时”,指导学生“学习——运用——再学习——再运用”,口语交际也就更有语文味儿了。
(作者单位:如皋市安定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