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双一流”建设目标的推进需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作为保障与支撑。目前我国高校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着重“督”轻“导”、重“教”轻“学”、重课堂轻实践等问题,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也需要进一步完善。鉴于此,提出了全员参与、全流程覆盖与全天候管理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思路,并就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提出以教学单位为主体自下而上、动态调整的优化设计思路。
关键词:高等院校 教学质量 保障体系构建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出台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明确提出,我国高等院校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水平。我国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支撑。然而通过去年对我国部分高校的教学进行审核评估我们发现,我国高校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国务院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方案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保障与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实现教书育人基本功能的前提,也是推动“双一流”建设目标实现的基础。为此,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多维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思路,以便从“教”与“学”两个环节,立足于师资队伍的打造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人才培养环节的强化为切入点逐步增强我国高校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功能。
二、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部分高等院校教学环节的调查了解,我们发现我国高校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督导工作重监督轻指导。为了保障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各高等院校大都成立了教学督导组,有的学校甚至还对教学督导工作实行了“三级管理”的办法,在学校层面设立教学督导团,在学院层面设立教学督导组,然后再根据不同的专业在教研室的层面设立教学督导室,采取随机听课、与学生座谈、检查上课要件等方式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督导。但是在对教学工作督导的过程中,督导老师往往只是注重对授课老师教学要件完备情况、学生出勤率等规范性问题进行监督,而不重视对教学工作以及授课老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指导,所提出的改进建议缺乏针对性,有的则可操作性不强,只注重教学环节的监督而不能对授课老师的整改情况认真进行持续的动态跟踪检查。
2.质量监控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实践实验环节。为了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机地衔接起来,各高校在培养方案中一般都设置了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社會实践以及毕业实习等实践实验教学环节,可以说实践实验教学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一个重要且不可缺少的环节。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方面,把监控与跟踪的重点大都放在了课堂教学环节,而对实践实验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却不够,尤其是校外的实习环节基本上成了高校质量监控的盲区,致使一些高校的学生在校外实习的过程中只是搞搞形式、走走过场,根本上达不到提升实践能力的效果。
3.重视本科教育而放松了对研究生教育的保障。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很多高校往往把保障的重点放在了本科生教育方面,而往往对研究生的教育重视不够。比如研究生教育运行经费的拨付额度不足,专业建设与案例开发等方面的配套资金长期不能到位,不能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有的高校不注重硕士生导师师资队伍的打造,只是一味地基于创收的考虑盲目扩大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致使生师比数量严重超过规定的比例,长此以往势必会使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受到影响,使学科建设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注重对教师教学的监控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的监控。教学实际上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环节,只有使“教”与“学”两个环节有机地衔接起来教学质量的提升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目前我国有很多高校抓教学质量时仅仅把目光盯在了“教”的环节,而不注重促进学生学风的转变,把监控的重点放在了教师对授课的准备情况以及课堂之上教师对知识的讲授情况,过分强调教学要件的齐全完毕与规范,而基本上不去过问学生课余时间的具体安排,不注重良好的学习氛围的打造和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激发,大学生课堂认真听讲、课余沉迷游戏的现象十分普遍。
5.对教学质量的评价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应该如何对授课老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一个学院、一所高校的教学质量究竟如何?对这些问题的判断需要依据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衡量标准。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评价标准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目前我国高校教学运行的总体情况来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设计还很不完善,有些标准在设定上还不够合理,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还不够科学,一些教师对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与结果颇有微词,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改进与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思路
根据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总体目标的要求,本文认为我国高校应从人员、流程与时间三个维度来构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上下联动、师生互动、动态监控的方式,以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来促进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1.全员参与。只有教学质量得到了保障和提升,高校才能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功能。教学质量的提升不能仅仅依靠授课教师,高校的领导、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以及教辅人员都应积极参与到教学质量提升的工作中来。高校领导应立足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从战略的层面对师资队伍的建设、预算资金的安排、教学运行经费的拨付以及办学定位的确定等问题,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人、财、物方面的支持与保障;职能管理部门和教学单位也应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以服务社会为导向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立足于本职切实做好教学质量提升的 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同时,高校还应从学生“学”的环节入手,通过树立勤奋好学的励志典型、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搭建师生交流平台等方式,切实促进教风、学风的转变,在高校校园中塑造勤学上进、求真务实、踏实严谨的文化氛围,通过学生自身学习“内因”的驱动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全流程覆盖。教学是高校重要而烦琐的日常常规性工作,从办学层次上来看有专科与本科生教学,还有研究生教学;从教学的环节来看有课堂教学、校外专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的设计等;从学生的学习形式来看,有全日制学生还有函授等非全日制学生。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应覆盖各个办学层次、各个教学环节和不同类型的学生。同时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之间的每个培养环节都应认真进行梳理与设计,确保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紧密衔接,使教学质量的提升以科学化与规范化的培养体系作为支撑,逐步走向制度化与常态化的运行轨道。与此同时,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还应着眼于教师职业的发展,在教学督导过程中应进一步强化对教师的引导,不仅要关注教学课程的设计与教学要件的规范化,而且还应注重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与专业素养,通过对授课教师动态与持续的督导力争使一部分教师成为校级或省级、国家级教学名师,使一些课程成为校级或省级甚至国家级精品课程,使一些专业成为优势特色专业。
3.全天候式管理。对教学的管理高校还应沿着“两条线”从课堂教学向课余时间进行延伸:一条线是教师,高校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学术交流与出国深造等方面应重点向一线授课教师倾斜,以人文关怀来激发教师爱岗敬业的热情,调动他们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督促、引导教师将更多的课余时间用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与教学特色的凝练上;另一条线是学生,对学生课余时间的学习搞好跟踪监控,辅导员与班主任应深入到学生宿舍、图书馆等场所了解学生课余活动情况,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当中,同时教师在课外作业的安排与设置上,也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总之,高校要以优良教风与学风的打造作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在从课堂教学向课余时间进行延伸拓展的同时,还应切实加强课堂与课余时间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与熏陶,以此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4.设计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指标。高校教学质量的保障与提升需要借助于信息的反馈与交流,而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则是教学信息最重要的来源。就目前我国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设计与运行的现状来看,高校应进一步对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对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应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实验教学的规律以及专业和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以确保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科学化与合理化。在评价指标的设计上可以由学院或专业教研室进行初步草拟,然后再由教务处、高教评估中心等部门进行审核把关,最后提交学校教授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进行审定;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高校也应根据教师与学生的反馈情况,不断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完善,使质量评价标准更加科学合理與规范完善,以充分发挥对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引领功能。
四、结语
服务社会是高校基本的功能定位,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推进与实施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的功能。而教学则是高校充分发挥服务社会功能的基础性关键环节,保证教学的正常有序运转并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则是高校需要持续推进的一项工作。本文以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为切入点,提出了构建全方位、全流程与全天候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思路,同时也就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以期通过高校上下联动与师生互动来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曹爱霞. 民办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6(11):61-62.
[2]季春. 贵州大学完善本科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环节监控体系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2):212-212.
[3]闫永胜, 马长畅. 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过程控制理论及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 才智, 2015(15):125-125.
[4]李强,石琳. 论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11):44-45.
[5]吴可灿. 浅议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体系[J]. 企业导报,2015(21):127+113.
[6]李智霞.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考评[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1): 123-125.
[7]周游. 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5(15): 256-256.
作者简介:魏涛(1970—)男。民族:汉。河南滑县人。博士。贵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企业并购重组,中资银行战略引资。
关键词:高等院校 教学质量 保障体系构建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出台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明确提出,我国高等院校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水平。我国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支撑。然而通过去年对我国部分高校的教学进行审核评估我们发现,我国高校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国务院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方案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保障与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实现教书育人基本功能的前提,也是推动“双一流”建设目标实现的基础。为此,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多维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思路,以便从“教”与“学”两个环节,立足于师资队伍的打造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人才培养环节的强化为切入点逐步增强我国高校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功能。
二、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部分高等院校教学环节的调查了解,我们发现我国高校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督导工作重监督轻指导。为了保障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各高等院校大都成立了教学督导组,有的学校甚至还对教学督导工作实行了“三级管理”的办法,在学校层面设立教学督导团,在学院层面设立教学督导组,然后再根据不同的专业在教研室的层面设立教学督导室,采取随机听课、与学生座谈、检查上课要件等方式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督导。但是在对教学工作督导的过程中,督导老师往往只是注重对授课老师教学要件完备情况、学生出勤率等规范性问题进行监督,而不重视对教学工作以及授课老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指导,所提出的改进建议缺乏针对性,有的则可操作性不强,只注重教学环节的监督而不能对授课老师的整改情况认真进行持续的动态跟踪检查。
2.质量监控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实践实验环节。为了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机地衔接起来,各高校在培养方案中一般都设置了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社會实践以及毕业实习等实践实验教学环节,可以说实践实验教学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一个重要且不可缺少的环节。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方面,把监控与跟踪的重点大都放在了课堂教学环节,而对实践实验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却不够,尤其是校外的实习环节基本上成了高校质量监控的盲区,致使一些高校的学生在校外实习的过程中只是搞搞形式、走走过场,根本上达不到提升实践能力的效果。
3.重视本科教育而放松了对研究生教育的保障。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很多高校往往把保障的重点放在了本科生教育方面,而往往对研究生的教育重视不够。比如研究生教育运行经费的拨付额度不足,专业建设与案例开发等方面的配套资金长期不能到位,不能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有的高校不注重硕士生导师师资队伍的打造,只是一味地基于创收的考虑盲目扩大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致使生师比数量严重超过规定的比例,长此以往势必会使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受到影响,使学科建设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注重对教师教学的监控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的监控。教学实际上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环节,只有使“教”与“学”两个环节有机地衔接起来教学质量的提升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目前我国有很多高校抓教学质量时仅仅把目光盯在了“教”的环节,而不注重促进学生学风的转变,把监控的重点放在了教师对授课的准备情况以及课堂之上教师对知识的讲授情况,过分强调教学要件的齐全完毕与规范,而基本上不去过问学生课余时间的具体安排,不注重良好的学习氛围的打造和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激发,大学生课堂认真听讲、课余沉迷游戏的现象十分普遍。
5.对教学质量的评价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应该如何对授课老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一个学院、一所高校的教学质量究竟如何?对这些问题的判断需要依据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衡量标准。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评价标准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目前我国高校教学运行的总体情况来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设计还很不完善,有些标准在设定上还不够合理,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还不够科学,一些教师对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与结果颇有微词,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改进与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思路
根据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总体目标的要求,本文认为我国高校应从人员、流程与时间三个维度来构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上下联动、师生互动、动态监控的方式,以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来促进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1.全员参与。只有教学质量得到了保障和提升,高校才能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功能。教学质量的提升不能仅仅依靠授课教师,高校的领导、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以及教辅人员都应积极参与到教学质量提升的工作中来。高校领导应立足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从战略的层面对师资队伍的建设、预算资金的安排、教学运行经费的拨付以及办学定位的确定等问题,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人、财、物方面的支持与保障;职能管理部门和教学单位也应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以服务社会为导向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立足于本职切实做好教学质量提升的 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同时,高校还应从学生“学”的环节入手,通过树立勤奋好学的励志典型、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搭建师生交流平台等方式,切实促进教风、学风的转变,在高校校园中塑造勤学上进、求真务实、踏实严谨的文化氛围,通过学生自身学习“内因”的驱动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全流程覆盖。教学是高校重要而烦琐的日常常规性工作,从办学层次上来看有专科与本科生教学,还有研究生教学;从教学的环节来看有课堂教学、校外专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的设计等;从学生的学习形式来看,有全日制学生还有函授等非全日制学生。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应覆盖各个办学层次、各个教学环节和不同类型的学生。同时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之间的每个培养环节都应认真进行梳理与设计,确保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紧密衔接,使教学质量的提升以科学化与规范化的培养体系作为支撑,逐步走向制度化与常态化的运行轨道。与此同时,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还应着眼于教师职业的发展,在教学督导过程中应进一步强化对教师的引导,不仅要关注教学课程的设计与教学要件的规范化,而且还应注重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与专业素养,通过对授课教师动态与持续的督导力争使一部分教师成为校级或省级、国家级教学名师,使一些课程成为校级或省级甚至国家级精品课程,使一些专业成为优势特色专业。
3.全天候式管理。对教学的管理高校还应沿着“两条线”从课堂教学向课余时间进行延伸:一条线是教师,高校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学术交流与出国深造等方面应重点向一线授课教师倾斜,以人文关怀来激发教师爱岗敬业的热情,调动他们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督促、引导教师将更多的课余时间用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与教学特色的凝练上;另一条线是学生,对学生课余时间的学习搞好跟踪监控,辅导员与班主任应深入到学生宿舍、图书馆等场所了解学生课余活动情况,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当中,同时教师在课外作业的安排与设置上,也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总之,高校要以优良教风与学风的打造作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在从课堂教学向课余时间进行延伸拓展的同时,还应切实加强课堂与课余时间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与熏陶,以此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4.设计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指标。高校教学质量的保障与提升需要借助于信息的反馈与交流,而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则是教学信息最重要的来源。就目前我国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设计与运行的现状来看,高校应进一步对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对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应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实验教学的规律以及专业和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以确保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科学化与合理化。在评价指标的设计上可以由学院或专业教研室进行初步草拟,然后再由教务处、高教评估中心等部门进行审核把关,最后提交学校教授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进行审定;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高校也应根据教师与学生的反馈情况,不断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完善,使质量评价标准更加科学合理與规范完善,以充分发挥对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引领功能。
四、结语
服务社会是高校基本的功能定位,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推进与实施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的功能。而教学则是高校充分发挥服务社会功能的基础性关键环节,保证教学的正常有序运转并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则是高校需要持续推进的一项工作。本文以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为切入点,提出了构建全方位、全流程与全天候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思路,同时也就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以期通过高校上下联动与师生互动来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曹爱霞. 民办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6(11):61-62.
[2]季春. 贵州大学完善本科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环节监控体系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2):212-212.
[3]闫永胜, 马长畅. 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过程控制理论及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 才智, 2015(15):125-125.
[4]李强,石琳. 论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11):44-45.
[5]吴可灿. 浅议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体系[J]. 企业导报,2015(21):127+113.
[6]李智霞.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考评[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1): 123-125.
[7]周游. 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5(15): 256-256.
作者简介:魏涛(1970—)男。民族:汉。河南滑县人。博士。贵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企业并购重组,中资银行战略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