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号:O4(2013)26-04-01
“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教育家叶圣陶如此说。可见,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我们该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养成先预习再听课,先理解再记忆,及时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
培养习惯要抓住开头这个关键,学生学习物理是从初二开始的,学生刚学物理都感到很新鲜,最容易接受老师的正确引导,所以在第一节序言课里教师就要对学生提出要求:
1.课前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案认真预习,通过阅读自学,初步了解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并把自己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做到心中有数。
2.课堂上老师讲解重点、难点时要做到认真听,边听边思考,尽力去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准确的记忆,更好地掌握,灵活地运用。
3.课后要求学生结合听课情况,再次认真阅读课本,及时进行梳理、复习和总结,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总结有多种方法,每节课总结、单元总结、纵向总结、横向总结等,在学习过程中坚持下来,时间长了,所学知识就能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建立一定的知识结构。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提问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养成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初中学生受年龄和知识面所限,又受所学知识的难度所限,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地去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例如,我在讲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学生提不出“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体到凸透镜间距离有什么关系”的问题时,我增加了凸透镜在各种情况下成像情况的演示,让学生观察到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改变了,所成像的情况也随之改变的现象,使学生顺利地提出了我所期望的问题,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顺利地引出了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1.初中学生在根据物理概念与规律分析解答物理问题、认识物理现象时,往往是凭直觉,而不是讲物理道理。例如:自行车上坡前,往往要加紧用力蹬几下脚踏板,是为了什么?有相当数量的学生都会说为了好上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答案也无可非议。但没能从物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为什么好上坡。所以,在物理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讲道理的习惯。
2.初中学生在根据物理概念与规律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时,往往是直接下手作答,不做事先的分析,这样的解答往往是不完整、甚至错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物理过程的分析,以例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使学生逐步养成先分析再解答的思维习惯。
3.初中学生在根据物理概念与规律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时,不仅要有正确的分析思路,而且还要有完整、准确的表达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示范,讲例题时板书要规范,以实际行动影响和指导学生。在学生练习时,及时指出不足加以改正,还要表扬做得好的学生,发挥榜样的带头作用。通过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既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又是学好物理的重要途径。在初二年级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造条件去开展大量的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动手做实验的习惯。在进行演示实验时,要教会学生观察物理实验的一般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逐步学会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观察对象发生变化的条件等。实验后,还要再组织学生对观察前提出的问题逐个讨论,得出结论,以防止学生把思维只停留在好奇新鲜、图热闹上。时间长了,学生就会自动按要求观察演示实验了。对于分组实验,在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的基础上,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在旁指导。这样才能养成学生想动手、敢动手、爱动手的实验习惯。当然,实验中可能会出现异常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不弄虚作假,实事求是地记录,师生共同分析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培养学生及时反思、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错,如果能及时整理并反思就能大大减小在同一个问题上再次出错的几率,提高学习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平时的疑问或做错的地方随手记在一个笔记本上,及时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及时解决疑难。对有特别价值的就用笔记本记下或建立错题卡,并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它们的异同及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进步。
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师生共同配合,不懈努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有意的教学指导作用融于无意的学习活动中,坚持以导为主,引导和督促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地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作者单位:山西省襄垣县第三中学校新建路18号046200)
“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教育家叶圣陶如此说。可见,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我们该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养成先预习再听课,先理解再记忆,及时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
培养习惯要抓住开头这个关键,学生学习物理是从初二开始的,学生刚学物理都感到很新鲜,最容易接受老师的正确引导,所以在第一节序言课里教师就要对学生提出要求:
1.课前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案认真预习,通过阅读自学,初步了解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并把自己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做到心中有数。
2.课堂上老师讲解重点、难点时要做到认真听,边听边思考,尽力去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准确的记忆,更好地掌握,灵活地运用。
3.课后要求学生结合听课情况,再次认真阅读课本,及时进行梳理、复习和总结,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总结有多种方法,每节课总结、单元总结、纵向总结、横向总结等,在学习过程中坚持下来,时间长了,所学知识就能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建立一定的知识结构。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提问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养成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初中学生受年龄和知识面所限,又受所学知识的难度所限,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地去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例如,我在讲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学生提不出“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体到凸透镜间距离有什么关系”的问题时,我增加了凸透镜在各种情况下成像情况的演示,让学生观察到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改变了,所成像的情况也随之改变的现象,使学生顺利地提出了我所期望的问题,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顺利地引出了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1.初中学生在根据物理概念与规律分析解答物理问题、认识物理现象时,往往是凭直觉,而不是讲物理道理。例如:自行车上坡前,往往要加紧用力蹬几下脚踏板,是为了什么?有相当数量的学生都会说为了好上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答案也无可非议。但没能从物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为什么好上坡。所以,在物理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讲道理的习惯。
2.初中学生在根据物理概念与规律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时,往往是直接下手作答,不做事先的分析,这样的解答往往是不完整、甚至错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物理过程的分析,以例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使学生逐步养成先分析再解答的思维习惯。
3.初中学生在根据物理概念与规律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时,不仅要有正确的分析思路,而且还要有完整、准确的表达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示范,讲例题时板书要规范,以实际行动影响和指导学生。在学生练习时,及时指出不足加以改正,还要表扬做得好的学生,发挥榜样的带头作用。通过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既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又是学好物理的重要途径。在初二年级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造条件去开展大量的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动手做实验的习惯。在进行演示实验时,要教会学生观察物理实验的一般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逐步学会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观察对象发生变化的条件等。实验后,还要再组织学生对观察前提出的问题逐个讨论,得出结论,以防止学生把思维只停留在好奇新鲜、图热闹上。时间长了,学生就会自动按要求观察演示实验了。对于分组实验,在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的基础上,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在旁指导。这样才能养成学生想动手、敢动手、爱动手的实验习惯。当然,实验中可能会出现异常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不弄虚作假,实事求是地记录,师生共同分析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培养学生及时反思、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错,如果能及时整理并反思就能大大减小在同一个问题上再次出错的几率,提高学习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平时的疑问或做错的地方随手记在一个笔记本上,及时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及时解决疑难。对有特别价值的就用笔记本记下或建立错题卡,并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它们的异同及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进步。
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师生共同配合,不懈努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有意的教学指导作用融于无意的学习活动中,坚持以导为主,引导和督促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地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作者单位:山西省襄垣县第三中学校新建路18号04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