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课改工作的持续推进,我国教育事业也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春天,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教育工作者们肩负的一项新任务,日渐成为社会普遍关注和教育工作者和相关学者们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基于此,本文将基于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的角度,从中职学校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入手,通过对当前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分析,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能有效提高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和教学能力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核心素养;教学能力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企业对人才需求方向的转变,中职学校就业率也发生了波动。根据相关调查统计显示,在以往的企业需求中,社会对专业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旺盛,时至今日,各企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除专业技术水平的过硬外,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素养也有了新的要求,即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个人品质、创造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的个性化见解等[1]。中职学校作为社会专业人才输送的“集训地”,更应认识到这一变动的严峻性,及时调整人才培养发展战略,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和国家有关政策来调整落实人才培养计划,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必须重视专业核心素养培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水平。鉴于此,本文将对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方法展开深入研究。
1.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1.1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成长的需求所在
在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学生的年龄多集中在16-18岁之间,这正是学习需求的旺盛期,这一成长阶段的学生对社会和世界的认知还处于好奇阶段,具有片面性的特点,还不够清晰。但由于这部分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虽然他们大多智力正常,身体发育良好,但他们的文化基础知识通常并不好,均为中考的落榜者,因此,在心理认知方面往往存在自卑情绪,日常表现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懦弱和超强的依赖性,往往缺乏自信,学习时的自立性明显不足;另一种是飞扬跋扈,满不在乎,破罐子破摔,但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有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学习的动力不强,特别在动手操作方面存在惰性,特别缺乏吃苦耐劳的劲头,他们中的很多学生都觉得自己上了职业学校是低人一等的感觉,也是没路可走的一种办法。基于这种现实考虑,在中职阶段进行机械专业教学,教师除进行专业技能的教授外,还应重点关注“德智体美劳”五育,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家校合作的方式,实现产教的深度融合,经常性的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等主题教育,培育和践行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中职学校机械专业的学生中生根、发芽、开花,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为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并同步提升其综合专业素养和能力[2]。
1.2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准扶贫”、“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戰略的提出,社会对高素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又有了新高度,这也要求中职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必须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保持人才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平衡,避免专业学校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的尴尬[3]。因此,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中将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职业学校主动求变,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一种办学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培育出一批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3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中职学校奋力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教育的生命线是质量,它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是学校办学方向和办学水平的一把衡量标尺,代表的是学校的社会价值和地位。最近几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卓然的成绩,但在取得诸多成绩的同时,中职学校机械专业的教学发展也受到了诸多限制性影响,特别是在高等院校备受青睐的大环境中,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还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然而,职业教育又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性,作为为社会创造财富、培育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才的“孵化场”,中职学校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职业教育的主要矛盾也随之改变。就目前而言,要着力破解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对优质、多层、多样职业教育的需求于职业教育发展不强、不优、不活之间的矛盾,分离实现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关键,也将成为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的重点所在,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4]。
2.当前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分析
2.1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对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而言,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性有较高要求,因此,在实训操作课程中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动手、动脑,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但因机械专业的学习难度非常大,学生在学习中会觉得理论知识的学习枯燥乏味、相关专业内容也非常难懂,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学习兴趣。分析发现,造成这一现状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机械专业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大多还延续传统的演示和讲解方法,学生很难有与教师进行互动和课堂参与的机会,亲自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基于这种现状,学生在教学中则会难以对实践操作原理有效掌握,并灵活运用。二是机械专业的学习的专业性要求非常高,也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力,特别是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因其在操作中需要有较大的体力损耗,因此,在学习中学生经常会在一时间内难以接受,甚至在长期的枯燥学习和重压“劳动”中对机械专业知识学习生厌,久而久之会失去学习乐趣,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是无从谈起。
2.2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性不足 当前的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中,课堂教学方式单一也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创新性不足也是导致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通常呈现出死气沉沉的感觉,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总表现得昏昏欲睡,对学习一点都提不起兴趣。究其根源,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造成的,当教师职业精神缺位,不对自己有严格要求时,创新意识和创新举措较易缺位,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只负责按时上下课,只要完成了教学任务即可,却缺少对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课堂效率不高也可想而知。
2.3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训结合度不高
机械专业的学习通常以实训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忽略对理论知识的教授,任何实践操作的基础都需要理论知识作为储备,因此,要想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机械的操作步骤和使用方法,必须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同时还要消除“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思想,紧密结合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确保学生先弄懂、弄通,最后再会用,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提高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和教学能力的策略建议
3.1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设备技术
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反之,教学目标的完成度又是检验教学活动成效的一把标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明确专业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这就要求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进行交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多加探究思考,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此外,教师还应对学生适当加压,注重其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建立学生的责任心。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应深挖教材内容,通过多角度入手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设计,以实现教学目标。此外,教学设备作为教学活动的硬件基础,校方要做好更新换代工作,安装符合教学目标要求的教学设备,当然,教师也可和学生一起动手对现有教学技术设备进行修复、改造,通过创设有创新意义的实践活动,将教学设备的利用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在自己动手、团结协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自觉主动的爱护管理好教学设备,激发学习欲望,提升探究能力,促进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升华。
3.2坚持以生为本,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
当前,社会部分群体对技术工人存有偏见,为彻底消除学生的自卑情绪,激发其学习兴趣,切实提高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
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创设教学场景。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由于场景教学多以实际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因此,场景教学在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等能力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帮助学生实现从静态到动态学习的质的飞跃过程,是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机械专业教学中,“以用为本,学以致用”是其基本教学原则,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最好从某个知识点或技能为切入点,引入相关的项目案例,在角色模拟中进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更透彻、准确了解和掌握课程中的基本概念、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提升学生的实操和再学习能力。第二,开展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符合新课改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一种创新教学方式,即一切从学生需求出发,通过因材施教来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碎片化知识传授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新知,进一步拓宽不同层级学生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道德体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增加知识储备,提升认知水平,促进不同基础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发展需求。第三,创新一体化教学方法。在理论实践一体化创新教学中,应遵循知识模块设计主题化、知识系统学习问题化、学科教学设计活动化和核心素养培养融合化的基本原则。确保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深挖和整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将知识点进行系统的串联,使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既能做到重点突出,又能帮学生在构架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获取新知,始终带着问题去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机械专业学习的生动形象和具体清晰的感性,将抽象理论具象到具体事务和现象中去,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最终在融合教学中贯通书本知识和实训操作,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现专业知识向核心素养的积累转化。
在一体化教学
3.3开展多元化评价,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考定终身”的唯分数论的单一评价方式沿用已久,这一方式对中考“失败者”的中职学校学生尤为不适用,这种评价方式不能准确全面的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也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这点因素考虑,在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中,为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充分调动中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机械专业教师可考虑制定开放性的综合评价,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在开展多元化评价时,可考虑选择小组合作评价、任务单学习评价、师傅对作品评价、职业素养评价等多种方式[5]。
需要注意的是,在多元化教学评价应用中,教师应本着严谨公正的态度开展评价,评价时应综合考虑各方因素,所采取的评价方式应灵活,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全面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认识到核心素养教学培养的重要性,在综合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认真贯彻“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将核心素养渗透到课堂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真正发挥课堂的育人功能,提升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一专多能型高素养专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毛宇东.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探究[J].科技风,2020(2):66-66.
[2]馬雪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探究[J]. 科学与财富,2020(5):357-357.
[3]纪华.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探究[J].魅力中国,2019(11):282-283.
[4]赵子玉;孙甜雨;尚广瑞等.中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及教学能力提高途径研究[J].科技风,2018(000),022:44-44.
[5]范亚勤.基于培养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机械专业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000),025:240-240.
(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核心素养;教学能力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企业对人才需求方向的转变,中职学校就业率也发生了波动。根据相关调查统计显示,在以往的企业需求中,社会对专业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旺盛,时至今日,各企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除专业技术水平的过硬外,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素养也有了新的要求,即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个人品质、创造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的个性化见解等[1]。中职学校作为社会专业人才输送的“集训地”,更应认识到这一变动的严峻性,及时调整人才培养发展战略,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和国家有关政策来调整落实人才培养计划,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必须重视专业核心素养培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水平。鉴于此,本文将对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方法展开深入研究。
1.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1.1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成长的需求所在
在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学生的年龄多集中在16-18岁之间,这正是学习需求的旺盛期,这一成长阶段的学生对社会和世界的认知还处于好奇阶段,具有片面性的特点,还不够清晰。但由于这部分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虽然他们大多智力正常,身体发育良好,但他们的文化基础知识通常并不好,均为中考的落榜者,因此,在心理认知方面往往存在自卑情绪,日常表现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懦弱和超强的依赖性,往往缺乏自信,学习时的自立性明显不足;另一种是飞扬跋扈,满不在乎,破罐子破摔,但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有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学习的动力不强,特别在动手操作方面存在惰性,特别缺乏吃苦耐劳的劲头,他们中的很多学生都觉得自己上了职业学校是低人一等的感觉,也是没路可走的一种办法。基于这种现实考虑,在中职阶段进行机械专业教学,教师除进行专业技能的教授外,还应重点关注“德智体美劳”五育,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家校合作的方式,实现产教的深度融合,经常性的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等主题教育,培育和践行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中职学校机械专业的学生中生根、发芽、开花,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为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并同步提升其综合专业素养和能力[2]。
1.2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准扶贫”、“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戰略的提出,社会对高素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又有了新高度,这也要求中职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必须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保持人才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平衡,避免专业学校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的尴尬[3]。因此,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中将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职业学校主动求变,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一种办学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培育出一批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3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中职学校奋力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教育的生命线是质量,它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是学校办学方向和办学水平的一把衡量标尺,代表的是学校的社会价值和地位。最近几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卓然的成绩,但在取得诸多成绩的同时,中职学校机械专业的教学发展也受到了诸多限制性影响,特别是在高等院校备受青睐的大环境中,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还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然而,职业教育又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性,作为为社会创造财富、培育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才的“孵化场”,中职学校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职业教育的主要矛盾也随之改变。就目前而言,要着力破解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对优质、多层、多样职业教育的需求于职业教育发展不强、不优、不活之间的矛盾,分离实现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关键,也将成为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的重点所在,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4]。
2.当前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分析
2.1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对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而言,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性有较高要求,因此,在实训操作课程中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动手、动脑,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但因机械专业的学习难度非常大,学生在学习中会觉得理论知识的学习枯燥乏味、相关专业内容也非常难懂,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学习兴趣。分析发现,造成这一现状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机械专业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大多还延续传统的演示和讲解方法,学生很难有与教师进行互动和课堂参与的机会,亲自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基于这种现状,学生在教学中则会难以对实践操作原理有效掌握,并灵活运用。二是机械专业的学习的专业性要求非常高,也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力,特别是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因其在操作中需要有较大的体力损耗,因此,在学习中学生经常会在一时间内难以接受,甚至在长期的枯燥学习和重压“劳动”中对机械专业知识学习生厌,久而久之会失去学习乐趣,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是无从谈起。
2.2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性不足 当前的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中,课堂教学方式单一也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创新性不足也是导致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通常呈现出死气沉沉的感觉,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总表现得昏昏欲睡,对学习一点都提不起兴趣。究其根源,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造成的,当教师职业精神缺位,不对自己有严格要求时,创新意识和创新举措较易缺位,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只负责按时上下课,只要完成了教学任务即可,却缺少对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课堂效率不高也可想而知。
2.3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训结合度不高
机械专业的学习通常以实训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忽略对理论知识的教授,任何实践操作的基础都需要理论知识作为储备,因此,要想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机械的操作步骤和使用方法,必须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同时还要消除“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思想,紧密结合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确保学生先弄懂、弄通,最后再会用,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提高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和教学能力的策略建议
3.1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设备技术
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反之,教学目标的完成度又是检验教学活动成效的一把标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明确专业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这就要求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进行交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多加探究思考,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此外,教师还应对学生适当加压,注重其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建立学生的责任心。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应深挖教材内容,通过多角度入手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设计,以实现教学目标。此外,教学设备作为教学活动的硬件基础,校方要做好更新换代工作,安装符合教学目标要求的教学设备,当然,教师也可和学生一起动手对现有教学技术设备进行修复、改造,通过创设有创新意义的实践活动,将教学设备的利用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在自己动手、团结协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自觉主动的爱护管理好教学设备,激发学习欲望,提升探究能力,促进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升华。
3.2坚持以生为本,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
当前,社会部分群体对技术工人存有偏见,为彻底消除学生的自卑情绪,激发其学习兴趣,切实提高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
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创设教学场景。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由于场景教学多以实际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因此,场景教学在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等能力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帮助学生实现从静态到动态学习的质的飞跃过程,是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机械专业教学中,“以用为本,学以致用”是其基本教学原则,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最好从某个知识点或技能为切入点,引入相关的项目案例,在角色模拟中进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更透彻、准确了解和掌握课程中的基本概念、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提升学生的实操和再学习能力。第二,开展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符合新课改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一种创新教学方式,即一切从学生需求出发,通过因材施教来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碎片化知识传授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新知,进一步拓宽不同层级学生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道德体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增加知识储备,提升认知水平,促进不同基础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发展需求。第三,创新一体化教学方法。在理论实践一体化创新教学中,应遵循知识模块设计主题化、知识系统学习问题化、学科教学设计活动化和核心素养培养融合化的基本原则。确保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深挖和整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将知识点进行系统的串联,使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既能做到重点突出,又能帮学生在构架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获取新知,始终带着问题去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机械专业学习的生动形象和具体清晰的感性,将抽象理论具象到具体事务和现象中去,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最终在融合教学中贯通书本知识和实训操作,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现专业知识向核心素养的积累转化。
在一体化教学
3.3开展多元化评价,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考定终身”的唯分数论的单一评价方式沿用已久,这一方式对中考“失败者”的中职学校学生尤为不适用,这种评价方式不能准确全面的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也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这点因素考虑,在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中,为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充分调动中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机械专业教师可考虑制定开放性的综合评价,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在开展多元化评价时,可考虑选择小组合作评价、任务单学习评价、师傅对作品评价、职业素养评价等多种方式[5]。
需要注意的是,在多元化教学评价应用中,教师应本着严谨公正的态度开展评价,评价时应综合考虑各方因素,所采取的评价方式应灵活,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全面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认识到核心素养教学培养的重要性,在综合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认真贯彻“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将核心素养渗透到课堂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真正发挥课堂的育人功能,提升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一专多能型高素养专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毛宇东.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探究[J].科技风,2020(2):66-66.
[2]馬雪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探究[J]. 科学与财富,2020(5):357-357.
[3]纪华.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探究[J].魅力中国,2019(11):282-283.
[4]赵子玉;孙甜雨;尚广瑞等.中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及教学能力提高途径研究[J].科技风,2018(000),022:44-44.
[5]范亚勤.基于培养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机械专业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000),025:240-240.
(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