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選舉怪象(四)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5987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踏入8月,本是坐看雲起、迎接另一番景象的時刻,不過,8月1日選管會確定被接納候選名單後,宣佈進入為期一個月的禁止宣傳期,而競選活動期是由選舉日前第15日(9月2日)開始至選舉日前第2日(9月15日)午夜12時結束,期間不遵守具約束力的指引,將構成加重違令罪。對於25組正摩拳擦掌、銳意奮發的候選人及團隊而言,是否足以令人氣餒與沮喪?而綜觀本地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報導,有讓人大開眼界、墮入霧裡看花的錯亂之中。不過就個人觀察而言,今年的立法會選舉趨勢有點悶,悶在哪里?不妨分析如下:
  一、選管會新規定是本末
  倒置、倒果為因?
  吊詭的是,《選舉法》明文規定:一、為適用本法律的規定,競選宣傳是指以任何方式舉行活動以發佈兼備下列要件的資訊:(一)引起公眾注意某一或某些候選人;(二)以明示或暗示方式,建議選民投票或不投票予此一或此等候選人。不過,選管會對外發放的指引卻是,“候選名單的受託人、候選人及提名委員會的受託人必須在8月2日午夜十二時或以前,移除或刪除在這個日期前放置在任何地方,包括網上平台,內容能引起公眾注意某一或某些候選人,且以明示或暗示方式建議選民投票或不投票予此一或此等候選人的所有訊息或資訊。”讓絶大多數澳門人大掉眼鏡。
  更令人噴飯的是,這位選管會主席兼法律專家親口宣稱,“除非是宣傳期,否則議員辦以及其汽車上均不能有議員的照片,當局已發信要求剝除。”此言一傳出,全澳自是喧嘩一片。看來,不想被控“加重違令罪”的話,還是乖乖聽話自保平安才是正道,於是乎,很快大家見到,有現任立法會議員辦及流動議員車主動摭住議員的臉部,以示“我沒有宣傳我個樣貌”,符合選管會的要求和指示。而最為令人嘆為觀止的還有,選管會將指引進一步升級,要求候選組別將禁止宣傳期之前的相關訊息或資訊作出移除或刪除,由此引發一系列參選組別及傳媒界對此狂加批評和指責。首先,所指的“相關訊息或資訊”定義不清晰,澳門是社團社會,身為政治人物或公眾人物,少不了出席各式社團活動,或接受本地或外地媒體訪問就社會議題發表意見,而經本地和外地傳媒或電子平台傳播後,網上留下的痕跡是否要由當事人負責移除或刪除呢?但是,這個鐵定的“指引”行得通嗎?
  再者,選舉是一項嚴肅的政治工程。當各組別合法獲得確認名單資格及號碼,意味著萬事就緒之時,卻正是禁宣傳期開始之時,坊間戲言:禁露面、禁發聲,直至選前一天始回歸宣傳期,如此一波三折,折騰的是誰,恐怕首當其衝是候選人及其團隊。對選管會來講,長逹一個月的禁宣傳期,要處理的工作量大減,當然是樂見其成的。而對一些不關心選舉的市民來講,選舉是個别人個別團體的事,禁宣傳正好耳根清靜,也有市民反對台灣式、香港式的激烈選舉文化移植來澳門,甚至認為澳門沒有選舉更顯社會和諧之說……
  綜合社會意見,我認為,選舉法雖說經過多次修訂,但明眼人都知,全社會包括政府人員都應看到選舉法存在操作上的問題。由今次選管會的一系列大動作看來,是否出於協助及引導選舉工程健康進行?還是針對候選人大玩文字遊戲,處處增設障礙物阻礙候選人的正常宣傳活動?市民心中各自有答案。
  選舉法的本意是“確保選舉過程廉潔及選舉結果公平”。然而,經過選管會的自我演繹,卻為全城帶來“不做就不錯,不宣傳就不犯法”的緊張氛圍,如此本末倒置、倒果為因的做法,何來“中立和公正無私”!
  二、“禁競選一個月、允競選半個月”合理性受質疑
  不到半個月(14天)的宣傳期,立法會四年一度的選舉工程,竟只容許候選人14天的“見光時間”,合不合理,不同的持份者自有不同的主觀感受,相信每一位市民作為旁觀者,難以找到一個適中的角度來評論是非,不過,我們仍可以和其他地區的選舉活動進行橫向比較,進而得出是否不足和是否需要借鏡其他地區的選舉經驗,畢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同為國家特別行政區的香港來講, 其立法會選舉工程,類似本澳的直選組別選舉,在候選人宣報參選後,就可以正式展開宣傳活動,並不存在澳門選管法規定的一個月的空窗期(禁競選期)。其實澳門大可以借鑑香港取消設禁競選期的做法,將選舉宣傳期延長至一個半月以至半年,尤其對於冇社團資源、本身知名度相對弱勢的政治素人而言,大大助其有充足時間補做民意功課,增加知名度、個人形象等補救工作,進而爭取更多選民支持轉而增加投其一票的籌碼,當更多政治新鮮人以立法會為平臺走上從政之路,最終,有望打破本澳立法會商人主導的傳統勢力版圖,我們不應忽視這種可能性的發生。
  從全澳選民的角度來睇,說有14天的選舉宣傳期,但期間選民僅可利用一個周六和周日,了解和消化25個參選組别的參選人資訊,包括政綱和參選理念,不用說,有可能嗎?再且,扣除周末2天,25個參選組别屆時唯有進行密集式宣傳,宣傳車大街小巷穿梭,满城鑼鼓喧天,就算多有質素的候選人,也有體力透支的時候,於六十多萬市民,三十萬選民而言,也未必能接受這種一日接一日全城火爆的選舉氛圍,但又可以如何?遷怒於候選人一定是無辜,鬼叫選舉法只允許14天!
  三、一場世紀風災的威力,
  選舉結果必受影响?
  8月23日,來自太平洋的十號颱風“天鴿”殺到,在本澳肆虐數小時離去,全澳各區陷入水浸、停水、停電的災難中,更奪去十條寶貴生命,澳門人悲痛過後,痛定思痛,市民對氣象部門災前預防不足充滿憤怒,對政府失去信心。與此同時,全澳各界自發參與了這場搶救家園的大行動,期間,不少今屆立法議員及候選人第一時間親赴重災區救災,及在社交平台運用自己的影响力,呼籲及調配社會資源參與救災,也有參選組別出動統一制服義工救災,成為一道道特別的風景,不排除會吸引一部分選民對候選人產生好感而決定投票。
  有誰可預見“天鴿”有望直接或者間接把某些候選人送入議會,給本屆選舉帶來意想不到的黑天鹅事件。當然,也有另一個相反的可能性——部分市民對今次風災中政府的處理不當不滿,而遷怒於來咁十多日之後的立法會選舉,最終令選民投票人數銳減,影响選舉結果是必然的。
其他文献
8·23,註定成為澳門難以忘卻的“殤日”,強颱風“天鴿”來襲,帶走了十條寶貴的生命,留下滿目瘡痍,一片狼藉。2002年以後,賭權開放且賭業迅速擴張,這座自開埠以來相對貧窮閉塞的小漁港似乎一夜之間躋身國際都市之列,GDP位居全球第四,燈紅酒綠之間,澳門被世界廣知。澳門富了,多年來也在“蓮花福地”的自我陶醉中忘卻了潛在的天災人禍,而這次大自然經由一場陣風最高到達17級的強颱,吹醒了澳門人無憂無慮的美夢
期刊
四月芳菲,這個月的澳門並未隨著復活節假期而放慢步調,月初的廉署報告已經註定了這個月的風波不斷,文化局再次被點名,縮手縮腳被逼回應用人違規的調查報告;偉龍公屋建與不建都無法避免反對的聲音;崔世安列席立法會,回應議員提問;而月尾文化局則再一次因六國飯店被推上風口浪尖,如此一來,公共部門脆弱的公信力又該如何挽回?  《土地法》符合立法原意  4月初,立法會如期公佈《關於唐曉晴議員所提法案的審查意見》報告
期刊
“立法會”當然是今年最熱的名詞了。無他理由,今年是立法會選舉之年,目前更是選舉箭在弦上之時,8月中旬現屆立法會的“閉幕”會議當然也算是一件議會盛事了,絶對值得去關注一下。當日會議結束時,應賀一誠主席提議,全體議員來一個大合照及擁抱告別儀式,一時一股溫馨之情籠罩一貫硝煙滾滾的議事殿堂,為第五屆立法會留下美好一刻,尤其對於部分有可能冇得留低的直選議員、間選議員及官委議員來講,立法會生涯最後的時刻,想必
期刊
7月的澳門烈日炎炎,然而也將燥熱傳給了本澳社會,爭議成為本月之主軸。港珠澳大橋全線貫通的好消息傳來,意味著“大橋時代”即將到來。昔日檢察長何超明被囚21年的審判無疑影響了人們對澳門政府的期望。而隨後而來的的士加價、Uber退場、污水直排進海、租務法修訂及立法會“禁舉牌”的荒唐提議,均在社會各界爭議不斷,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港珠澳大橋全線貫通  繼去年9月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中的橋樑工程全線貫
期刊
可以說,一場由政府主導、全城響應的立法會選舉就像一場賭局,不論議會老將,還是政治素人,都面臨同樣的選情:人人有希望(成為代議士),但個個沒把握(能否成真)。總括來說:不確定因素太多。在內部而言,個人的政治活動熱衷度、人脈關係,以及能力、知名度等,統統將發揮絶對作用;而在外而言,背後的資源和支援多與寡,也影響到部分選民的支持意向,進而成為能否高票當選的關鍵因素。  第六屆立法會選舉將於今年9月17日
期刊
在澳門,一句“你收到詐騙電話了嗎?”幾乎成了街坊親朋見面的一句潮語!就好像當年特區政府首次向全澳合資格居民發放現金分享,一段時期內,不單止全澳報章網絡平台充斥現金分享的資訊,全城上至政商下至黎民百姓都在熱議,一句“現金分享你收到了嗎?”就成為了當時最紅的潮語!  事過境迁,如今還會出現全城熱議現金分享的現象嗎?當然不再現了。回到當下,在全城引發熱議的話題很簡單,也很不同。若說前者是一件可賀可慶的問
期刊
過去幾年發生的“搶金潮”已成了中國大媽的一塊心病,當時在金價暴漲當中買進的黃金,至今沒有解套。此後,儘管金價再度大幅下跌,中國大媽都沒有再出手買黃金。不過,當中國大媽看不上黃金的時候,香港富豪李嘉誠卻在低調配置黃金!而今,中國大媽仍然是國內各地樓盤的座上賓,而李嘉誠卻在高調出售房產變現。  公開消息顯示,黃金礦業(Gold Mining)的董事長Amir Adnani近日透露,亞洲首富李嘉誠,也是
期刊
一埸突如其來的強颱風災,給澳門帶來半世紀以來最慘痛的教訓,風固然猛烈,水固然無情,我們所熱愛的城市被風災肆虐得滿目瘡痍,我們熟悉的街道成為久違的“河流”,無數的商戶損失慘重,多少居民經歷門窗被毀的可怕餘悸、停水停電停網絡的恐慌,以及為救車救鋪而險被淹的生死經歷,還有十條人命的逝去,給受難家人一生難以忘卻的痛,這些痛也一一深深印在全澳市民的心坎中。  好在,天災無情,人間有愛,政府在這場災難後,第一
期刊
1
期刊
特區政府重視本澳復康服務發展,為有需要的殘疾人士提供多元化住宿、展能、職業訓練及家屬資源等服務,澳門基金會多年來致力拓展和深化弱勢社群服務,推出不同類型增進居民福祉的項目,支持機構開展針對性復康服務,為殘疾人士提供機會展示能力與才華,鼓勵他們發揮獨有天賦,實現自我價值,融入社會。  社會不斷發展,殘疾人士需要持續適應社會環境變化,亦要訓練獨立生活能力,融入社群。如你細心觀察,社區中不難發現許多殘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