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教材的设置体现了“大语文”的观念,即语文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生活处处皆语文。从而彻底改变了“为语文而语文”的单一性学习目标和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性质就体现在“综合”两个字上。新课程标准特别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列出来,将其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提并论,是回归语文教学本身、回归学习本身的重要举措。那么,实际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呢?
一、尊重学生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某一事物发生了兴趣,才会产生乐此不疲的情感,从而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首先要考虑的是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力求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相贴近,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他们就会乐意去学习,并表现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和敏锐的感知。托尔斯泰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起点,但不能停留,自主探究的兴趣应贯穿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始终。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生动鲜明的教学情境,多种激励的机制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兴趣。教师如能结合新旧知识和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独具匠心地设计一些激疑性、探究性、迁移性、发散性问题,更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或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可以说问题空间有多大,探究的空间就有多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就有多强,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飞得就有多高。
二、贴近生活 ,有效指导
“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生活即教育,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教育注入了深邃的内涵。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要与生活紧密联系。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其已有的认知经验基础上。因此,学生的经历、生活体验与经验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首先,应着眼于“活”。这里的“活”是指我们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应依据学生的实际灵活设计。
同时,整个学习流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参与实践的能力。以实实在在的生活为内容的学习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很乐意全身心的投入。生活的外延又相当广泛,它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生活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所有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都可以纳入语文教师的视野之内。如:对周围的事物要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通过综合性学习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关心生活、留意生活、认识社会适应实际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以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其次,辨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重视发挥教师适时、必要、谨慎、有效的指导作用。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相长的伙伴关系。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既有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又有承担实施活动的义务,学生在整个活动中都处在一种紧张、积极、亢奋的状态。从选题到制订计划,到收集资料,最终到成果的呈现,无不渗透着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积极思考。学生是真正的知识建构的主体、探究的活动者、积极的认知者,真正被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虽然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是,活动不是自发的漫无目的、毫无规则的行为,更不是随心所欲,所以仍要重视发挥教师适时、必要、谨慎、有效的指导作用。以追求真正从自主的学习活动中有所收获,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
教師做为组织者、促进者、平等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共同探究,从原来的传递知识向激励思考、提供帮助转移,鼓励学生寻找多种信息源,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组织好合作学习。既做到在互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个别指导。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让学生通过参与真实世界相关的学习任务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也促进教师在活动中自我发展。所以,教师的角色主要体现在:( 1 )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做学生自主活动的“领路人”;( 2 )有效的推动活动的进展,做学生实践活动的“指路人”;( 3 )善于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做学生集体活动的“带路人”。让学生树立自主立题、自主实施、自主结题的意识,并把这种意识转化为现实,逐步发展为完整意义上的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人。这样,师生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互动,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的创造才能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第三,语文综合性学习还必须强调合作与探究。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整体目标决定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如何通过自主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这便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事实证明,每项综合性学习活动,都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每次合作活动,小组成员分工应当明确,注意成员之间的通力、有效的合作,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在与人合作协调中施展自我,培养学生的自觉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自己一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这就是“学会合作”,因为只有学会了合作,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从而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奠定基础。
总之,开设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可以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认识社会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也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开辟了一条新道路。愿通过综合性学习让语文走进学生心灵,让学生心灵在语文课堂上自由飞扬!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性质就体现在“综合”两个字上。新课程标准特别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列出来,将其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提并论,是回归语文教学本身、回归学习本身的重要举措。那么,实际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呢?
一、尊重学生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某一事物发生了兴趣,才会产生乐此不疲的情感,从而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首先要考虑的是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力求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相贴近,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他们就会乐意去学习,并表现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和敏锐的感知。托尔斯泰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起点,但不能停留,自主探究的兴趣应贯穿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始终。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生动鲜明的教学情境,多种激励的机制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兴趣。教师如能结合新旧知识和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独具匠心地设计一些激疑性、探究性、迁移性、发散性问题,更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或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可以说问题空间有多大,探究的空间就有多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就有多强,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飞得就有多高。
二、贴近生活 ,有效指导
“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生活即教育,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教育注入了深邃的内涵。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要与生活紧密联系。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其已有的认知经验基础上。因此,学生的经历、生活体验与经验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首先,应着眼于“活”。这里的“活”是指我们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应依据学生的实际灵活设计。
同时,整个学习流程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参与实践的能力。以实实在在的生活为内容的学习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很乐意全身心的投入。生活的外延又相当广泛,它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生活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所有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都可以纳入语文教师的视野之内。如:对周围的事物要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通过综合性学习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关心生活、留意生活、认识社会适应实际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以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其次,辨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重视发挥教师适时、必要、谨慎、有效的指导作用。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相长的伙伴关系。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既有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又有承担实施活动的义务,学生在整个活动中都处在一种紧张、积极、亢奋的状态。从选题到制订计划,到收集资料,最终到成果的呈现,无不渗透着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积极思考。学生是真正的知识建构的主体、探究的活动者、积极的认知者,真正被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虽然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是,活动不是自发的漫无目的、毫无规则的行为,更不是随心所欲,所以仍要重视发挥教师适时、必要、谨慎、有效的指导作用。以追求真正从自主的学习活动中有所收获,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
教師做为组织者、促进者、平等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共同探究,从原来的传递知识向激励思考、提供帮助转移,鼓励学生寻找多种信息源,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组织好合作学习。既做到在互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个别指导。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让学生通过参与真实世界相关的学习任务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也促进教师在活动中自我发展。所以,教师的角色主要体现在:( 1 )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做学生自主活动的“领路人”;( 2 )有效的推动活动的进展,做学生实践活动的“指路人”;( 3 )善于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做学生集体活动的“带路人”。让学生树立自主立题、自主实施、自主结题的意识,并把这种意识转化为现实,逐步发展为完整意义上的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人。这样,师生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互动,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的创造才能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第三,语文综合性学习还必须强调合作与探究。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整体目标决定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如何通过自主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这便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事实证明,每项综合性学习活动,都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每次合作活动,小组成员分工应当明确,注意成员之间的通力、有效的合作,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在与人合作协调中施展自我,培养学生的自觉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自己一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这就是“学会合作”,因为只有学会了合作,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从而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奠定基础。
总之,开设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可以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认识社会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也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开辟了一条新道路。愿通过综合性学习让语文走进学生心灵,让学生心灵在语文课堂上自由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