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让道德真正生长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zc2009c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德育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理念,以“推荐校花校树”的任务驱动班本课程为例,论述“任务驱动型”德育模式的实施策略,提出结合环境引出任务、自主选择分解任务、合作探究完成任务的教学途径。
  【关键词】任务驱动 道德生长 德育 班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2A-0086-02
  道德生长是指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高的过程,是指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受到外部环境影响时,自身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一个过程。反观我们现在的德育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灌输的情况,往往将学生看作直接吸收知识的人,而不是获得有效经验的人。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尊重学生道德发展的建构过程,让学生经历鲜活的生活,注重让学生“从经验中生成德性”,在学生的作为、思维与学生所体验到的快乐或痛苦结果之间建立联结。只有在他们的经验积累中进行,道德生长才能真正地发生。
  鲁洁教授指出,人、道德、课程是构成道德教育的基本要素,是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概念。我们必须心中有“人”——学生,结合班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道德发展的需要;心中有“德”,采用合适的任务驱动,让学生围绕主题活动,去经历真实的德育实践,做出道德抉择并思考其后果,才能促使儿童道德发展与完善,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心中有“课程”,这不是随心所欲地进行的,而是有规划、有步骤地去进行的。
  一、引出任务,激发情感
  任务驱动从何处而来?当然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激发他们的道德认同感。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风、校训,它们凝练着一所学校对其培养的学生道德成长的目标和要求。怎样让学校的文化精神深入学生的心中,从而开展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教育,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
  我校的校训是“笃学善创 宁静致远”,这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笔者尝试给学生布置真实可行的任务——“向(  )推荐校花/校树”,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从而真正领会校花或校树的内涵。笔者利用班会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请向校長、老师、同学、来参观的老师推荐校花或校树,能够写出校花或校树的特征,并能体现致远的校风、校训等精神。
  学生的情感大门打开了,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此时并不着急得到最终的答案,而是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自己选择的植物的外形、习性、品质能否与学校的精神契合起来,能否得到广大老师、同学、家长的支持,怎样才能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二、分解任务,强化认知
  在真实的任务驱动之下,学生直面亟待解决的问题,主动地思考并积极展开行动。在这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做的是厘清自己对道德的认识。
  针对本任务,学生要去弄清楚校风、校训的内涵,同时也要去了解花木的物性精神。任务驱动的形式,使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主动要求了解相关知识,即中国传统的以花草树木比喻君子美德的“比德”传统知识。于是,教师的教转变成学生自己的学习需要。
  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分组并建立qq群或者微信群,讨论组员的分工,教师也加入其中相机指导。每个小组都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分工:(1)在网上查找植物的资料,翻阅植物的书籍;(2)去参观植物园,观察各种植物;(3)询问花匠工人,了解校园的花和树的种植情况;(4)调查学校现有的树和花;(5)调查同学们认为本组选定的花和树能否代表学校精神;(6)向校长或老师请教校风、校训的含义。
  在调查访问的这个阶段,学生与身边的人展开对话,引发他们对植物的物性精神以及校训的内涵的思考,学生通过不懈地探求,厘清了自己的道德认识,加深了对校训的体会,更逐渐反思自己的生活,反思自身的德性成长。
  三、完成任务,锻炼意志
  经过充分调查访问,学生对自己要推荐的校花或校树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学生通过向他人推荐校花或校树这个任务获得道德的真正生长。
  推荐时,有的学生推荐蝴蝶兰,认为它象征着高雅、博学、宁静,和“宁静致远”的校训相匹配;有的学生推荐青松,认为它高大挺拔,能够抵抗大风大雪,四季常青,代表着坚毅与宁静,符合“非宁静无以致远”的精神;也有学生推荐梅花,认为它凌寒傲芳,千姿百态,不与百花争艳,真正体现了“笃学善创”的情怀……将植物的品性和学校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学生推荐的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有的制作宣传海报,有的写倡议书,有的演童话剧……在班会课时,他们敢于走到各个班级进行宣传推荐,同时还通过微信平台推出专题活动,吸引广大家长和教师的关注并加入活动。这个过程是艰辛而充满挑战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成对他人的德育宣讲,学生经历了由胆怯到勇敢的转变,体验了成功与失败,经历了自我认同与认同他人的过程,更锻炼了自身的道德意志。
  四、超越任务,收获成长
  任务驱动的主题活动,点燃了儿童道德生长的自我需求,引领儿童经历生命的成长,也指引着儿童自我成长的方向。
  推荐校花或校树的活动并没有在学生完成推荐后就结束,有了这样的体验之后,学生对自我德性的生长的渴望远远没有停止。春去秋来,学生一直关注着校园植物,他们已经将自己当作校园的主人,将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当作自己亲密的伙伴。他们捡起了落叶,绘制出一张张“秋的书签”,题上一首首温暖的小诗:有关于友谊的,有关于奉献的……他们将书签放到网上售卖,用收入买书并捐赠给山区的孩子……这已经成为了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已经超越了当初的任务目的。
  道德教育不再等同于“思想的改造”或“行为的养成”,而是引领儿童走向美好的生活与未来。教师通过设计切实可行的任务,为学生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对这个世界有所作为,而这些作为又反过来影响学生,让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进而获得道德生长。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学课题“支持儿童创意学习的学校课程变革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BHA160145)阶段成果。
  (责编 刘小瑗)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分析部編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自读课文旁批的特点,并结合其特点论述使用策略,以便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部编版 初中语文教材 自读课文 旁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069-02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编写方面呈现出与以往初中语文教材不一样的地方。教材中的自读课文增加旁批这一助读系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南宁市横县乡村小学语文课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教师个人语文素养、用心备课、培养课堂情感等一系列的解决措施,以提高乡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乡村小学 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 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093-02  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根据教学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设置的教
期刊
【摘要】本文以《可能性》一课教学为例,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三个真实有效的数学活动,提出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充分做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等建议。  【关键词】数学活动 数学教学 可能性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084-02  “可能性”这个内容是属于“统计与概率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英语作业没有兼顾学生能力差异、作业效果不理想的现状,指出“积分制”作业的优点与设计标准,并通过分层设计“积分制”作业、合理设置作业积分加减规则及积分奖励规则、允许作业延迟并给予积分激励等措施推进作业新形式的实践。  【关键词】小学英语 积分制 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115-02  传统小学英语作业的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广西多元文化背景,对幼儿园文化构建的价值追求和理论基础的探索,论述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园物质文化构建的重要价值,园所文化体系构建的经验及园所文化理念下幼儿园物质环境建构的实施路径,依据南阳镇中心幼儿园“禾合文化”典型实践案例,提出“禾合文化”学习环境、运动环境、生活环境、游戏环境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 物质文化 禾合文化 南阳镇 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桂林市多所乡镇民办幼儿园实地调研,发现乡镇民办幼儿园师资队伍在人员结构、业务能力等方面存在问题,据此分析原因并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  【关键词】师资队伍 民办幼儿园 乡镇 桂林 调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1A-0014-03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担负重要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以《珍珠鸟》教学为例,论述语文教师要有“工匠精神”,在教学中承担着解析文本作品的任务,提出要能读懂文本内容,透过内容发现文本的人文密码和言语妙处;课堂教学要能读懂文本的人文密码、体验语言运用,并回归语文生活本质;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表达和运用,让学生能得言、得意、得法。  【关键词】对话教学 《珍珠鸟》 语言运用 人文体验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期刊
【摘要】本文以《水结冰了》一课的实验教学设计为例,论述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实验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鼓励学生改进和创新实验装置,丰富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直观体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关键词】结冰 科学探究 直观体验 实验教学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1A-0088-02  《水结冰了》是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第三
期刊
【摘要】本文以特级教师徐斌《用倒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一颗为例,论述教师在教学中要紧扣教材要点,并灵动地嫁接到学生熟悉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熟悉的氛围中去观察、发现、思考和研究,从而实现学习的最优化,促进学生智能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用活教材 生活元素 智能发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1A-0083-02  用活教材,一直是教师理想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以《口算除法》教学为例,论述提高小学生运算能力的策略,认为教师可从厘清算理、知识迁移、算法多样、激趣巩固等几个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数学敏感度与数学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运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运算能力 算理 口算训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1A-0126-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