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成就、挑战及对策

来源 :大学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v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在过去十年进入发展的快速道,所取得的成绩卓越非凡。但同时,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战略地位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生源国别、专业分布不平衡,教育层次偏低,管理制度相对滞后。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采用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战略地位、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减小教育水平校际差异等对策,以促进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4-0076-05
  收稿日期:2014-06-05
  作者简介:董立均(1968-),男,北京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学原理研究。
  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在过去十年进入发展的快速道。因为快速,很多问题并未得到深入的理论思考。改革的逻辑必然是发展、反思和再发展、再反思的过程。今天,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成就令世人关注,也正是我们需要反思的时候了。我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强势在哪里?弱势在哪里?哪些是必须应对的挑战?哪些是必须攻克的难关?政策和制度上如何调整?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一、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成就非凡
  我国培养外国留学生开始于1950年,走过了64年的历程。60多年来,留学生教育发展尽管起伏跌宕,发展不太平衡,但总体来说,留学生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截止2012年,共计有来自200个国家和地区的328,330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9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以上数据均不含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比2011年增加了35,719人,增长比例为12.21%。①在亚洲学生增加的同时,欧洲和美洲的学生人数也逐年提高。美国和俄罗斯已经跃升为来华留学的十大生源国之一,在西方国家中排在前列。来华留学的专业领域也从传统的汉语学习逐步扩大到文、史、哲、理、工、农、医、经济、管理、教育、法学等学科。
  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在于能够为留学生提供较好的发展机会。对于他们来说,接受中国的高等教育,不仅仅是猎奇,还有很多实用性的目的,来中国学习是因为“这里有真正的机会”。李雅(Leea Tiusanen),是一个27岁的芬兰人,读书前是一家大型零售公司的管理人员。她利用休假的机会来中国攻读一年期的商务学位,希望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在她看来,中国发生的事情比整个欧洲还要多,因此,这里是令人向往的地方。西方学生来我国留学还因为可以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好的大学可以选择,获得“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在他们看来,中国正迅猛发展,今天学习中国文化和精通汉语,就意味着将来站在更有利的位置。因此,当留学的目标在美国和中国之间摇摆时,他们开始选择中国。当然,来中国留学学费低廉,再加上社会稳定、治安良好、校园恶性事件相对少,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正面和良好图景,逐渐在国际留学生教育市场中显现。
  不容置疑的是,我国高校所做的努力也是巨大的。其一,高校不仅创造条件为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而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塑造了一批较有实力的教师队伍;其二,高校管理服务水平提高,逐步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其三,通过奖励优秀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其四,努力拓展海外留学市场,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为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来华留学生教育蓬勃发展的势头相适应,探索如何提高我国留学生教育更好发展的理论研究,也可谓蔚然成风。一批知名学者就来华留学教育的战略定位、跨文化适应模式及其质量与规模和谐发展等问题提出了真知灼见。安然在“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模式研究”一文中,针对来华留学生如何更好地适应中国的社会环境,如何能够更好地学习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思考与探究。蒋凯在“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战略定位: 基于多因素的分析”一文中指出:“近年来来华留学生教育获得了蓬勃的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要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进行科学的战略定位。这种战略定位需要综合考虑国际学生流动的发展趋势、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现状、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意义等因素。”[1]赵金坡在“新世纪以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状况、分析及展望”一文中指出:“进入新世纪,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整体数量呈不断增长态势”的同时,“在具体生源洲际分布、所学专业领域以及留学层次方面”却呈现出不均衡的特征[2]。此外,有学者就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意义与优势、提高来华留学生层次与中国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留学生教育理论研究的成果,为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近十年来,来华留学生教育获得了蓬勃发展,但并非已经做到尽善尽美,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中华文化要想“走出去”,不仅仅是靠中国人自身“走出去”,也需要外国人“走进来”。中国人自身“走出去”,靠的是形象的展现和宣传,而国外的人“走进来”靠的是真实体验,他们能真切地了解中国,感受中国的文化。所以,来华留学生教育对于中华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政府和高校虽然高度重视来华留学生教育,但对于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战略地位及其特殊性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来华留学生教育在培养对华友好人士、服务外交大局、增强国家软实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创建高水平大学等方面为国家做出的重要贡献,也没有认识到来华留学生教育潜在的重要经济价值。在国家层面,我国目前仍缺乏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立法或行政法规;中央政府提供的奖学金规模与我国作为有影响力大国的地位还不适应,不能吸引大量的优秀留学生来华。地方政府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发挥,许多省级政府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缺乏统一的规划,也缺乏为所在区域内高校提供来华留学奖学金的动力。不少高校还没有意识到来华留学生教育对提高本校教育质量、扩大国际影响的作用,仅仅将招收留学生作为学校办学的点缀。此外,高校开拓留学生教育市场的意识不强,对外宣传的力度不够。与我国形成对照的是,欧美和亚太地区的一些国家已经明确地将接收外国留学生作为国家战略,积极加入竞争留学生的行列。这些国家制定法律法规,保障留学生教育有序发展;建立有关机构,负责管理、协调和组织实施留学生教育;制定系列政策,确保留学生教育各环节相互衔接,规范学生合理流动;建立健全全球招生网络,塑造教育品牌,大力宣传和推广本国教育;确立留学生生源的战略重点,锁定目标市场;政府订立明确的战略目标,保障市场份额并重视质量。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出于人才竞争、经济收益、外交工作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无一例外地强调接收留学生工作的战略地位,从战略上争取国外的优秀留学生,将接收留学生计划作为本国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二)生源国别、专业分布不平衡明显存在
  近五年来,来华留学生国别分布呈不均衡态势,来华留学生的来源国集中在周边国家,排在前十五位的国家中,周边国家占了12席,非周边国家只有3席,分别为美国、法国和德国。据2012年数据显示,来华留学生按国别排序前十五名分别为:韩国63 488人,美国24 583人,日本21 126人,泰国16 675人,俄罗斯
  14 971人,印度尼西亚13 144人,越南13 038人,印度10 237人,巴基斯坦9 630人,哈斯克斯坦9 565人,法国8 386人,蒙古8 210人,德国6 271人,马来西亚
  6 045人,新加坡4 250人。①
  接纳来华留学生数,按省市排序,多集中于沿海发达省市,地区性不平衡明显。前10名分别为:北京77 706人,上海50 557人,广东20 940人,天津19 076人,浙江17 461人,江苏17 425人,辽宁16 694人,山东13 770人,湖北11 535人,福建9 541人。②
  此外,来华留学生就读专业也存在不平衡的问题。目前汉语言文学、经济、管理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是留学生选择的热门专业,而理工科专业则相对冷淡。专业不均衡的原因十分复杂,既可能与我国留学生教育本身有关,也可能与我国高校理工科发展的相对水平有关。由此不难看出,我国来华留学生的主打和特色专业优势不明显,理工科专业的国际竞争力还不是很强,留学生教育的地区、专业不平衡,无疑折射了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的现状。
  (三)与留学生教育强国相比,来华留学生教育层次偏低
  尽管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层次一直在上升,但与留学生教育强国相比,我们的教育层次仍然偏低。截止2012年,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总计133 509人,占来华生总人数的40.66%,人数比2011年增加了14 672人,同比增加了12.35%。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计36 060人,比2011年增加了18.71%,其中,硕士研究生27 757人,博士研究生8 303人。非学历留学生194 821人。③可见,非学历教育占了多半,受教育层次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问题的原因是在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偏低,还是招生门槛过低,抑或是奖学金比例不大,还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
  (四)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跟不上重大战略调整的思路
  所谓战略调整,是指要在五六年的时间内将我国建设成世界留学生教育的大国,总规模突破50万人次。然而,现实看来,我国虽然对留学生管理制度进行了诸多改革,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高校的质量监控制度缺乏统一考量。很多高校在质量监控上或者各行其是,或者质量标准低,质量缺乏统一监控,由此很可能导致某一个学校质量出问题,就会影响全局,进而给全国性高等教育质量造成伤害或不利影响。二是留学生教学管理制度僵硬,不能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课程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型和应用型专业学位较少,学习年限统得过死,学分制有名无实,缺乏弹性等等。三是奖学金制度设计不合理,政府主导性过强,社会参与性不足,因而导致奖学金资助的范围相对狭窄,资助的力度不够,对建构留学大国的伟大理想及其战略思考不够。四是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从事留学生教学的教师外语交流能力相对较好,但是专业沟通能力和文化沟通能力相对欠缺,且缺乏相应的培养和培训机制。一批学校建立有教师专业发展中心,但是对教师却缺乏具有针对性的留学生教育所需的知识和技巧的培训,即便教师有需求,学校也未能给予充分重视,留学生教学始终游离在高校工作的边缘地带。
  三、推进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着力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战略地位,使之与国家未来战略发展的总体思路相结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到2020年,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要达到五十万人。目前看来,实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挑战也是明显的。其一,留学生教育在最近十年的发展速度一直保持在百分之十以上的增长速度,是否能够继续保持这个速度,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其二,来华留学生的生源水平和教育质量广为关注,且没有系统的质量保障系统;其三,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支持性政策,政出多门,缺乏统一,实质性的突破不大。因此,我国要实现留学生教育大国的梦想,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留学之都,很多制度、政策问题必须得到及时解决,否则,《纲要》的目标恐难以实现,即便短期实现,能否可持续发展也未可知。因此,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相关的深层次问题必须有理论上的突破、制度上的创新和政策上的倾斜。
  首先,要与建设“负责任的世界大国”相关联。一些国际学者声称,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如此之快,未来发展的预期是非常积极的。哈佛大学弗格森(Niall Ferguson)指出,“中国将在十年内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①,形成了“中美国”(Chiamerica)的联合体新词汇,似乎世界秩序将由这两个国家来掌控。尽管我们并不认同这一观点,但中国国际地位的快速提升则是不争的事实。当我国国际地位提升后,我国的外交定位和国际辐射范围将发生变化。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能否配合大国外交的发展,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必然需要深入的探讨。
  其次,要与建设“科技大国”相关联。自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颁发以来,我国的近期科技发展目标集中在如何将科技资源大国发展为科技强国。科技强国的要素是提升知识自主产权,减小科技发展的依赖度。我国发展科技强国的两大基础性要素已经具备,一是科学论文数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二是我国的科学工作者人数达到4 000多万,居世界前茅。然而,我们必须看到,科技发展与来华留学生教育构成什么样的关系,科技发展了,留学生教育自然就会发展。但是,留学生教育如果发展不起来,能够证明科技发达吗?因此,二者的发展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一体的。留学生教育发展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些外汇或者为了分割国际留学生教育市场,相反,发展留学生教育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进而为科技强国的发展奠定基础。留学生教育的市场永远具有两面性,第一是看得见的收益——学费收入,第二是看不见的收益——助力科技发展。显然,显性的效益小于隐性的效益。   再次,要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相关联。我国高等教育强国的核心目标是“水平的全面提升”、“一批高水平的高校”、“教育国际化水平的跃升”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如果将水平提升和竞争力增强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目标的话,那么这一目标在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上的定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有人来”、“有水平高的人来”、“来了还想长期留下来”。对照一下,《纲要》确立的五十万留学生教育的目标对应的只是最初级的目标,即“有人来”。因此,以后的来华留学生工作将逐渐从“有人来”向“有水平高的人来”转变,从“短期来华”向“长期留学”转变。来华留学生教育要作为考察我国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乃至于作为高等教育强国的考察指标。
  (二)稳步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打造我国民族教育品牌
  众所周知,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基础是质量,没有质量的规模,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很多学者对提高教师水平寄予厚望,但是单方面提高师资水平还是不够的。一个国家能否成为世界留学之都,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圈不可或缺。从质量标准的构建到教学过程的实施,再到质量认证或评估,最后到海外营销,构建一个质量圈是打造本国留学生教育特色品牌的基础。
  鉴于我国高教实际,来华留学生教育亟待解决的是如何构建一个全国性的质量标准。构建这个标准,既可以指导留学生的培养过程,也可以作为海外营销的招牌。目前,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标准问题,是独立建立还是与普通高校质量标准相统一,这个问题还没有从理论上完全解决好。但是,我们可以边做边总结经验,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第一,要做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质量标准研制;第二,要将研制好的质量标准应用到少数高校,进行试验性测评;第三,要在实验基础上形成全国性的留学生教育指导性标准。当我们有了自己的质量标准以及实际评估数据,外国学生就有可能通过与国际相关标准进行对比性研究,测量出我国标准的高低。若有这样的质量标准和由此衍生出的评估结果,对于宣传我国高校的实力,展示我国高校的形象一定是大有裨益的。
  (三)基于共同发展理念,减小来华留学生教育水平的校际差异
  留学生教育主要国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校际发展水平差异大,但质量标准(或认证)完善或发达的国家,比如美国;另一类是校际发展水平差异不大的国家,以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为代表。相比之下,我国能够接收外国留学生的学校水平层次悬殊巨大,同时,又没有完善的高教质量标准(或认证)系统。因此,在坚持提高每一所高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前提下,有必要提出一些快速有效且适合我国国情的新路径,以解决质量层次的差异性问题。
  首先,要认识到来华留学生教育是展现大国战略的重要途径。提高质量,要从提高认识开始。只有认识到留学生教育的重要意义,才是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时下对于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所留下来的一些偏见应该纠正,比如留学生教育可能造成学校资源的更加紧张等等。
  其次,要适合我国特点建立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结对帮扶的良好机制。应利用行政协调的力量,鼓励来华留学生教育经验多、历史长的学校与经验少、历史短的高校帮扶结对,利用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为龙头,每校帮扶3~5所学校,假以时日,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质量不均衡现象将会有所缓解,总体质量提高的幅度会更大。帮扶这一理念来自于木桶原理。外国人看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可能会因为某所学校好而给予好评,相似的是,外国学生也会因为某所学校水平过低管理过滥而怀疑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
  最后,要在政策上给予来华留学生教育以倾斜。政府要给予来华留学生教育以更高层次的定位,并提供来华留学生教育奖励制度,对好学校、好制度、好举措,要给予重奖。同时,要鼓励社会人士设立奖助学金计划,政府也可设立相关专项经费,对私人和集体捐款提供配套或配比资助。只有政策到位了,学校本身才能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水平的巨大差异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缓解。
  参考文献
  [1] 蒋凯.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战略定位:基于多因素的分析 [J].中国高教研究,2010(5): 17.
  [2] 赵金坡.新世纪以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状况、分析及展望[J].高教探索,2011(1): 97-102.
  On the Achievement,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DONG Li-jun YANG Zhao-shan HONG Cheng-wen
  Abstract: The past ten years have witness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foreign student education in China. There are, however, a great many problems existing, such as the strategic position of foreign student education has not gotten enough attention; the imbalance of source countries and their chosen majors; the education levels are low and the management system is lagging.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is article offers main policy suggestions, such as achieving the status of the strategic position of foreign student educati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for foreign students; and reducing educat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colleges in order to provide policy consulting for the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outcomes;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责任编辑 李震声)
其他文献
摘要: 传道、授业、解惑,为师者之天职,其功效则仰赖于为人师者之品格与学识。身正学高,以身载道,为人师者方能据以传道,此亦为“为师之道”。以师者角色而论,师者当为“四者”之集合,即士者之情怀、仁者之爱心、智者之智慧和学者之涵养。至于师者之养成,则不仅要坐而论道,而且应起而行道;从游于名师,先问道于师,再依道而行,认同之,践行之,固守之,内化之,弘扬之,最后方可致“本立道生”之境界,道有所成,则自成
期刊
摘要: 研究型大学是各国学术系统的核心部分。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可以推动各国知识经济的成功。国际顶尖期刊的编辑、作者和评阅人都来自研究型大学,同时,研究型大学能够获取全球知识信息,汇聚各类学者团体,资助教师参与国际专业学术机构和国际会议,并位于互联网革命的中心,因此,开展国际学术知识交流和参与到国际学术网络中是发展中国家研究型大学的核心使命。研究型大学作为“知识的仓库”和“批判中心”,面临着全球化带来
期刊
摘要: 大学的文化自觉,就是自觉文化与大学的内在联系以及文化之于大学的意义,由此而提升大学自主选择、吸纳、创造文化的能力,提升大学的文化品格。今日大学的文化自觉表现为三个方面:以大学生成人为中心,立德树人,确立大学文化的目标体系;以人类优秀文化为中心,兼容并包,建构大学文化的内容体系;以创造性知识生活为中心,自强不息,建构大学文化的实践体系。  关键词:大学;文化主体;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要: 张楚廷教授立足于“人本主义哲学”或“人哲学”思考教育与课程,提出了人的教育、人的课程、五I课程构想、结构改造主义课程观、人文引领的和谐课程走势等基本概念或命题。为防止人的异化、使人更像人、让人更高大,张教授主张加强人文课程、警惕和改造社会课程、科学课程。张楚廷课程理论具有内涵理解的深刻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特质的人本性、语言风格的诗话性、自我实践的广泛性、使用价值的普适性等鲜明特色。深
期刊
摘要: 我国大学“讲理”机制缺失的历史原因,在解放前阶段,是由于没有形成稳定的、具有普遍性意义和影响的“讲理”传统和制度,致使大学在解放后的几次改造大学思想和制度的政治运动中几乎没有招架之力,使其时建立的“教授治校”制度顷刻间便土崩瓦解,完全被“革命化”体制所代替。在解放后阶段,是因为大学基本上都是服从或满足于“贯彻执行”的制度模式,基本上都没有努力、或者说都没有想到去争取建立一种能够保障学术自由
期刊
摘要: 本文以管道渗漏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从本土国际化、跨境交流国际化和参与意识国际化三个维度对女性学术职业国际化状况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女性的本土科研国际化、跨境科研国际化程度比男性低,但女性本土教学国际化的参与多于男性,并且国际化参与意识较男性更强。女性更容易从学术职业国际化管道中渗漏出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职业生涯初期缺乏接受必要的指导、母亲社会责任以及难于权衡好家庭和职业的矛
期刊
摘要: 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一直以来基本上都照搬专业音乐学院,缺乏其应具备的师范性和教育性特点。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们努力构建的课程新体系,试图从内容上进行突破:加强了教育理论内容比重使其取得了重要突破,但同时在课程内容比例上也带来了几个方面的失衡,以致与普通音乐教育和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实际需要出现了偏离。要解决这些问题、完善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应从教育
期刊
摘要: 本文利用2011年H大学本科生就读经历调查数据,对本科生的时间分配现状进行描述,并探讨了上课、课外学习、课外活动、社会及休闲活动、工作职责和通勤六项活动时间分配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上课、课外学习、社会及休闲活动时间均显著地影响学习成绩;上课和课外学习时间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是积极的,但社会及休闲活动时间却对其有消极影响;课外活动、工作职责及通勤时间对学习成绩没有显著性影响。这启示学
期刊
摘要: 高校科研机构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创新载体。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其组织内部结构以及运行日益完善,但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和科学研究的新要求,传统模式的科研机构已逐步暴露出一些亟需改进的方面。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进行分析可见,高校科研机构在设立动机上具有趋同性,在功能设置上仍具有一定的缺陷。高校科研机构是技术性与制度性结合的组织。为此,应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厘清高校科研机构的定位与职责,在处理
期刊
创力,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学科。简单来说,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物体形变的作用,就称作“力”。面对日益增加的高校毕业生带来的就业压力,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社会、从学校到家庭都应一齐发力,努力为大学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从培养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力”到高校就业创业工作的“创造力、战斗力”、各级政府落实中央政策的“执行力”等等,就借鉴和体现了不少“力学”思想。而在解决大学生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