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唐纳德·巴塞尔姆的小说《白雪公主后传》在人物、叙事等方面均戏仿格林童话《白雪公主》。他采用童话作为小说的框架,通过碎片和拼贴等手法,创作出反映现代人生存现状和现代人心声的作品。本文以解构主义为理论依据,分析了巴氏如何消解了童话故事的叙述结构、发展模式和主题,嘲弄了大众文学传统。
关键词:解构主义 戏仿 拼贴 互文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唐纳德·巴塞尔姆是美国最重要的后现代作家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白雪公主后传》(Snow White)是后现代解构的一部经典之作,是对格林童话《白雪公主》的反叛。后现代主义作家偏爱解构主义,因为解构主义否定任何等级,结构,终极价值或意义的存在。巴氏主要通过戏仿、拼贴和互文性等手段,向读者展示了阅读该作品的方法,颠覆了童话故事的叙述结构和发展模式,嘲弄了大众文学传统。
一
解构主义的要义就是离经叛道,反传统,消解中心。20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是解构主义哲学的代表人。他这样描述解构的一个主要策略:“传统哲学的一个二元对立命题中,除了森严的等级高低,绝无两个对项的和平共处,一个单项在价值、逻辑等等方面统治着另一单项,高居发号施令的地位。解构这个对立命题归根到底,便是在一特定时机,把它的等级秩序颠倒过来。”
巴氏的《白雪公主后传》运用了解构主义策略,解构了经典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他不再采用传统的写作结构,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进行线性的叙述,而是创造了一堆零碎的片断和互不相关的章节。王子在危急时刻拯救公主,两人终成眷属,从此过着幸福的日子这一发展模式在巴氏的笔下被消解。所有人物被巴氏领进现代都市,陷入了迷茫。白雪公主等待着王子将她从这种让人厌倦的困境中救出,而具有王子身份的保罗懦弱卑劣,害怕承担这种责任,只是远远地偷窥公主的裸体来满足自己的幻想,最后误饮毒酒而死。巴氏颠覆了美丽的童话,消解了童话的道德说教功能,在作品中展示了后现代主义的反经典,反崇高,反英雄的特征。
巴塞尔姆虽采用童话故事的题材,但其写作方式和内容却与童话格格不入。原来的童话被他嘲弄,戏仿,和解构。童话从本质上是喜剧性的,结局圆满的。童话的主人公往往需要经历过一定的磨难,完成艰巨的任务,才得到幸福的生活。但他们在困难中往往能得到善良的仙子、精灵或小动物的帮助。童话传达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这样一种道德价值观念。格林童话《白雪公主》就是一个范例。善良美丽的白雪公主与狠毒的后母是善与恶的两极,对比鲜明。白雪公主虽遭遇了后母的种种毒计,其间却因小矮人们的帮助,最终和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恶的代表后母,得到的自然是恶报。
若读者是抱着对童话的期待去读巴氏的小说《白雪公主后传》,他们很快就会感到震惊,继而失望。因为巴氏小说是反童话的。原来的童话在此已被变形,瓦解,变得支离破碎。白雪公主不再是美丽纯洁的化身,而是一个普通的现代女性,压抑,对生活失望和不满。王子保罗只是一个有着王室血统的观淫癖。七个小矮人变成了精神和身体上都矮小残缺的现代人。童话人物被置于现代化的美国社会,他们以社会问题分析专家或哲学家的腔调,搬用术语,谈论自己一知半解的话题和东拉西扯的事件。巴氏正是借助人们对童话故事的了解,从而颠覆大众文学传统,揭示当代生活的反童话本质,以及人们的焦虑,精神空虚和失望情绪。
童话是一种儿童文学作品,语言简洁,活泼,准确,易懂。然而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语言符号不再具有指涉功能,只是自我指涉。在《白雪公主后传》中,巴氏的这种语言解构策略随处可见,如文中出现的不符合语法规范,让人觉得别扭的“累断脊梁的句子”,与叙述毫无联系或不相关的术语,陈词滥调。读者试图通过这些故意不流畅的语句来领悟小说的意义时,结果却是这些语句本身成了注意的焦点。
二
《白雪公主后传》对格林童话《白雪公主》解构的手段之一就是戏仿。戏仿(parody),又称戏拟,是对原文进行转换。其目的“或是出于玩味和逆反,或是出于欣赏;戏拟几乎总是从经典文本或是教科书里的素材下手。”通过运用戏仿,巴氏对原来的童话进行了讽刺和嘲弄,解构了童话故事的叙事模式,人物角色和主题。
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故事模式是非线性的,巴塞尔姆也不例外。他“不再依靠常规的小说手法:冲突、发展和线性情节,而是为读者呈现丰富多彩的零碎片断。”从而也打破了大众文学写作传统。童话原型人物被巴氏在小说中彻底变形。除了名字被保留以外,原来的人物几乎面目全非。白雪公主变成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七情六欲的现代女性,跟七个侏儒住在一起,和他们在浴室发生性关系。她厌倦自己的生活状态,抱怨说“哎呀,除了我听厌的那些话,但愿世界上还有些其他的词语!”而自己对这一厌倦的改变也只是制造出了“一首四页长的伟大的下流诗”。白雪公主等待着王子的出现,却发现自己所处的世界连提供一个王子都做不到。她甚至期待一次带性冒险,来使自己的“性生活恢复活力。”她意识到现状令人不满,想摆脱庸俗和失望,寄希望于王子,结果却更加失望。具有王子身份的保罗根本无法实现白雪公主的期望。对白雪公主从窗口垂下的秀发,他感到紧张,“但它弄得我异常紧张。说不准某个无辜的人从旁经过,看到它,觉得有义务攀爬上去……。在上面,也许头发连着某个姑娘,肩负着她的各种各样的职责,”在童话中,王子保罗担任着拯救白雪公主的英雄角色,是他把公主从死亡中救出来,给公主带来了幸福。然而,对于童话设定的这一责任,现代社会中的保罗有的只是恐惧和焦虑。他怯于面对现实,而是选择了去修道院逃避。当他最终决定不再逃避命运时,也仅仅是在自己制造的掩体中偷窥白雪公主的身体。保罗只是现代社会中一个有着王室血统的自命不凡的资产阶级分子而已,他缺乏行动能力。当危机时刻来临时,他也未能像童话中的王子那样战胜邪恶,而是误饮了女巫简给白雪公主的毒酒死去。而童话故事中七个善良可爱的小矮人在巴氏笔下成了七个侏儒,庸俗猥亵,做着清洗大楼和制作婴儿食品的工作。他们不再符合童话中善良,无私的角色,来保护白雪公主。而是把白雪公主当作一个家庭主妇,一个同居者,并不关心她真正的幸福。他们觉得如果白雪公主一个人在家里,感到不高兴的话,他们也无能为力。因为“如果男人没在账房里忙着,或在饮酒互祝健康,……那么他们,男人们,会设法去讨他们情妇的欢心。”七个侏儒之间也缺乏交流和爱心。他们甚至把对方的名字也会搞错。他们对领导比尔的工作不满,于是就将他送上法庭,绞死在绞刑架上。白雪公主对七个侏儒的评价是“他们七个加在一起大概只等于两个真正的男人。”巴氏通过戏仿打破了读者的阅读期待,消解了童话。体现了人们对后现代生活的普遍失望。
童话表达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愿望,《白雪公主》涉及的主题就是善者善报,恶者恶报。《白雪公主后传》从形式上是由松散的异质片段拼贴而成,每一个片断都独立成段或成章。呈现出一种零散,平面,无意义的状态。但只要我们将巴氏小说与原来的童话对照阅读,就会发现新的意义。巴氏向读者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在后现代的世界中,爱、同情和完满性都已消失,道德甚至逻辑也同样不存在,无论人怎样努力,……得到的只是失败,彻底的失败。”
三
拼贴一词最先出现于绘画中。在绘画过程中,为获得独特的艺术效果,运用实物,根据设计意图剪裁成所需的形状,粘贴到画面上,具象或抽象地表达作者的意蕴。拼贴就是把“把各种差异性因素组织在一个文本的平面上。”《白雪公主后传》就是一副后现代的“拼贴画”。这些片断围绕着白雪公主童话松松散散地拼贴起来,事件的发展过程不断被一些毫无由来的题外话,目录和词藻的堆砌所打断。小说中夹杂着议论,叙述,信件,和文学批评史等不同异质片断。印刷字体在常规字和大号黑体字之间来回变换,加强了拼贴效果。小说第一部分结尾的问卷调查更是将拼贴发挥到了极致。读者的阅读经验受到不小的冲击,问卷形式不仅大大背离了传统小说的模式,也给读者阅读该小说提供了一些提示。读者只有将该小说与格林童话《白雪公主》进行互文阅读,才能更好地理解前者,体会到片断背后的意义。
拼贴使童话故事的传统叙述模式和发展模式成了不可能。小说的中心被消解,小说不再是围绕某个中心人物展开,相反,中心被并置,因此也就没有了中心。文章的各个片断之间各自独立,没有联系。“每个片断有它自己的中心:一个特殊的行为,一个场景,或某人物的一番表白。”话题的转换也毫无逻辑可言。白雪公主不再是小说的中心。就如舞台表演,每个角色都有上台表现自己的机会。不同的表演者以不同的视角进行叙述,有时叙述者本身的角色也很难辨认,而且这些叙述也不时被打断。这种拼贴的手法,是对经典的解构,也可理解为作者对后现代主义世界的嘲讽:到处充满着混乱,人们现状感到不满,焦虑和失望。
四
巴氏小说《白雪公主后传》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互文性。互文性这个术语首先是由朱丽娅·克里斯特娃首次提出的。她认为任何一篇文本都吸收和转换了别的文本。而热奈特则把互文性称为超文性。互文的类型有两种,“第一种是共存关系(甲文出现于乙文中),第二类是派生关系(甲文在乙文中被重复而后转换:热奈特将这种情况称为超文手法)。”巴氏小说属于后一种互文,即格林童话《白雪公主》被进行了转换变形,形成了一个新的文本。
首先是题目的互文,读者一看到小说的题目,马上就会想到众所周知的格林童话中的《白雪公主》。人们出于习惯,会带着对原来童话故事的记忆来阅读新的小说,在阅读中,下意识地会将原来童话故事的内容与新的文本进行比照。虽然文本进行转换,我们还是通过两个文本发现故事中人物的相互关系。童话中的公主依旧用着原来的名字,但却不再善良,单纯。童话故事中的七个小矮人在巴氏笔下变成了七个侏儒,他们出生于不同的国家森林。虽然有自己的名字——凯文,爱德华,赫伯特,亨利,克兰,丹尼,比尔,但七个侏儒之间有时也分不清对方身份。英俊勇敢的王子则是一个徒有高贵血统,却缺乏决策能力,犹豫不决的资产阶级——保罗。童话中的女巫在现代社会中有了一个名字——简。
要试图理解巴氏的《白雪公主后传》,最终还是要从互文性入手。若离开互文性,读者看到的就仅是一对毫无关联的碎片和语言游戏。读者只有了解原来的格林童话故事,才有可能读懂巴氏的这篇小说。《白雪公主后传》由片断拼贴并置而成,没有中心和情节,片断中又穿插问卷调查,书信,文学评论,广告等体裁。从形式上看,文本完全是无目的,无意义的游戏。而这正是作者想要创造的效果。原来阅读童话故事的那种透明,愉悦的阅读体验不复存在,读者必须通过互文阅读逐渐参与到文本中来,才能在巴氏光怪陆离的后现代文本中领略到作者的用意。巴氏旨在通过这种形式来反叛经典童话,揭示童话故事的虚构性,表达自己对文学的新主张。
《白雪公主后传》是巴塞尔姆后现代主义解构的经典之作。戏仿、拼贴,和互文是该小说最突出的特征。巴氏运用解构主义策略,以格林童话《白雪公主》为框架,从内部解构童话,颠覆了大众文学传统,并表现了作者对后现代主义语境下人类精神和生存状态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陈世丹:《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论》,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蒂费纳·萨莫瓦约,邵炜译:《互文性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 乔纳森·卡勒,陆扬译:《论解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 唐纳德·巴塞尔姆,虞建华译:《白雪公主后传》,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简介:严峰梅,女,1982—,陕西宝鸡人,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国文学。
关键词:解构主义 戏仿 拼贴 互文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唐纳德·巴塞尔姆是美国最重要的后现代作家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白雪公主后传》(Snow White)是后现代解构的一部经典之作,是对格林童话《白雪公主》的反叛。后现代主义作家偏爱解构主义,因为解构主义否定任何等级,结构,终极价值或意义的存在。巴氏主要通过戏仿、拼贴和互文性等手段,向读者展示了阅读该作品的方法,颠覆了童话故事的叙述结构和发展模式,嘲弄了大众文学传统。
一
解构主义的要义就是离经叛道,反传统,消解中心。20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是解构主义哲学的代表人。他这样描述解构的一个主要策略:“传统哲学的一个二元对立命题中,除了森严的等级高低,绝无两个对项的和平共处,一个单项在价值、逻辑等等方面统治着另一单项,高居发号施令的地位。解构这个对立命题归根到底,便是在一特定时机,把它的等级秩序颠倒过来。”
巴氏的《白雪公主后传》运用了解构主义策略,解构了经典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他不再采用传统的写作结构,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进行线性的叙述,而是创造了一堆零碎的片断和互不相关的章节。王子在危急时刻拯救公主,两人终成眷属,从此过着幸福的日子这一发展模式在巴氏的笔下被消解。所有人物被巴氏领进现代都市,陷入了迷茫。白雪公主等待着王子将她从这种让人厌倦的困境中救出,而具有王子身份的保罗懦弱卑劣,害怕承担这种责任,只是远远地偷窥公主的裸体来满足自己的幻想,最后误饮毒酒而死。巴氏颠覆了美丽的童话,消解了童话的道德说教功能,在作品中展示了后现代主义的反经典,反崇高,反英雄的特征。
巴塞尔姆虽采用童话故事的题材,但其写作方式和内容却与童话格格不入。原来的童话被他嘲弄,戏仿,和解构。童话从本质上是喜剧性的,结局圆满的。童话的主人公往往需要经历过一定的磨难,完成艰巨的任务,才得到幸福的生活。但他们在困难中往往能得到善良的仙子、精灵或小动物的帮助。童话传达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这样一种道德价值观念。格林童话《白雪公主》就是一个范例。善良美丽的白雪公主与狠毒的后母是善与恶的两极,对比鲜明。白雪公主虽遭遇了后母的种种毒计,其间却因小矮人们的帮助,最终和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恶的代表后母,得到的自然是恶报。
若读者是抱着对童话的期待去读巴氏的小说《白雪公主后传》,他们很快就会感到震惊,继而失望。因为巴氏小说是反童话的。原来的童话在此已被变形,瓦解,变得支离破碎。白雪公主不再是美丽纯洁的化身,而是一个普通的现代女性,压抑,对生活失望和不满。王子保罗只是一个有着王室血统的观淫癖。七个小矮人变成了精神和身体上都矮小残缺的现代人。童话人物被置于现代化的美国社会,他们以社会问题分析专家或哲学家的腔调,搬用术语,谈论自己一知半解的话题和东拉西扯的事件。巴氏正是借助人们对童话故事的了解,从而颠覆大众文学传统,揭示当代生活的反童话本质,以及人们的焦虑,精神空虚和失望情绪。
童话是一种儿童文学作品,语言简洁,活泼,准确,易懂。然而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语言符号不再具有指涉功能,只是自我指涉。在《白雪公主后传》中,巴氏的这种语言解构策略随处可见,如文中出现的不符合语法规范,让人觉得别扭的“累断脊梁的句子”,与叙述毫无联系或不相关的术语,陈词滥调。读者试图通过这些故意不流畅的语句来领悟小说的意义时,结果却是这些语句本身成了注意的焦点。
二
《白雪公主后传》对格林童话《白雪公主》解构的手段之一就是戏仿。戏仿(parody),又称戏拟,是对原文进行转换。其目的“或是出于玩味和逆反,或是出于欣赏;戏拟几乎总是从经典文本或是教科书里的素材下手。”通过运用戏仿,巴氏对原来的童话进行了讽刺和嘲弄,解构了童话故事的叙事模式,人物角色和主题。
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故事模式是非线性的,巴塞尔姆也不例外。他“不再依靠常规的小说手法:冲突、发展和线性情节,而是为读者呈现丰富多彩的零碎片断。”从而也打破了大众文学写作传统。童话原型人物被巴氏在小说中彻底变形。除了名字被保留以外,原来的人物几乎面目全非。白雪公主变成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七情六欲的现代女性,跟七个侏儒住在一起,和他们在浴室发生性关系。她厌倦自己的生活状态,抱怨说“哎呀,除了我听厌的那些话,但愿世界上还有些其他的词语!”而自己对这一厌倦的改变也只是制造出了“一首四页长的伟大的下流诗”。白雪公主等待着王子的出现,却发现自己所处的世界连提供一个王子都做不到。她甚至期待一次带性冒险,来使自己的“性生活恢复活力。”她意识到现状令人不满,想摆脱庸俗和失望,寄希望于王子,结果却更加失望。具有王子身份的保罗根本无法实现白雪公主的期望。对白雪公主从窗口垂下的秀发,他感到紧张,“但它弄得我异常紧张。说不准某个无辜的人从旁经过,看到它,觉得有义务攀爬上去……。在上面,也许头发连着某个姑娘,肩负着她的各种各样的职责,”在童话中,王子保罗担任着拯救白雪公主的英雄角色,是他把公主从死亡中救出来,给公主带来了幸福。然而,对于童话设定的这一责任,现代社会中的保罗有的只是恐惧和焦虑。他怯于面对现实,而是选择了去修道院逃避。当他最终决定不再逃避命运时,也仅仅是在自己制造的掩体中偷窥白雪公主的身体。保罗只是现代社会中一个有着王室血统的自命不凡的资产阶级分子而已,他缺乏行动能力。当危机时刻来临时,他也未能像童话中的王子那样战胜邪恶,而是误饮了女巫简给白雪公主的毒酒死去。而童话故事中七个善良可爱的小矮人在巴氏笔下成了七个侏儒,庸俗猥亵,做着清洗大楼和制作婴儿食品的工作。他们不再符合童话中善良,无私的角色,来保护白雪公主。而是把白雪公主当作一个家庭主妇,一个同居者,并不关心她真正的幸福。他们觉得如果白雪公主一个人在家里,感到不高兴的话,他们也无能为力。因为“如果男人没在账房里忙着,或在饮酒互祝健康,……那么他们,男人们,会设法去讨他们情妇的欢心。”七个侏儒之间也缺乏交流和爱心。他们甚至把对方的名字也会搞错。他们对领导比尔的工作不满,于是就将他送上法庭,绞死在绞刑架上。白雪公主对七个侏儒的评价是“他们七个加在一起大概只等于两个真正的男人。”巴氏通过戏仿打破了读者的阅读期待,消解了童话。体现了人们对后现代生活的普遍失望。
童话表达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愿望,《白雪公主》涉及的主题就是善者善报,恶者恶报。《白雪公主后传》从形式上是由松散的异质片段拼贴而成,每一个片断都独立成段或成章。呈现出一种零散,平面,无意义的状态。但只要我们将巴氏小说与原来的童话对照阅读,就会发现新的意义。巴氏向读者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在后现代的世界中,爱、同情和完满性都已消失,道德甚至逻辑也同样不存在,无论人怎样努力,……得到的只是失败,彻底的失败。”
三
拼贴一词最先出现于绘画中。在绘画过程中,为获得独特的艺术效果,运用实物,根据设计意图剪裁成所需的形状,粘贴到画面上,具象或抽象地表达作者的意蕴。拼贴就是把“把各种差异性因素组织在一个文本的平面上。”《白雪公主后传》就是一副后现代的“拼贴画”。这些片断围绕着白雪公主童话松松散散地拼贴起来,事件的发展过程不断被一些毫无由来的题外话,目录和词藻的堆砌所打断。小说中夹杂着议论,叙述,信件,和文学批评史等不同异质片断。印刷字体在常规字和大号黑体字之间来回变换,加强了拼贴效果。小说第一部分结尾的问卷调查更是将拼贴发挥到了极致。读者的阅读经验受到不小的冲击,问卷形式不仅大大背离了传统小说的模式,也给读者阅读该小说提供了一些提示。读者只有将该小说与格林童话《白雪公主》进行互文阅读,才能更好地理解前者,体会到片断背后的意义。
拼贴使童话故事的传统叙述模式和发展模式成了不可能。小说的中心被消解,小说不再是围绕某个中心人物展开,相反,中心被并置,因此也就没有了中心。文章的各个片断之间各自独立,没有联系。“每个片断有它自己的中心:一个特殊的行为,一个场景,或某人物的一番表白。”话题的转换也毫无逻辑可言。白雪公主不再是小说的中心。就如舞台表演,每个角色都有上台表现自己的机会。不同的表演者以不同的视角进行叙述,有时叙述者本身的角色也很难辨认,而且这些叙述也不时被打断。这种拼贴的手法,是对经典的解构,也可理解为作者对后现代主义世界的嘲讽:到处充满着混乱,人们现状感到不满,焦虑和失望。
四
巴氏小说《白雪公主后传》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互文性。互文性这个术语首先是由朱丽娅·克里斯特娃首次提出的。她认为任何一篇文本都吸收和转换了别的文本。而热奈特则把互文性称为超文性。互文的类型有两种,“第一种是共存关系(甲文出现于乙文中),第二类是派生关系(甲文在乙文中被重复而后转换:热奈特将这种情况称为超文手法)。”巴氏小说属于后一种互文,即格林童话《白雪公主》被进行了转换变形,形成了一个新的文本。
首先是题目的互文,读者一看到小说的题目,马上就会想到众所周知的格林童话中的《白雪公主》。人们出于习惯,会带着对原来童话故事的记忆来阅读新的小说,在阅读中,下意识地会将原来童话故事的内容与新的文本进行比照。虽然文本进行转换,我们还是通过两个文本发现故事中人物的相互关系。童话中的公主依旧用着原来的名字,但却不再善良,单纯。童话故事中的七个小矮人在巴氏笔下变成了七个侏儒,他们出生于不同的国家森林。虽然有自己的名字——凯文,爱德华,赫伯特,亨利,克兰,丹尼,比尔,但七个侏儒之间有时也分不清对方身份。英俊勇敢的王子则是一个徒有高贵血统,却缺乏决策能力,犹豫不决的资产阶级——保罗。童话中的女巫在现代社会中有了一个名字——简。
要试图理解巴氏的《白雪公主后传》,最终还是要从互文性入手。若离开互文性,读者看到的就仅是一对毫无关联的碎片和语言游戏。读者只有了解原来的格林童话故事,才有可能读懂巴氏的这篇小说。《白雪公主后传》由片断拼贴并置而成,没有中心和情节,片断中又穿插问卷调查,书信,文学评论,广告等体裁。从形式上看,文本完全是无目的,无意义的游戏。而这正是作者想要创造的效果。原来阅读童话故事的那种透明,愉悦的阅读体验不复存在,读者必须通过互文阅读逐渐参与到文本中来,才能在巴氏光怪陆离的后现代文本中领略到作者的用意。巴氏旨在通过这种形式来反叛经典童话,揭示童话故事的虚构性,表达自己对文学的新主张。
《白雪公主后传》是巴塞尔姆后现代主义解构的经典之作。戏仿、拼贴,和互文是该小说最突出的特征。巴氏运用解构主义策略,以格林童话《白雪公主》为框架,从内部解构童话,颠覆了大众文学传统,并表现了作者对后现代主义语境下人类精神和生存状态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陈世丹:《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论》,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蒂费纳·萨莫瓦约,邵炜译:《互文性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 乔纳森·卡勒,陆扬译:《论解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 唐纳德·巴塞尔姆,虞建华译:《白雪公主后传》,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简介:严峰梅,女,1982—,陕西宝鸡人,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