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禁手机,真销毁还是假儆猴都不妥

来源 :青年时代·中学生读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xuej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入校严禁携带、使用手机,若发现一律没收公开销毁!5月12日,在河南登封一中例行升国旗时,学校将“没收”的21部手机,当着3000名师生的面摔进水盆销毁。此举一出引发学生热议。校方相关人士受访时称,当众销毁的是老师们不用的手机,并非没收学生的;校方高调“禁机”,是想营造出浓烈学习氛围。(5月13日《大河报》)
  在通信技术发达的当下社会,手机无疑已经成为一个人类基本生活用品。但说到底,手机依然算不上是生活必需品。特别是对于中学生而言,在校期间使用手机,不仅会干扰学校教学,影响其他学生学习,而且一旦沉迷手机与网络,极容易影响学业或者造成自身性格甚至人格的缺陷。因此,学校禁止学生入校携带、使用手机,出发点良好,是可以理解的。但没收学生手机,甚至声称一律公开销毁,无论是真是假,明显都是极为不妥的。
  真没收与真销毁显然是不行的。手机是学生个人用品,而且一般都是家长出钱买的。学校可以禁止携带,对违反禁令规定的学生,也可以给予警告等处分,但学校显然没有权力没收学生的手机,更没有权力没收之后,进行公开销毁。正如当事的登封一中工会主席李海军所言,“学校只能代为保管,无权处置。那样的话,违反法律不说,而且会激化学生的情绪”。
  也就是说,学校事实上并没有销毁学生的手机,甚至连真的去销毁的想法也没有。只是在“净化学习环境,营造出浓烈学习氛围”的初衷支配下,用老师们提供的不用的手机进行了一番“杀鸡儆猴”式的演示。
  那么即便是如此,学校的做法也是极不妥当的。一是出台公开禁令称“一律没收公开销毁”,但事实上却没有销毁,禁令是一套,做法是一套,使得禁令本身失去约束力倒在其次,让学校陷入言而无信的尴尬境地恐怕就不是学校管理者所能挽回的了!二是背离了科学、合理的教育规则,看似是仅仅让学生产生了误会,实际上传递给了学生一种恐吓有理、说话可以不算数的错误思想。
  教育是一门需要智慧的科学。学生在校期间携带与使用手机固然是需要给予约束与禁止的,但还得注意方式与方法。至少,真销毁的违法也好,还是假儆猴的恐吓也罢,不管其有什么样的立竿见影的效果,都明显不如循循善诱的引导,苦口婆心的劝解以及出台科学与合理约束和规定!
其他文献
摘要:壮族民间文化丰富又多彩,嘹歌文化是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一种。对于壮族文化的开发和利用的出路,将以最具代表性的嘹歌文化来探讨。而平果又是嘹歌文化的中心发源地,加上近几年来其开发与利用也是壮民族人民的关注点,所以本文将浅探嘹歌文化的商业化、生活化和以教育为发展方式等开发和利用模式及其意义。  关键词:壮族文化;平果嘹歌;开发利用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成长的印记,从猿到人、从石刀到火药、从个体到社会
期刊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从1926年参加北伐,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58年9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期刊
摘要:辛弃疾罢免官职后,在信州度过了十八年的归隐生活。在此期间辛词除了保持一贯豪放慷慨的主要风格外,清丽婉约的词作大大增加,词风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信州的地域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他在当地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也影响了信州的人文环境。本文试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辛弃疾与信州地域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辛弃疾;信州;影响;地域文化  辛弃疾,本字坦夫,后改字为幼安,中年之后自号稼
期刊
周扬(1908—1989),湖南益阳人。原名周起应,主要笔名有周览、纺影、企新、谷扬等,。早年就读于上海大夏大学,l 928年赴日本。1930年回国,参加领导左翼革命文艺运动,曾任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委书记、1937年赴延安,曾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鲁迅艺术文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1946年至1949年.先后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华北局宣传部长。第一次文化会上当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建国后历任中央文化部
期刊
看到这个题目,便不由得自问:教书的事,会让我们感到幸福吗?尤其是在广大教师对学生的事不敢管,怕管之后,很多同事都感叹:不是我们教育学生,是学生教育我们了。难道这样都还幸福吗?真是这样的吗?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自己:“只有和学生在一起,我们才能找到幸福。”  从走进松林小学那天算起,一晃做教师已经有16年了。在记忆的深处,有很多我与学生的故事挥之不去:故事有泪水、有欢笑、有委屈、有感动……是这些故事教
期刊
摘要: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卢卡奇提出了物化理论,即人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成为了对自己来说是客观的、对立的东西。他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所存在的物化现象并提出了解决和消除物化的途径和方法,在这里,他运用总体性的方法,把世界当成是一个整体来理解、分析和把握,从分析表面的经济现象出发,进而深入到社会生活中的其他领域,并试图揭示现象背后所存在的本质的东西。通过分析卢卡奇对物化的扬弃,探寻其物化理论
期刊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出自韩愈·《进学解》,意思是说,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荒废在嬉笑玩耍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它却能毁灭于随大流。古往今来,多少成就事业的人来自于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是唐代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文章到了他的手里,就变得汪洋恣肆,生机勃勃,人们尊奉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文章和四书五经、李白杜甫的诗歌一样,是古文领域的一座顶峰。人们眼中的韩愈,是一位兢兢业业的教师。
期刊
一个承诺,一诺就是一辈子,一所学校,一教就是10余年,守着苗岭山上孩子们的未来,也守着山顶上苗胞们的希望。  他走回大山,是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逝去了青春,却给孩子希望,他是大山的脊梁,尖山苗岭的“守望者”。他,就是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顶效镇大蚌村打邦尖山组尖山小学代课教师李云贵。  外村老师留不下,他坚守  大山巍巍,草丛深深,在苍苍莽莽的大山之巅,有一个稀稀落落的苗族山寨,一条弯弯曲曲的羊
期刊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综艺类电视节目的创新主要是内容创新,内容为王的竞争方式已经成为当下综艺类电视节目的主要竞争方式之一。本文对新时代背景下新的综艺节目环境中,慢综艺类电视节目的现状和传播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总结出慢综艺类电视节目的面临的一些问题,并结合现实语境和受众需求对慢综艺类电视节目的有效发展提出了适当性的建议。  关键词: 慢综艺类电视节目 现状 传播 问题 发展  一、 慢综艺类电视节目现状
期刊
摘要:《聊斋志异》中的人神婚恋大多表现出人神偶遇、神施惠于人、人神分离或在凡尘间共生的发展脉络,寄寓着蒲松龄对理想事业和家庭的渴望,這与其立志高远但科举不顺、孤贫寂寥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蒲松龄用理想化的神女慰藉着自己失意困顿的心灵,也讽刺了冷酷无情的社会现实,呼唤着人情人性的回归,抒发了广大中下层文人的心声。  关键词:《聊斋志异》;人神婚恋;蒲松龄  说起《聊斋志异》,第一反应可能就是郭沫若先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