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好丈夫和四个子女,绝不能让疾病缠身,破坏美满家庭。
丹妮斯·阿姆斯特朗52岁,住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芒特卡梅尔市,从事秘书工作。可是近期,她每天都疲惫不堪,就算前一天晚上睡足8小时,早上醒来还是身疲力乏,整天昏昏沉沉;还经常口渴,不得不随身带着水壶。起初,她以为自己是工作过累,后来才发现是脱水;由于水喝得多,她经常得上厕所,后来子宫颈受到感染,只好去医院检查。
因糖尿病亟需减肥
几天后,丹妮斯接到专科护理师的电话,说验血报告出来了,要她马上过去。这电话来的真不是时候,因为她儿媳妇一大早就进了医院待产,丹妮斯要照顾两岁大的孙女爱丽珊。她把孙女放在汽车的儿童安全椅上系好,开车到医院。
在一间小检验室里,护理师拿着报告,告诉丹妮斯她得了2型糖尿病。丹妮斯说:“我听了又惊又怕,第一个念头是:我命休矣?”她第一任丈夫的母亲就因为糖尿病并发症,双脚从膝盖以下截肢,最后过世;她自己的母亲也是糖尿病患者,双目几乎完全失明,还中过两次风,并得了老年性痴呆症,不得不住进赡养中心。
丹妮斯的病还没严重到需要注射胰岛素,因此护理师建议采用比较温和的疗法。她说:“我给你一个月时间做运动减肥,把血糖降下来。”接着交代了所有严格的规定:每天吸收的热量不得超过1800卡路里,也不得吃甜食等。说完,她细细打量丹妮斯,眼前是一个穿着宽松运动装的胖女人,笨拙地坐在铺了纸床垫的检验台上,面有忧色。护理师坦言:“老实说,我不认为你做得到,反而可能还会增胖,得靠药物治疗。”
丹妮斯哭了。“我百感交集,震惊、害怕、不甘、悲伤,根本听不到护理师在说什么。我心里只想到自己有糖尿病,结果会和母亲一样。”她母亲一直在服药,但血糖高低不定,有时还必须注射胰岛素,但也不见得有效,以致后来出现严重并发症。丹妮斯说:“我一想到可能丧失视力或双脚,就觉得人生完了。”
护理师悲观的判断听来刺耳,却是事实。丹妮斯说:“我从小就是胖子,试过许多节食方法都不成功;每次减轻几公斤不久,就胖回来,甚至又重了些。”问题出在从父母那里学来的不健康饮食习惯。她的父母亲都是大胖子,她小时候每餐吃的不是肉类、薯条,就是铺满奶酪的比萨,餐后还有丰富的甜点。这习惯一直陪着丹妮斯长大成人。当时,她身高175厘米,体重高达116公斤。
她气鼓鼓地离开医院,那天是2004年的2月:“我坐在车里想:不行,我要争口气,证明那护理师是错的!”她看看孙女,爱丽珊正在开心地玩玩具,接着又想到快要出生的小孙女。她下定决心:“我要活下去,看着孙女长大。”
坚持节食和运动
丹妮斯在途中一家药房买了一台血糖机,再开车回家,把消息告诉丈夫盖博。盖博与妻子同龄,经营一家油田服务公司,体格壮硕,体重适中,听到消息起初并不十分担心。他说:“我第一任太太死于乳癌,所以觉得糖尿病不算什么。但经过一番研究,才知道这病非同小可。我俩都是年纪不大就丧偶,曾彼此承诺:‘决不让这种事情再发生。’”他抱紧丹妮斯,答应会使尽全力,陪她一起渡过难关。
那天下午传来好消息,爱丽珊的妹妹平安出生。丹妮斯把爱丽珊放进婴儿车,出门散步,但她走得不远。她说:“我胖得连在家里爬楼梯都会气喘如牛。”没走几个街区。她已经很疲惫,上气不接下气,而且感觉非常饿。虽然她很想停下来,回家舒舒服服地躺在休闲椅上,但网站上悲观的统计数字在她脑际萦绕不去:
糖尿病是美国第六号杀手,每年有7.3万多人因此死亡,而2型糖尿病更是致命的流行病。美国现在有210多万名成人和小孩是糖尿病患者,比起1980年增加一倍,原因是越来越多肥胖、缺乏运动的人。糖尿病会导致许多并发症,包括失明、肾脏损害、心脏病和中风等,还和另一种危险的致命疾病阿兹海默氏症(即老年性痴呆症)有关。
丹妮斯坚持往前走,不时停下来喘口气。她走了20分钟,绕着街区走完一圈(400米)才停下来。她说:“我竟然可以走这么远,心里很得意,这是我8年来第一次真正做运动。”接着她想到一个新问题:什么东西可以吃?护理师给了她一把计算尺,可以计算每天吃淀粉和其它食物的份数。但到底一份是多少?哪些食物含淀粉?
她于是花了一小时上网,浏览糖尿病网站,总算弄清楚晚餐可以吃什么。盖博去商店买东西,丹妮斯则上网订购指导糖尿病患者饮食的书。她说:“现在我早餐吃全谷麦片,午餐吃大量色拉,晚餐吃少量肉或低脂乳制品,配大量蔬菜。我连不喜欢的芦笋也吃了!”想吃零食的时候,她会吃一碗草莓蔗糖素(一种零热量的甜味剂)、一把坚果或无糖果冻加去脂鲜奶油。
节食期间,她一直要抗拒诱惑。在孙女的生日会上,生日蛋糕铺着一层厚厚的、甜腻软滑的巧克力糖霜,这是她的最爱,大家一直要她吃一块,要不然吃一小片。她说:“虽然我最爱吃巧克力,还是忍住一口都不吃。想吃不该吃的东西时,我会告诉自己:要活就要戒口。我让儿子知道,我努力维持健康是为了他,也为了孙女。” 说也奇怪,虽然她多年来次次节食失败,这回却能守住每天热量不超过1800卡路里的计划,一次都没有犯规。她想出几个方法来控制食欲:“首先,我不会在家里放对我不好的食物,因为我知道:‘眼不见,心不念。’而且,要是有不知情的人送我一盒糖果,我会把糖果放进冰箱,要不然就叫盖博藏起来自己吃。”
她无论晴天雨天,每天都外出散步,雨伞破了、脚底起泡、脚筋扭伤,都阻止不了她。她告诉自己她要多走路,才不会像前夫的母亲一样因糖尿病并发症失去双腿。她节食得很彻底,一个月后回医院复诊,发现体重减了11公斤。那位严格的护理师已离职,丹妮斯见到满面笑容的家庭医生,他说:“你真努力,血糖已恢复到正常水平,了不起!我们再试一个月,这回也不要服药,看有什么进步。”
恢复青春自信大增
她飘飘然走出医院,医生的赞赏言犹在耳,减肥的决心更为坚定。她买了一个计步器,每星期逐渐增加步行距离,体力加强后,就开始每星期举重三次。
过了两个月,_丹妮斯又轻了近7公斤,体型明显瘦下来,连邻居都留意到了。“他们在院子里看到我,都会像拉拉队一样叫:‘丹妮斯,加油’和‘做得好’!”
丹妮斯一辈子都因肥胖而缺乏自信,她说:“我小时候太胖了,和大家格格不入,跑不动,做不来运动,也找不到合身的衣服,因此经常穿着男装部的宽衬衫和牛仔裤来遮丑。”她第一任丈夫约翰也是大胖子,在51岁因心脏病过世。丈夫死后,她认为自己不可能有第二春:“我想男人光看我的样子,就不会要我。”她对约会没有信心,通过网络上一个鳏寡支持团体认识了盖博,两人在1999年结婚。
丹妮斯的体重持续减轻,个性也越来越开朗、迷人。盖博说:“她一向害羞,现在自信心大增,见到陌生人快乐多了,不像以往一样拒人于千里之外。我还看到她对着镜子笑,她以前从不会这样做。”
2004年7月,丹妮斯的笑容更灿烂,她不但共减去34公斤,一直盘旋在180/90的危险高血压也降到接近正常的135/70。她的血糖控制得出奇地好,连医生也惊讶:她什么药都没吃,就把要命的疾病驱除了。不过,她还得一直注意饮食,随时检查血糖,并经常看医生做检验。
她说:“过去我穿24号衣服,现在可以穿10号的。以前我一看到镜头就躲,现在却看到镜头就笑。”
丹妮斯也为恢复青春的感觉兴奋不已。“我胖的时候,和孙女玩耍后连从地板上站起来都做不到。现在我可以抱起爱丽珊,拉着她团团转;也可以一口气爬上楼梯,不再气喘吁吁。今年夏天,我更第一次骑水上摩托车,本来还怕没气力上车、骑车,想不到居然都做到了!”
(责任编辑/王克峰)
丹妮斯·阿姆斯特朗52岁,住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芒特卡梅尔市,从事秘书工作。可是近期,她每天都疲惫不堪,就算前一天晚上睡足8小时,早上醒来还是身疲力乏,整天昏昏沉沉;还经常口渴,不得不随身带着水壶。起初,她以为自己是工作过累,后来才发现是脱水;由于水喝得多,她经常得上厕所,后来子宫颈受到感染,只好去医院检查。
因糖尿病亟需减肥
几天后,丹妮斯接到专科护理师的电话,说验血报告出来了,要她马上过去。这电话来的真不是时候,因为她儿媳妇一大早就进了医院待产,丹妮斯要照顾两岁大的孙女爱丽珊。她把孙女放在汽车的儿童安全椅上系好,开车到医院。
在一间小检验室里,护理师拿着报告,告诉丹妮斯她得了2型糖尿病。丹妮斯说:“我听了又惊又怕,第一个念头是:我命休矣?”她第一任丈夫的母亲就因为糖尿病并发症,双脚从膝盖以下截肢,最后过世;她自己的母亲也是糖尿病患者,双目几乎完全失明,还中过两次风,并得了老年性痴呆症,不得不住进赡养中心。
丹妮斯的病还没严重到需要注射胰岛素,因此护理师建议采用比较温和的疗法。她说:“我给你一个月时间做运动减肥,把血糖降下来。”接着交代了所有严格的规定:每天吸收的热量不得超过1800卡路里,也不得吃甜食等。说完,她细细打量丹妮斯,眼前是一个穿着宽松运动装的胖女人,笨拙地坐在铺了纸床垫的检验台上,面有忧色。护理师坦言:“老实说,我不认为你做得到,反而可能还会增胖,得靠药物治疗。”
丹妮斯哭了。“我百感交集,震惊、害怕、不甘、悲伤,根本听不到护理师在说什么。我心里只想到自己有糖尿病,结果会和母亲一样。”她母亲一直在服药,但血糖高低不定,有时还必须注射胰岛素,但也不见得有效,以致后来出现严重并发症。丹妮斯说:“我一想到可能丧失视力或双脚,就觉得人生完了。”
护理师悲观的判断听来刺耳,却是事实。丹妮斯说:“我从小就是胖子,试过许多节食方法都不成功;每次减轻几公斤不久,就胖回来,甚至又重了些。”问题出在从父母那里学来的不健康饮食习惯。她的父母亲都是大胖子,她小时候每餐吃的不是肉类、薯条,就是铺满奶酪的比萨,餐后还有丰富的甜点。这习惯一直陪着丹妮斯长大成人。当时,她身高175厘米,体重高达116公斤。
她气鼓鼓地离开医院,那天是2004年的2月:“我坐在车里想:不行,我要争口气,证明那护理师是错的!”她看看孙女,爱丽珊正在开心地玩玩具,接着又想到快要出生的小孙女。她下定决心:“我要活下去,看着孙女长大。”
坚持节食和运动
丹妮斯在途中一家药房买了一台血糖机,再开车回家,把消息告诉丈夫盖博。盖博与妻子同龄,经营一家油田服务公司,体格壮硕,体重适中,听到消息起初并不十分担心。他说:“我第一任太太死于乳癌,所以觉得糖尿病不算什么。但经过一番研究,才知道这病非同小可。我俩都是年纪不大就丧偶,曾彼此承诺:‘决不让这种事情再发生。’”他抱紧丹妮斯,答应会使尽全力,陪她一起渡过难关。
那天下午传来好消息,爱丽珊的妹妹平安出生。丹妮斯把爱丽珊放进婴儿车,出门散步,但她走得不远。她说:“我胖得连在家里爬楼梯都会气喘如牛。”没走几个街区。她已经很疲惫,上气不接下气,而且感觉非常饿。虽然她很想停下来,回家舒舒服服地躺在休闲椅上,但网站上悲观的统计数字在她脑际萦绕不去:
糖尿病是美国第六号杀手,每年有7.3万多人因此死亡,而2型糖尿病更是致命的流行病。美国现在有210多万名成人和小孩是糖尿病患者,比起1980年增加一倍,原因是越来越多肥胖、缺乏运动的人。糖尿病会导致许多并发症,包括失明、肾脏损害、心脏病和中风等,还和另一种危险的致命疾病阿兹海默氏症(即老年性痴呆症)有关。
丹妮斯坚持往前走,不时停下来喘口气。她走了20分钟,绕着街区走完一圈(400米)才停下来。她说:“我竟然可以走这么远,心里很得意,这是我8年来第一次真正做运动。”接着她想到一个新问题:什么东西可以吃?护理师给了她一把计算尺,可以计算每天吃淀粉和其它食物的份数。但到底一份是多少?哪些食物含淀粉?
她于是花了一小时上网,浏览糖尿病网站,总算弄清楚晚餐可以吃什么。盖博去商店买东西,丹妮斯则上网订购指导糖尿病患者饮食的书。她说:“现在我早餐吃全谷麦片,午餐吃大量色拉,晚餐吃少量肉或低脂乳制品,配大量蔬菜。我连不喜欢的芦笋也吃了!”想吃零食的时候,她会吃一碗草莓蔗糖素(一种零热量的甜味剂)、一把坚果或无糖果冻加去脂鲜奶油。
节食期间,她一直要抗拒诱惑。在孙女的生日会上,生日蛋糕铺着一层厚厚的、甜腻软滑的巧克力糖霜,这是她的最爱,大家一直要她吃一块,要不然吃一小片。她说:“虽然我最爱吃巧克力,还是忍住一口都不吃。想吃不该吃的东西时,我会告诉自己:要活就要戒口。我让儿子知道,我努力维持健康是为了他,也为了孙女。” 说也奇怪,虽然她多年来次次节食失败,这回却能守住每天热量不超过1800卡路里的计划,一次都没有犯规。她想出几个方法来控制食欲:“首先,我不会在家里放对我不好的食物,因为我知道:‘眼不见,心不念。’而且,要是有不知情的人送我一盒糖果,我会把糖果放进冰箱,要不然就叫盖博藏起来自己吃。”
她无论晴天雨天,每天都外出散步,雨伞破了、脚底起泡、脚筋扭伤,都阻止不了她。她告诉自己她要多走路,才不会像前夫的母亲一样因糖尿病并发症失去双腿。她节食得很彻底,一个月后回医院复诊,发现体重减了11公斤。那位严格的护理师已离职,丹妮斯见到满面笑容的家庭医生,他说:“你真努力,血糖已恢复到正常水平,了不起!我们再试一个月,这回也不要服药,看有什么进步。”
恢复青春自信大增
她飘飘然走出医院,医生的赞赏言犹在耳,减肥的决心更为坚定。她买了一个计步器,每星期逐渐增加步行距离,体力加强后,就开始每星期举重三次。
过了两个月,_丹妮斯又轻了近7公斤,体型明显瘦下来,连邻居都留意到了。“他们在院子里看到我,都会像拉拉队一样叫:‘丹妮斯,加油’和‘做得好’!”
丹妮斯一辈子都因肥胖而缺乏自信,她说:“我小时候太胖了,和大家格格不入,跑不动,做不来运动,也找不到合身的衣服,因此经常穿着男装部的宽衬衫和牛仔裤来遮丑。”她第一任丈夫约翰也是大胖子,在51岁因心脏病过世。丈夫死后,她认为自己不可能有第二春:“我想男人光看我的样子,就不会要我。”她对约会没有信心,通过网络上一个鳏寡支持团体认识了盖博,两人在1999年结婚。
丹妮斯的体重持续减轻,个性也越来越开朗、迷人。盖博说:“她一向害羞,现在自信心大增,见到陌生人快乐多了,不像以往一样拒人于千里之外。我还看到她对着镜子笑,她以前从不会这样做。”
2004年7月,丹妮斯的笑容更灿烂,她不但共减去34公斤,一直盘旋在180/90的危险高血压也降到接近正常的135/70。她的血糖控制得出奇地好,连医生也惊讶:她什么药都没吃,就把要命的疾病驱除了。不过,她还得一直注意饮食,随时检查血糖,并经常看医生做检验。
她说:“过去我穿24号衣服,现在可以穿10号的。以前我一看到镜头就躲,现在却看到镜头就笑。”
丹妮斯也为恢复青春的感觉兴奋不已。“我胖的时候,和孙女玩耍后连从地板上站起来都做不到。现在我可以抱起爱丽珊,拉着她团团转;也可以一口气爬上楼梯,不再气喘吁吁。今年夏天,我更第一次骑水上摩托车,本来还怕没气力上车、骑车,想不到居然都做到了!”
(责任编辑/王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