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有许多中医专业学会,它们成立于不同的时期,为中医在美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各个学会常组织一些活动,对于参加者有会员和非会员区别,会员要交年费,但参加活动收费优惠,非会员则收费比较贵。会员会费取决于学会的开支情况,一年30-100美元不等。近年来,在纽约比较活跃,同时又最具代表性的华裔中医团体应属纽约州针灸执照医师联合公会(United Alliance of New York State Licensed Acupuncturists Association)和美国中医药专业学会暨中医院校同学会(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sociation & Alumni)。
纽约针灸执照医师联合公会成立于1996年。当年来自纽约中医界五个不同学会的负责人从团结同僚争取中医师权益和地位的目的出发,几经协商和酝酿,发起并成立了这个由执照针灸师组成的专业团体联盟,为针灸医师队伍的集结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学会首任负责人Chen医师后来进行会务总结时,将这一机构的工作归纳为了下列几个方面:正名专业职称,争取保险支付,维护针灸行业权益,提高针灸医师的专业业务水平,促进和推动同行业间的团结合作。
美国中医药专业学会暨中医院校同学会1998年成立,创会人Peng医师表示:中医针灸面临的新挑战是要让主流医学对中医针灸有所了解、认识,让保险业和美国正统医疗机构接纳或试图接纳这一疗法。这需要一批有中西医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的骨干力量去推动和实现。从大陆中医学院毕业或从西医院校毕业后学习中医的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是一股新起而重要的中坚力量,是能够将针灸业向更高的专业水平推进的骨干。同时,在美国的针灸师也应该不断努力,奉献自己的力量,为中医针灸业多做实事。多年来,学会在举办再教育讲座、国际性中医药论坛、争取行业合法权益方面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2006年11月,美国中医药专业学会与美国华人医师会一道联合举办了“针灸在美35周年”纪念活动。纪念活动在法拉盛希尔顿饭店举行。按照议程,当天下午为学术交流,晚上是酒会。会议回顾了1971年由著名记者赖斯顿点燃的美国针灸星星之火:WHO 1979年对超过40种疾病针灸疗法的肯定和临床推广;美国FDA 1996年将针灸针从三类划为二类医疗仪器;NIH 1997年调查结论:针灸对癌症手术后恶心、呕吐,牙科手术后疼痛和严重妊娠反应,月经痉挛、腰椎疾病、头颅内外疾病、心脏病和中风后康复,“网球肘”、腕管综合征和其它疼痛综合症的明显疗效,以及风险小,副作用少的优点……
会议同时回顾了中医针灸在纽约、加州的立法以及前辈学人的抗争奋斗过程。还有包括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专业人士,以及从事基础研究或临床运用的各方面专家、学者和卫生健康领域专家、管理人员参与下,美国为中医针灸基础研究和临床运用所做工作的综合报道。回顾中医针灸在美国的发展历史以及从中开发出的大批成果,我们不能不为之感到自豪和骄傲。
这次会议还专门邀请到赖斯顿的两个儿子Thomas Reston和小James Reston前来参加,前者是位职业律师,曾担任卡特政府副发言人,后者是美国的著名作家。时任会长Li医师代表组织机构向赖斯顿家属表达了感谢。抚今追昔,如同当年尼克松打开中美大门一样,我们不能不对赖斯顿为两国中医针灸交流所作出的贡献而发出由衷地敬意。Thomas Reston代表全家人在酒会上发表了讲话。
当Thomas回忆当年听到其父接受针灸治疗新闻时说到:父亲对世界的好奇,开放而又多元的思想,乐于和勇敢地接受新鲜事物的态度,让家人信心大增。这些特质也使得父亲对中医学疗效产生兴趣,并通过文章直接带给了美国人民,从而导致了针灸之火在美国的燎原燃烧。从那时开始,针灸疗法使许多美国人摆脱了疾病的困扰。我们和我们的父辈都清楚地认识到,中美两个伟大国家友好相处,不仅仅局限在复杂的政治、经济关系上,同时也会受到文化、历史、科学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中美两国最初接触和开放之时,我父亲在北京得到的针灸治疗为帮助两国人民认识到很多地方值得互相学习和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
Thomas的话是真实的,经过多年亲身经历,我感到中美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的确十分重要。对于我这个华裔医生来说,到诊所来就诊的西人患者既是病人,更是朋友。与这些病友打交道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现,美国文化多元表现的层面其实非常广泛,移民国的特点也十分鲜明。从下面几位病人就可以略见一二。
Hosein Steve是我的一位老病号,30多岁,胖胖的体态,有些臃肿,从事财会和房屋贷款工作。其父母来自海地,据说妻子移民来美还曾得到前第一夫人希拉莉的帮助。他患有多发性硬化症(MS),每次来诊所治疗都要与我聊上一会。他对生活的感受与众不同,他觉得生命只有一次,没必要花太多精力在工作上。他不主张买房,租房最好。用信誉卡并贷款消费,多享受一些。他有个儿子,瘦小、聪明。从不主张对孩子施加压力,任其自由发展。谈到美国恨之又恨,特别是这里的医疗体系。在他眼里,社会主义体制最为完美,尤其是公费医疗,看病不要钱,他总认为中国也是如此。我告诉他中国现在已经变了很多,经济体制市场化。他认为我受资本主义影响太深,不过仍然对我十分友好,对中医深信不疑。他妻子的弟弟是会计,在佛罗里达和纽约两处拥有房产,但他不羡慕,经常说如果是我就把房子卖掉,租房住,不去上班多好。
Morris Gertrude是位褐色皮肤的60岁女士,患有颈肩腰腿痛。她的父辈是美国人,外祖父来自蒙古,但她分不清蒙古和中国的关系,还是自认有着中国血缘。她曾专门将过世多年外祖父年轻时的照片带给我看,照片旧得发黄了,但主人俊秀的轮廓清晰可见,就是放在今天也完全可以称得上“一表人才”,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很难把患者本人与照片上那位东方男子联系到一块,她的外观的确太少亚洲人基因了。有趣的是,美国现任国务卿是她的Cousin (堂妹),赖斯的祖辈居然一半来自亚洲一半俄罗斯!Morris特别喜欢讲话,每次做治疗都滔滔不绝,她还神秘地对我说,过去从未告诉外人自己的“中国”血统,对我可是生平第一次。
Mujahid Bakht是位肩周炎患者,二十多年前从巴基斯坦移民来美。此人高峰时拥有资产几千万美元,做过大型房地产投资,合作的大公司达三四家之多,担任包括《世界新闻》、《人才世界》等杂志主编,曾与联合国秘书长共事,并与多国总统打过交道,克林顿曾为他颁发证书,网上也留有与不少名人的合影照和资料。现在仍担任着一些国家的顾问,但除了座落在曼哈顿的几百万美元私家房产外,经济上因生意失败已一贫如洗。每次到诊所治疗时,他都会跟我谈些过去的故事以及生活中的感慨。他体会最深的是:“富有时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朋友,贫穷时任何朋友都可能成为敌人。”经过多次的大起大落,他对人生已经看得非常平淡,只希望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让岁月自然地延续。
Rosario Robert是一位美国白人,曾经过多年奋斗拿到医生执照,但在完成西医训练后,却放弃了这一令人羡慕的职业,做了Farmer。据说在他家里就养了17支猫;Rodriguez Adrovet是位年收入2万美元的动物饲养员,而他的妻子却是一位年收入几十万美元的小儿矫形外科医生;Ally Fazal是位墨西哥移民,热衷政治,聊到这一话题便眉飞色舞,喜欢国际事务,美国、中国、韩国、日本……对历史尤其感兴趣。他工作在一家货运公司,工作服和工作帽经常变换,但据他观察,所有物品都是“Made in China”;Manilall Indera是来自圭亚那的移民,40多岁,单身母亲,有两个女儿,为校巴公司做事,每天上下午分别开车2小时,按8小时记工。除拥有纽约房屋外,她还在佛罗里达购买了四套房屋用来出租……
这些美国人来自世界不同的地方,对生活的态度也不尽一致。谈到中国,他们有些人一方面感到某种神秘,另一方面又有着浓厚的兴趣去了解地球另一端的那片土地。他们知道许多中国名人,像成龙、李连杰、李小龙、姚明,还有中国电影、功夫、中餐、字画等。我为他们施行的中医学是另外一个让他们逐渐开始痴迷的中华文化精萃。对于他们,与其说我是一名职业医生,不如说更像是位来自东方那个正在崛起大国的使者。带给他们的似乎就是那片遥远国土上的问候和交流。想到这一点,我还真为自己的特殊身份感到了几分自豪。
与这些病友的频繁交往我还有另外一点体会,即在美国从事中医工作,除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临床技能外,职业“形象”不容忽视,比如必要的交际能力和过硬的外语语言功夫,良好的沟通会很大程度提高对方对你的了解。还有医生衣着上的大气,举止上的文雅,与患者交往时的气质风度,都会左右病人对你的信任度,进而对疾病的治疗和业务经营产生影响。
李 强
1960年出生,现定居美国。职业医生,在国内从事医学临床和科研十年,为中国中医学会、康复医学会、人才研究会会员,入录《当代中国骨伤人才》一书。发表专业文章十多篇,多篇论文在国内和国际学术会议交流,中国儿童发展研究会获奖,合作编写的《中医急诊医生手册》在国内出版。1993年获纽约州立大学奖学金,以访问学者赴美留学,从事“骨质疏松症”课题研究,多篇论文在美国学术会议交流发表,美国骨矿研究学会获奖。1997年获美国政府“特殊人才”绿卡,从事过中医教学及理疗、针灸临床工作。现为美国公民、美国国家针灸医师资格特考文凭、纽约州执照针灸医师,担任美国精益针灸医疗服务公司总裁。李强新近出版的书《经历》真实地记录了其坎坷经历和不懈追求,是一部具有个人思想,表现人性、人格与智慧的自传作品。我们摘录了书中作者跨出国门以及在美国奋斗的一部分内容,分期连载,以飧读者。
纽约针灸执照医师联合公会成立于1996年。当年来自纽约中医界五个不同学会的负责人从团结同僚争取中医师权益和地位的目的出发,几经协商和酝酿,发起并成立了这个由执照针灸师组成的专业团体联盟,为针灸医师队伍的集结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学会首任负责人Chen医师后来进行会务总结时,将这一机构的工作归纳为了下列几个方面:正名专业职称,争取保险支付,维护针灸行业权益,提高针灸医师的专业业务水平,促进和推动同行业间的团结合作。
美国中医药专业学会暨中医院校同学会1998年成立,创会人Peng医师表示:中医针灸面临的新挑战是要让主流医学对中医针灸有所了解、认识,让保险业和美国正统医疗机构接纳或试图接纳这一疗法。这需要一批有中西医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的骨干力量去推动和实现。从大陆中医学院毕业或从西医院校毕业后学习中医的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是一股新起而重要的中坚力量,是能够将针灸业向更高的专业水平推进的骨干。同时,在美国的针灸师也应该不断努力,奉献自己的力量,为中医针灸业多做实事。多年来,学会在举办再教育讲座、国际性中医药论坛、争取行业合法权益方面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2006年11月,美国中医药专业学会与美国华人医师会一道联合举办了“针灸在美35周年”纪念活动。纪念活动在法拉盛希尔顿饭店举行。按照议程,当天下午为学术交流,晚上是酒会。会议回顾了1971年由著名记者赖斯顿点燃的美国针灸星星之火:WHO 1979年对超过40种疾病针灸疗法的肯定和临床推广;美国FDA 1996年将针灸针从三类划为二类医疗仪器;NIH 1997年调查结论:针灸对癌症手术后恶心、呕吐,牙科手术后疼痛和严重妊娠反应,月经痉挛、腰椎疾病、头颅内外疾病、心脏病和中风后康复,“网球肘”、腕管综合征和其它疼痛综合症的明显疗效,以及风险小,副作用少的优点……
会议同时回顾了中医针灸在纽约、加州的立法以及前辈学人的抗争奋斗过程。还有包括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专业人士,以及从事基础研究或临床运用的各方面专家、学者和卫生健康领域专家、管理人员参与下,美国为中医针灸基础研究和临床运用所做工作的综合报道。回顾中医针灸在美国的发展历史以及从中开发出的大批成果,我们不能不为之感到自豪和骄傲。
这次会议还专门邀请到赖斯顿的两个儿子Thomas Reston和小James Reston前来参加,前者是位职业律师,曾担任卡特政府副发言人,后者是美国的著名作家。时任会长Li医师代表组织机构向赖斯顿家属表达了感谢。抚今追昔,如同当年尼克松打开中美大门一样,我们不能不对赖斯顿为两国中医针灸交流所作出的贡献而发出由衷地敬意。Thomas Reston代表全家人在酒会上发表了讲话。
当Thomas回忆当年听到其父接受针灸治疗新闻时说到:父亲对世界的好奇,开放而又多元的思想,乐于和勇敢地接受新鲜事物的态度,让家人信心大增。这些特质也使得父亲对中医学疗效产生兴趣,并通过文章直接带给了美国人民,从而导致了针灸之火在美国的燎原燃烧。从那时开始,针灸疗法使许多美国人摆脱了疾病的困扰。我们和我们的父辈都清楚地认识到,中美两个伟大国家友好相处,不仅仅局限在复杂的政治、经济关系上,同时也会受到文化、历史、科学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中美两国最初接触和开放之时,我父亲在北京得到的针灸治疗为帮助两国人民认识到很多地方值得互相学习和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
Thomas的话是真实的,经过多年亲身经历,我感到中美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的确十分重要。对于我这个华裔医生来说,到诊所来就诊的西人患者既是病人,更是朋友。与这些病友打交道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现,美国文化多元表现的层面其实非常广泛,移民国的特点也十分鲜明。从下面几位病人就可以略见一二。
Hosein Steve是我的一位老病号,30多岁,胖胖的体态,有些臃肿,从事财会和房屋贷款工作。其父母来自海地,据说妻子移民来美还曾得到前第一夫人希拉莉的帮助。他患有多发性硬化症(MS),每次来诊所治疗都要与我聊上一会。他对生活的感受与众不同,他觉得生命只有一次,没必要花太多精力在工作上。他不主张买房,租房最好。用信誉卡并贷款消费,多享受一些。他有个儿子,瘦小、聪明。从不主张对孩子施加压力,任其自由发展。谈到美国恨之又恨,特别是这里的医疗体系。在他眼里,社会主义体制最为完美,尤其是公费医疗,看病不要钱,他总认为中国也是如此。我告诉他中国现在已经变了很多,经济体制市场化。他认为我受资本主义影响太深,不过仍然对我十分友好,对中医深信不疑。他妻子的弟弟是会计,在佛罗里达和纽约两处拥有房产,但他不羡慕,经常说如果是我就把房子卖掉,租房住,不去上班多好。
Morris Gertrude是位褐色皮肤的60岁女士,患有颈肩腰腿痛。她的父辈是美国人,外祖父来自蒙古,但她分不清蒙古和中国的关系,还是自认有着中国血缘。她曾专门将过世多年外祖父年轻时的照片带给我看,照片旧得发黄了,但主人俊秀的轮廓清晰可见,就是放在今天也完全可以称得上“一表人才”,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很难把患者本人与照片上那位东方男子联系到一块,她的外观的确太少亚洲人基因了。有趣的是,美国现任国务卿是她的Cousin (堂妹),赖斯的祖辈居然一半来自亚洲一半俄罗斯!Morris特别喜欢讲话,每次做治疗都滔滔不绝,她还神秘地对我说,过去从未告诉外人自己的“中国”血统,对我可是生平第一次。
Mujahid Bakht是位肩周炎患者,二十多年前从巴基斯坦移民来美。此人高峰时拥有资产几千万美元,做过大型房地产投资,合作的大公司达三四家之多,担任包括《世界新闻》、《人才世界》等杂志主编,曾与联合国秘书长共事,并与多国总统打过交道,克林顿曾为他颁发证书,网上也留有与不少名人的合影照和资料。现在仍担任着一些国家的顾问,但除了座落在曼哈顿的几百万美元私家房产外,经济上因生意失败已一贫如洗。每次到诊所治疗时,他都会跟我谈些过去的故事以及生活中的感慨。他体会最深的是:“富有时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朋友,贫穷时任何朋友都可能成为敌人。”经过多次的大起大落,他对人生已经看得非常平淡,只希望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让岁月自然地延续。
Rosario Robert是一位美国白人,曾经过多年奋斗拿到医生执照,但在完成西医训练后,却放弃了这一令人羡慕的职业,做了Farmer。据说在他家里就养了17支猫;Rodriguez Adrovet是位年收入2万美元的动物饲养员,而他的妻子却是一位年收入几十万美元的小儿矫形外科医生;Ally Fazal是位墨西哥移民,热衷政治,聊到这一话题便眉飞色舞,喜欢国际事务,美国、中国、韩国、日本……对历史尤其感兴趣。他工作在一家货运公司,工作服和工作帽经常变换,但据他观察,所有物品都是“Made in China”;Manilall Indera是来自圭亚那的移民,40多岁,单身母亲,有两个女儿,为校巴公司做事,每天上下午分别开车2小时,按8小时记工。除拥有纽约房屋外,她还在佛罗里达购买了四套房屋用来出租……
这些美国人来自世界不同的地方,对生活的态度也不尽一致。谈到中国,他们有些人一方面感到某种神秘,另一方面又有着浓厚的兴趣去了解地球另一端的那片土地。他们知道许多中国名人,像成龙、李连杰、李小龙、姚明,还有中国电影、功夫、中餐、字画等。我为他们施行的中医学是另外一个让他们逐渐开始痴迷的中华文化精萃。对于他们,与其说我是一名职业医生,不如说更像是位来自东方那个正在崛起大国的使者。带给他们的似乎就是那片遥远国土上的问候和交流。想到这一点,我还真为自己的特殊身份感到了几分自豪。
与这些病友的频繁交往我还有另外一点体会,即在美国从事中医工作,除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临床技能外,职业“形象”不容忽视,比如必要的交际能力和过硬的外语语言功夫,良好的沟通会很大程度提高对方对你的了解。还有医生衣着上的大气,举止上的文雅,与患者交往时的气质风度,都会左右病人对你的信任度,进而对疾病的治疗和业务经营产生影响。
李 强
1960年出生,现定居美国。职业医生,在国内从事医学临床和科研十年,为中国中医学会、康复医学会、人才研究会会员,入录《当代中国骨伤人才》一书。发表专业文章十多篇,多篇论文在国内和国际学术会议交流,中国儿童发展研究会获奖,合作编写的《中医急诊医生手册》在国内出版。1993年获纽约州立大学奖学金,以访问学者赴美留学,从事“骨质疏松症”课题研究,多篇论文在美国学术会议交流发表,美国骨矿研究学会获奖。1997年获美国政府“特殊人才”绿卡,从事过中医教学及理疗、针灸临床工作。现为美国公民、美国国家针灸医师资格特考文凭、纽约州执照针灸医师,担任美国精益针灸医疗服务公司总裁。李强新近出版的书《经历》真实地记录了其坎坷经历和不懈追求,是一部具有个人思想,表现人性、人格与智慧的自传作品。我们摘录了书中作者跨出国门以及在美国奋斗的一部分内容,分期连载,以飧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