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聆听——音乐学习的有效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yffgf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必须依赖于听觉。”由于音乐艺术的这种特征,这就决定了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聆听,立足于听,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其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
  一、反复聆听,加深听觉认知
  反复聆听不仅是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形式和方法,也是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的重要途径。如在欣赏《沃尔塔瓦河》时,对主题音乐,我就采用了反复聆听的方式。(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从河水的源头开始描写,逐渐映现出奔腾不息的河流、岸边茂密的森林、富有生气的乡村、宁静的月夜、险要的峡谷、古老的城堡,这些景致与民俗生活和神话传说相联系,展示了捷克山河的美丽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沃尔塔瓦河主题由一个宽广的、律动性很强的旋律来表现,由全体乐队演奏,这支旋律接近捷克民歌,它朴素、抒情,蕴含着作者炽热的爱,以一种不可抵御的力量向前翻滚、奔腾。我介绍学生在欣赏沃尔塔瓦河图片的同时,先聆听第一主题,激发学生想象力;然后,再聆听第一主题的合唱;最后让学生哼唱主题,并合唱主题。在多次反复聆听之后,学生对主题音乐的熟悉度就提高了,为后面的全曲欣赏很好地作了铺垫,并为作品曲式的呈示作了伏笔。
  二、多感官参与,带动听觉欣赏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对音乐聆听的感受是不同的。他们习惯以形象思维为主。一个音乐作品是由多方面的元素组成的,节拍、节奏、音高、速度、情绪、强弱变化都影响着作品的表现。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老师带领学生感受音乐作品时,仅仅关注它的节拍、节奏、情绪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设计中,在首先发展听觉感受的同时,应适当地发展视觉感受、触觉感受、肢体语言的感受,以帮助学生的听觉感受,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
  激发学生想象,让学生在聆听音乐过程中,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音乐是富于创造性的,每个人对音乐的感悟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不同。如在欣赏德国作曲家舒曼的钢琴套曲《梦幻曲》时,让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随着音乐情绪的变化想象音乐所描绘的内容。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着对作品的理解,用艺术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对作品进行再创造。欣赏大提琴独奏《梦幻曲》,比较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同一首乐曲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学生可以体会到不同乐器演奏的音色的不同美感。学生总结出钢琴的音色让人的心情放松,更适合表现梦幻的色彩,大提琴深情委婉比较有韵味,适合表现悠长的旋律,能很好地体现乐曲的连贯性。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还可以用律动和舞蹈来带动听觉。律动和舞蹈本身就与音乐情感密不可分。学生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现音乐,使自己的思维在动作的支配下处于兴奋状态,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听音乐上。在欣赏《快乐的啰嗦》时,我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律动,课堂顿时活跃起来。他们有的晃动着身子,随着节奏摇摆;有的情不自禁的跳起了舞蹈;有的拿起响板,打起了节奏……学生在音乐声中尽情地表现着,体会着乐曲的意境和情感。在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愉悦了身心。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走进音乐,并通过参与而认真地聆听音乐、领悟音乐、享受音乐。
  三、感受音乐,鉴赏音乐
  “感受和鉴赏”是音乐课程的重要领域,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训练和培养良好的听觉感知。唱歌、跳舞、游戏、演奏都离不开听觉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由感性的聆听音乐到理性的欣赏音乐、表现音乐、辨析音乐,是有效音乐课堂的重要任务。
  在常态的音乐课上,我立足音樂课堂,以常见的音乐基本要素为抓手,在学生直观感知作品的同时,分析作品的曲式、体裁、调性、风格、节奏及作品的题材、作曲家生平等方面,有效促进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例如学习《茉莉芬芳》时,以中国民歌《茉莉花》为载体,欣赏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特点。当学生流畅地唱完中国民歌《茉莉花》后,我提出了问题:“你还知道其他的茉莉花吗?”“我会唱我们江苏的《茉莉花》。”学生纷纷指着教材上的曲谱,“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唱唱我们家乡的《茉莉花》吧。”我让学生欣赏并演唱了江苏民歌《茉莉花》,并且按照教材,把二首《茉莉花》以高低声部排列了,以合唱的方式演唱了一遍。学生们惊讶的发现,二首歌曲很和谐地交融在一起,音乐效果非常好。“老师,为什么两首不同的《茉莉花》可以合起来唱呢?而且还这样动听?”学生对我提出了疑问。面对着好问的学生,我从曲调唱腔、旋律、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两首民歌都是五声徵调式(5 6 1 2 3 5),调式相同,骨干音和结构两者都很相似。因此,二个旋律在平行进行时,没有不谐和的感觉。但在润腔上二者区别较大,后者在润腔上具有浓厚的河北特色,拖腔里还吸取了当地戏剧唱腔的特点。二者在韵味风格上却迥然不同。在旋律上,江苏的《茉莉花》较委婉、秀丽,旋律上的多以级进为主,采用回旋、环绕式的音乐进行方式,而中国民歌《茉莉花》则显得更大气,在结构上,江苏的《茉莉花》结构更为规整。通过我的分析、讲解、比较,学生对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地书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众的眼球。材料的简单实惠,书写方式的快捷方便,是其得天独厚的本色。识字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地书练习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两者相辅相成,教学时,如能把二者结合起来学习,定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地书练习 识字教学 文化素养  一、以地书练习促使学生把握汉字的点画结构美  汉字的笔画名称无非是点、横、竖、撇、捺、提、钩等,这些看似简单的笔画组成
2016年秋季开始使用的部编版新教材将课后“练一练”改名为课后活动,形式上也改变以选择题为主,增加史料解析题、开放式讨论题等,选材范围更广,除了史学名著,还包括时人著作、诗词、考古化石图片、遗址图片等。部编教材鼓励学生从丰富的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像考古学家一样思考,有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体现了由知识立意向素养立意的转变。但是,对于刚刚接触历史学科的七年级学生,史料呈现的方式和引导语言的设置
【内容摘要】化学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教学方式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教学的层面上,提高化学实践操作水平,强化学生思考能力、动手能力是化学教学中的值得关注的重点。化学实验教学实践课作为化学教学的辅助手段,其实践活动的开展质量直接影响着化学这一学科的教学水平。本文着重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探讨和研究,为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农村 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策略  前言  在我
【内容摘要】《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互动不能只单纯依靠模仿与记忆,更应该让学生们学会合作探究,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方式来加深对物理知识学习的记忆,从而掌握物理学习基本要领。因此,合作学习已经成为现在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了,它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都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探究。  【关键词】小组合作 初中教学 应用  
【内容摘要】《初中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把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巧妙结合起来。本文结合鲁教版语文教材七下《湖心亭看雪》一课,浅谈传统文化与文言文教学的渗透与融合。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诵读 引导 讨论 板书 诗情画意 渗透融合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初中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中
【内容摘要】本文着重论述在高考最后四个星期的学生心理变化对复习的影响以及对高考可能产生的影响,如何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惑是高三后期复习的核心工作,这也是高三工作能否完美收官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高考 心理调整 方法指导  一、指导学生做好心理防范预期,充分认识考前一个月的重要性  高考复习经过一二轮的紧张复习,学生对学科知识已经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进入最后一个月的调整适应阶段。在此阶段,学生和教
【内容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以往应试教育的单一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进行教学理念和方法的革新,培养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初中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师要结合历史与社会的学科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教学 历史与社会 创
【内容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名著的阅读和学习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教学手段。“以讲促读”教学方法的引入为提高名著教学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供了有力的手段。本文探究了“以讲促读”教学模式在初中名著教学中的实践,提出了提高学生名著阅读效率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名著学习 以讲促读 策略探究  在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有
【内容摘要】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使学生能通过化学学习,了解到化学的内涵,进而能将化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对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化学素养 高中化学 教学方法  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势在必行。在化学教学中为能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教师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的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探究,并结合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使学生的化学综合能力有较
【内容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各项技术有了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同时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在现阶段中,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全面融合,因此在目前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教学都得到了全面的关注。对于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来说,其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最后一個基础培养阶段,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目前新课改的全面提高和发展过程中,结合全新的教学理念,全面提高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