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换发出生命的活力”是当前《新课程标准》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生态课堂始于对“非生态”音乐教学的反思,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音乐教师从宏观到微观、横向到纵向根据学生的课堂动态、课堂中的新问题、新内容灵活调整,生成新的和原计划不一样的教学流程,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的音乐课堂。
【关键词】学生发展;生态课堂
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以人文主题作为单元,以音乐要素为线索,为学生呈现了丰富浓郁的文化韵味。但仍然有许多一线音乐教师抱怨说“教材内容太多上不完,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出现了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音乐教师需在教学内容、方法、模式上发挥好主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下面笔者就谈谈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多维整合与编排,打造生态式教学模块
【内容整合案例】——“中国民族音乐”
横观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2课中国民歌“欢乐的村寨”之后,即是外国歌曲,紧接着是二声部歌曲,到第六课“百花园”又回到了中国民歌,中间还穿插了“京韵”“京调”主题。如果按照地域文化进行,可将中国文化连成一线。把“京韵”、“欢乐的村寨”、“百花园”串联在一起组成一个单元。
绝知此事要躬行,笔者对实验班实施整合过的“中国民族音乐”课程,对普通班级实施“按部就班”,收到了不同成效。相对于普通班级,实验班学生对新编排的课题更能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他们从固定的教育框架里解脱出来,从搜集“京剧”相关资料到对喜爱的角色唱腔模仿、再到民族歌曲的学唱、环环相扣。在自由、自主的空间里快乐地成为自己。
“中国民族音乐”,在教材上并没有这样的章节名称,是笔者经过研读文本提炼而来。这样为教师备课、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鲜明的主题和学习方向,围绕一个线索形成归类记忆,达到过目不忘,过耳不忘的效果。
【教学活动编排案例】——“聆听-演唱-知识与技能-编创与活动”
四年级下册“水乡”一课,在歌曲《采菱》与《癞蛤蟆与小青蛙》后,出现了《洪湖水浪打浪》的二重唱欣赏学习。经历这种从前面一段体歌曲到歌剧二重唱欣赏、学吹竖笛系列活动,学生感到陌生而略显吃力。音乐首先是听觉的艺术,教材内容编排若能把“聆听-演唱-知识与技能-编创与活动”循序渐进,把聆听与欣赏曲目《洪湖水,浪打浪》和《水乡船歌》放在学唱曲目《采菱》和《癞蛤蟆和小青蛙》前,符合学生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能力提升-表现创造的认知规律。从听说辨水乡民歌的特点到学唱歌曲,再心领神会地“学吹竖笛”,体现学生学习的发展性。
教材仅供参考,音乐教师不能被教材“牵着走”。而要从多维视角出发,用好教材。根据学情甄别、筛选、整合和编排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生态教学模块,打造具有音乐认知逻辑的生态音乐教学模块,成为教材中各领域的拓荒者。
二、多元互动体验,促进生态式师生联动发展
现象描述:一天上午,笔者给四年级3班上课,本课要学习的是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还没上课,学生已经早早来到音乐室,玩起了“打花巴掌”的游戏,有些学生甚至开始了“群魔乱舞”,完全忽视了上课铃声。面对课室已经出现一片“乱”象,笔者有些气恼,很想发火。可是看到孩子们脸上乐开了花的表情,脑子里一个念头一闪而过:这不是很好的音乐游戏素材吗?
应对策略:多元互动体验
于是,笔者后来把心情平复了一下,顺势而为。分别把三拍子声势律动“打花巴掌”游戏和“乐动华尔兹”引入课堂教学流程中。学生不仅没有受到批评,还意外得到了赏识与尊重,在有序、有趣、和谐、自由、平衡的氛围中参与互动体验,感受着由他们支配的音乐课的乐趣,个别同学还主动提出了更多三拍子律动体验方式。教材中,既有看得见的静态互动因素,也有看不见的等待被学生发现的动态互动因素。一个教师、一群学生与课程的相互依托、构成音乐思维的生态系统。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通过灵活的课堂互动彼此成就,得以让学生所需要的学习真正地发生。
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欣德米特有一句名言:“做音乐比听音乐更好”。非自己从事唱、奏、思考、移植、谱写、编配不足以心领神会、融会贯通。可见体验才是音乐学习方式的突出特点,能提升小学音乐学习效益的方式是聚焦于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方式的自主建构。笔者常用的方法是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如:
给学生一组节奏,让他们自己去组织;
给学生一种旋律,让他们自己去发展;
给学生一些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给学生一方舞台,让他们自己去表演;
……
教材上的每一个作品都有其独特性,顺应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才能促进高质量课堂的产生。不同类型和体裁的歌曲对应不同的学习方法。笔者认为,组织好音乐学习小组、音乐交流中心小组,发挥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鼓励学生大胆说不同,从“明星展示”向“弱势群体”倾向,有利于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动态生成。不管是演唱、演奏、创编还是表演,每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找到不同的属于自己的表现音乐的方式。因人而异,才有了多元互动的乐趣。跟随课堂学生的生成情况,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在不断地变化。这种从“人”本的角度,保证人人参与,个个展示的信念,将在教学互动中发展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促进教师和学生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因“地”制宜,创设生态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运用好这个“地”,为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推动学习方式的变革。人音版音乐教材中的音乐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多元的生态性。教材中既有适合儿童器乐演奏的、又有舞蹈性强的;既有适合开展轮唱、合唱教学的,又有表演和创编的。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級学生学习习惯布置座位。如在进行节奏、旋律传递训练时选用竖列摆放;在“唱、奏、演”或三个声部合作时选用“U”型摆放;在集体舞表演或情景体验时选用圆形或方形摆放。在教学环境的渲染上,运用语言情景、画面情景、生活情境、角色情境等,音乐教室可以转变成学生的“器乐演奏厅”、“舞林大会”、“合唱大舞台”、“戏剧百乐汇”。 每个学生都是生态因子需要老师精心的发现与培养。音乐课堂就是给予学生开发潜能的场所,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出发点,不断地激励他们发现自我,对音乐课有所期待。同时与家庭、社区进行共建,将其都融入生态课程的开发中。如:体验课程、研发课程、实践课程,因“地”制宜,可同步进行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形成一个集鉴赏、表现、创造的生态学习链。
四、内外融合,唱响生态音乐课堂生活化之歌
生态音乐课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设置上,强调以学生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需要作为依据,体现音乐教育的人文主义。“生活即教育”,课堂之内,允许学生把生活化的内容和想法带进课堂,鼓励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参加校内外的艺术比赛,各施所长。“艺术来源于生活”,要以联系生活为切入点,培养学习激情,引导学生将课外音乐信息和相关知识与课堂学习有机结合,使得教材上的静态知识变成生动活泼的易于接受的知识。
生活化的音乐课,始终面向全体学生,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让每个人都学会调动自己的同伴的情感去展开有意义的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是情感机制参与音乐生态教育的全过程,并能受到不同的心灵反馈。以下是他们在随堂音乐课中的一些心得:
赵同学说:在表演与排练中多少有点害羞,但是自己勇敢踏出了这一步,学会了欣赏与感动,下课后会很期待下一次的音乐课。
李同学说:原本我不知道自己可以这样被老师表扬,通过展示发现自己歌唱状态和乐感都不错,以后更有信心唱歌了。
卢同学和萧同学说:在上“民族乐器”专题时,老师把我请出来演奏二胡和扬琴。虽然有点不知所措,但在一次次的磨合中,感受到了与同学合奏的成就感。在当小老师现场教给其他同学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时,分享自己的学琴心得,过了一把“老师瘾”……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时代在变化,学生认知情趣也随之变化。教育对人的作用应体现出一种开放性和不确定性。音乐教教师必须利用好音乐学科的审美功能,转换教学思维。以生态教育理念去建构系统的、不拘泥于室内空间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可持续发展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马俊燕.《乐海苇思》——基于发展宗旨的生态音乐教学.成都时代出版社,2015.1
[2]马津 马东风. 《音乐教育学概論》.中国书籍出版社.2017年4月第1版
[3]《中小学音乐教育》总第343期 NO.2020.10.
【关键词】学生发展;生态课堂
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以人文主题作为单元,以音乐要素为线索,为学生呈现了丰富浓郁的文化韵味。但仍然有许多一线音乐教师抱怨说“教材内容太多上不完,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出现了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音乐教师需在教学内容、方法、模式上发挥好主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下面笔者就谈谈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多维整合与编排,打造生态式教学模块
【内容整合案例】——“中国民族音乐”
横观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2课中国民歌“欢乐的村寨”之后,即是外国歌曲,紧接着是二声部歌曲,到第六课“百花园”又回到了中国民歌,中间还穿插了“京韵”“京调”主题。如果按照地域文化进行,可将中国文化连成一线。把“京韵”、“欢乐的村寨”、“百花园”串联在一起组成一个单元。
绝知此事要躬行,笔者对实验班实施整合过的“中国民族音乐”课程,对普通班级实施“按部就班”,收到了不同成效。相对于普通班级,实验班学生对新编排的课题更能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他们从固定的教育框架里解脱出来,从搜集“京剧”相关资料到对喜爱的角色唱腔模仿、再到民族歌曲的学唱、环环相扣。在自由、自主的空间里快乐地成为自己。
“中国民族音乐”,在教材上并没有这样的章节名称,是笔者经过研读文本提炼而来。这样为教师备课、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鲜明的主题和学习方向,围绕一个线索形成归类记忆,达到过目不忘,过耳不忘的效果。
【教学活动编排案例】——“聆听-演唱-知识与技能-编创与活动”
四年级下册“水乡”一课,在歌曲《采菱》与《癞蛤蟆与小青蛙》后,出现了《洪湖水浪打浪》的二重唱欣赏学习。经历这种从前面一段体歌曲到歌剧二重唱欣赏、学吹竖笛系列活动,学生感到陌生而略显吃力。音乐首先是听觉的艺术,教材内容编排若能把“聆听-演唱-知识与技能-编创与活动”循序渐进,把聆听与欣赏曲目《洪湖水,浪打浪》和《水乡船歌》放在学唱曲目《采菱》和《癞蛤蟆和小青蛙》前,符合学生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能力提升-表现创造的认知规律。从听说辨水乡民歌的特点到学唱歌曲,再心领神会地“学吹竖笛”,体现学生学习的发展性。
教材仅供参考,音乐教师不能被教材“牵着走”。而要从多维视角出发,用好教材。根据学情甄别、筛选、整合和编排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生态教学模块,打造具有音乐认知逻辑的生态音乐教学模块,成为教材中各领域的拓荒者。
二、多元互动体验,促进生态式师生联动发展
现象描述:一天上午,笔者给四年级3班上课,本课要学习的是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还没上课,学生已经早早来到音乐室,玩起了“打花巴掌”的游戏,有些学生甚至开始了“群魔乱舞”,完全忽视了上课铃声。面对课室已经出现一片“乱”象,笔者有些气恼,很想发火。可是看到孩子们脸上乐开了花的表情,脑子里一个念头一闪而过:这不是很好的音乐游戏素材吗?
应对策略:多元互动体验
于是,笔者后来把心情平复了一下,顺势而为。分别把三拍子声势律动“打花巴掌”游戏和“乐动华尔兹”引入课堂教学流程中。学生不仅没有受到批评,还意外得到了赏识与尊重,在有序、有趣、和谐、自由、平衡的氛围中参与互动体验,感受着由他们支配的音乐课的乐趣,个别同学还主动提出了更多三拍子律动体验方式。教材中,既有看得见的静态互动因素,也有看不见的等待被学生发现的动态互动因素。一个教师、一群学生与课程的相互依托、构成音乐思维的生态系统。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通过灵活的课堂互动彼此成就,得以让学生所需要的学习真正地发生。
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欣德米特有一句名言:“做音乐比听音乐更好”。非自己从事唱、奏、思考、移植、谱写、编配不足以心领神会、融会贯通。可见体验才是音乐学习方式的突出特点,能提升小学音乐学习效益的方式是聚焦于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方式的自主建构。笔者常用的方法是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如:
给学生一组节奏,让他们自己去组织;
给学生一种旋律,让他们自己去发展;
给学生一些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给学生一方舞台,让他们自己去表演;
……
教材上的每一个作品都有其独特性,顺应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才能促进高质量课堂的产生。不同类型和体裁的歌曲对应不同的学习方法。笔者认为,组织好音乐学习小组、音乐交流中心小组,发挥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鼓励学生大胆说不同,从“明星展示”向“弱势群体”倾向,有利于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动态生成。不管是演唱、演奏、创编还是表演,每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找到不同的属于自己的表现音乐的方式。因人而异,才有了多元互动的乐趣。跟随课堂学生的生成情况,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在不断地变化。这种从“人”本的角度,保证人人参与,个个展示的信念,将在教学互动中发展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促进教师和学生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因“地”制宜,创设生态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运用好这个“地”,为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推动学习方式的变革。人音版音乐教材中的音乐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多元的生态性。教材中既有适合儿童器乐演奏的、又有舞蹈性强的;既有适合开展轮唱、合唱教学的,又有表演和创编的。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級学生学习习惯布置座位。如在进行节奏、旋律传递训练时选用竖列摆放;在“唱、奏、演”或三个声部合作时选用“U”型摆放;在集体舞表演或情景体验时选用圆形或方形摆放。在教学环境的渲染上,运用语言情景、画面情景、生活情境、角色情境等,音乐教室可以转变成学生的“器乐演奏厅”、“舞林大会”、“合唱大舞台”、“戏剧百乐汇”。 每个学生都是生态因子需要老师精心的发现与培养。音乐课堂就是给予学生开发潜能的场所,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出发点,不断地激励他们发现自我,对音乐课有所期待。同时与家庭、社区进行共建,将其都融入生态课程的开发中。如:体验课程、研发课程、实践课程,因“地”制宜,可同步进行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形成一个集鉴赏、表现、创造的生态学习链。
四、内外融合,唱响生态音乐课堂生活化之歌
生态音乐课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设置上,强调以学生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需要作为依据,体现音乐教育的人文主义。“生活即教育”,课堂之内,允许学生把生活化的内容和想法带进课堂,鼓励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参加校内外的艺术比赛,各施所长。“艺术来源于生活”,要以联系生活为切入点,培养学习激情,引导学生将课外音乐信息和相关知识与课堂学习有机结合,使得教材上的静态知识变成生动活泼的易于接受的知识。
生活化的音乐课,始终面向全体学生,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让每个人都学会调动自己的同伴的情感去展开有意义的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是情感机制参与音乐生态教育的全过程,并能受到不同的心灵反馈。以下是他们在随堂音乐课中的一些心得:
赵同学说:在表演与排练中多少有点害羞,但是自己勇敢踏出了这一步,学会了欣赏与感动,下课后会很期待下一次的音乐课。
李同学说:原本我不知道自己可以这样被老师表扬,通过展示发现自己歌唱状态和乐感都不错,以后更有信心唱歌了。
卢同学和萧同学说:在上“民族乐器”专题时,老师把我请出来演奏二胡和扬琴。虽然有点不知所措,但在一次次的磨合中,感受到了与同学合奏的成就感。在当小老师现场教给其他同学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时,分享自己的学琴心得,过了一把“老师瘾”……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时代在变化,学生认知情趣也随之变化。教育对人的作用应体现出一种开放性和不确定性。音乐教教师必须利用好音乐学科的审美功能,转换教学思维。以生态教育理念去建构系统的、不拘泥于室内空间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可持续发展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马俊燕.《乐海苇思》——基于发展宗旨的生态音乐教学.成都时代出版社,2015.1
[2]马津 马东风. 《音乐教育学概論》.中国书籍出版社.2017年4月第1版
[3]《中小学音乐教育》总第343期 NO.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