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践行的一切班级行为,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表明,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所以,在管理班级的时候,班主任要下大力气建设便于学生有效发展的文化环境,逐步地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本文主要分析小学班级文化管理策略分析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班级文化;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116
引言
班级文化是班级中的全体成员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设定的符合发展需求的个人目标或集体目标,在目标引导下,全体成员积极体验班级活动,在班级良好氛围的熏陶下,逐渐形成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从班级文化的内涵可以看出,班级文化是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班级文化管理,不仅可以营造出良好的班级氛围,还可以使学生在其熏陶下,实现有效发展。
一、班主任层面加强班级文化管理的策略
(一)服务理念
为学生服务,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通过发挥自身的服务功能,驱动学生有效发展,是实现班主任班级管理作用的主要途径。服务育人的最佳方式之一是文化育人。在班级文化管理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班主任和学生不再是过去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身份,而是平等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笔者在服务理念的驱动下,切实地将学生作为班级活动的主体,从学生的发展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竭尽所能地驱动学生发展,借助学生的发展,进一步提升班级文化管理质量。
(二)加强自我修炼
修炼良好的素养,提升自身魅力,良好的素养有着无穷的魅力,对周围的其他人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小学生,本身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在与班主任互动的过程中,会自主地模仿班主任的言行举止。所以,在实施班级文化管理的时候,班主任要切实地修炼良好的素养,不断地提升自身魅力,吸引学生,熏陶学生。为了实现这一点,笔者在日常教学管理中,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指导,从思想、行为等方面对自己给予严格的约束。同时,笔者还遵循小学生行为规则,践行良好行为,学生做出榜样。在笔者的熏陶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践行良好行为,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地建构起来。
二、学生层面加强班级文化管理策略
增强学生集体凝聚力,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增强集体凝聚力,集体意识是学生体验班级活动必须具备的思想意识。当具备了集体意识之后,学生可以对班级管理中的诸多内容产生认同感,自主地将自己作为班级中的一分子,甚至是班级的主人,投身到班级中的一切活动中,凝心聚力,逐渐地增强班级的向心力。那么,我们要如何在管理班级文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呢?笔者认为,在实施班级管理活动之初,班主任要先统一学生的思想。为了实现这一点,笔者组织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合作讨论“个体”“集体”关系,从而使他们意识到个体是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的发展推动集体发展,同时,集体的发展也会反哺个体发展,提升个体发展质量。此外,笔者会将管理班级的权利还给学生,鼓励他们进行自主管理。班级中的事务是较为繁杂的,将这些事务分派给每一个学生,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承担事务成为班级中的一分子,还可以在责任的驱动下将事情做好,为集体服务。具体地,笔者整理班级中的大大小小事务,开门、开灯、打水、浇花、擦黑板等,引导不同学生完成不同的事务。
三、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
父母的教养方式会使青少年的社会性、个性发展受到不同的影响。良好的教养方式可以使青少年在个性、品德及行为等方面健康成长,为他们一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幸福和事业成功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而不良的教养方式则会阻碍青少年心理发展,造成他们的性格缺陷。所以,班主任要努力帮助学生和家长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这样才更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尽管家庭生活中的亲子关系不是千篇一律的,但是和谐、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却有其前提条件。采用民主的教养方式,建立新型的亲子关系,转变家长作风,避免溺爱、放任和专制更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很多孩子都生长在单亲家庭,因为缺失了父爱或母爱,所以家人会希望在物质方面补偿他们,因此造成溺爱的现象比较严重;还有就是单亲家庭中监护人要工作,大多都交由祖辈照顾,很多孩子便在爷爷奶奶的宠爱下变得任性、野蛮、偏执;也有个别家长全心扑在工作上,对孩子关心不够,了解不足,于是在教育上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导致孩子的叛逆越发严重,甚至完全不听教导。基于这些情况,笔者经常会利用节日举行亲子的活动,例如,中秋节让学生一家团聚并拍下温馨的合照;三八妇女节,笔者会让学生通过帮妈妈做一天家务,体会母亲的辛苦,从而学会体谅父母;六一儿童节,笔者借着学校搞开放日的机会,邀请家长前来参加,以此改善一下个别比较紧张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也让父母了解孩子的校园生活,这样有助于他们的沟通与教育。有时,笔者也会通过家访或者把家长请到学校,与他们探讨改善亲子关系的方法。正是因为有了班主任的引导与教育,家长逐渐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更好地启发孩子,让孩子变得更阳光,让孩子变得开朗与乐观。
结束语
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要求一线教育工作者将德育教育融入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使学生获得有效发展。班级文化管理是实现这一要求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卢薪竹.小學班级文化建设现状调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2]邱爱军.在班级管理中有效运用“我是小大人”的心理认识[J].华夏教师,2018(29):9-10.
贵州省兴义市坪东街道办事处小店小学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班级文化;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116
引言
班级文化是班级中的全体成员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设定的符合发展需求的个人目标或集体目标,在目标引导下,全体成员积极体验班级活动,在班级良好氛围的熏陶下,逐渐形成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从班级文化的内涵可以看出,班级文化是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班级文化管理,不仅可以营造出良好的班级氛围,还可以使学生在其熏陶下,实现有效发展。
一、班主任层面加强班级文化管理的策略
(一)服务理念
为学生服务,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通过发挥自身的服务功能,驱动学生有效发展,是实现班主任班级管理作用的主要途径。服务育人的最佳方式之一是文化育人。在班级文化管理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班主任和学生不再是过去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身份,而是平等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笔者在服务理念的驱动下,切实地将学生作为班级活动的主体,从学生的发展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竭尽所能地驱动学生发展,借助学生的发展,进一步提升班级文化管理质量。
(二)加强自我修炼
修炼良好的素养,提升自身魅力,良好的素养有着无穷的魅力,对周围的其他人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小学生,本身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在与班主任互动的过程中,会自主地模仿班主任的言行举止。所以,在实施班级文化管理的时候,班主任要切实地修炼良好的素养,不断地提升自身魅力,吸引学生,熏陶学生。为了实现这一点,笔者在日常教学管理中,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指导,从思想、行为等方面对自己给予严格的约束。同时,笔者还遵循小学生行为规则,践行良好行为,学生做出榜样。在笔者的熏陶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践行良好行为,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地建构起来。
二、学生层面加强班级文化管理策略
增强学生集体凝聚力,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增强集体凝聚力,集体意识是学生体验班级活动必须具备的思想意识。当具备了集体意识之后,学生可以对班级管理中的诸多内容产生认同感,自主地将自己作为班级中的一分子,甚至是班级的主人,投身到班级中的一切活动中,凝心聚力,逐渐地增强班级的向心力。那么,我们要如何在管理班级文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呢?笔者认为,在实施班级管理活动之初,班主任要先统一学生的思想。为了实现这一点,笔者组织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合作讨论“个体”“集体”关系,从而使他们意识到个体是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的发展推动集体发展,同时,集体的发展也会反哺个体发展,提升个体发展质量。此外,笔者会将管理班级的权利还给学生,鼓励他们进行自主管理。班级中的事务是较为繁杂的,将这些事务分派给每一个学生,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承担事务成为班级中的一分子,还可以在责任的驱动下将事情做好,为集体服务。具体地,笔者整理班级中的大大小小事务,开门、开灯、打水、浇花、擦黑板等,引导不同学生完成不同的事务。
三、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
父母的教养方式会使青少年的社会性、个性发展受到不同的影响。良好的教养方式可以使青少年在个性、品德及行为等方面健康成长,为他们一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幸福和事业成功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而不良的教养方式则会阻碍青少年心理发展,造成他们的性格缺陷。所以,班主任要努力帮助学生和家长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这样才更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尽管家庭生活中的亲子关系不是千篇一律的,但是和谐、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却有其前提条件。采用民主的教养方式,建立新型的亲子关系,转变家长作风,避免溺爱、放任和专制更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很多孩子都生长在单亲家庭,因为缺失了父爱或母爱,所以家人会希望在物质方面补偿他们,因此造成溺爱的现象比较严重;还有就是单亲家庭中监护人要工作,大多都交由祖辈照顾,很多孩子便在爷爷奶奶的宠爱下变得任性、野蛮、偏执;也有个别家长全心扑在工作上,对孩子关心不够,了解不足,于是在教育上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导致孩子的叛逆越发严重,甚至完全不听教导。基于这些情况,笔者经常会利用节日举行亲子的活动,例如,中秋节让学生一家团聚并拍下温馨的合照;三八妇女节,笔者会让学生通过帮妈妈做一天家务,体会母亲的辛苦,从而学会体谅父母;六一儿童节,笔者借着学校搞开放日的机会,邀请家长前来参加,以此改善一下个别比较紧张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也让父母了解孩子的校园生活,这样有助于他们的沟通与教育。有时,笔者也会通过家访或者把家长请到学校,与他们探讨改善亲子关系的方法。正是因为有了班主任的引导与教育,家长逐渐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更好地启发孩子,让孩子变得更阳光,让孩子变得开朗与乐观。
结束语
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要求一线教育工作者将德育教育融入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使学生获得有效发展。班级文化管理是实现这一要求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卢薪竹.小學班级文化建设现状调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2]邱爱军.在班级管理中有效运用“我是小大人”的心理认识[J].华夏教师,2018(29):9-10.
贵州省兴义市坪东街道办事处小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