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雨量晴“中和堂”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be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康熙“中和堂”款瓷器究竟是否系官窑为圆明园特制?笔者依据几块瓷片提供的信息(图1、图2),通过格物、稽古、证史,于2010年起相继发表了《鉴藏界一桩民窑误为官窑的百年积案——故宫博物院及上海博物馆藏清康熙“中和堂”款瓷器考辨》《“中和堂”及“漱玉亭”诸事考——兼与迈克尔·巴特勒爵士并张东先生交流》《瞻公为康熙民窑“中和堂制”品牌创始人之确证——顺就“中和堂瞻公制”款识说“瞻公窑”》。作为回应,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分别用再说院内典藏或点评海外遗珍方式,表示所言署该款器属官窑系不刊之论。另有北京故宫博物院出来的业内知名人士亦撰文附议,并举例示证。
  重申康熙“中和堂”款瓷器为圆明园帝居特制的权威性著作是《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青花瓷器》。主笔陈润民研究员在导论《康熙青花瓷》之“官窑款识”题下写道:康熙青花瓷的款识,多种多样,在清代一朝最为丰富。
  康熙官窑早期一般不书帝王年号款,偶见宫廷中的斋堂款,不带双圈,如“中和堂制”“康熙辛亥中和堂制”(康熙十年)、“康熙壬子中和堂制”(康熙十一年)、“康熙癸丑中和堂制”(康熙十二年)等,中和堂是康熙皇帝在圆明园中的住所。
  这几乎是其2005年所编《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瓷器类选第一卷·清顺治康熙朝青花瓷》文字的翻版:
  康熙青花瓷的款识,多种多样,在清代一朝最为丰富。早期青花一般不书帝王年号款,偶见宫廷中的斋堂落款,不带双圈,如“中和堂制”“康熙辛亥中和堂制”(康熙十年)、“康熙壬子中和堂制”(康熙十一年)、“康熙癸丑中和堂制”(康熙十二年)等,中和堂是康熙皇帝在圆明园中的住所。
  康熙时圆明园到底有无器上“中和堂”?既然故宫学者借介绍馆藏专著旧话重提,笔者便有必要也回到论辩原点。检索拙文《鉴藏界一桩民窑误为官窑的百年积案——故宫博物院及上海博物馆藏清康熙“中和堂”款瓷器考辨》,对此已经作过详细核查:
  乾隆《钦定日下旧闻考》是全面介绍圆明园早期情况的官修志书,其卷八十《国朝苑囿·圆明园一》、卷八十一《圆明园二》、卷八十二《圆明园三》详记该园门、坞、池、榭、楼、堂、轩、馆、殿、庑、书房、梵室及其由来,所录堂名有洞明堂、茹古堂、纪恩堂、五福堂、翠微堂、素心堂、含碧堂、旷然堂、全璧堂、品诗堂、乐善堂、横云堂、贵织山堂、耕云堂、涵秋堂、澄景堂、深柳读书堂、绮吟堂、永日堂、抱朴草堂,唯独没有中和堂。
  同时从《国朝苑囿·圆明园一》找到了确切造园年份:圆明园为世宗宪皇帝藩邸赐园,康熙四十八年所建。
  乾隆《钦定日下旧闻考》是儒臣奉旨对康熙朝学者朱彝尊《日下旧闻》的疏证,信达雅兼具,故一些大型工具书都曾援引。
  既是胤稹藩邸,自非康熙别官。且带康熙辛亥纪年的“中和堂”款瓷器烧造时间(1671,康熙十年)比清皇室正式营建圆明园(1709,康熙四十八年)早38年,御窑厂不可能超前数十年为后建的一座赐园预烧堂名款器。何况,康熙与雍正甚至包括乾隆在位时圆明园都无“中和堂”。明常理者,皆会想到此类器物应为后来通过不同渠道入藏,甚至不排除文物商店调拨。
  另一位力主“中和堂”款瓷器为圆明园行官定制的是叶佩兰研究员。叶佩兰女士在《海外遗珍·陶瓷(卷四)·清代陶瓷》中介绍英国大維德基金会藏“康熙辛亥中和堂制”款青花釉里红指日高升图折沿盆(图3)时写道:盆敞口,折沿,深弧腹,圈足。青花釉里红装饰,口沿部绘菊花、兰草图案一周,内壁绘菊石、蛱蝶、蜻蜒,盘心绘指日高升图,底部青花双圈款书“康熙辛亥中和堂制”八字楷书款。此盆用青花绘主题纹饰中的人物景物,用釉里红绘作为陪衬的花草纹饰,蓝红二色搭配和谐,增加了瓷画的装饰感。“康熙辛亥”为康熙十年,中和堂是圆明园中的殿堂名,康熙帝曾在此居住。传世的中和堂款瓷器均为青花釉里红瓷器,应是专为中和堂定制的瓷器。
  显然,这样定论不仅在康熙时圆明园是否有“中和堂”及“康熙十年”官窑能否为“康熙四十八年所建”的圆明园提前38年烧造瓷器一类问题上同属失察,断言“传世的中和堂款瓷器均为青花釉里红瓷器”亦与事实不符。诸多先传世、后入土、再面世的署该款黄釉器、褐釉器、红釉器、白釉器暂且不论,上海博物馆与大英博物馆不都藏有康熙干支纪年的“中和堂”款酱色釉传世器吗?(图4)不同于一般性学术交流,叶佩兰女士是借品鉴流布域外官窑重器大平台强调该款性质,而被界定对象拥有者又是世界知名收藏机构,结论能辐射国际层面,故影响更广。
  国内“中和堂”款瓷器的公私庋藏总量和品类都远逊于国外。从几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西欧东邻同行交流的情况看,宣读论文者汉学功底无不深厚。向他们介绍中国陶瓷,特别是介绍像“中和堂”是否系康熙在圆明园的行宫和署“中和堂”款瓷器是否只有青花釉里红这样史已记载且档可随查的事项时,务必审慎。
  讨论中,李知宴先生从康熙官窑烧造年表入手来附和故宫专家关于“中和堂”款瓷器性质成论的观点也值得商榷。
  康熙官窑大规模烧造有两次。一次是康熙十年。此前,官窑曾一度停烧。事见《清实录》之《清世祖章皇帝实录》“顺治八年正月壬戌”:“江西进额造龙碗,得旨:朕方思节用与民休息,烧造龙碗自江西解京,动用人夫,苦累驿递,造此何益,今后永行停止。”康熙登基九年后,由于祭祀需要和铺官损耗,有司上奏开窑烧造,史称“开御窑”。另一次是康熙二十年。据《清史稿》,御窑在康熙十三年(1674)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三藩之乱”中严重被毁。战事平息后重新修葺,并承前明之制派遣督陶官驻厂,史称“恢复御窑”。《李知宴清代陶瓷鉴赏与鉴定》即以此发微: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康熙“辛亥中和堂制”铭青花釉里红楼廓(阁)景物图盘是康熙早年的作品,因为辛亥年是康熙十年(1671),也是探讨御窑恢复之前官窑产品的代表作。
  李知宴先生著作等身,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早年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后入职中国历史博物馆,继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先生2014年交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陶瓷鉴藏》曾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揭秘典藏”策划方式,借用过拙著《辨识明代民窑青花罐》之“明正德青花法轮纹盖罐”“明天启青花折枝花纹盖罐”“明天启青花缠枝花纹盖罐”。虽未标出处,也算一段“翰墨缘”。有基于此,笔者对先生意见及其理路言筌格外重视,并作了认真分析。
  查《浮梁县志》卷五《物产志》之《国朝御窑厂恭纪》,康熙辛亥确有官窑烧造记录:康熙十年奉造祭器等项,俱估值销筭正项钱粮,并未派征,陶成分限解京。
  但是,“中和堂”款瓷器上的“康熙辛亥”与《国朝御窑厂恭纪》中的“康熙十年”虽在改正朔和记干支上纪年同步,却绝对不能作“陶成分限解京”的时间换算。李知宴先生仅“因为辛亥年是康熙十年”,便以时间相符断定那些“青花釉里红楼廓(阁)景物图盘”是“官窑产品的代表作”,显系匆匆未温史乘。康熙辛亥是玄烨继位第十个年头,也是顺治逝世十周年。读《清实录》,康熙九年玄烨曾为顺治陵祭祀之事谕礼部:“皇考升遐,倏经十载,罔极之思,时恫于怀。山陵在望,展祭,尤切凄怆。……又奉太皇太后旨,思念情慇,亦欲诣陵。朕敬遵慈命,躬侍前往。应行典礼及需用各项,尔部详议具奏。”史记志述,都证实开御窑主要为烧造祭器。检视《皇朝礼器图式》,谒陵、祀神用瓷有饰亦限于龙纹、卦象、番莲,更多是以单色釉表示庄重。而“中和堂”款瓷器画意不是写怀人心绪,就是表近暮感受,甚至还有风花雪月题材。依据典章制度,此类寞落苍凉和绮泽香艳文图是万万不能上皇家祭坛的,内府也不会这般出具官样。
  再看题句,虽似有椒房佳丽脂粉气,好像可与“奉造祭器”之外的“等项”联接,但频频错字依然透露出非官家烧造的底细。上海博物馆藏“康熙辛亥中和堂制”盘题句“少妇曾攀折,将归扫镜台”和“康熙癸丑中和堂制”盘题句“少妇曾攀拆,将归扫镜台”都出于孟浩然的《早梅》:“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少妇曾攀折,将归插镜台。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与原作校对,先是辛亥器上“插”误书为“扫”(图5),后癸丑复烧“折”又信手写成“拆”(图6)。即便是铺官器物,此等率意现象在御窑厂也概莫能容。且从皇太后、皇后、皇贵妃到皇子福晋,所用瓷器都是龙纹或单色釉,仅釉色和数量不同,这些规制《国朝官史》皆有详细记载,披卷可明。
  排除了后妃日常用器,更不是朝廷祭祀礼器,“康熙辛亥中和堂制”器物与“康熙十年奉造”器物的窑场差别已洞若观火。
  一个凭着几块瓷片起手作考证的人,竟然历时十年与坐拥宝库的国家级文博专家反复在官窑民窑问题上较雨量晴,并非不知行之艰事之难,而是分别是非使命所遣。为求真存实,不揣谫陋作此文,兼就正于学界。
其他文献
粉彩产生自康熙后期,是在五彩的基础上受到珐琅彩的影响而创烧的一个新品种,在雍正时期发展到鼎盛,造型、施釉、彩绘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粉彩”一词的出现,最早见于清末光绪三十二年(1906)寂园叟作《陶雅》一书中,“康熙硬彩、雍正软彩”“软彩者,粉彩也,红为淡红,绿为谈绿,故约软也”。自此,“粉彩”的称谓沿用至今。(图1、2、3)  粉彩得以烧制首先得益于一种含“砷”的白色玻璃质的彩料,再加入铅及
期刊
古代以十二动物配以十二地支,作为人的生年相属,也称十二生肖。在铜镜、花钱、瓷器以及字画等艺术品上,都大量出现十二生肖的图像。我们就铜镜的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图文来探讨一下它们的发展历程。  对于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其实它们不是同一个时代产生的。我们首先考证一下关于十二地支的来源。我国古代最早用干支纪日,用干支纪月和年则是稍后发生的事。考夏代诸帝中,已有用十干为名的现象。而商代自上甲至帝辛(纤),所
期刊
光绪粉彩瓷的主要特点  光绪年问(1875-1908),此时的满清政府已经变成对内镇压剥削人民、对外投降帝国主义的腐败政府。为了满足腐朽的生活需要,朝廷曾拨款到景德镇烧制皇宫用瓷,包括日用瓷、陈设瓷、为慈禧太后做寿用的寿瓷、赏赐大臣的用品、仿三代青铜礼器的祭器、有吉祥如意的洗餐具等。这一时期的粉彩瓷器烧造量非常大,品种及传世品都极为丰富,既有日常生活用瓷,也有陈设瓷及文房用瓷,多承袭传统形制,其胎
期刊
清代时期的粉彩瓷上绘画艺术是千年制瓷工艺发展的升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丰富的审美内涵,其审美的历程伴随着制瓷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大致经历了由单纯到复杂、再到本真的发展历程。  瓷画,是指由“陶瓷”和“绘画”两者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他们相互影响、相互映衬,有时又会相互制约和限定。作为陶瓷器物的一个有机体,粉彩绘画的花鸟、人物、动物等精美画面形成了陶瓷艺术不可小视的重要方面。研究瓷画的美,与一般
期刊
粉彩的造型时代特征鲜明,总体风格秀丽精巧,具有一种阴柔的美,无论是大小器皿都制作精工,极讲究,规矩方圆,一丝不苟,注重细部处理,反映了当时制瓷工匠的高度技巧和非凡的创造力,官窑器的胎体普遍坚硬洁白,结构细密,胎体轻重适度,达到了所谓“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消”的地步。釉面平滑,光洁无瑕,釉质莹润、匀净,光洁无瑕,多数为纯白,器外与器底的釉色一致。  这些粉彩器物中纹饰与造型十分协调和谐,描绘技巧上,
期刊
众所周知,央行发行了众多中国古代名画纪念币。其实不仅如此,许多现当代名家的画作,也搬上了新中国发行的纪念币之上,尤其是生肖题材的金银币。这些名家的动物画经钱币设计师二次创作后,入币仍是栩栩如生、令人惊艳,让人不禁拍案叫绝、赞叹不已。  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原作的生肖纪念币  如1981年中国最早发行的生肖鸡金币(图1)和银币,即选取了徐悲鸿大师(1895—1953)的《雄鸡图》。金银币上的雄鸡以
期刊
粉彩属釉上彩装饰,低温烧成,以料性稳定、色调丰富鲜丽著称。这一方面增加了瓷绘和烧造的可控性,便于准确传情达意,塑造精致的画面;另一方面也对瓷画者的才隋提出了更高要求,当陶瓷的料性规律和烧造气氛易于把握时,也许就只剩瓷画家用自己的想象力对精致画面的塑造了,瓷画因此可能变得更加纯粹。  粉彩画是指画面相对于传统粉彩,文人意味更浓厚,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彩画,则色泽更丰富艳丽。从晚清作品的题材和工艺来看,更
期刊
辽代历史悠久,文化独特,是我国古代金银器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辽代金银器汲取隋唐时期繁荣发展的营养,在吸收中原文化、西方文化和周邻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更加灿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金银器风格,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瑰丽的艺术造型代表了古代北方契丹民族金银器制作的巅峰,在草原文化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10-11世纪的河北地处宋辽交界,是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交流融合的最前沿,河北地区发现的辽代金银器种类丰富,其中不乏华
期刊
公元前11世纪中叶,周武王灭商后,分封召公奭于燕,燕国初立,统治了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的广大区域。战国时期,经燕昭王苦心经营,燕国繁盛一时,跻身“战国七雄”之位。两千年来,燕文化的流风遗韵广泛地影响着后世。而燕下都遗址出土的精美文物,也向世人述说了那个时代的慷慨风骨。  透雕龙凤纹铜铺首(图1),1966年出土于保定易县燕下都遗址。铺首通高74.5厘米,以龙、凤、蛇、饕餮等纹饰装饰。铺首总体为兽面
期刊
瓷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以多姿的造型、可人的装饰、精致的工艺,自古至今受到世人的追捧和青睐。中国的瓷器主要有单色釉瓷器和彩瓷两大类。彩瓷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制瓷技术在青瓷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突破。中国书画的傳统技法和陶瓷绘画有机结合,成就了彩瓷装饰技法的创新和发展。书画艺术与瓷器在成长的过程中互为相依,相辅相成。制瓷艺人在汲取书画的表现手法、艺术形式及人文情怀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取其精华,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