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英汉语调对比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hu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调是语言最基本的外在表达方式,每一种语言都有其自身的语调规律,因此,掌握其他国家语言中所蕴含的语调规律为以后的交际扫清了障碍,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总会不由自主地把母语的语调迁入到其他语言当中,经常会出现中国人说英语带有特色的中国腔,而英美人说汉语即使说的再标准,也难免带有本族的语调,虽然英语和汉语的语调都存在升降之分,但两者之间还存在许多差异,本文试通过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语调特点,在语气表达功能和说话节奏两个方面对语调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了解两种语言语调差异,对于我们英语学习者来说,在提高英语口语方面大有益处。
  【关键词】语调 英语 汉语 对比
  引言
  语调是说话人说话时的音高高低抑扬变化,是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媒介,语调中的抑扬顿挫能够体现出当时说话人的心理情绪,借此我们可以尝试从语调的差异中观察其情绪变化,了解当时的语境以促进说话人双方之间交流的顺利进行。英语是一种语调语言,而汉语则是一种声调语言,因此,进行英汉语调对比的研究有助于语言学及语言教学实践的发展,为语言教学研究、跨文化交际、以及言语交际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英语语调
  在英语口语当中,一共分为五种基本语调,即平调,升调,降调,升降调以及降升调,说话人使用不同种语调,可以侧面地反映出说话人的态度,表情及其心理活动,陈述句,一般用来陈述事实,通常用降调,如果读升调,则表示说话人表示怀疑的态度。例如:
  (1)This is his book. (↘)
  (2)This is his book. (↗)
  在以上的例子中,第一句子中,说话人用的是降调的形式,是在陈述一个客
  观现实“这是他的书”,而在第二个句子中,说话人说话的语气是升调的形式,是对于这个事实表示疑问,或者是对这个事实表示吃惊即:这真的是他的书吗?或这真的是他的书啊!
  在特殊疑问句中,说话人一般情况下均读降调,在某些场合也读成升调,其所表达的意义却是不相同的,以下面的对话为例:
  Dialogue 1
  A: The yellow shirt is for you.
  B: Which one? (↗)
  A: The red one.
  Dialogue 2
  A: Well, for someone who will go skating together?
  B: Who? (↘)
  A: Haha. Ask for you!
  从上面的对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在第一个对话里,“which one”用的是升调,表示在聊天过程中,B没有听清楚A所说的话,希望A能够重述一下,而在第二个对话中,“who”用的是降调,表示在询问除了他(她)自己以外还有谁一起去滑冰。仅仅一两个单词,其中一些并非字面上的意思就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也就是语调的奇妙所在。
  二、汉语的语调
  在汉语口语中,出现了两个相似的词语,声调和语调,声调指的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语调则是指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虚实等各种声音形式变化的总和,它们是汉语语言所特有的,如今好多人只重视声调的作用,往往会忽略语调的重要性,其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语调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不仅仅表现在朗读和表演艺术上,在平时的交际中也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人们通过不同的语调来判断对方的情绪变化,从而做出自己的反应。以下面的词语为例:
  (1)“行” (语调上扬,有轻松愉快之意)
  (2)“行” (一般正常的陈述,降调,表示同意)
  (3)“行”(曲折语调,有不耐烦,无可奈何之意,只好同意)
  (4)“行”(曲折后上扬,表示疑问,反问,表示不同意)(梁春媚,2006)
  同样的一个字,说话人用不同的语调来表述,其表达的意思大相径庭。
  三、英汉语语调之间的对比
  在英语语言和汉语语言当中,语调都具有表意功能,语调的变化传达出了语气,态度等的起伏,尽管有人认为相同的语调模式在多种语言中表意功能极为相似(周树军,2003),但是英汉语调在功能上和用法上还有所差异。
  1.语气表达功能。首先是语气表达功能,Peter Roach认为,听话者必须要理解所听语言语调表达的信息,才能更多地识别语法和句法结构(Peter Roach,2000)英语属于语调语言,每一个英语单词没有固定的语调,而是在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声调并不能改变单词的词义,比如说“school”不管我们怎么用平调,升调,降调,降升调,升降调,这个单词的意思都不能发生改变,而语调的作用在于可以表达词汇、句法结构本身之外的含义。而汉语是声调语言,很少单独使用语调表达语气,经常会结合词汇,结构等共同表达话语语气,下面是我们对于英汉语言在语气表达上的对比:
  (1)You have so many toys.
  如果这句话用的是降调,则可以理解为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不包含其他任何感情色彩,在语用功能上来看的话,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夸奖,称赞,但是如果用升调,则有疑问,惊奇,怀疑的语义含义,对此的判断我们还需要分析当时语境以及交际双方之间的关系,因此,语调在英语交际中的变化也能引起语义的变化,从而可以揣摩当时说话人的心理及其情绪。
  (2)听清楚了?
  听清楚了吗?
  (3)不许说话!
  不许说话啊!
  (4)什么时候走?
  什么时候走啊?
  (5)你拿的动?
  你拿的动吗?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汉语中的带有语气词的例句比不带语气词的例句其严厉性和强制性大大减弱,语气大为缓和,委婉,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汉语交际中,语调体现在与句子中的词语相结合的方面,不如英语语调丰富。   2.说话节奏。说话节奏分为话语重读音节和轻读音节两种模式,语言使用的重音方式对节奏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汉语是一种以音节计时的语言,即每个音节所花的时间大体上相等,而英语是一种以重音计时的语言,即重读音节之间的间隔大体上相等。
  一个汉语语调单位所包含的完全音节数量一般要比英语的多,而英语中省掉的音节就涉及到弱读,弱读也是英语教学中薄弱的环节,由于很多人对这一环节的忽视导致说英语不地道,不自然,而且在实际上与英语国家的人交流时,由于对于弱读的理解不够导致与外国人之间的交流受到干扰,听辨理解能力也相应地受到影响。(刘倩,2010)在英语口语中,经常被弱读的词语不是很多,大多数是虚词,但使用频率却是相当的高,弱读出现的机会也高于强度,因此在连贯的语言交流中,这些词的弱读形式比重读形式更重要,若想语言流畅,表达自然,语音纯正,就必须掌握英语节奏的特点,排除母语的负迁移现象,说一口流利的英文。
  四、结语
  综上所述,英汉语言各有自己独特的语调规律,汉语有着复杂的声调体系,相同的音,不同的调代表不同的意思,汉语的语调和声调相结合能够反映出人们说话时的心理状态,而英语拥有比较完整的语音结论,语言系统发达,体系健全,本文从语气表达功能和说话节奏两方面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语调的对比,剖析了两种语言语调的特点,因此,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选择不同语体的话语进行交际,从而达到预期的语用功能,听话人也要具备相当的交际能力,在交流中能够顺畅自如地对应说话人的话语,并能够辨别说话人表达的言外之意,这样才能够保证交际的顺畅进行。
  参考文献:
  [1]Roach Peter.2000.Englis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A Practical Cour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梁春媚.英汉语语调的比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6(1).
  [3]刘倩.英汉语调特点对比分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0(2).
  [4]周树军.英汉语调对比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1).
  作者简介:张笑一(1992.8-),女,辽宁省阜新人,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提高我国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以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为基础,对学习者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虚化动词的使用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中国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写作中使用虚化动词情况,确定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对虚化动词使用存在的共性问题,说明英语写作中虚化动词的正确搭配方法,如此可以逐步改善中国学生英语不足,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对此,本文将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学习者虚化动词的用法及搭配进行分析。  【关键词】语料
文章探讨影响独立学院教师科研动机的因素,分析各种因素的诱因,有利于提高我们对独立学院教师科研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从而更有效地推动独立学院整体科研水平.
一、引言  语用模糊是一种语言交际策略,它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对话中,也大量地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对塑造人物形象和刻画人物性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语用模糊的角度对《红字》中的一些人物对话例子进行分析。  二、语用模糊  在语言交际中,语用模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用模糊指的是说话者在特定的语境或上下文中运用不确定的或间接的话语向听话者表达两种以上言外行为或言外之力的现象。  三、《红字》
【摘要】在ESP教学框架下,在应用型民办高等学校背景中,对于教师团队的培养如果能够实现“双师型”正态发展路径,对于提高新时代教学输出层次有很大的推进作用。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些思路,为进一步改革提供参考方向。  【关键词】民办高校 “双师型”教师  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教学一直是一片革新呼声很高的领域;“双师型”教师更是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回顾历史,国
【Abstract】Synaesthesia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 two conceptions that are totally irrelevant in many people’s eyes. When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we ordinary people acquire it mainly b
【摘要】高级句式的运用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得分的重要因素。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有效地指导学生认真解读教材文本及高考书面表达范文,丰富学生书面表达中的句式结构。作者希望通过本文的归纳来提高提高学生的句式运用能力,从而提升写作水平。  【关键词】教材文本 高考书面表达范文 高级句式  高级句式的运用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得分的重要因素。许多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能基本表达文章主要要点,但缺乏高级句式的运用。单一的
【摘要】现如今语码转换在中国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作为世界语,英语在多种方面对中国起到了巨大的影响。中英语码转换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标志,且此现象呈现上涨的趋势。中英语码转换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好处,然而在英语教学方面的优缺点却仍然值得商榷。本文首先讨论语码转换的定义问题,然后从自身实际以及身边的例子出发,以便更好的分析此种现象。  【关键词】语码转换 英语教学 英语学习  一、引言  语码转换是语
【摘要】近年来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进入了我国高等院校的课堂中。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大学英语 翻转课堂 教学应用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把课堂时间重新做了规划,改革了高校的教学模式。把传统课堂中以师为主的模式转化为以生为主,把知识的课堂传授、课后内化,翻转为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消化吸收。这从某种程度上为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有利的
【摘要】在“互联网 ”的时代,教学材料不再为教师所独有,“90后”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查询自己所需要的学习材料。教师应该以创新为驱动,在变革中求发展,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指导者,由课堂管理者变为促进者,让大学英课堂翻转起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个性,做到人人学有所得。通过对比翻转前后的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的状态,探讨大学英语课堂翻转的必要性。  【关键词】翻转 教师角色 学生状态 必要性  一、翻转前
【摘要】书面表达是高考英语中的压轴题,能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因此,笔者研究了《课程标准》及多年高考满分作文,总结了四方面策略以助考生获得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高分。  【关键词】英语 书面表达 策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语言技能目标中,“写”的能力要求是:“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