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历史性战略工程,是中国发展道路上的又一次战略提升。其意义在于将开辟中国改革的新局面,为中国经济打开更广阔的新增长空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新的发展观,而且是新的改革观,是我国农村新一轮历史性变革的战略决策。而新农村住宅设计与规划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应该使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而这也是文章写作的目的。
关键词:凤翔六营村;民俗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住宅
凤翔泥塑这种关中传统文化特色在关中地区并不少见,在此,我以六营村为研究对象作为在传统民俗文化背景下农村住宅设计研究的一个片段,以村庄为单位的生产生活方式带动整个村庄的经济发展,而这种村庄以传统传承下来的民间民俗为依托,所以,从建筑的角度来看,这种传统民间工艺为前提的生产生活模式势必会对村庄本体住宅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我所研究的就是基于这个前提下,对农村建筑空间、住宅设计的深入分析
研究。
一、整体村落格局
彩绘泥塑的生产地凤翔六营村位于县城东3公里处,现有出村道路5条,共6公里,其中东西4条与纸郭路相接;南北两条,北与六道村相接,南靠东风水库坝面。村内共有7个生产小组,各小组之间相对分散,只有1、4、5小组紧密相临形成村子的中心,其余四组沿村界四周零星散布,组与组间有乡间小路相连,其余则为农田。村内交通便捷,村组之间往来方便。7个生产小组中的第三小组为六营村生产泥塑的主要小组,组内男女老少、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泥塑手工艺。其余六组仍以农耕為主要事务。由于三组居民除了农耕还从事泥塑制作,组内建筑大多进行了翻修、新建,因此整体的建筑风貌显的有些杂乱,既有古老的传统关中民居也有现代样式现代材料的小楼;而其他各组仍然沿用传统的关中民居建筑布局及造型,街道内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
第三小组位于村子的最北部,与村外道路联系方便。由于三组村户不多,组内只有一条主要的居住性道路,各户民居宅院皆是由巷道组织在其两边建造而形成的联体式宅院体系,每个宅院均“并山连脊”,且厦房(即通常所说的“房子半边盖”的厢房)也是由单坡顶的形式背靠背的连接,所以,各宅院之间没有相通的辅道,而宅院入口均布置在前街或后巷。
二、建筑院落空间形态
六营三组的建筑院落空间属于传统的关中庭院。这种民居院落布局多沿纵轴布置房屋,组织庭院,形成了“南北长,东西短”的狭长庭院空间,因此“深宅,窄院,封闭”成为关中民居突出的特点。
这种布局特点的形成是受了当地地域特征与地理气候的影响。关中自古就是陕西最主要的耕种区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代都有大批人口由于各种原因由外地迁入定居,因此形成了关中地少人多的状况。在这种状况下关中建筑呈现出按纵深方向划分院落,紧密布置的特色。
(一)院落平面布局形式
一般来说关中民居的主要的布局方式是独院式住宅。除独院式之外,关中传统民居还有其他几种平面布置方式。这主要与家庭的经济状况相关。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差的,或增减入口的门房或两侧的厢房,替之以围墙,形成三合院或二合院。而在一些富户或官员宅内,则以独院式住宅加以图组合,又形成纵向的多进深的平面布局和横向的联院式平面布局。
三组的建筑院落全部都是独院式住宅,这也是关中传统合院的基本型制,这种布局形式多沿用地周边布置房间,由前向后,依次是门房、庭院、正房和后院。
为了多争取使用空间,在庭院两侧布置两栋单坡顶的厦房,组成三合院。这种独院式的二进式院落用地面宽多为8米至10米,进深约20米,比较窄长,其特点是占地少、面积利用比较充分。虽然三组的每个院落的基本特征符合传统关中独院式布局,但也不是所有建筑都完全一样,在入口的位置、厦房门房的组合形式,院落的宽窄方面上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
(二)建筑造型
六营村三组作为村内的一个生产小组占地范围很小,不象关中规模较大的村落那样道路如棋盘相互交错,组内只有一条主街,但所有住房仍是以窄院形式沿街布置毗连延伸,这样夹道而建、户户相连使三组这个聚落空间十分紧凑,站在街道看整个建筑群的街景更是整体性强韵律感好。
就建筑造型来说,“房子单边盖”是这里建筑的一大显著特点。每一户院落中的厦房都是单坡顶,这样建造房屋也是受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文化因素限制的。厦房的单坡顶向院内倾斜,外高内低可以抵挡严寒,遮风挡雨,收集雨水,改善院落小气候环境,从风水上来说还有肥水不流外人之意,同时还使院落具有很强的向心性。
六营三组建筑的立面造型丰富,处处体现着传统关中民居的特点,如门房临街、山墙临街等都是传统关中民居中典型的造型处理手法。
三、传统民居建筑与泥塑手工艺之间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虽然凤翔泥塑的创生和发展步步都离不开当地传统的民居村落这个物质空间环境,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凤翔泥塑知名度的提高,泥塑手工艺与传统民居之间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因此我们保护的关注点不能仅仅是泥塑技艺本身,同时要关注承载泥塑文化发展的六营村落整体风貌,以及泥塑与传统民居协调共生的关系。如果我们在保护的时候不能正确的发现和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那我们的保护就只能是徒具形式。
泥塑手工艺与传统民居之间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街巷空间
随着六营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六营的传统村落环境也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大部分家庭改建或新建了房屋,以现代的农宅代替了传统的关中民居。传统的建筑布局、建筑造型、建筑装饰逐渐被现代简约、千篇一律的砖混建筑所取代,贴着洁白瓷砖的二层小楼与古拙典雅的传统民居在街巷中交替出现,显的洋土兼备、不伦不类。这种现象使村内原本由传统关中建筑营造的具有浓郁泥塑文化的地域特色正在逐步缺失,同时这片土地原本深厚的泥塑文化底蕴也正在被城市化的进程慢慢吞噬。
(二)民居院落
在民居院落内,泥塑的制作空间都是随机不固定、没有秩序的,制作与生活空间交融混杂。虽然这种制作和生活的状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泥塑文化质朴、天然的特性,但这种没有明确的房屋使用功能划分的做法难免会使泥塑制作与主人生活之间产生相互干扰,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以及影响泥塑创造、制作的进度。因此适度的将制作与生活空间做以合理规划、分配,不但能够提高生活质量,也能够增加泥塑的产量,最终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三)建筑外观
六营的泥塑艺人为了宣传自己的泥塑技艺和作品,不但在建筑沿街立面上绘制了泥塑图案,还将各种各样的宣传广告牌树立在院门口。这种各家各户将泥塑广告牌在街边毫无秩序的随意张贴,让其充斥着整个街道,使原本幽静、亲切的村落街巷充满了不协调的商业气氛。
这几方面的问题对泥塑手工艺的发展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保护改造设计中应给予合理的解决方案,才能使泥塑手工艺与六营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最终使二者达到协调共生发展。
四、结语
六营村是凤翔泥塑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凤翔泥塑现今最主要和唯一的生产基地,所以其本身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村落的整体格局、街巷空间布局,建筑院落空间形态以及建筑外观等方面对六营村这个泥塑手工艺的物质生存空间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来说明村落具有很多关中聚落的特点,建筑也处处体现着关中民居的特色。但他们又具有与其他民居不同的特点,既是承载泥塑生存发展的物质载体,又依托泥塑生存,他们之间有着不可分离的依存关系。同时作为凤翔泥塑手工艺的发源地的凤翔县六营村,它的物质空间环境承载了泥塑艺术的成长发展,同样泥塑艺术也赋予了这一带民居建筑以深厚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凤翔六营村;民俗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住宅
凤翔泥塑这种关中传统文化特色在关中地区并不少见,在此,我以六营村为研究对象作为在传统民俗文化背景下农村住宅设计研究的一个片段,以村庄为单位的生产生活方式带动整个村庄的经济发展,而这种村庄以传统传承下来的民间民俗为依托,所以,从建筑的角度来看,这种传统民间工艺为前提的生产生活模式势必会对村庄本体住宅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我所研究的就是基于这个前提下,对农村建筑空间、住宅设计的深入分析
研究。
一、整体村落格局
彩绘泥塑的生产地凤翔六营村位于县城东3公里处,现有出村道路5条,共6公里,其中东西4条与纸郭路相接;南北两条,北与六道村相接,南靠东风水库坝面。村内共有7个生产小组,各小组之间相对分散,只有1、4、5小组紧密相临形成村子的中心,其余四组沿村界四周零星散布,组与组间有乡间小路相连,其余则为农田。村内交通便捷,村组之间往来方便。7个生产小组中的第三小组为六营村生产泥塑的主要小组,组内男女老少、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泥塑手工艺。其余六组仍以农耕為主要事务。由于三组居民除了农耕还从事泥塑制作,组内建筑大多进行了翻修、新建,因此整体的建筑风貌显的有些杂乱,既有古老的传统关中民居也有现代样式现代材料的小楼;而其他各组仍然沿用传统的关中民居建筑布局及造型,街道内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
第三小组位于村子的最北部,与村外道路联系方便。由于三组村户不多,组内只有一条主要的居住性道路,各户民居宅院皆是由巷道组织在其两边建造而形成的联体式宅院体系,每个宅院均“并山连脊”,且厦房(即通常所说的“房子半边盖”的厢房)也是由单坡顶的形式背靠背的连接,所以,各宅院之间没有相通的辅道,而宅院入口均布置在前街或后巷。
二、建筑院落空间形态
六营三组的建筑院落空间属于传统的关中庭院。这种民居院落布局多沿纵轴布置房屋,组织庭院,形成了“南北长,东西短”的狭长庭院空间,因此“深宅,窄院,封闭”成为关中民居突出的特点。
这种布局特点的形成是受了当地地域特征与地理气候的影响。关中自古就是陕西最主要的耕种区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代都有大批人口由于各种原因由外地迁入定居,因此形成了关中地少人多的状况。在这种状况下关中建筑呈现出按纵深方向划分院落,紧密布置的特色。
(一)院落平面布局形式
一般来说关中民居的主要的布局方式是独院式住宅。除独院式之外,关中传统民居还有其他几种平面布置方式。这主要与家庭的经济状况相关。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差的,或增减入口的门房或两侧的厢房,替之以围墙,形成三合院或二合院。而在一些富户或官员宅内,则以独院式住宅加以图组合,又形成纵向的多进深的平面布局和横向的联院式平面布局。
三组的建筑院落全部都是独院式住宅,这也是关中传统合院的基本型制,这种布局形式多沿用地周边布置房间,由前向后,依次是门房、庭院、正房和后院。
为了多争取使用空间,在庭院两侧布置两栋单坡顶的厦房,组成三合院。这种独院式的二进式院落用地面宽多为8米至10米,进深约20米,比较窄长,其特点是占地少、面积利用比较充分。虽然三组的每个院落的基本特征符合传统关中独院式布局,但也不是所有建筑都完全一样,在入口的位置、厦房门房的组合形式,院落的宽窄方面上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
(二)建筑造型
六营村三组作为村内的一个生产小组占地范围很小,不象关中规模较大的村落那样道路如棋盘相互交错,组内只有一条主街,但所有住房仍是以窄院形式沿街布置毗连延伸,这样夹道而建、户户相连使三组这个聚落空间十分紧凑,站在街道看整个建筑群的街景更是整体性强韵律感好。
就建筑造型来说,“房子单边盖”是这里建筑的一大显著特点。每一户院落中的厦房都是单坡顶,这样建造房屋也是受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文化因素限制的。厦房的单坡顶向院内倾斜,外高内低可以抵挡严寒,遮风挡雨,收集雨水,改善院落小气候环境,从风水上来说还有肥水不流外人之意,同时还使院落具有很强的向心性。
六营三组建筑的立面造型丰富,处处体现着传统关中民居的特点,如门房临街、山墙临街等都是传统关中民居中典型的造型处理手法。
三、传统民居建筑与泥塑手工艺之间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虽然凤翔泥塑的创生和发展步步都离不开当地传统的民居村落这个物质空间环境,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凤翔泥塑知名度的提高,泥塑手工艺与传统民居之间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因此我们保护的关注点不能仅仅是泥塑技艺本身,同时要关注承载泥塑文化发展的六营村落整体风貌,以及泥塑与传统民居协调共生的关系。如果我们在保护的时候不能正确的发现和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那我们的保护就只能是徒具形式。
泥塑手工艺与传统民居之间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街巷空间
随着六营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六营的传统村落环境也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大部分家庭改建或新建了房屋,以现代的农宅代替了传统的关中民居。传统的建筑布局、建筑造型、建筑装饰逐渐被现代简约、千篇一律的砖混建筑所取代,贴着洁白瓷砖的二层小楼与古拙典雅的传统民居在街巷中交替出现,显的洋土兼备、不伦不类。这种现象使村内原本由传统关中建筑营造的具有浓郁泥塑文化的地域特色正在逐步缺失,同时这片土地原本深厚的泥塑文化底蕴也正在被城市化的进程慢慢吞噬。
(二)民居院落
在民居院落内,泥塑的制作空间都是随机不固定、没有秩序的,制作与生活空间交融混杂。虽然这种制作和生活的状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泥塑文化质朴、天然的特性,但这种没有明确的房屋使用功能划分的做法难免会使泥塑制作与主人生活之间产生相互干扰,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以及影响泥塑创造、制作的进度。因此适度的将制作与生活空间做以合理规划、分配,不但能够提高生活质量,也能够增加泥塑的产量,最终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三)建筑外观
六营的泥塑艺人为了宣传自己的泥塑技艺和作品,不但在建筑沿街立面上绘制了泥塑图案,还将各种各样的宣传广告牌树立在院门口。这种各家各户将泥塑广告牌在街边毫无秩序的随意张贴,让其充斥着整个街道,使原本幽静、亲切的村落街巷充满了不协调的商业气氛。
这几方面的问题对泥塑手工艺的发展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保护改造设计中应给予合理的解决方案,才能使泥塑手工艺与六营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最终使二者达到协调共生发展。
四、结语
六营村是凤翔泥塑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凤翔泥塑现今最主要和唯一的生产基地,所以其本身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村落的整体格局、街巷空间布局,建筑院落空间形态以及建筑外观等方面对六营村这个泥塑手工艺的物质生存空间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来说明村落具有很多关中聚落的特点,建筑也处处体现着关中民居的特色。但他们又具有与其他民居不同的特点,既是承载泥塑生存发展的物质载体,又依托泥塑生存,他们之间有着不可分离的依存关系。同时作为凤翔泥塑手工艺的发源地的凤翔县六营村,它的物质空间环境承载了泥塑艺术的成长发展,同样泥塑艺术也赋予了这一带民居建筑以深厚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