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体育精神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ml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王京龙先生的《战国百家争鸣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构架》一书,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构架的研究专著,阐述了战国百家争鸣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基本框架的构架过程。本书立足于东夷文化角度的研究视角拓展了中国古代体育史“万事一系皆黄帝”的研究视野,提出了以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体育精神,以尚道德、讲诚信为特点的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是解决现代体育毒瘤的金钥匙。
  关键词: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民族精神
  · 【中图分类号】G124
  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的总体要求。这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体育精神增添了新的动力。近日翻阅王京龙教授的《战国百家争鸣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构架》[1]一书,深受启发,对在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实践有着一定借鉴启迪价值。
  [1]基本内容
  《战国百家争鸣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构架》一书是王京龙先生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构架的研究专著,主要阐述了战国百家争鸣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基本框架的构架过程。在理论上拓展了中国古代体育史研究“万世一系皆黄帝”的学术视野。
  该书以中华文明起源的夷夏东西说为理论基础,指出东夷文化是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基本渊源之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是以黄河、济水、淮河、长江为坐标,这四条大河流域,诞育了三个大的文明集团,它们是西部河洛流域的华夏文明,东部济淮流域的东夷文明和南部江汉流域的苗蛮文明,后来华夏文化节与东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来源,南部苗蛮文化的汇入,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来源的补充和丰富。三者不断地相交流碰撞,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中华文明的整体。由《史记》而形成了中国史学界“万世一系皆黄帝”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早期曾非常发达的东夷文化。该书立足于东夷文化背景下的齐文化发展,以齐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战国百家争鸣为基本材料阐释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构架,极大的开阔了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学术视野,为认识了解中华体育精神的来源及形成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战国诸子对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有着突出的贡献[2]。该书主要就战国诸子思想中所体现的体育主张进行了阐释,着重对儒家、道家、墨家、医家、杂家代表人物与著作中反映的体育思想进行了挖掘和整理。
  儒家的体育思想突出表现为三个特征,一是认为体育是一种服务于国家政治的工具;二是重人的体育品德修养,三是强调体育是人的基本素养的一部分。具体而言,孔子的体育思想主张以“成人”教育为目的[3],整个的教育过程,既包括技能的教育训练,更包括了精神的培育。因而,孔子体育教育思想中对于精神道德的高度要求,无疑是开启了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特色建设的大门。孟子则把儒学中由强调个人修养而实现“礼乐治国”,升华为由强调君主“仁政治国”而实现“与民同乐”,代表着中国体育思想史上的全民运动意识的最初萌芽。荀子强调人的气质教育,明确提出了运动健身的基本理念,阐述了乐舞对人的心智陶冶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最早提倡“快乐体育”的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学体育思想的发展,始终置身于周代礼乐治国的文化背景之下,立足于培养人的气质与精神,反映着一种器宇轩昂的大无畏积极进取精神。
  道家的体育精神主张与儒家的体育精神主张大异其趣,走上了更多以关注人的生命为思考本体的“贵生”之路,形成了以遵从自然规律为基本特征的體育思想理念。从修身养生的角度看,老子的理论揭示出了人生的某些最基本的规律,在体育科学的发展层面上是有着重要历史地位的。杨朱从生命的唯一性角度提出的“贵己重生”、“不以物累形”的观点,相对于健身养生而言,是值得肯定的;虽然透露着“为欲尽一生之欢,穷当年之乐”的消极态度,但他对于生命本身的唯一性和平等性的认识,不仅在当时看来有着很高的价值,即是今天,从人权的角度看,也仍然闪耀着朴素唯物主义的灿烂光辉。庄子不仅提出了“游”的心身超凡脱俗观,提出了生命现象的“形”、“神”二分观,而且提出了“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养生观念。以浪漫的理想主义者姿态,显示着对于生命欲望的强烈追求。
  墨家学派的思想是在墨子忧国忧民的思想和行动当中表现出来的,其思想理论和社会行为,以其强大的感染和渗透力,对中华传统体育精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强烈的团队协作意识、积极的进攻意识、强烈的科学探求精神、显明的道德要求和伟大的侠义精神几个方面,宛然而成为中华民族夺目的灿烂亮点。
  《黄帝内经》虽托黄帝之名所作,实际上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时期,是医家的代表作品。作为一部古代医学的奠基之作,其中的体育思想主要是站在医学科学的立场上,从认识生命现象、养护生命肌体的角度表现出来,对后来的体育生理学、养生学、保健医学等学科都是重要的理论基础。书中提出的“和于阴阳,调于四时”、“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理论折射出战国时期的医学和养生思想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管子》对古代体育思想的贡献突出有三,一是最早记载了古代的民间习武活动,二是最早对“养生”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三是最早记载了技击(武术)的动作要求。《管子》中四篇关于“气”的阐释,是中国古代气功发展基础理论的奠基石,对中国古代的医学、保健学都有着杰出的理论贡献。《吕氏春秋》虽然不属于战国百家争鸣的产物,但其中的体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却代表着参与百家争鸣的众多学派的体育思想观点。如其明确指出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运动主张,并且对生命现象的科学认识、对保健养生理念的凝练、对音乐健身功能的升华,是战国百家争鸣过程中的高亢谢幕余音。
  该书在全面而细致地剖析先秦诸子体育主张的同时,指出先秦诸子对中国人文精神的阐述与糅合,在自觉与不自觉的思辨过程中,构建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以静为主的行为要求、以德为主的行为规范、以利相导的激励原则”为核心的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基本框架。具体表现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强的集体主义精神,任智不任力的竞技精神、性命至重的人本精神、重德尚礼的参与精神”等五个鲜明的特征。   [2]理论价值
  自近代以来,西方体育凭借其自身“竞技”与“功利”优势的广泛传播至世界各地。但是,体育与经济的结合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体育规模不断扩大,竞技水平越来越高之时也引发了一系列负面问题:诸如赛场暴力、违禁药物的滥用,运动员和裁判员的道德滑坡等现代体育的“毒瘤”, 一次次刺激着人们的道德神经,使原本圣洁的体育赛场蒙羞。而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以重道德、重伦理为特点的中国传统体育精神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4]。
  该书认为,中华传统体育精神包含的人本关怀、身心并重、积极进取、追求和谐、维护和平思想不仅与奥林匹克精神有着极大的共通之处,并且中华传统体文化追求和谐、崇尚道德的体育观念对现代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具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中华传统体育精神强调的重精神、讲伦理、尚道德、讲诚信的人文思想正是时下世界体育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逐渐缺失的内容,弘扬中华传统体育精神中崇尚的道德理念为解决现代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毒瘤提供了新的思路。作为民族传统瑰宝的尚德诚信思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应得到充分的张扬。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战胜自我、追求卓越无疑是竞技体育的主旋律。但在社会体育领域却并非唯一准则;中国传统文化中宣扬的求仁和、尚中庸等思想使得中国传统体育的竞技性大为减弱。但另一方面它推崇的射不主皮、众乐乐思想对当今社会体育的发展、促进全民健身的参与方面有着独到的价值.
  [3]几点启示
  该书对中小学教育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出现在齐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战国百家争鸣是与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发展中的基本源头,认识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是一个必须的起点。该书对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二,近代以来我们的体育理论建设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整体认识以及现代民族特色体育理论的建设与发展相对不足,使得“我们现有的体育理论既不是东方文明、也不完全是西方文明的传承,不辨东西。”[5]在中小学足球教材中强化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教育,意义重大,不可小觑。
  第三,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反映了对当前中小学教育体育滑坡现象的高度重视,加强中小学的体育教育,首先應当是体育精神的教育,而教育最重要的还是以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为主体的。在这一点上,该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参考。
  注释:
  [] 王京龙.战国百家争鸣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构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马飞.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体育思想之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3(7):123-126.
  [3] 王京龙.从《论语》看孔子的体育思想观念[J].体育科学,2012(1):77-80.
  [4] 王化冰.东周齐国——古代东方的奥林匹亚[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9(8):43-45.
  [5] 胡小明.论中华体育精神的重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3):5.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各类高校教学体制全面革新,却不免衍生极为严重的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迹象,相应地令校风、学风建设工作进度全面滞后。由此,笔者主要针对现下我国大学生考试作弊现况、产生原委加以细致验证解析,同时制定合理的应对方案,希望能够为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前景绽放,奠定足够和谐的适应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作弊行为;现状;滋生原委;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74  前言:高校学生参与阶段
期刊
摘要:现有的早期阅读活动,很多教师更多地关注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知识点的落实,而忽略了幼儿对文学作品蕴含的情感的解读,导致绘本的实质与内涵得不到挖掘。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尝试以情感为线索,精心地甑选教材、设计活动,试图通过创设情境、关注细节、以情动人等多种角度,带领幼儿进行情感体验,理解绘本的内涵。让幼儿通过动作模拟、角色表演、音乐表现、美术创作等多种方法大胆地表现对绘本的理解,提高幼儿社会性
期刊
【摘 要】 本文针对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侧重结构技巧训练,而疏于对学生进行理性思维的培养和提升,造成学生思维能力差,思想贫乏认知水平低下的现状,结合教学实例,从阅读教学、关注现实和语言表达三个方面就高中议论文教学中锤炼学生思想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问题进行探讨,期以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  【关键词】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锤炼思想;思维能力  【分类号】G633.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
期刊
【内容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要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和精神的成长,阅读教学理应承担重任,倡导“个性化阅读”是必由之路。 第一,语文个性化閱读的必要性;第二,语文个性化阅读的理论依据;第三,语文个性化阅读的意义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个性化; 以生为本;培养悟性;阅读教学;  【分类号】G633.3  《语文课程
期刊
[摘要] 在中国家庭教育中, 父母用“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句话来教育孩子,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本文采用访谈的方式,用目的性取样的方法选取了30位访谈对象就这一现象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父母为了激励孩子,常采用“别人家的孩子”这种教育方式,且“别人家的孩子”多以正面的形象出现,被教育者对这种做法多持反感的态度,但并没有表示以后自己会放弃这种教育方式。鉴于此,笔者从激励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父母热衷于这
期刊
【摘要】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综合课程。”儿童品德的培养离不开他们的生活,儿童的生活空间有多大,品德与生活的内涵就有多大。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提高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在品德
期刊
摘要:教育不再是只有一种模式,而是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作为一门艺术,也不应该是单一的,应该是各种样式并且各种方法的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下,高效课堂成为教育发展一种趋势,也是教学改革的一种必然。小学语文课堂应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创造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  关键词:课堂教学;导语设计;教学过程;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8  我们正身处于一个教育改革的时代,置身于一个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时代
期刊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课题“幼儿科学领域教育活动中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NJSY14324  摘要:在全面发展教育观指导下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实践教学旨在促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及树立正确价值观等。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模式、修订实践教材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教学课程考核及参与实习、见习、观摩等方面实施教学改革
期刊
作者简介:徐丽,女,1987—,讲师,任教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项目来源:2014年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G1403)。  摘要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考查大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个重要观测点。网络平台的使用可以更好的跟踪和监控整个毕业论文过程,有效提高论文质量,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从分析毕业论文网
期刊
摘 要:高校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应对网络舆情、维护自身形象方面一般存在着管理缺陷、宣传脱节、舆情极端化和应对节拍的迟疑性等问题。本文重点分析利用网络舆情维护高校形象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网络舆情;高校形象;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206;G641  如何利用网络舆情维护高校形象,日益摆上了各大高校的日程。本文结合网络舆情本身的特点以及高校管理的相关理论,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设,希冀能在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