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课上女孩子们都表现的非常积极,男孩子们的表现就稍微弱了些,那么如何让低年级的男孩子喜欢上音乐课,真正爱上音乐课呢?我的做法是先探究男孩子们不喜欢音乐课的原因,然后再根据小男孩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从四个方面来展开教学:一、用爱心跟耐心建立跟学生的良好师生关系,取得他们的信任。二、常规训练必不可少,能让课堂有效的完成。三、让游戏走进音乐课堂四、尊重孩子,在教学中灵活应对。
【关键词】男孩子;音乐课;探究;游戏;尊重;信任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关注并参与音乐活动,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把学生的音乐兴趣的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小学低年级的男生性格活泼好动,喜欢吵吵闹闹,不能较好的安静下来上课。所以音乐老师对男孩子的表现感到不满意,甚而比较头疼,对他们管理太严格了,音乐课堂的气氛就不好,管理松散呢,他们就能把教室当游乐场,一旦兴奋起来就会不顾一切!完全没有纪律观念了那如何使低年级的男生喜欢上音乐课,真正爱上音乐课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 探究男孩子们不喜欢音乐课的原因
低年级上音乐课较明显的就是,课堂上女孩子的表现非常好,很积极,唱唱跳跳。男孩子就表现得似乎有点“委屈,不情愿”。探究男孩子不喜欢音乐课的原因有主要几点:首先,枯燥、单一的唱歌或者单一的课堂教学,让活泼好动的男孩子厌烦不已。其次,老师要求他们要“乖“、要“遵守纪律”,让好动、自控能力较弱而创造力强的男孩子无法施展拳脚。第三、由于男孩子们的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差的这些特征导致在课堂上总是得不到老师的肯定,批评的声音掩盖了表扬,让自信心大减。对低年级的孩子们来讲,音乐首先应该是生活而不是枯燥的理论、概念,让音乐充满生活,让生活充满快乐。为此我们要在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进行革新和变化。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对老师产生感情,喜欢上音乐课还要得喜欢上我们的音乐老师,让他们感觉老师就像他们的大朋友一样。让他们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让他们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感情。
二、 针对小男孩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
(一) 用爱心跟耐心建立跟学生的良好师生关系,取得他们的信任
想让低年级的男孩子喜欢上你的音乐课,就得先让他们喜欢你这个老师,对你有信任感。首先接受了你这个老师,他们才会接受你的课堂。作为老师,应该先要对学生有爱心、耐心,你的爱心跟耐心会让学生感觉到你是喜欢他们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也体现在老师跟学生的一种平等的关系,老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想法,这点比较难做到,因为一般的老师都是以老师自己为中心,老师说怎么样,学生就要按要求去做。其实当老师放下架子去倾听学生的想法,你会惊奇的发现,其实小男孩子们很有自己的创造力。
他们动手能力强,创造力也出乎你的意料。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是一个很亲切的老师,他们喜欢穿着端庄而又不失活泼漂亮的老师,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因为老师笑了,孩子们的脸上也会绽开花朵。男孩子们同样喜欢老师有着亲切的话语的老师,就算是批评,也要让他们保留着自己的自尊。因为虽然是低年级的男生,但是他们却有着自己的大大的自尊心。拥有了这些,你也就具备了低年级男孩子们喜欢的老师的标准了。
只要他们喜欢你这个老师了,也会喜欢上你的音乐课。
(二) 常规训练必不可少,能让课堂有效的完成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有好的课堂效果,就要有好的课堂管理,不然课堂计划跟目标无法很好的完成。在音乐课堂上,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课堂常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学生要有计划地进行常规训练,这对以后的音乐课非常重要。除了对学生站、坐、行、排队要进行严格的训练外,对音乐课的常規训练也是不能忽略的。音乐是一种语言艺术,它能够通过旋律带给大家喜、怒、哀、乐。所以我认为音乐课也应该用音乐形式来训练学生的常规。让学生真正感受什么是音乐,为此我制定了一系列的音乐语言。例如:让同学聆听音乐进教室,设计一条师生问好音乐问候语言,拍节奏让学生坐好,要表演的时候老师弹一段音乐示意学生要“站起来”,表演完后就弹一首音乐,示意学生要“坐好”,表扬的话语,批评的话语等等,来达到用音乐说话的常规训练。不仅加强了学生的练耳能力,还能达到常规训练,以形成音乐课堂的特点。
(三) 让游戏走进音乐课堂
大纲指出: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音乐是它的灵魂,儿童在伴随音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并唤起好奇心与联想,从中学到一定音乐知识的集体活动,它是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喜爱的一种综合性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游戏,我们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音乐游戏是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爱玩、爱动”是低年级男孩子的天性,音乐游戏所具有的愉悦性和互动性受到教师和小学生的喜爱。如果我们老师利用好男孩子们的这种好动好玩又好胜的心里特征,那课堂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我在音乐课上,就抓住他们的这个特点,多利用一些游戏,进行比赛。有组跟组的比赛,有男生跟女生的比赛,还有学生跟老师的比赛,学生跟老师的比赛还分为男生跟老师的比赛,女生跟老师的比赛。学生最喜欢的是男生跟女生的比赛,和学生跟老师的比赛。在游戏比赛之前,我会对他们提出游戏的规则跟要求,游戏进行之中必须要有纪律性,把纪律也列入到比赛的评比之中。男孩子们的好胜心非常强,比女生要强烈些。所以这个时候,他们非常团结,全神贯注的进行比赛。一个高质量的音乐游戏能有效地改善教学的亲和力,对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以及情感的体验有极大的好处。另外,在游戏中,还能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所以,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四) 尊重孩子,在教学中灵活应对
《数鸭子》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一首歌,可以说从他们能说话开始,他们就能哼唱这首歌了。而孩子们这种对歌曲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却是我最担心的。因为先入为主的缘故,孩子们以为自己已经把这首歌曲已经全都掌握好了,所以他们往往不认真听范唱,只要音乐一放,他们就直接跟着音乐吼唱出来。其实只是一遍遍地重复着他们的错误而已。于是我采取了“静”的方法来要求他们,不让他们跟唱,只能先静静地聆听,听完后学唱。这个传统的方法虽然的确让大部分学生静下来听了,但我发现还是有一些学生在跟唱,是他们故意不守纪律吗?其实不然,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说明这些孩子只是希望亲自去尝试、去演唱,或者说想向大家表现自己已经掌握了这首歌曲。那么,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既能尊重、满足孩子们的这种心理需要,又不破坏听范唱时的宁静呢?在几个班级的教学中,我做了各种尝试,但最终我选择了“动”的方式——让学生用“唇语”来跟唱,既跟着老师张嘴唱词却不发出声音。这个新颖的歌唱方式,果然让孩子们好奇不已,他们很快就掌握了这种特殊的唱法,并津津有味地“跟唱”起来,我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次成功的尝试让我很兴奋,还应用到孩子们所熟悉的其他歌曲教学中,如《国歌》、《少年先锋队队歌》等,效果都不错。
因此我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尊重学生的重要性。只有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主动寻找学生的需要与音乐教材的契合点,并为其搭建桥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
参考文献
[1]朱则平、廖应文,《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修订2版[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2]金亚文,《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3]朱名燕、彭志修,《音乐教育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6
【关键词】男孩子;音乐课;探究;游戏;尊重;信任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关注并参与音乐活动,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把学生的音乐兴趣的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小学低年级的男生性格活泼好动,喜欢吵吵闹闹,不能较好的安静下来上课。所以音乐老师对男孩子的表现感到不满意,甚而比较头疼,对他们管理太严格了,音乐课堂的气氛就不好,管理松散呢,他们就能把教室当游乐场,一旦兴奋起来就会不顾一切!完全没有纪律观念了那如何使低年级的男生喜欢上音乐课,真正爱上音乐课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 探究男孩子们不喜欢音乐课的原因
低年级上音乐课较明显的就是,课堂上女孩子的表现非常好,很积极,唱唱跳跳。男孩子就表现得似乎有点“委屈,不情愿”。探究男孩子不喜欢音乐课的原因有主要几点:首先,枯燥、单一的唱歌或者单一的课堂教学,让活泼好动的男孩子厌烦不已。其次,老师要求他们要“乖“、要“遵守纪律”,让好动、自控能力较弱而创造力强的男孩子无法施展拳脚。第三、由于男孩子们的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差的这些特征导致在课堂上总是得不到老师的肯定,批评的声音掩盖了表扬,让自信心大减。对低年级的孩子们来讲,音乐首先应该是生活而不是枯燥的理论、概念,让音乐充满生活,让生活充满快乐。为此我们要在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进行革新和变化。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对老师产生感情,喜欢上音乐课还要得喜欢上我们的音乐老师,让他们感觉老师就像他们的大朋友一样。让他们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让他们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感情。
二、 针对小男孩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
(一) 用爱心跟耐心建立跟学生的良好师生关系,取得他们的信任
想让低年级的男孩子喜欢上你的音乐课,就得先让他们喜欢你这个老师,对你有信任感。首先接受了你这个老师,他们才会接受你的课堂。作为老师,应该先要对学生有爱心、耐心,你的爱心跟耐心会让学生感觉到你是喜欢他们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也体现在老师跟学生的一种平等的关系,老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想法,这点比较难做到,因为一般的老师都是以老师自己为中心,老师说怎么样,学生就要按要求去做。其实当老师放下架子去倾听学生的想法,你会惊奇的发现,其实小男孩子们很有自己的创造力。
他们动手能力强,创造力也出乎你的意料。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是一个很亲切的老师,他们喜欢穿着端庄而又不失活泼漂亮的老师,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因为老师笑了,孩子们的脸上也会绽开花朵。男孩子们同样喜欢老师有着亲切的话语的老师,就算是批评,也要让他们保留着自己的自尊。因为虽然是低年级的男生,但是他们却有着自己的大大的自尊心。拥有了这些,你也就具备了低年级男孩子们喜欢的老师的标准了。
只要他们喜欢你这个老师了,也会喜欢上你的音乐课。
(二) 常规训练必不可少,能让课堂有效的完成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有好的课堂效果,就要有好的课堂管理,不然课堂计划跟目标无法很好的完成。在音乐课堂上,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课堂常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学生要有计划地进行常规训练,这对以后的音乐课非常重要。除了对学生站、坐、行、排队要进行严格的训练外,对音乐课的常規训练也是不能忽略的。音乐是一种语言艺术,它能够通过旋律带给大家喜、怒、哀、乐。所以我认为音乐课也应该用音乐形式来训练学生的常规。让学生真正感受什么是音乐,为此我制定了一系列的音乐语言。例如:让同学聆听音乐进教室,设计一条师生问好音乐问候语言,拍节奏让学生坐好,要表演的时候老师弹一段音乐示意学生要“站起来”,表演完后就弹一首音乐,示意学生要“坐好”,表扬的话语,批评的话语等等,来达到用音乐说话的常规训练。不仅加强了学生的练耳能力,还能达到常规训练,以形成音乐课堂的特点。
(三) 让游戏走进音乐课堂
大纲指出: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音乐是它的灵魂,儿童在伴随音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并唤起好奇心与联想,从中学到一定音乐知识的集体活动,它是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喜爱的一种综合性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游戏,我们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音乐游戏是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爱玩、爱动”是低年级男孩子的天性,音乐游戏所具有的愉悦性和互动性受到教师和小学生的喜爱。如果我们老师利用好男孩子们的这种好动好玩又好胜的心里特征,那课堂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我在音乐课上,就抓住他们的这个特点,多利用一些游戏,进行比赛。有组跟组的比赛,有男生跟女生的比赛,还有学生跟老师的比赛,学生跟老师的比赛还分为男生跟老师的比赛,女生跟老师的比赛。学生最喜欢的是男生跟女生的比赛,和学生跟老师的比赛。在游戏比赛之前,我会对他们提出游戏的规则跟要求,游戏进行之中必须要有纪律性,把纪律也列入到比赛的评比之中。男孩子们的好胜心非常强,比女生要强烈些。所以这个时候,他们非常团结,全神贯注的进行比赛。一个高质量的音乐游戏能有效地改善教学的亲和力,对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以及情感的体验有极大的好处。另外,在游戏中,还能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所以,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四) 尊重孩子,在教学中灵活应对
《数鸭子》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一首歌,可以说从他们能说话开始,他们就能哼唱这首歌了。而孩子们这种对歌曲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却是我最担心的。因为先入为主的缘故,孩子们以为自己已经把这首歌曲已经全都掌握好了,所以他们往往不认真听范唱,只要音乐一放,他们就直接跟着音乐吼唱出来。其实只是一遍遍地重复着他们的错误而已。于是我采取了“静”的方法来要求他们,不让他们跟唱,只能先静静地聆听,听完后学唱。这个传统的方法虽然的确让大部分学生静下来听了,但我发现还是有一些学生在跟唱,是他们故意不守纪律吗?其实不然,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说明这些孩子只是希望亲自去尝试、去演唱,或者说想向大家表现自己已经掌握了这首歌曲。那么,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既能尊重、满足孩子们的这种心理需要,又不破坏听范唱时的宁静呢?在几个班级的教学中,我做了各种尝试,但最终我选择了“动”的方式——让学生用“唇语”来跟唱,既跟着老师张嘴唱词却不发出声音。这个新颖的歌唱方式,果然让孩子们好奇不已,他们很快就掌握了这种特殊的唱法,并津津有味地“跟唱”起来,我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次成功的尝试让我很兴奋,还应用到孩子们所熟悉的其他歌曲教学中,如《国歌》、《少年先锋队队歌》等,效果都不错。
因此我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尊重学生的重要性。只有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主动寻找学生的需要与音乐教材的契合点,并为其搭建桥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
参考文献
[1]朱则平、廖应文,《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修订2版[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2]金亚文,《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3]朱名燕、彭志修,《音乐教育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