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在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黄家村的土地上,到处都是美好生活的景象:整洁的村庄风景怡人,平坦的道路四通八达,新建的瓦房宽敞明亮,丰收的糧囤高大充盈,满圈的肥猪铮亮滚圆。这一切都展示着黄家村百姓的幸福生活。回眸这个小山村3年的发展历程,堪称一段追梦之旅。带领大家追梦的人,就是驻村第一书记孙海峰。
2016年,孙海峰被长春市委组织部选派到双阳区鹿乡镇黄家村担任第一书记。他放弃了城市里的舒适生活,背起行囊吃住在农村,开始了他的村官生涯。迎接孙海峰的黄家村是省级贫困村,人多地少、资源匮乏,基础设施破旧、组织软弱涣散、青年远走他乡。“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孙海峰积极协助镇党委抓好村两委班子换届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按照“选贤人、配能人、用硬人”的工作目标,把“后进”变为“后劲”,切实解决村两委引领发展力量不足和软弱涣散问题;同时,加强了村级后备人才力量和党员队伍建设,班子的战斗力逐年增强。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切实履行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等职责,黄家村如今达到了“五有”:致富创业有思路、村务管理有规矩、心系群众有热情、带领队伍有方法、廉洁奉公有口碑。
到任之初,经过一个月的调查走访,孙海峰深深地感受到,要想让黄家村早日摘掉贫困村的穷帽子,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发展集体经济。“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孙海峰经过多方努力争取到了扶贫资金130万元,为保证资金达到扶贫的最佳效果,在资金的投向上,他和村两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数次与区扶贫办和镇政府请示商议,将100万元入股长春市恒星鹿业有限公司和吉林省鹿业生物科技公司,30万元入股双阳区磊鑫养猪场。为保证扶贫资金的使用安全,他多次到区扶贫办、司法局、公证处等部门咨询,最终签订了包含公证、抵押、担保等多项保证措施的资金入股合同书,并约定三家企业按入股资金10%的比例支付分红款。2016年实现分红收益11万元,2017年实现分红收益13万元,2018年实现分红收益15万元。分红收益采用年末算账、补差的方式,用于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脱贫和村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由“输血”变“造血”质的飞跃,黄家村经济形势日趋好转,大踏步朝着群众梦寐以求的富裕之路前进。
今年,已是孙海峰在驻村第一书记岗位上工作的第3个年头,毫无疑问,他已成为2433名村民心中公认的好书记、好兄弟。他利用熟悉政策、人脉广泛的优势,积极主动找项目、跑资金、引技术,为改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多次到区扶贫办。凭着一股韧劲儿,他为黄家村争取和协调各项资金600万元完成了多个民生项目建设:积极协调区水利局,争取到安全饮水工程项目,投入300万元实现全村家家户户通上自来水;为解决村民出行难,通过在交通局争取项目资金、“一事一议”、政府补贴三个渠道筹集资金80万元修建了2公里水泥路;为解决村民秋收拉地难,积极协调区发改局和区财政局筹集资金60万元修建了10公里沙石路,投入30万元维修了全村11个社的田间作业路;投入70万元修建了2座桥梁;投入10万元新修了1000平的文化广场;投入7万元完成了全村主要道路两侧垃圾清理和美化绿化工程;协调区住建局投入55万元为13户贫困户实行危房改造,实现了住有所居的美好愿望。
孙海峰经过详细的入户走访调查,根据不同情况,将全村贫困户分为三个类别,并有针对性地制定脱贫措施:第一类是对21户家庭成员完全没有劳动能力的,采取集体经济分红形式“带动脱贫”,每年贫困户最少的分红为1200元,最多的分红达4300元;第二类是对6户家庭成员中具备完全劳动能力的,帮助联系用人单位实现“劳务脱贫”;第三类是对15户家庭成员中有简单劳动能力的,帮助发展养猪“增收脱贫”。协调区畜牧局连续三年为15户贫困户每户购买2头仔猪,从疫苗的注射、疾病的防治、养殖技术的指导,到大猪的销售,做到一条龙“保姆式”服务。全村贫困户饲养的笨猪,通过第一书记平台宣传销售,每户年增收均在5000元以上。目前,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71人已经全部脱贫,黄家村已经提前达到退出贫困村行列的标准。
三轮春夏秋冬,在这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孙海峰共走访群众2000余人次,开展入户调查1000余次,为民办实事300余件,出点子60余个,解决问题42个,帮助群众谋划思路15条,编织了干群关系“连心图”,绘制了服务群众“路线图”。对孙海峰来说,群众利益无小事,每个村民的“小事”都是他心中的“大事”。11社的贫困户张国忠家里人口多,生活困难,危房改造中自筹资金有难度,孙海峰多次奔走于区里和镇里,最终解决了全部资金,4口人高高兴兴地住进了宽敞明亮的70平大瓦房;7社贫困户刘友山老人,对居住了30年的土坯房感情深厚,坚决不同意改造,孙海峰先后10余次到刘友山家里谈心做思想工作,刘友山终于被孙海峰的诚意感动了,现已住进了砖瓦新房;村里王敬富、陈铁刚、左守田、张国庆、姜桂霞等行动不便或不识字的贫困户,交养老保险、看病、咨询政策都找孙海峰,他总是热情接待耐心解答,并开着自己的车带着他们去银行交保险、帮着联系医院;每逢极端天气,孙海峰都要提前到贫困户家里去提醒注意安全;每逢传统节日,孙海峰都会到重点的贫困户家中去走访,为他们带去节日的慰问金;在贫困户生病、住院等困难时刻,孙海峰都会第一时间联系包保责任人,做好对接,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每逢周末,在万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候,孙海峰一个人住在冷冷清清的村里,遥望着妻儿的方向,也会默默流下眼泪。每当老人拉着孙海峰的手说:“孩子啊,连我自己的儿女也没有总来看我啊。”每当贫困户打电话询问:“老弟呀,这几天你咋没来我家里坐坐呢?”每当想起村民感谢信里那真挚的话语时,孙海峰心中就会升起无限的温暖和幸福,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
三年来,孙海峰一直坚守着心中的承诺:“请组织放心、请领导放心,我将以坚定的信心和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扶贫攻坚中,保证全村贫困人口脱贫、整村出列,向组织、向百姓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作者单位:中共长春市双阳区委组织部)
肩负组织重托,加强村两委建设,实现腾飞之梦
2016年,孙海峰被长春市委组织部选派到双阳区鹿乡镇黄家村担任第一书记。他放弃了城市里的舒适生活,背起行囊吃住在农村,开始了他的村官生涯。迎接孙海峰的黄家村是省级贫困村,人多地少、资源匮乏,基础设施破旧、组织软弱涣散、青年远走他乡。“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孙海峰积极协助镇党委抓好村两委班子换届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按照“选贤人、配能人、用硬人”的工作目标,把“后进”变为“后劲”,切实解决村两委引领发展力量不足和软弱涣散问题;同时,加强了村级后备人才力量和党员队伍建设,班子的战斗力逐年增强。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切实履行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等职责,黄家村如今达到了“五有”:致富创业有思路、村务管理有规矩、心系群众有热情、带领队伍有方法、廉洁奉公有口碑。
发展产业项目,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富裕之梦
到任之初,经过一个月的调查走访,孙海峰深深地感受到,要想让黄家村早日摘掉贫困村的穷帽子,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发展集体经济。“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孙海峰经过多方努力争取到了扶贫资金130万元,为保证资金达到扶贫的最佳效果,在资金的投向上,他和村两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数次与区扶贫办和镇政府请示商议,将100万元入股长春市恒星鹿业有限公司和吉林省鹿业生物科技公司,30万元入股双阳区磊鑫养猪场。为保证扶贫资金的使用安全,他多次到区扶贫办、司法局、公证处等部门咨询,最终签订了包含公证、抵押、担保等多项保证措施的资金入股合同书,并约定三家企业按入股资金10%的比例支付分红款。2016年实现分红收益11万元,2017年实现分红收益13万元,2018年实现分红收益15万元。分红收益采用年末算账、补差的方式,用于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脱贫和村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由“输血”变“造血”质的飞跃,黄家村经济形势日趋好转,大踏步朝着群众梦寐以求的富裕之路前进。
强化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实现美丽之梦
今年,已是孙海峰在驻村第一书记岗位上工作的第3个年头,毫无疑问,他已成为2433名村民心中公认的好书记、好兄弟。他利用熟悉政策、人脉广泛的优势,积极主动找项目、跑资金、引技术,为改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多次到区扶贫办。凭着一股韧劲儿,他为黄家村争取和协调各项资金600万元完成了多个民生项目建设:积极协调区水利局,争取到安全饮水工程项目,投入300万元实现全村家家户户通上自来水;为解决村民出行难,通过在交通局争取项目资金、“一事一议”、政府补贴三个渠道筹集资金80万元修建了2公里水泥路;为解决村民秋收拉地难,积极协调区发改局和区财政局筹集资金60万元修建了10公里沙石路,投入30万元维修了全村11个社的田间作业路;投入70万元修建了2座桥梁;投入10万元新修了1000平的文化广场;投入7万元完成了全村主要道路两侧垃圾清理和美化绿化工程;协调区住建局投入55万元为13户贫困户实行危房改造,实现了住有所居的美好愿望。
实施一户一策,保证精准脱贫,实现小康之梦
孙海峰经过详细的入户走访调查,根据不同情况,将全村贫困户分为三个类别,并有针对性地制定脱贫措施:第一类是对21户家庭成员完全没有劳动能力的,采取集体经济分红形式“带动脱贫”,每年贫困户最少的分红为1200元,最多的分红达4300元;第二类是对6户家庭成员中具备完全劳动能力的,帮助联系用人单位实现“劳务脱贫”;第三类是对15户家庭成员中有简单劳动能力的,帮助发展养猪“增收脱贫”。协调区畜牧局连续三年为15户贫困户每户购买2头仔猪,从疫苗的注射、疾病的防治、养殖技术的指导,到大猪的销售,做到一条龙“保姆式”服务。全村贫困户饲养的笨猪,通过第一书记平台宣传销售,每户年增收均在5000元以上。目前,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71人已经全部脱贫,黄家村已经提前达到退出贫困村行列的标准。
不忘党员初心,情系全村百姓,实现奉献之梦
三轮春夏秋冬,在这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孙海峰共走访群众2000余人次,开展入户调查1000余次,为民办实事300余件,出点子60余个,解决问题42个,帮助群众谋划思路15条,编织了干群关系“连心图”,绘制了服务群众“路线图”。对孙海峰来说,群众利益无小事,每个村民的“小事”都是他心中的“大事”。11社的贫困户张国忠家里人口多,生活困难,危房改造中自筹资金有难度,孙海峰多次奔走于区里和镇里,最终解决了全部资金,4口人高高兴兴地住进了宽敞明亮的70平大瓦房;7社贫困户刘友山老人,对居住了30年的土坯房感情深厚,坚决不同意改造,孙海峰先后10余次到刘友山家里谈心做思想工作,刘友山终于被孙海峰的诚意感动了,现已住进了砖瓦新房;村里王敬富、陈铁刚、左守田、张国庆、姜桂霞等行动不便或不识字的贫困户,交养老保险、看病、咨询政策都找孙海峰,他总是热情接待耐心解答,并开着自己的车带着他们去银行交保险、帮着联系医院;每逢极端天气,孙海峰都要提前到贫困户家里去提醒注意安全;每逢传统节日,孙海峰都会到重点的贫困户家中去走访,为他们带去节日的慰问金;在贫困户生病、住院等困难时刻,孙海峰都会第一时间联系包保责任人,做好对接,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每逢周末,在万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候,孙海峰一个人住在冷冷清清的村里,遥望着妻儿的方向,也会默默流下眼泪。每当老人拉着孙海峰的手说:“孩子啊,连我自己的儿女也没有总来看我啊。”每当贫困户打电话询问:“老弟呀,这几天你咋没来我家里坐坐呢?”每当想起村民感谢信里那真挚的话语时,孙海峰心中就会升起无限的温暖和幸福,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
三年来,孙海峰一直坚守着心中的承诺:“请组织放心、请领导放心,我将以坚定的信心和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扶贫攻坚中,保证全村贫困人口脱贫、整村出列,向组织、向百姓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作者单位:中共长春市双阳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