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课题旨在研究促成学生“无疑而生疑,质疑促慎思,解疑获新知”的有效教学策略,力图体现培养学生自主设疑解惑的意识是“老师引导”与“学生自主设疑解惑”的有机结合,以此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设计意图。
关键词:思想品德;自主设疑解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89-1一、在学情研究上,做足“学情分析功”
通过学情研究,我们要仔细观察学生,了解学生们在生活和思维上的差异,并通过一定的技巧呵护并提高其设疑解惑的探究热情。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利用他们各自的优势来辅助教学,扭转“不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对“我们有时会对某个异性产生好感,这正常吗?”这个问题进行认识时,很多同学都认为“很正常,因为青春期,男女同学的情感因素较为丰富,渴望了解和接触异性。”谁知,有几个同学却道:“这怎么可能正常呢?”随即,学生中传来几声“不怀好意”的笑声。我故作不知,想究其缘故。“既然是因为青春期的缘故,那为什么只是对某个特定的人,而不是对处在青春期的所有的异性伙伴有好感呢?!”我让全班来共同思考,并要求认可“正常”的同学来反驳这个质疑,讲出道理。“其实,不管处在什么时期的人们对朋友的选择都会有自己的要求:性格或情趣相投等等。所以,对某个人产生好感纯属正常。”……就此,许多探究在差异思维的碰撞中生成:逆向思维的学生经过“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后,对观点认识更深刻更全面了;而惯于求同的学生也能“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天”,在前者所设置的探究氛围中享受到了展开创新思维,另辟蹊径求取新知的乐趣。在这里,因为老师的关注,所有学生都体会到了质疑解惑的成功喜悦。
二、课堂情境的设计上,下足“悬疑功”
教学应是一个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应创设富含悬念的情境以激起学生的困惑,促使他们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新旧知识的交互冲突中逐步完善认知结构,从而使原有知识产生质变,形成新知。
在一些情境的设计上,可以适当地给学生制造一点悬念,让学生自己去设疑解惑。比如说在进行到《共创新集体》时,对于如何创建一个新的团结协作的班集体,这些刚进初中不久的孩子显然感到很茫然。我给他们创设了一个情境:深受学生喜爱的乔丹也深爱着他的球队。比赛中,乔丹发挥不好,公牛队赢不了球;乔丹发挥正常,公牛队胜率最高;乔丹过于突出,其他队员作用下降,整体胜率下降。那么乔丹和球队……(怎么做才好)?显然,学生关注到了这个问题,而且,仅凭他们了解的“篮球布阵、组队技术”很难解决这个问题了,所以,他们的讨论已经不仅限于对材料中“球队和乔丹如何选择”的“就事论事”,他们进一步作出延伸思考:社会中个人是和整体密切相关的,个人为整体作出努力的同时也要发挥全体合作的力量。集体也该如此……
因此,教师的情境悬疑应有指向,应该更多地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情境设计的初衷应围绕“学生能从中获得什么”而不是“我想告诉学生些什么”来展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布阵者”,只需在一旁微笑着观察并等待,等待学生在彼此搀扶中跌跌撞撞地走出迷阵,以此获得新的发展。
三、课堂话题的选择上,下足“冲突功”
将学生争议较大的问题抛给学生,利用冲突建立和谐,让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明辨是非,选择正确的认知道路。比如,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涉及到如何看待网络,如何看待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如何看待挫折等问题时,我们设置冲突性的问题,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采取辩论会的教学方式,并且引入竞争机制,以激发学生的热情。
生活中和谐是美,冲突和差异也是美。思品课学习中的唇枪舌战、面红耳赤、大胆反诘都是智慧流露之美。教师则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反复的听,多次的听,有分析地听,才能及时捕捉学生思考的盲点、热点和真实的需要,才能给出正确的指导,及时地提高和升华学生的认知和能力。当然,冲突只是起点,不是终结,否则,学生的感受和认知只能流于支离破碎,陷于矛盾重重的困境,不利于学生认知和思维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明辩是非,学会了辩证的思维方式,这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
四、在课堂细节的处理上,紧抓契机针对设疑指导解惑,把好“控制关”
教师要适时地因势利导,学生的讨论水平才可能上一个台阶,课堂才能显现组织有序的良好态势。在教学“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中,为了让学生把握:在社会中合理的差距是必然存在的,我们在接受这种现实的同时,更应为解决日渐扩大的差距寻求解决方法,从而为理解共同富裕的原则打好伏笔。我有这样一个设计:观察社会——“现在,很多网友将自己的工资在网上公开,被形象地称为晒工资。网友心酸晒上自己微薄的工资,并慨叹道:和自己同年进厂的同事现在的工资是自己的一倍,再比较一下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差距也比较大。”例子一出来,学生就就有一种明显的担忧:“会不会富的越富,穷的越穷?中国还有出路吗?”针对此,学生意见大体上分为两类,出现这种冲突的苗头,正是激活了学生生活中的感受与体验之后的真实表达。
针对此极易稍逊即逝的感情细节,如果不好好把握和控制,有可能让大部分人对社会产生消极悲观或激进极端的情绪。所以,我借助于此契机,结合相关教材内容,我将“共同富裕”这一主题引进课堂。列举西部大开发、“华西村先富带后富”及“一个贫困孩子接受了资助顺利完成学业”的例子,告诉他们我很高兴地看到他们关注弱势群,关注贫困差距,关注社会公平正义,能体会到人间真情的存在,这本身就是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希望。
总之,唤醒学生自主设疑解惑的意识就要把学生看成有个性、有感情、有思考力、能够参与探究的主体。而让学生成主体存在,就需要老师要转变角色,多动脑筋,多创设机会,把舞台留给学生。
关键词:思想品德;自主设疑解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89-1一、在学情研究上,做足“学情分析功”
通过学情研究,我们要仔细观察学生,了解学生们在生活和思维上的差异,并通过一定的技巧呵护并提高其设疑解惑的探究热情。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利用他们各自的优势来辅助教学,扭转“不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对“我们有时会对某个异性产生好感,这正常吗?”这个问题进行认识时,很多同学都认为“很正常,因为青春期,男女同学的情感因素较为丰富,渴望了解和接触异性。”谁知,有几个同学却道:“这怎么可能正常呢?”随即,学生中传来几声“不怀好意”的笑声。我故作不知,想究其缘故。“既然是因为青春期的缘故,那为什么只是对某个特定的人,而不是对处在青春期的所有的异性伙伴有好感呢?!”我让全班来共同思考,并要求认可“正常”的同学来反驳这个质疑,讲出道理。“其实,不管处在什么时期的人们对朋友的选择都会有自己的要求:性格或情趣相投等等。所以,对某个人产生好感纯属正常。”……就此,许多探究在差异思维的碰撞中生成:逆向思维的学生经过“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后,对观点认识更深刻更全面了;而惯于求同的学生也能“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天”,在前者所设置的探究氛围中享受到了展开创新思维,另辟蹊径求取新知的乐趣。在这里,因为老师的关注,所有学生都体会到了质疑解惑的成功喜悦。
二、课堂情境的设计上,下足“悬疑功”
教学应是一个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应创设富含悬念的情境以激起学生的困惑,促使他们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新旧知识的交互冲突中逐步完善认知结构,从而使原有知识产生质变,形成新知。
在一些情境的设计上,可以适当地给学生制造一点悬念,让学生自己去设疑解惑。比如说在进行到《共创新集体》时,对于如何创建一个新的团结协作的班集体,这些刚进初中不久的孩子显然感到很茫然。我给他们创设了一个情境:深受学生喜爱的乔丹也深爱着他的球队。比赛中,乔丹发挥不好,公牛队赢不了球;乔丹发挥正常,公牛队胜率最高;乔丹过于突出,其他队员作用下降,整体胜率下降。那么乔丹和球队……(怎么做才好)?显然,学生关注到了这个问题,而且,仅凭他们了解的“篮球布阵、组队技术”很难解决这个问题了,所以,他们的讨论已经不仅限于对材料中“球队和乔丹如何选择”的“就事论事”,他们进一步作出延伸思考:社会中个人是和整体密切相关的,个人为整体作出努力的同时也要发挥全体合作的力量。集体也该如此……
因此,教师的情境悬疑应有指向,应该更多地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情境设计的初衷应围绕“学生能从中获得什么”而不是“我想告诉学生些什么”来展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布阵者”,只需在一旁微笑着观察并等待,等待学生在彼此搀扶中跌跌撞撞地走出迷阵,以此获得新的发展。
三、课堂话题的选择上,下足“冲突功”
将学生争议较大的问题抛给学生,利用冲突建立和谐,让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明辨是非,选择正确的认知道路。比如,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涉及到如何看待网络,如何看待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如何看待挫折等问题时,我们设置冲突性的问题,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采取辩论会的教学方式,并且引入竞争机制,以激发学生的热情。
生活中和谐是美,冲突和差异也是美。思品课学习中的唇枪舌战、面红耳赤、大胆反诘都是智慧流露之美。教师则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反复的听,多次的听,有分析地听,才能及时捕捉学生思考的盲点、热点和真实的需要,才能给出正确的指导,及时地提高和升华学生的认知和能力。当然,冲突只是起点,不是终结,否则,学生的感受和认知只能流于支离破碎,陷于矛盾重重的困境,不利于学生认知和思维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明辩是非,学会了辩证的思维方式,这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
四、在课堂细节的处理上,紧抓契机针对设疑指导解惑,把好“控制关”
教师要适时地因势利导,学生的讨论水平才可能上一个台阶,课堂才能显现组织有序的良好态势。在教学“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中,为了让学生把握:在社会中合理的差距是必然存在的,我们在接受这种现实的同时,更应为解决日渐扩大的差距寻求解决方法,从而为理解共同富裕的原则打好伏笔。我有这样一个设计:观察社会——“现在,很多网友将自己的工资在网上公开,被形象地称为晒工资。网友心酸晒上自己微薄的工资,并慨叹道:和自己同年进厂的同事现在的工资是自己的一倍,再比较一下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差距也比较大。”例子一出来,学生就就有一种明显的担忧:“会不会富的越富,穷的越穷?中国还有出路吗?”针对此,学生意见大体上分为两类,出现这种冲突的苗头,正是激活了学生生活中的感受与体验之后的真实表达。
针对此极易稍逊即逝的感情细节,如果不好好把握和控制,有可能让大部分人对社会产生消极悲观或激进极端的情绪。所以,我借助于此契机,结合相关教材内容,我将“共同富裕”这一主题引进课堂。列举西部大开发、“华西村先富带后富”及“一个贫困孩子接受了资助顺利完成学业”的例子,告诉他们我很高兴地看到他们关注弱势群,关注贫困差距,关注社会公平正义,能体会到人间真情的存在,这本身就是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希望。
总之,唤醒学生自主设疑解惑的意识就要把学生看成有个性、有感情、有思考力、能够参与探究的主体。而让学生成主体存在,就需要老师要转变角色,多动脑筋,多创设机会,把舞台留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