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艺心理学》是2009年04月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朱光潜。《文艺心理学》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美学研究方面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较早较系统的美学专著之一。本书中他系统的介绍了西方近代以来影响较大的美学流派和理论,主要包括克罗齐的“直觉说”、布洛的“心理距离说”、立普斯的“移情说”以及谷鲁斯的“内模仿说”,并对其进行中国化解读,完成其自身对于美感经验的建构。本文将以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为例,对其美感经验的理论进行分析与反思。
关键词: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美感经验
朱光潜(1897—1986),我国著名美学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毕生从事美学教育与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等,主要译著有:黑格尔的《美学》,莱辛的《拉奥孔》等。《文艺心理学》是朱光潜“美感经验”理论形成的主要体现,这也是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的核心,是其早期美学思想的代表作。用朱光潜先生自己的话说,本书“丢开一切哲学的成见,把文艺的创作和欣赏当做心理的事实来研究,从事实中归纳出可适用于文艺批评的原理。它的对象是文艺的创作和欣赏,它的观点大致是心理学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文艺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观点研究出来的美学。
一、关于“美感经验”的理论分析
朱光潜提出的美感经验直觉说的特点在于,首先,美感经验是不带任何科學的和实用的目的去研究对象,而是单纯的“无所为而为”的观赏,观赏的对象是独立存在的,这种不旁迁他涉的独立性是直觉说的重要特点;其次,美感经验的最高境界是凝神关照,所谓“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在凝神境界中,我们忘去欣赏对象以外的界和我们自己的存在;最后,达到物我同一的效果,我带给物和物带给我的相互通融。所以说,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有形象必有直觉,有直觉也必有形象。直觉是突然间心里见到一个形象或意象,其实就是创造,形象是创造而成的艺术。因此我们说美感经验是形象的直觉,就无异于说他是艺术的创造。
心理距离是关于审美态度的一种说明,而布洛所指出的距离本身也存在一种内在的矛盾,这种矛盾在创造和欣赏艺术作品时都会存在:在美感经验中,一方面需要从实际生活中跳脱出来,一方面又不能完全脱离实际生活。创造和欣赏的成功与否,就在于能否把“距离的矛盾”安排妥当,距离太远导致无法了解,距离太近又容易让实用的态度压倒美感,“不即不离”是艺术的一个最好的理想,也就是距离近却不至于消灭,距离近则观赏者容易了解,距离不消灭则美感不为实际的欲念和情感所压倒。
立普斯把美感经验和移情作用看成是同义词,这受到了美国学者杜卡斯的反对,他认为移情作用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凡是知觉到或想象到在发动作或受动作时,我们都要用移情作用。朱光潜本人也认为移情作用虽然常与美感经验相伴,但并不是美感经验本身,也不是美感经验的必要条件。比如在演戏的演员和看戏的观众都可以分为分享着与旁观者两类,演员在舞台上创造性格,不一定非要自我代入,冷静有意的揣摩也可以获得成功,移情作用并非必要条件。观众把自己当做戏里的某个人物看戏往往得到的快感最大,但是这种快感不是美感,因为艺术和他们的实际人生简直没有距离,他们的态度还是实用的或伦理的。真正欣赏的人大多是冷静的旁观者,看一部戏能够观全局,分析体察,这样整个作品所呈现的形象才愈加明显,所得的美感也愈加浓厚。
作为移情美学的两大派别,立普斯的“移情说”和谷鲁斯的“内模仿说”对西方近代美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朱光潜主张将二者理论相结合,不绝对肯对或否定,将二者学说互通成为美感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他还吸取了浮龙 · 李的线形运动,但同时他也指出这种带有筋肉运动的美感经验是不能太过强烈的表现,如果超出了美感经验的运动,就是太过出于己体,破坏了美感。有时物的情趣随我的情趣而动:欢笑时,山河大地扬眉带笑;悲伤时,云风花鸟黯淡愁苦。有时我的情趣岁物的姿态而定:面对高峰大海肃然起敬,听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慷慨淋漓,这些物我交感的体现,就是他将移情说和内模仿说相互融合的结果。
二、朱光潜美感经验的现代价值
在对美感经验理论的阐释过程中,朱光潜把美学研究和艺术实践相结合,重视主体的审美态度和审美体验,注重把握审美过程中作为审美主体的心理过程,使得美学研究变得更加丰富具体,他对西方美学理论的批判性吸收,也体现了一个学者从事研究的严谨态度。对他者的理论不一味地盲从,这也为朱光潜后期美学思想的改造埋下了伏笔,经过第一次美学大讨论,朱光潜用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重新构建自己的理论,认为美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这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在美学方面的体现,但他也同时强调审美主体的价值,这种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朱氏美学更符合我国文艺发展的实际,拓展了美学研究的视野和空间,我们可以在朱光潜先生留给我们的美学思想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研究。总之,《文艺心理学》在理论上虽然有瑕疵,但我们不能否认它的价值和作用,它对美感经验等美学问题的研究的仍然具有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美[M].北京中华书局,2012,9(第1版).
[2]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2,9(第1 版).
[3] 叶朗 .美学的双峰——朱光潜宗白华与中国现代美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7(第 1 版).
关键词: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美感经验
朱光潜(1897—1986),我国著名美学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毕生从事美学教育与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等,主要译著有:黑格尔的《美学》,莱辛的《拉奥孔》等。《文艺心理学》是朱光潜“美感经验”理论形成的主要体现,这也是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的核心,是其早期美学思想的代表作。用朱光潜先生自己的话说,本书“丢开一切哲学的成见,把文艺的创作和欣赏当做心理的事实来研究,从事实中归纳出可适用于文艺批评的原理。它的对象是文艺的创作和欣赏,它的观点大致是心理学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文艺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观点研究出来的美学。
一、关于“美感经验”的理论分析
朱光潜提出的美感经验直觉说的特点在于,首先,美感经验是不带任何科學的和实用的目的去研究对象,而是单纯的“无所为而为”的观赏,观赏的对象是独立存在的,这种不旁迁他涉的独立性是直觉说的重要特点;其次,美感经验的最高境界是凝神关照,所谓“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在凝神境界中,我们忘去欣赏对象以外的界和我们自己的存在;最后,达到物我同一的效果,我带给物和物带给我的相互通融。所以说,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有形象必有直觉,有直觉也必有形象。直觉是突然间心里见到一个形象或意象,其实就是创造,形象是创造而成的艺术。因此我们说美感经验是形象的直觉,就无异于说他是艺术的创造。
心理距离是关于审美态度的一种说明,而布洛所指出的距离本身也存在一种内在的矛盾,这种矛盾在创造和欣赏艺术作品时都会存在:在美感经验中,一方面需要从实际生活中跳脱出来,一方面又不能完全脱离实际生活。创造和欣赏的成功与否,就在于能否把“距离的矛盾”安排妥当,距离太远导致无法了解,距离太近又容易让实用的态度压倒美感,“不即不离”是艺术的一个最好的理想,也就是距离近却不至于消灭,距离近则观赏者容易了解,距离不消灭则美感不为实际的欲念和情感所压倒。
立普斯把美感经验和移情作用看成是同义词,这受到了美国学者杜卡斯的反对,他认为移情作用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凡是知觉到或想象到在发动作或受动作时,我们都要用移情作用。朱光潜本人也认为移情作用虽然常与美感经验相伴,但并不是美感经验本身,也不是美感经验的必要条件。比如在演戏的演员和看戏的观众都可以分为分享着与旁观者两类,演员在舞台上创造性格,不一定非要自我代入,冷静有意的揣摩也可以获得成功,移情作用并非必要条件。观众把自己当做戏里的某个人物看戏往往得到的快感最大,但是这种快感不是美感,因为艺术和他们的实际人生简直没有距离,他们的态度还是实用的或伦理的。真正欣赏的人大多是冷静的旁观者,看一部戏能够观全局,分析体察,这样整个作品所呈现的形象才愈加明显,所得的美感也愈加浓厚。
作为移情美学的两大派别,立普斯的“移情说”和谷鲁斯的“内模仿说”对西方近代美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朱光潜主张将二者理论相结合,不绝对肯对或否定,将二者学说互通成为美感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他还吸取了浮龙 · 李的线形运动,但同时他也指出这种带有筋肉运动的美感经验是不能太过强烈的表现,如果超出了美感经验的运动,就是太过出于己体,破坏了美感。有时物的情趣随我的情趣而动:欢笑时,山河大地扬眉带笑;悲伤时,云风花鸟黯淡愁苦。有时我的情趣岁物的姿态而定:面对高峰大海肃然起敬,听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慷慨淋漓,这些物我交感的体现,就是他将移情说和内模仿说相互融合的结果。
二、朱光潜美感经验的现代价值
在对美感经验理论的阐释过程中,朱光潜把美学研究和艺术实践相结合,重视主体的审美态度和审美体验,注重把握审美过程中作为审美主体的心理过程,使得美学研究变得更加丰富具体,他对西方美学理论的批判性吸收,也体现了一个学者从事研究的严谨态度。对他者的理论不一味地盲从,这也为朱光潜后期美学思想的改造埋下了伏笔,经过第一次美学大讨论,朱光潜用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重新构建自己的理论,认为美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这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在美学方面的体现,但他也同时强调审美主体的价值,这种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朱氏美学更符合我国文艺发展的实际,拓展了美学研究的视野和空间,我们可以在朱光潜先生留给我们的美学思想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研究。总之,《文艺心理学》在理论上虽然有瑕疵,但我们不能否认它的价值和作用,它对美感经验等美学问题的研究的仍然具有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美[M].北京中华书局,2012,9(第1版).
[2]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2,9(第1 版).
[3] 叶朗 .美学的双峰——朱光潜宗白华与中国现代美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7(第 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