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白河湿地公园卧龙大桥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kui19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卧龙大桥——第四级橡胶坝段位于白河湿地公园中西部四级橡胶坝拦水区内。南临白河大道,北靠滨河路,东接卧龙大桥,其中河面宽800m,两侧台地宽均为30m,东西长2000m。该区段的建设是白河治理的延续和湿地公园景观的拓展,它对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市容市貌,提高我市三大绿化指标,发挥极其重大的作用。为此,在绿化设计方面,力求高标准、高档次,力争为湿地公园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线。考虑到台地地形狭长,在规划设计上,采用连续不断的构图方式,形成一个随河道走向而变化的,蜿蜒曲折而又延绵不断的绿色走廊,漫步其中,一处处美妙的景色如同一幅幅展开的长轴画卷,呈现在眼前。
  一、规划设计原则
  1.以绿为主,突出植物造景
  在整个规划设计中突出植物造园,适当点缀园林小品,尽可能减少构筑物;在植物配置上,既要考虑植物的观赏特性,又要考虑植物的生态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创造高效、和谐的人居环境中的植物景观。
  2.以人为核心,创造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
  满足居民“人性回归”的渴望,力求创造环境宜人、景色引人、亲切近人,达到人景交融的亲情环境,营造一个可游、可赏、可憩、可玩的室外空间,以满足不同层次市民的需求。
  3.以美化彩化为重点,突出植物的季相变化及群体效应
  根据植物的叶、花、果的不同,成丛成片地构筑图案,形成大色块,创造一个生机勃勃而又色彩斑澜的动感画卷。
  4.百年大计,防洪放在首位
  白河台地位于白河两岸,按照防洪要求,不能设计大型建筑,不易种植高大乔木。
  二、规划布局
  按绿色长廊形式进行布置,采用简洁明快的手法,以自然式布局为主,局部采用规则式。
  根据地段,结合实用功能,适当设置小型活动场地、坐凳及一些小巧别致的园林小品,以满足游人活动、休憩、观赏的需要。
  全段设计景观共由6个景区构成,采用园路及植物材料的自然分隔形成各自相对独立的位置空间,景观与空间巧妙结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两岸景观设计以自然为主,追求和谐统一,活泼大方,野趣横生,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
  三、植物配置原则
  1.草坪铺底,黄土不露天
  草坪作为基调品种,贯穿整个景区,除道路、广场、花坛外,全部用草坪铺种,无黄土裸露,草种选用耐旱、耐践踏,且适宜观赏的马尼拉,个别地段选种白三叶。
  2.花卉是景区的主旋律,季季鲜花不断
  在景区的花卉配置上,重点突出花卉的群体效应,成片成丛种植,形成大色块大色调。并根据季节变化选种不同的花卉品种,如春天的金钟梅、碧桃、樱花,夏季的鸢尾、美人蕉、百日红;秋季的菊花、一串红;冬季的蜡梅等,花期连贯,色彩丰富,使景区整年有景可观。
  3.适当配置植物造型、图案等,丰富景区景观
  在大面积草坪上选配金叶女贞、红叶小檗、黄杨绿篱、金丝梅等拼凑一定的图案,以增添游览区的景观,提高景区的观赏价值。
  4.在乔、灌、草搭配上,注重体现高低错落疏密有致
  并使常青与落叶树合理配置,使整个景区三季有不败之花、四季有常青之树,终年有景可观。
  【南岸台地景区设计说明】
  一、二、三号景区位于白河南岸台地,全长1700m,总面积11.55hm2。环境清静幽雅,整体布局以自然式为主,结合现代抽象式的大色块、大图案,为人们创造一个风格独特、清新、优美的游憩场所。
  一、二号景区长1300m,宽30m,占地面积39000m2。该景区按自然式与规则式相结合的设计手法。共设有四个景点。在第一景点处,配置一石刻,上刻碧草绿茵,并设计一小型活动场地供人晨炼、集会;在第二景点处,以哺育雕塑为主题,使人们在游赏之余,感受到白河哺育之恩;在第三景点处,设置一美人鱼汉白玉雕塑,来提高游人的雅兴;第四个景点是一愚公移山寓言雕塑,以夹竹桃作为其背景,红花草、迎春和百日红来衬托,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这四个景点之间以曲折自然的小路相连接,并在沿路适当设置坐凳,方便游客。在植物配置上,以夹竹桃为基调,草坪铺底,乡土树种垂柳贯穿整个景区,适当配置杨树林、水杉林、广玉兰等高大乔木,起到遮荫作用,点缀红叶李、碧桃、迎春、金钟梅、桂花等花灌木。在该景区的东头和西头各种植一组大型的图案造型,使之首尾呼应,互为对景。
  三号景区长600m,宽30~170m,面积76500m2,呈不规则形状。采用自然式布局,局部活动广场规则布局。整个景区以大色块植物造型布置,体现色彩缤纷,宏伟壮观的场面,其间布置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景点。进入景区,迎面布置“月亮湾石雕”景点,石质细腻,色泽乳白;再往前走为全区的主景,采用枯山水式的布置手法,在白色石子的衬托下,其间巨型景石巍然屹立,周边配置几株白皮松,铺地柏,石灯笼小桥,点式景石等,主景点周围布置三个规则的活动空间,设置有嫦娥奔月,立体模纹花坛等;整个景区设置一条主干道,两侧布置植物造型,贯穿全园;园东部为水杉林,与纺织乐园相邻,起到隔离作用;沿河3m园路种植一排垂柳;沿河堤种1.5—2m宽金丝梅花带。
  【北岸景区设计说明】
  四、五、六、七号景区位于白河北岸台地,全长1980m,宽30m,平均每一景区长500m。北岸紧邻市区,是市民重要的休憩、娱乐场地。根据环境特点,本着“重点地段,重点处理,分段设景,各具特色”的设计原则,将该段台地分为四个景区。整个台地以植物造景为主,分别突出春、夏、秋、冬四季景色,每个景区都设有主题中心,或为跳跃的喷泉,或为成组的园林小品,或为通透的花架、花墙,或为高低错落的花坛、花池,或为雕塑、动植物造型,使其形成一个个独立的空间组合,突出景区的特点。建筑小品的设置分散而有序,两景点之间,以长长的绿带相连,空间豁达而有层次,连系绿带或是疏林草地或是大片流线型的图案,简洁雅致又颇具气势。景点和连系绿带首尾相连,如乐曲之主旋律与烘托,又如画面的重点与陪衬,从而使整个园林组景系列,富有节奏感与韵律感,使其成为一幅连续的、运动的透视构图。力争达到步移景异,变化万千的观赏效果。
  四号景区主要突出夏季景观。平面布局流畅自然,景观变化有序。其绿化种植以夏花的夹竹桃、百日红、木槿等为主。以乡土树种垂柳来贯穿整个台地,另外种植了很多常青的花木,并用红继木、红叶小檗、金叶女贞、黄杨等组成不同的图案,使其富有现代气息。在工业路大桥西侧(下转第153页)种植大型图案,用雪松、海桐作为背景,从桥上俯视,颇为壮观。整个景区以喷泉、广场为其主景,人游至此,可观其形,听其声。在景区东西两边点缀新颖,轻快而有特色的花坛、景墙、景门等园林小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号景区主要突出春季景观。采用富有自然情趣的布局。平面曲折迂回,构成数个景观各异的小型空间。本景区主要以植物来造景,利用植物的自然特性。及孤植、丛植、群植等不同的种植手法来创造不同的意境。其绿化种植以春花的樱花、贴梗海棠、金钟梅、迎春、红绿梅等为主。以常青的雪松、夹竹桃为基调,以色彩鲜艳的红叶小檗、金叶女贞及四季草花组成图案来渲染。乔、灌、花、草高低错落,相映成趣。其间点缀雕塑、花架、花坛、使其更赋诗情画意。
  六号景区主要突出秋季景观。采用规整与自然相结合的布局手法。东边三个大小不一的圆形广场用弯曲的小路相连,韵律节奏感油然而生。西侧亦是一长圆形的绿地、广场,两侧遥相呼应,各富情趣。三个圆形广场周边置花钵、造型柱和装饰架,颇具现代气息。三里河桥两侧亦是两组大型图案,衬托着烘托主题的两个雕塑。其绿化种植以秋季观叶、观花、观果植物为主,有秋花的桂花,红叶的红枫、南天竹等,有果实宿存的海棠果、海桐等。
  七号景区主要突出冬季景观。采用较为规整的布局手法。各景点的布置错落有致,使之虽规整,但不呆板,其绿化种植以常青的雪松,白皮松、洒金柏、海桐、夹竹桃、黄杨、竹子、珊瑚树、桂花、棕榈等为主,亦有冬观果的火棘,春花的红叶碧桃、紫荆;夏花的百日红、合欢、木槿;秋花的桂花点缀其间,做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在广场的周边设造型柱并摆放花钵。在南环桥的东侧种植同工业路西侧台地相同的大型图案,作为其对景,使整个景区前后呼应,整体性强。
  综上所述,该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很好的运用了多种造园手法,做到了动、静结合,以静为主;陆水结合,将白河之美景纳入到总体之中;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上,绿化美化相结合,两者并重,花卉及色块图案的比例较大;在景点的布置及风格上,两岸呼应,互为对、借景;总之,本设计所设想的效果是:以绿化为基调,因地制宜,两岸呼应,分段处理,各具特色,绿美并重,形成沿河两岸风景优美的绿色长廊,成为白河游览区又一耀眼的明珠。
其他文献
啄癖又称异食癖、饥饿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鸡群均可发生,但以雏鸡时期为最多,轻者啄伤翅膀、尾基,造成流血伤残,影响生长发育和外观,重者啄伤腹腔,露出内脏,有的半截身被吃光而致死,对养禽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现将鸡啄癖的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一、断喙  目前防治鸡啄癖最有效的办法是给育雏鸡断喙。断喙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烧灼法,多用于肉食仔鸡,在1日
期刊
[摘要] 2006年以来,生猪”高热病”在各地大面积爆发,病因复杂,发病急,传播快速,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旨在回顾地区生猪”高热病”的发生,分析该病的流行特点,以及探讨该病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生猪高热病;高致病性蓝耳;防控措施  一、地区生猪高热病的发生情况  1.临床表现  病猪高热稽留,体温一般为40~42℃,精神极度沉郁,倒卧,嗜睡;厌食,甚至绝食。病
期刊
近几年,随着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几大工程的展开,山杏,这一抗旱抗瘠薄树种开始大面积推广。其为落叶小乔木,不仅抗寒、耐旱、耐瘠薄、耐风沙,而且萌蘖能力强,生长快,容易繁殖,根系发达,一般一株山杏可自然萌生20株左右,造林3年后开始开花结实,5年左右就达到盛果期,可持续10年左右。盛果期一丛山杏可结果实2~5kg。山杏一般5月初最后一次霜冻过去后开花,7~8月果实成熟。山杏不仅具有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
期刊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人畜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近年来,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和流行呈明显上升趋势,据有关报道,感染率均在90%左右,其发病率在15%~22%不等,有的地方发病率已达到50%~60%,甚至高达90%。本病不仅猪易感,其他多种动物如马、牛、羊、鸡、犬、骆驼、兔、鼠等也易感,同时也
期刊
[摘要] 通过对景宁县香樟虫害进行初步调查,发现香樟在景的植株平均每年虫害的发生率50%左右。经采样分离签定,初步确定五种虫害是香樟必发生的。如樟叶瘤丛螟(Orthaga achatina Butler)、茶衰蛾(Cryptothelea(Clania)minuscule Butler、大衰蛾(Cryptothelea(Clania)variegata Smellen)、小衰蛾(Acanthops
期刊
[摘要] 草履蚧是近年来苏北杨树产区发生较为严重的一种致命性害虫,危害性很大。本文系统介绍了该虫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 苏北地区;草履蚧;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特点;综合防治措施  草履蚧学名Drosicha corpulenta(kawana),又名桑虱,俗名树虱子、草鞋虫,属于同翅目硕蚧科,、绵蚧(珠蚧)亚科,是一种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
期刊
长期以来,作物肥料施用上存在施肥过多、肥料利用率过低的现象,影响了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成为当前作物生产上有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在切实做好蔬菜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新北区农林局的统一部署,2010年4月在西夏墅镇进行了蔬菜精确施氮、磷、钾不同用量肥料试验。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菜根香农业
期刊
啄癖是家禽的一种对除饲料外的杂物有异常啄食嗜好的病症,包括恶啄癖和异嗜癖,根据啄癖的嗜好不同,一般可将其分为啄肛癖、食毛癖、啄蛋癖及异食癖几类。有食癖的产蛋鸡群中,母鸡相互啄食羽毛,以部分鸡甚至全部母鸡的背部、臂部、腰部或全身大部分羽毛被啄而呈光秃状,鸡群的产量显著下降,种蛋的孵化率明显降低,不明死亡增加。  一、病原  引起的啄癖的原因通常是由于缺乏某些蛋白质或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食盐等营
期刊
禽支原体病是由支原体引起禽类感染发病的一类疾病的总称,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疾病症状。禽大肠杆菌是由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禽类非肠道传染性疾病的总称,败血型、内脏型、脑型都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症状。近几年,鸡支原体和大肠杆菌已成为鸡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且常发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导致鸡群生长缓慢,患鸡死亡率升高,治疗困难,患病鸡治愈后饲料报酬下降,加之药物、疫苗、人工费等的支出,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
期刊
在林业生产实践中,扦插是育苗和造林的主要手段。苗木、插条(穗)能否生根是成活的关键。但在具体育苗、造林生产实践中,有些苗木、插条(穗)由于起苗、运输、包装、时间等因素导致苗木生根能力较弱,直接影响着成活率。为了促进苗木、插条成活,必须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才能获得较高的生根率和较好的根系。结合多年生产实践,现将促进苗木、插条(穗)生根的几种方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合理的机械处理  1.剥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