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内涵,优化思维与语言

来源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s19900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因为提供材料的封闭性,论点的明确性和唯一性,地域限制的严苛性以及明显的考生代入感,直接压住了近几年来高考作文特别重视的二元对立、任务型驱动、理性思辨等的“火力”,使考生猝不及防。又因为材料中“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的引导,许多考生将作文直接写成了新起点上的自我体认,导致内容单一,论据不足,论证不充分,思维不开放,思辨不全面。
  在那么多的考场作文中,《从新高考看浙江精神》一文的得分值得探讨,文章如下:
  从古到今,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精神,在浙江大地上被人们创造,传播,发扬。而今,新一代浙江人又创造了新的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精神乃是黑暗中照亮路的火炬,而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浙江精神深刻地体现在了新高考改革上。
  自此文理不分家,由文综、理综变成了现代的“7选3”,本着的,是给学生提供更多样化选择的宗旨。将考试的时间调整为1月、10月和6月语数外的考试,其目的也是给学生减负。那么真正做到了吗?
  “7选3”所带来的麻烦远比想象的要多,造成分班困难、选课混乱、走班不便等诸多麻烦,更有甚者是想方设法投机取巧,造成物理科目人才的严重缺失。那么,不改好吗?浙江省作为全国首批高考改革试点省份,承担了难以想象的责任和义务,怎樣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才能,平衡好各科目的选择人数,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公平呢?因而有了选考保障机制每门学生6.5万起赋分。
  落实新政策总是难,总要有人走在前面,带着火把前行,才能照亮后来者的路。我也曾经抱怨,不止一次,想我为什么生在浙江,为什么赶上了新高考改革。网络上也流传着各种新高考改革失败的论段。
  可后来我想通了,新高考改革可能目前不那么完善,甚至可能失败,但改变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既然是要“走在前列”,自然是要“勇立潮头”,与其抱怨着种种不公,不如收好了心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既然整个环境不正——那么大家都还是一样的。三年易过,2019届考生之后便是另外一种政策了。既然时代选择了我们,那我们也只好为后来的人做出贡献了。
  路总要有人走,走的人多了才变成了路。命中注定我们是浙江人新学子,那么,将新高考的路走到亮也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的责任。少年人砥砺前行,后人亦自会鼓舞。
  我们要干在实处,所以我们做了;我们要走在前列,所以我们改了;我们更要勇立潮头,所以我们变革了。
  新一代的浙江学子,能做好,能做到的就是将新高考落在实处。
  这篇作文一评是35分,二评是48分,最终48分。整体而言,按照今年作文评分的标准,文章紧扣浙江精神,叙的是浙江故事,议的是自我体验和思考,完全符合本次作文进入三类卷(42~49)的要求,而且,全文优点比较明显。
  一是文脉畅通,逻辑性较强。文章第一段引述材料又略有改造,考生从古今的浙江人对古今的浙江精神(普遍)创造、传播、发扬开始说,缩小到浙江学子关注的体现在高考改革上的浙江精神(特殊),从古至今,从大到小,从普遍到特殊,从“精神照亮”作用到“带着火把前行”行动,引领全文;然后从第二段到第五段,紧扣浙江高考体现出来的浙江精神内脉,学科上从过去的文综、理综到现在的“7选3”,学科调整,考试时间上改变,改革的出发点,实际造成的影响,考生自我的心路历程等,尤其是下半部分“我想通了”之后的思考,读者还能读出一种悲壮的担当;最后,总结全文,回到论点。可见,全文思路清晰,行文脉络通畅,逻辑性较强。
  二是材料真实,紧扣主题。从文章标题开始,考生就在引导读者关注浙江高考。作为浙江故事的一部分,考生将这一故事作为浙江精神的载体,主要体现了“走在前列”这一点。考生先是抓住了“首批高考改革试点省份”这一“首批”来表达“走在前列”的想法,然后用“怎样才能”这一带有探索性质的词来说明在前行路上无经验可依凭的困难,最后用物理的6.5万保障基数及面对2019届考生的新政策作为政策完善,体现了务实精神。自始至终,考生以浙江新高考改革为论据,依据自己了解到的政策和做法,将之与自己的体验及浙江精神联系在一起,材料真实,扣题紧密。
  三是体验真切,思考理性。或许是因为身在其中,考生对新高考的体验细腻而真切,思考理性且可信。作为高考改革首批试点省份,尽管实施前进行了大量的问讯、访谈、讨论、修正,但仍有许多始料不及的问题发生。考生承认这一改革“是给学生提供更多样化选择”“也是给学生减负”,但实施过程中麻烦很多,比如“分班困难、选课混乱、走班不便”等,甚至有学生、学校投机,物理选考人数锐减等。先不去考虑考生这一体验是否正确,但体验肯定真实,而且事实的确普遍存在。依据这一事实,考生为自己生在浙江而苦恼,“我为什么生在浙江,为什么赶上了新高考改革”,但考生不是仅停留在抱怨与痛苦上,而是很快转到了对新高考的思考上,体谅地写道“落实新政策总是难,总要有人走在前面”“总是要付出代价的”,紧扣“走在前列”,理性地认识到“可能目前不那么完善,甚至可能失败”。考生对新高考的认识整体上是以承认其不完善为主,所以,思考时体现了一种“侠”的责任和担当,“既然时代选择了我们”“只好为后来的人做出贡献”“将新高考的路走到亮”“将新高考落在实处”。可以说,考生对置身其中的新高考,是有话说的,不管是源自外在的评价,还是自己的体验,考生表达时还是经过思考而且很理性的,况且,在这么严苛的限制中,考生的独到思考非常难得。按照这样的评价,文章应该进入二类卷(50~54),但为什么阅卷教师会出现这样大的评分偏差?35分这一不及格的分数,是指向偏题作文的,可见,文章本身存在着可能导致误判的因素。
  一是内容单薄,论证不足。全文最大问题是从开头改造性运用材料,点明论点后,直接就写浙江高考改革,改革的一些内容、具体做法及造成的麻烦,虽有客观分析、真切体验、理性思辨,但自上而下就讲这一件事,从论证观点来看,论据是不丰富的,且因文章涉及新高考改革的内容不足造成内容单薄,佐证不足。对“分班困难、选课混乱、走班不便”等诸多麻烦甚至“投机取巧”,没有一个充足的分析,使论证不充分。这一问题在许多考生作文中存在,虽不是写一样的内容,但一引述材料便转向站在新起点的我们如何思考,甚至置“浙江精神”于不顾。   二是论点完整,缺少对应。浙江精神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古有“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今有“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从大的角度看,今天的“浙江精神”是古代的“浙江精神”与时俱进后的更新,两者之间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从小的角度看,古今浙江精神各三个词的内部既有并列关系,又有条件或因果关系,可以理解成只有(因为)干在实处才能(所以)走在前列,否则缺少基础(理由),然后才有实力笃定地勇立潮头。从考生的写作来看,主要论证今天的“浙江精神”在浙江高考中的体现。全文基本上是围绕“走在前列”展开的,但在文章下半部分却将精神内涵完整地列出来,把“我们要干在实处,所以我们做了;我们要走在前列,所以我们改了;我们更要勇立潮头,所以我们变革了”作为文章的总结,自然要对应前文的论证,但上文是缺少“干在实处”“勇立潮头”的论据及论证的,至少是不明显的,所以,论点的完整性,论证的欠缺性,导致论点与论证的不对称,使论证失之严密。
  三是语言随意,失之严谨。论述类文章要求语言精练、准确、有逻辑性。纵观全文,考生的语言局部有这一特征,比如第一段对古今“浙江精神”的發展及自己下文要展开的论述内容,比较概括简明,而且,文章第三段要总括“7选3”带来的麻烦时,非常准确地概括为“分班困难、选课混乱、走班不便”,在表达自己的认识时也很鲜明,“不那么完善,甚至可能失败”,但“路总要有人走”,不过,整体上,表达还是比较随意。口语化比较突出,比如第二段“本着的”,第三段的“不改好吗”,第五段“可后来我想通了”等,这样的语言散布在全文,将其联结起来读,就会觉得口语化太明显。且因为上文提到“浙江精神”内涵完整,论证内容的不对称性,使全文表达失之严谨。
  那么,这样一篇切题而且有特别思考的文章,如何避免被误判的“文”运?需要从以下三方面作修正。
  一是丰富内涵,充实论据。一篇论述类文章,在观点前置且不容置辩的情况下,考生要做的就是如何用充足的论据、充分的论证来证明论点。就此文而言,考生既然在第一段总结了三个内容——古代的浙江精神,今天的浙江精神,当代的浙江学子(围绕浙江高考改革)——那么,可以从三个方面选择必要的论据,如古代的王充、王阳明、黄宗羲等,现代的蔡元培、鲁迅、郁达夫等,再到当代的马云、李书福、潘建伟等,当然可以有更多的浙江人,但这些可不必详写,只当作一个论证的背景,说明浙江从古至今有这样一群人体现着浙江精神便可。阅卷教师看到这些,自然会认为考生所写的浙江故事(传奇)充分体现了浙江精神,而且论据很充足。然后加上适当的分析,论证也充分,之后再重点写浙江学子的思考。
  这样,一个有历史远背景,又有今天诸多“走在前列”的近背景,再缩小到浙江学子对浙江高考改革的思考,内涵便丰富,而且论据充足、论证全面,结构上也整体照应,非常完整。
  二是强化思辨,理性深刻。理性思辨一直是中学生论述类文章写作的薄弱点,也是中学作文教学的着力点,但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会受许多因素制约,教师的教学也很难明显地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所以,在高考这一紧张的环境中,除了个别的对高考根本无所谓的考生能放开手脚写作之外,绝大多数考生是非常非常“循规蹈矩”的,甚至老师也劝那些走“异”路的考生说“求稳,求稳,再求稳”,尽管理性思辨的前提是要客观公正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就此文而言,可以将浙江的高考改革从对“初衷”的认可到实施时诸多“麻烦”的反思逐一加以分析,对应今天的浙江精神,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又从个别(高考改革)走向普遍(其他改革),说明“走在前列”需要一个冷思考,需要慎重而“走”。同时在论证的深入上还要追问浙江高考改革内容及造成“分班困难、选课混乱、走班不便”等麻烦的原因,并扣住浙江精神找到其中的联系。考生尽管写到高考改革的一些内容,但没有和下文的“麻烦”对应起来,尽管也提到物理科目人才的严重缺失,也提到保障机制完善,但没有追问原因,在客观看待、找到联系、深入追究之后,思辨才能走向理性,走向深刻,这需要师生一起努力。
  三是优化语言,适切文体。论述类文章写作需要用概括、准确、鲜明、理性思辨、逻辑性强的语言来表达观点、分析事实、阐述道理、表明态度,所以,考生在写作时要自始至终有自我对话的意识,犹如《渔父》中的屈原,《赤壁赋》中的苏东坡,这种对话其实是一种始终围绕观点而且要说服对方的自我论辩,必须要用最有说服力的材料、最简洁的语言来进行最明确的表达。从此文看,首先要去掉上文提到的口语化的语言,使语言凝练,增加概括性;其次要将浙江高考改革内涵与“浙江精神”的内容对应起来,使表达准确,增强逻辑性;最后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包括浙江高考改革的初衷和现实)鲜明地表达出来,强化思辨性。当一篇文章的语言,论述时概括,分析时简洁,表态时鲜明,思考时辩证,论证时逻辑性强,那么,论述类文章的语体特色就非常明显了。
  或许,在高考这一紧张的环境中要如此写作是一件难事,但如果平时写作教学时,教师都有这样的指导,学生也形成了这样的写作习惯,那么高考也只不过是平常的一场写作。这样,或许可以免除被误判,最后获得一致认可的高分。愿师生一起努力,更愿阅卷教师有佛心,更具慧眼。
其他文献
2600多年前的一天,秦晋联军突然兵临郑国城下,郑国危如累卵。  何去何从?留给郑国决策者的时间有限,选项不多。最终因烛之武的壮举,生灵免受涂炭,国家免受毁灭,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延续了郑国的历史进程。如今,我们重读《烛之武退秦师》,透过文字,依然可以咂摸出左丘明那力透纸背的语言张力,还原那位睿智而爱国的老人的形象,触摸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  一  一个“必”字,对局势预判洞若观火
期刊
“人需要有出世的精神,才能去做入世的事业”,这是朱光潜先生的劝诫。而许多登山家具备了这种精神,可结果却可能是冰冷的。挑战就像一面未揭开的镜子,许多人鼓足勇气去打开它,却未曾意识到它太过闪耀的光芒。  确实,登珠峰可感可叹,是人类勇气巅峰的光明顶。然而更多时候,我们必须意识到,实现自我的同时,不能忘记留下余力来对他人尽责。  曾读过茨威格《伟大的悲剧》,我感喟斯科特一行的勇气,但不敢轻易地点头致敬,
期刊
有一件很值得思考的事:韩非子被誉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人,但与此同时,他亦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张以法治天下。为何向往逍遥无为的道家思想会造就出韩非子这样一位主张法治的大家?  在道家的修行中或许可以窥见一些端倪。道士接受各种戒律,不断修炼自我,从而达到《逍遥游》中的“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的精神自由境界。以此推及天下,规则正是建成自由的高塔的绝佳基石。  规则固然带来束缚,但有失有得,规则
期刊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
期刊
自2016年浙江省启动新高考以来,英语高考的题型多有变化,就作文而言,增加了读后续写和概要写作,考纲规定两种题型交替出现,但保留了原来的应用文写作,这是对应用文重要性和实用性的认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在《作文要道》中论述道:“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学会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其中“实用的文章”就包括应用文写作。正因如此,考生和教师都应该重视应用文写
期刊
“透過现象看本质!”这是化学老师每天必不可少的唠叨。  [第一笔,简要概述。这一笔确有神韵,有人物,有语言,有性格,还有情趣]  曾经,我只会在实验室里通过各种实验,融合不同的试剂,看它们是否会产生沉淀,抑或是变化色彩,再根据课本上的化学方程式生搬硬套,如同嚼蜡般去理解这些实验,去理解这句话。从没想过把它放在生活中去理解,从来没有!  [第二笔,补充交代。在这一笔的交代中,文中的主人公——“我”就
期刊
珠穆朗玛峰,世界的最高点。登顶珠峰,何尝不是登山家的梦想与目标?  在他们心中,珠峰是登山的终极考验。登顶珠峰,风雨不折腰。  为此,有人质疑如此冒险的“追梦”太过冲动,有人指责以生命满足“登顶”太过自私,是对亲人的不负责。而我认为,评登顶珠峰,定要从登山家的立场上看,定要从追寻人生意义的角度来看,如此方可探得登峰之真正启迪。  人生过此峰,棘刺不滞我前行。荣,登峰顶之荣是勇气与精神力量的明证,但
期刊
初次翻开这本书,是在深夜,万籁俱寂之时,借着微黄的灯光,轻轻拈起书角。早听朋友介绍过这碗温暖的心灵鸡汤,一到半夜心绪就有些紊乱的我,正需要它来平复。  故事,从破旧的住宅区说起。翔太、敦也、幸平,三个以偷东西为生的青年,偶然来到了浪矢杂货店,了解到原店主通过写信帮助他人的过往。店里的时间回到了三十三年前,他们与那时的人们通信,为他们指引迷津。  剧情由五个乍看独立的小故事组成,实际上环环相扣。因男
期刊
编者按:为了让我刊更贴近高中语文教学,也为了更好地利用教材编写者的智慧,我刊特开设“课堂写作”栏目,所写作文题全从教材写作专题而来。这既能提高学生对写作专题的兴趣,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文专题与之前单元的联系,帮助他们更好地读懂课文。  【写作导引】  叙述和描写是记叙文写人记事最常用的方法。“叙述着眼于交代、介绍,使读者明白、了解某个事实,而描写着眼于刻画、描摹,重在表现细微之处或侧面局部,使
期刊
瞧,这是位老中医。  他住在某个古镇的一条巷子里。记忆里,父亲和爷爷总是尊敬地叫他一声老先生。老先生已过耄耋之年,头发花白,精气神却依然很足。说起话来温温润润的,眼神里仿佛有一汪泉水,永远一副不急不躁的样子。  他没有子嗣,便常把我当亲孙女对待,几乎比爷爷奶奶还要宠我几分。我也打小便喜欢往他那儿跑,因为他那里永远有听不完的故事和可以随便吃的零食。老先生的住所一面临着街,一面临着水。跨进门槛,两边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