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唐人孟郊的一首《游子吟》,千多年来广为传颂。我自小就会背诵,随着年龄的增长,愈益体会它感情上的真挚深刻。特别是后两句,感慨尤深:谁说儿子的心不想报答母亲的恩义,但就像是一棵小草,怎么能报答春天的阳光对它慷慨的赐予!
“母亲节”那天,我又默默吟诵这首小诗,心中思念我那一辈子为儿女含辛茹苦的母亲。忽然,接到臧克家夫人郑曼同志的电话,问我是否读到《人民日报》副刊登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
“谁写的?”
“迟浩田将军。文章实在感人,使我止不住眼泪……”她连说了好几个“感人”。
几天以后,我找到那张报纸,《怀念母亲》正是发在“母亲节”那天。读罢,泪眼模糊,确是一篇极其动人心弦的文章,作者以细腻入微、深刻朴素的感情,形象生动地歌颂伟大神圣的母爱,引起我强烈的共鸣。
迟浩田——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身材魁伟,大将风度,仪态优雅,温厚谦逊。半生驰骋在血雨腥风的战场,身经百战,是著名的战斗英雄,立下无数战功。他还是一位富有特色的书法家,竟也写得一手好文章,果然不愧为“儒将”的美称。这一家喻户晓的人物,可有几人能详知他的家庭、身世?
原来,将军出生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母亲生下11个孩子,存下7个。他在兄弟中排行居三,母亲昵称“小三”。家中人多,只靠“糠菜半年粮”苦度年日。人的命运是多么不可思议,一个穷家之子竟成为赫赫名将,享有崇高的地位和荣誉。是谁给他打开了这光明的幸运之门?这也正是文章娓娓道来、作者终生引以为荣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她没有读过书,没有见过大千世界,却是全家的“顶梁柱”,有个性,有远见。旧时代的穷人大多相信命运,迟浩田同志的母亲却偏不信命,更不甘心屈服于命运。当小三长到7岁时,她把全家人召在一起,宣布要送小三去学堂读书。她说:“只有念书,学到文化,才能改变咱们一辈子在地里刨食的命运……我看小三挺机灵的,是块当先生的料,让他去念书吧。”这一决定,在一个贫寒之家非同小可,简直是个“革命”。须知,小三读书,这就意味着全家老小都要勒紧裤带。从此,小三背上母亲用旧衣裳给他改做的小书包,用作者的话说:“迈向了从此改变我一生的一个全新的世界。”母亲嘱咐他:“供你上学,就是希望你能做一个有出息、有志气的孩子。”小三毕竟聪颖有志气,牢牢记住母亲的教诲。转眼读完了高小,不想正在此时,命运又来了个大 转折,小三当不成先生了。日本鬼子的铁蹄踏进他们的山村,母亲亲眼看到鬼子种种灭绝人性的暴行,她经过深思熟虑,又做出惊人的抉择:要小三去当八路。儿子沙场杀敌,生死难卜,母亲怎能舍得?但她明白一个道理:世上“哪个妈妈不爱惜自己的儿子?……八路的队伍里不正是千千万万个母亲的孩子吗?……看来,光靠当一个先生,挣几顿饱饭,改变不了我们穷人的命运!”为了打鬼子,保家乡,这位胆识过人的母亲,亲自送儿参了军。
战争年代,我见过不少母亲送儿上战场的悲壮场面,那是非常激动人心的,一面,锣鼓和着欢笑;一面,叮嘱伴着热泪。当儿子骑上大马,戴着红花,开赴前线那一刻,母亲们声声喊着:“儿啊,狠狠地打敌人,得胜早早回来,妈等你呀!”那些母亲的形象,至今萦回在我的脑际。迟浩田笔下的母亲,正是那些伟大母亲的代表,是她们决定了儿子的命运。
迟浩田正是怀着母亲的期望和鼓励,踏上了革命征途。硝烟战火,音讯隔绝,可怜的母亲只有日日夜夜在提心吊胆中思念、等待。等得青丝变为白发,等得脸上布满皱纹。等待了漫长的12年,上天终于睁开了慈悲的眼睛,等来了一生中最是幸福的那个短暂时刻。1953年,儿子作为抗美援朝志愿军回国观礼代表团成员参加首都“五一”节观礼之后,趁此机会回到家乡。母亲事前得知,“专门叮嘱几个儿女,把家里几间老房子,扫了又扫,又修又补,然后每天颠着小脚,早早就到村口看着、等着。”儿子“回家的当天晚上,妈妈在锅台上又熬又炒,亲手为凯旋的儿子做了满满一桌子菜,还不忘为我蒸了一碗咸鱼,烙了一张金黄的玉米饼子。”
读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吟起《木兰辞》,传说中的木兰,从军十二载归故里,诗中描述:“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真是普天之下天伦之大乐也!
文章最是让人无法抑制住感情的是这么一段细节:
“吃过饭后,妈妈执意要给我洗洗脚。我理解妈妈的心思,顺从地按妈妈的意思,坐到了一把高椅上。我正准备脱掉鞋袜,老人执意不肯,她把我的两只脚全揽在怀里,放在膝盖上,细心地帮我脱鞋、脱袜,挽起裤脚,也就在那一刻,妈妈看到了我腿上的累累伤痕。妈妈吃惊地叫了一声,赶忙又抱紧了我的双腿,把裤筒挽了又挽,一双粗糙、长满老茧的手在疤痕处抚摸着、停留着、颤颤巍巍的。我感到有水滴掉到了我的双腿上,凉凉的,又重重的。我听到了妈妈极力控制又难以抑制的抽咽声,妈妈哭了,苍老而又瘦弱的肩头剧烈抖动着,银白的头发显得那么凌乱。”
可怜天下慈母心,儿子身上的累累伤痕,尖利地刺痛着她,她的心在流血。她难以想像,残酷的战争,儿子日夜穿行在枪林弹雨,是怎样地付出青春热血,那条伤腿原是侥幸保存下来的呀!
世上,母亲对子女的爱,无一不是天然的、无私的,只是爱的表现、爱的深义有所区别。但作为儿女,对慈恩的理解和感悟并不一样,是千差万别的。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受尊崇,古圣先贤无不重视孝道,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它蕴涵着深厚的人性、伦理和道德。现今社会,有的把孝敬父母作为选人用人的标准之一,是不无道理的。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怎能真正地去爱他人,为社会做贡献?迟浩田久经沙场,热血男儿,是铁骨铮铮的硬汉子,一般看来,必是淡薄于亲情。其实大谬不然,迟浩田的文章充分显示了他对慈母的爱是多么刻骨铭心。在漫长的战争岁月,对母亲的思念,“经常如潮奔涌,无休止地叩打着我记忆的闸门。”
硝烟散去,和平到来,儿子何曾不想报答慈恩,让受苦一辈子的母亲享享福,却不幸,母亲早早离开人世,至今已经38年了。“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给儿子留下无以名状的痛苦。如今已年逾古稀,思亲之痛,仍难以自制,“每当夜深人静时……一觉醒来总是老泪纵横。”
迟浩田同志具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富感情和高尚情怀,许多同志谈起他,啧啧感叹:他身居要位,却一直保持着普通劳动者的本色,没有一点架子,对人民对同志,满怀真挚的爱心。我所住的干休所,前院、后院有数位早已离休的老同志,曾是他战争年代的战友,迟浩田一直和他们保持联系,每逢过年过节,必亲自登门看望;偶尔抽不出空儿,也要派身边工作人员带着礼品,代表他来慰问。他来时,在狭小的房间拥拥挤挤,谈笑风生,浓浓的友情使得白发苍苍的老同志笑逐颜开,感到特别温暖,又过意不去地说:“迟副主席,你日理万机,还来看望我们这些‘吃闲饭的老家伙’,我们心里不安哪!”迟副主席便说:“咱们一起在一个军里待过,在一个战壕里滚爬过,你们都是我尊敬的良师益友,怎么可以忘记呢?”我的一位老朋友名字叫黎明(已故世),有一次在我家谈起迟浩田在几次大战役中的英雄事迹,忽然流下眼泪。他说,迟浩田同志负过多次重伤,现在重任在身,还老是关心我的病,帮我找医生,安排住医院,这深厚的同志情谊,现在不多见了!还有一位早年在军中作过记者的同志,后来被错划为右派,弄到南方一个小县一直待到今天。迟浩田很关心他,那位同志每次进京,必径直去迟家,迟浩田为他安排住处,解决交通工具。他说:“我在感情上总觉和迟浩田就像从前在部队那样,同甘共苦,亲如手足,他对我的感情也一如从前。”几年前他还为迟写了一本书。
迟浩田和他的夫人姜青萍同志,还有一个被人传颂的故事:他们的保姆在他家工作多年,一向待之如亲人。保姆老了,叶落归根,要回老家,他们夫妇便给老保姆一笔可观的足以安度晚年的生活费,还特地把她故里的房子整修一新。
迟浩田的这种品格,使我想起一篇回忆毛泽东文章中的一段文字:一日,毛泽东在饭桌上给工作人员讲政治上三起三落的太史公,深情地引太史公的几句话:“一生一死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读后,令人感慨系之。
迟浩田不仅对军中战友深怀感情,对文学艺术界的一些名家也情谊极深。老作家臧克家、刘白羽在世的时候,他多次去他们家中看望、关照,祝贺生日。刘白羽将迟浩田视为知己,常感动地说,迟浩田同志是一员猛将,但性格温厚,感情细腻,和他聊天,觉得心情舒畅。白羽和臧老每有新书,必赠迟浩田。白羽谦虚地说:“这是向迟副主席的汇报。”
已故负有盛名的老作家、原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黄源同志,曾于2000年11月7日在《文艺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光荣——读10月10日文艺报头版有感》,有必要摘引几段,让我们重新一读:
“国防部长迟浩田同志看望两位寿星作家臧克家和刘白羽,并向他们敬礼……说明了我们国家领导人对作家的关怀、尊敬和理解。”
“我国国家领导人对文化界对作家的关怀、支持、理解、尊敬是一贯的,他们对各行各业的拔尖人物从来就是关心、爱护的。而国防部长关心作家,为作家祝寿、敬礼则难能可贵、中外少见了。因此,我联想翩翩。一是国防部长好学,诗人的诗、作家的书,他从年轻时就爱读;二是国防部长了解作家的作用;三是国防部长谦虚,在老作家面前自称小字辈,和作家谈心好像朋友;四是国防部长心里想着牺牲的战友、烈士,想给他们扫墓献花。”
“多么可亲可敬的部长啊!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的灵魂、结晶。他尊敬人、爱护人,他能全心全意保卫国家,保卫人民。我虽然并不认识他,但我已经听到过不少他关心作家的故事……”
“我为有这样的国防部长高兴,更为这几位老作家受到国防部长的肯定、尊敬而鼓舞。这是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光荣。”
一代名将,他的仁慈博大之心、闪光的人格魅力,确实令人深深敬佩。逝世的老母亲,也当为她心血期盼的好儿子含笑九泉。
这是唐人孟郊的一首《游子吟》,千多年来广为传颂。我自小就会背诵,随着年龄的增长,愈益体会它感情上的真挚深刻。特别是后两句,感慨尤深:谁说儿子的心不想报答母亲的恩义,但就像是一棵小草,怎么能报答春天的阳光对它慷慨的赐予!
“母亲节”那天,我又默默吟诵这首小诗,心中思念我那一辈子为儿女含辛茹苦的母亲。忽然,接到臧克家夫人郑曼同志的电话,问我是否读到《人民日报》副刊登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
“谁写的?”
“迟浩田将军。文章实在感人,使我止不住眼泪……”她连说了好几个“感人”。
几天以后,我找到那张报纸,《怀念母亲》正是发在“母亲节”那天。读罢,泪眼模糊,确是一篇极其动人心弦的文章,作者以细腻入微、深刻朴素的感情,形象生动地歌颂伟大神圣的母爱,引起我强烈的共鸣。
迟浩田——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身材魁伟,大将风度,仪态优雅,温厚谦逊。半生驰骋在血雨腥风的战场,身经百战,是著名的战斗英雄,立下无数战功。他还是一位富有特色的书法家,竟也写得一手好文章,果然不愧为“儒将”的美称。这一家喻户晓的人物,可有几人能详知他的家庭、身世?
原来,将军出生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母亲生下11个孩子,存下7个。他在兄弟中排行居三,母亲昵称“小三”。家中人多,只靠“糠菜半年粮”苦度年日。人的命运是多么不可思议,一个穷家之子竟成为赫赫名将,享有崇高的地位和荣誉。是谁给他打开了这光明的幸运之门?这也正是文章娓娓道来、作者终生引以为荣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她没有读过书,没有见过大千世界,却是全家的“顶梁柱”,有个性,有远见。旧时代的穷人大多相信命运,迟浩田同志的母亲却偏不信命,更不甘心屈服于命运。当小三长到7岁时,她把全家人召在一起,宣布要送小三去学堂读书。她说:“只有念书,学到文化,才能改变咱们一辈子在地里刨食的命运……我看小三挺机灵的,是块当先生的料,让他去念书吧。”这一决定,在一个贫寒之家非同小可,简直是个“革命”。须知,小三读书,这就意味着全家老小都要勒紧裤带。从此,小三背上母亲用旧衣裳给他改做的小书包,用作者的话说:“迈向了从此改变我一生的一个全新的世界。”母亲嘱咐他:“供你上学,就是希望你能做一个有出息、有志气的孩子。”小三毕竟聪颖有志气,牢牢记住母亲的教诲。转眼读完了高小,不想正在此时,命运又来了个大 转折,小三当不成先生了。日本鬼子的铁蹄踏进他们的山村,母亲亲眼看到鬼子种种灭绝人性的暴行,她经过深思熟虑,又做出惊人的抉择:要小三去当八路。儿子沙场杀敌,生死难卜,母亲怎能舍得?但她明白一个道理:世上“哪个妈妈不爱惜自己的儿子?……八路的队伍里不正是千千万万个母亲的孩子吗?……看来,光靠当一个先生,挣几顿饱饭,改变不了我们穷人的命运!”为了打鬼子,保家乡,这位胆识过人的母亲,亲自送儿参了军。
战争年代,我见过不少母亲送儿上战场的悲壮场面,那是非常激动人心的,一面,锣鼓和着欢笑;一面,叮嘱伴着热泪。当儿子骑上大马,戴着红花,开赴前线那一刻,母亲们声声喊着:“儿啊,狠狠地打敌人,得胜早早回来,妈等你呀!”那些母亲的形象,至今萦回在我的脑际。迟浩田笔下的母亲,正是那些伟大母亲的代表,是她们决定了儿子的命运。
迟浩田正是怀着母亲的期望和鼓励,踏上了革命征途。硝烟战火,音讯隔绝,可怜的母亲只有日日夜夜在提心吊胆中思念、等待。等得青丝变为白发,等得脸上布满皱纹。等待了漫长的12年,上天终于睁开了慈悲的眼睛,等来了一生中最是幸福的那个短暂时刻。1953年,儿子作为抗美援朝志愿军回国观礼代表团成员参加首都“五一”节观礼之后,趁此机会回到家乡。母亲事前得知,“专门叮嘱几个儿女,把家里几间老房子,扫了又扫,又修又补,然后每天颠着小脚,早早就到村口看着、等着。”儿子“回家的当天晚上,妈妈在锅台上又熬又炒,亲手为凯旋的儿子做了满满一桌子菜,还不忘为我蒸了一碗咸鱼,烙了一张金黄的玉米饼子。”
读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吟起《木兰辞》,传说中的木兰,从军十二载归故里,诗中描述:“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真是普天之下天伦之大乐也!
文章最是让人无法抑制住感情的是这么一段细节:
“吃过饭后,妈妈执意要给我洗洗脚。我理解妈妈的心思,顺从地按妈妈的意思,坐到了一把高椅上。我正准备脱掉鞋袜,老人执意不肯,她把我的两只脚全揽在怀里,放在膝盖上,细心地帮我脱鞋、脱袜,挽起裤脚,也就在那一刻,妈妈看到了我腿上的累累伤痕。妈妈吃惊地叫了一声,赶忙又抱紧了我的双腿,把裤筒挽了又挽,一双粗糙、长满老茧的手在疤痕处抚摸着、停留着、颤颤巍巍的。我感到有水滴掉到了我的双腿上,凉凉的,又重重的。我听到了妈妈极力控制又难以抑制的抽咽声,妈妈哭了,苍老而又瘦弱的肩头剧烈抖动着,银白的头发显得那么凌乱。”
可怜天下慈母心,儿子身上的累累伤痕,尖利地刺痛着她,她的心在流血。她难以想像,残酷的战争,儿子日夜穿行在枪林弹雨,是怎样地付出青春热血,那条伤腿原是侥幸保存下来的呀!
世上,母亲对子女的爱,无一不是天然的、无私的,只是爱的表现、爱的深义有所区别。但作为儿女,对慈恩的理解和感悟并不一样,是千差万别的。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受尊崇,古圣先贤无不重视孝道,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它蕴涵着深厚的人性、伦理和道德。现今社会,有的把孝敬父母作为选人用人的标准之一,是不无道理的。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怎能真正地去爱他人,为社会做贡献?迟浩田久经沙场,热血男儿,是铁骨铮铮的硬汉子,一般看来,必是淡薄于亲情。其实大谬不然,迟浩田的文章充分显示了他对慈母的爱是多么刻骨铭心。在漫长的战争岁月,对母亲的思念,“经常如潮奔涌,无休止地叩打着我记忆的闸门。”
硝烟散去,和平到来,儿子何曾不想报答慈恩,让受苦一辈子的母亲享享福,却不幸,母亲早早离开人世,至今已经38年了。“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给儿子留下无以名状的痛苦。如今已年逾古稀,思亲之痛,仍难以自制,“每当夜深人静时……一觉醒来总是老泪纵横。”
迟浩田同志具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富感情和高尚情怀,许多同志谈起他,啧啧感叹:他身居要位,却一直保持着普通劳动者的本色,没有一点架子,对人民对同志,满怀真挚的爱心。我所住的干休所,前院、后院有数位早已离休的老同志,曾是他战争年代的战友,迟浩田一直和他们保持联系,每逢过年过节,必亲自登门看望;偶尔抽不出空儿,也要派身边工作人员带着礼品,代表他来慰问。他来时,在狭小的房间拥拥挤挤,谈笑风生,浓浓的友情使得白发苍苍的老同志笑逐颜开,感到特别温暖,又过意不去地说:“迟副主席,你日理万机,还来看望我们这些‘吃闲饭的老家伙’,我们心里不安哪!”迟副主席便说:“咱们一起在一个军里待过,在一个战壕里滚爬过,你们都是我尊敬的良师益友,怎么可以忘记呢?”我的一位老朋友名字叫黎明(已故世),有一次在我家谈起迟浩田在几次大战役中的英雄事迹,忽然流下眼泪。他说,迟浩田同志负过多次重伤,现在重任在身,还老是关心我的病,帮我找医生,安排住医院,这深厚的同志情谊,现在不多见了!还有一位早年在军中作过记者的同志,后来被错划为右派,弄到南方一个小县一直待到今天。迟浩田很关心他,那位同志每次进京,必径直去迟家,迟浩田为他安排住处,解决交通工具。他说:“我在感情上总觉和迟浩田就像从前在部队那样,同甘共苦,亲如手足,他对我的感情也一如从前。”几年前他还为迟写了一本书。
迟浩田和他的夫人姜青萍同志,还有一个被人传颂的故事:他们的保姆在他家工作多年,一向待之如亲人。保姆老了,叶落归根,要回老家,他们夫妇便给老保姆一笔可观的足以安度晚年的生活费,还特地把她故里的房子整修一新。
迟浩田的这种品格,使我想起一篇回忆毛泽东文章中的一段文字:一日,毛泽东在饭桌上给工作人员讲政治上三起三落的太史公,深情地引太史公的几句话:“一生一死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读后,令人感慨系之。
迟浩田不仅对军中战友深怀感情,对文学艺术界的一些名家也情谊极深。老作家臧克家、刘白羽在世的时候,他多次去他们家中看望、关照,祝贺生日。刘白羽将迟浩田视为知己,常感动地说,迟浩田同志是一员猛将,但性格温厚,感情细腻,和他聊天,觉得心情舒畅。白羽和臧老每有新书,必赠迟浩田。白羽谦虚地说:“这是向迟副主席的汇报。”
已故负有盛名的老作家、原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黄源同志,曾于2000年11月7日在《文艺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光荣——读10月10日文艺报头版有感》,有必要摘引几段,让我们重新一读:
“国防部长迟浩田同志看望两位寿星作家臧克家和刘白羽,并向他们敬礼……说明了我们国家领导人对作家的关怀、尊敬和理解。”
“我国国家领导人对文化界对作家的关怀、支持、理解、尊敬是一贯的,他们对各行各业的拔尖人物从来就是关心、爱护的。而国防部长关心作家,为作家祝寿、敬礼则难能可贵、中外少见了。因此,我联想翩翩。一是国防部长好学,诗人的诗、作家的书,他从年轻时就爱读;二是国防部长了解作家的作用;三是国防部长谦虚,在老作家面前自称小字辈,和作家谈心好像朋友;四是国防部长心里想着牺牲的战友、烈士,想给他们扫墓献花。”
“多么可亲可敬的部长啊!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的灵魂、结晶。他尊敬人、爱护人,他能全心全意保卫国家,保卫人民。我虽然并不认识他,但我已经听到过不少他关心作家的故事……”
“我为有这样的国防部长高兴,更为这几位老作家受到国防部长的肯定、尊敬而鼓舞。这是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光荣。”
一代名将,他的仁慈博大之心、闪光的人格魅力,确实令人深深敬佩。逝世的老母亲,也当为她心血期盼的好儿子含笑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