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双管硬膜外阻滞在产妇分娩镇痛中的有效性及其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我院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待分娩孕妇114例,将其按随机双盲方法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57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单管硬膜外阻滞方法给予分娩镇痛;观察组产妇采用双管硬膜外阻滞方法给予分娩镇痛,将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分娩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所用时间、总产程所用时间、产妇缩宫素的使用率、会阴侧切率、器械助产率、剖宫产率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双管硬膜外阻滞方法应用于产妇分娩镇痛中,效果比较明显,其能够消除产妇在分娩时的突破性疼痛,降低剖宫产、会阴侧切、机械助产发生机率,并且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双管硬膜外阻滞 单管硬膜外阻滞 产妇分娩 镇痛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040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36-01
分娩是产妇必需经历的过程,分娩时产生的疼痛会给产妇带来极大的痛苦,特别是初产妇,对其影响较大,已经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1]。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已经将分娩疼痛做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被临床公认为最有效的镇痛方法,其是采用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联合阻滞或单管硬膜外阻滞,但是对第二产程的突破性疼痛的镇痛效果不是很理想,本文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待分娩孕妇114例,采用双管硬膜外阻滞与单管硬膜外阻滞方法给予分娩镇痛,旨在分析两种硬膜外阻滞对产妇分娩镇痛与分娩结果影响,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们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待分娩孕妇114例,将其按随机双盲方法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57例。114例产妇均为初产妇,其中:年龄在23—36岁,平均年龄为(29.4±2.1)岁;孕周在36—41周,平均孕周为(38.7±1.4)周。入选标准:预计胎儿的体重为2500—4000g;产妇无内科合并症;产妇无产科合并症。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经过统计学处理后,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其相关资料与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产妇采用单管硬膜外阻滞方法给予分娩镇痛:选取T12-L1(上管)、L5-S1(下管)间隙置管,各给予0.1%盐酸罗哌卡因1g/L与舒芬太尼0.5g/L的混合药液6ml,将其做为初始量,45分钟后,上管处接自控镇痛泵,将其背景量设定为4ml/小时;自控药量设定为2ml/15分钟。产妇宫口开全后停止给药。下管处麻醉医生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给予混合药液注入,注入量为6ml,产妇宫口近全时,给药1次。
观察组产妇采用双管硬膜外阻滞方法给予分娩镇痛:选取L2-L3间隙处置管,注入混合药液5ml,将其作为初始量,45分钟后接自控止痛泵,将其背景量设定为8ml/小时;自控药量设定为2ml/15分钟,当产妇有镇痛不完全情况出现时给药,至分娩结束止。
两组产妇均在初始量给药半小时后,给予缩宫素,调整宫缩的时间与强度。
1.3 评价指标。
(1)采用VAS评分方法对产妇分娩时疼痛给予评分[2],分值在0—4分,分值越高表明产妇疼痛感越强。
(2)采用阿氏评分标准对新生儿1分钟、5分钟时身体状况进行评分[3],分值在7—10分为正常;分值低于7分为有窒息症状。
1.4 统计学处理。采取SPSS17.0软件包对所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作为计量资料表示的方法,采取T对方差齐性检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检验的水准设定为a=0.05。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镇痛混合液的使用剂量、新生儿阿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镇痛混合液的使用剂量、新生儿阿氏评分对比表
2.2 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所用时间为(46.3±31.7)分钟;总产程所用时间为(532.7±140.5)分钟。对照组产妇第二产程所用时间为(60.8±34.3)分钟;总产程所用时间为(608.4±152.7)分钟。两组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观察组产妇在第二产程时镇痛效果评分为(1.2±1.3)分;对照组产妇在第二产程时镇痛效果评分为(4.5±2.4)分,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4 观察组产妇缩宫素的使用率、会阴侧切率、器械助产率、剖宫产率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妊娠结局对比表(%)
3 讨论
分娩疼痛是正常生理现象,预示着产程的开始,但是剧烈、持续性的疼痛不仅增加产妇的痛苦,也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分娩。将罗呱卡因与舒芬太尼配伍应用于分娩中,镇痛效果比较显著,舒芬太尼其脂溶性较高,能够快速进入组织及脊髓中,镇痛作用明显且持久[4];罗哌卡因在低浓度时,能够显示出较明显的运动与感觉神经阻滞的分离迹象,是临床较理想的局麻药物。
双管硬膜外阻滞在分娩镇痛中运用灵活,当产妇宫口开全时,上管停止注入镇痛混合药液,这样能够较好的保持腹肌下屏力与子宫收缩力,而下管继续注入镇痛混合药液,消除了产妇第二产程出现的突破性疼痛,使产妇保持良好排便感,利于分娩顺利进行[5],另外,雙管硬膜外阻滞与单管硬膜外阻滞相比,其针对性更高,腔外药物的分布基本与产痛来源点相一致,减小了对胎头旋转与下降产生的影响,缩短了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增加了顺产的机率。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充分了双管硬膜外阻滞是产妇分娩镇痛较理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井柱,王明山,纪向虹等.双管硬膜外阻滞在产妇分娩镇痛中的有效性及其对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5(11):23—25
[2] 李井柱,亢林萍,纪向虹等.双、单管硬膜外阻滞对产妇潜伏期分娩镇痛及分娩结局影响的比较[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2,48(2):16
[3] 李井柱,王燕,纪向虹等.三种椎管内潜伏期分娩镇痛方法镇痛效果及分娩结局的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27):17—19
[4] 罗正勇,何锴,李溥.双管硬膜外阻滞镇痛联合心理疗法对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2):1023—1024
[5] 任为,肖梅,谭志华.中期妊娠引产孕妇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时机的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4):44—46
关键词:双管硬膜外阻滞 单管硬膜外阻滞 产妇分娩 镇痛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040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36-01
分娩是产妇必需经历的过程,分娩时产生的疼痛会给产妇带来极大的痛苦,特别是初产妇,对其影响较大,已经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1]。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已经将分娩疼痛做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被临床公认为最有效的镇痛方法,其是采用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联合阻滞或单管硬膜外阻滞,但是对第二产程的突破性疼痛的镇痛效果不是很理想,本文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待分娩孕妇114例,采用双管硬膜外阻滞与单管硬膜外阻滞方法给予分娩镇痛,旨在分析两种硬膜外阻滞对产妇分娩镇痛与分娩结果影响,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们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待分娩孕妇114例,将其按随机双盲方法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57例。114例产妇均为初产妇,其中:年龄在23—36岁,平均年龄为(29.4±2.1)岁;孕周在36—41周,平均孕周为(38.7±1.4)周。入选标准:预计胎儿的体重为2500—4000g;产妇无内科合并症;产妇无产科合并症。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经过统计学处理后,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其相关资料与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产妇采用单管硬膜外阻滞方法给予分娩镇痛:选取T12-L1(上管)、L5-S1(下管)间隙置管,各给予0.1%盐酸罗哌卡因1g/L与舒芬太尼0.5g/L的混合药液6ml,将其做为初始量,45分钟后,上管处接自控镇痛泵,将其背景量设定为4ml/小时;自控药量设定为2ml/15分钟。产妇宫口开全后停止给药。下管处麻醉医生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给予混合药液注入,注入量为6ml,产妇宫口近全时,给药1次。
观察组产妇采用双管硬膜外阻滞方法给予分娩镇痛:选取L2-L3间隙处置管,注入混合药液5ml,将其作为初始量,45分钟后接自控止痛泵,将其背景量设定为8ml/小时;自控药量设定为2ml/15分钟,当产妇有镇痛不完全情况出现时给药,至分娩结束止。
两组产妇均在初始量给药半小时后,给予缩宫素,调整宫缩的时间与强度。
1.3 评价指标。
(1)采用VAS评分方法对产妇分娩时疼痛给予评分[2],分值在0—4分,分值越高表明产妇疼痛感越强。
(2)采用阿氏评分标准对新生儿1分钟、5分钟时身体状况进行评分[3],分值在7—10分为正常;分值低于7分为有窒息症状。
1.4 统计学处理。采取SPSS17.0软件包对所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作为计量资料表示的方法,采取T对方差齐性检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检验的水准设定为a=0.05。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镇痛混合液的使用剂量、新生儿阿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镇痛混合液的使用剂量、新生儿阿氏评分对比表
2.2 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所用时间为(46.3±31.7)分钟;总产程所用时间为(532.7±140.5)分钟。对照组产妇第二产程所用时间为(60.8±34.3)分钟;总产程所用时间为(608.4±152.7)分钟。两组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观察组产妇在第二产程时镇痛效果评分为(1.2±1.3)分;对照组产妇在第二产程时镇痛效果评分为(4.5±2.4)分,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4 观察组产妇缩宫素的使用率、会阴侧切率、器械助产率、剖宫产率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妊娠结局对比表(%)
3 讨论
分娩疼痛是正常生理现象,预示着产程的开始,但是剧烈、持续性的疼痛不仅增加产妇的痛苦,也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分娩。将罗呱卡因与舒芬太尼配伍应用于分娩中,镇痛效果比较显著,舒芬太尼其脂溶性较高,能够快速进入组织及脊髓中,镇痛作用明显且持久[4];罗哌卡因在低浓度时,能够显示出较明显的运动与感觉神经阻滞的分离迹象,是临床较理想的局麻药物。
双管硬膜外阻滞在分娩镇痛中运用灵活,当产妇宫口开全时,上管停止注入镇痛混合药液,这样能够较好的保持腹肌下屏力与子宫收缩力,而下管继续注入镇痛混合药液,消除了产妇第二产程出现的突破性疼痛,使产妇保持良好排便感,利于分娩顺利进行[5],另外,雙管硬膜外阻滞与单管硬膜外阻滞相比,其针对性更高,腔外药物的分布基本与产痛来源点相一致,减小了对胎头旋转与下降产生的影响,缩短了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增加了顺产的机率。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充分了双管硬膜外阻滞是产妇分娩镇痛较理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井柱,王明山,纪向虹等.双管硬膜外阻滞在产妇分娩镇痛中的有效性及其对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5(11):23—25
[2] 李井柱,亢林萍,纪向虹等.双、单管硬膜外阻滞对产妇潜伏期分娩镇痛及分娩结局影响的比较[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2,48(2):16
[3] 李井柱,王燕,纪向虹等.三种椎管内潜伏期分娩镇痛方法镇痛效果及分娩结局的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27):17—19
[4] 罗正勇,何锴,李溥.双管硬膜外阻滞镇痛联合心理疗法对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2):1023—1024
[5] 任为,肖梅,谭志华.中期妊娠引产孕妇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时机的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4):44—46